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南京缺一座航空博物館

2023-12-06旅遊

縱貫南京歷史脈絡,與軍事有著極高的繫結關系,其之所以能夠成為長江之畔上的一座明珠,就是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江山拱衛之勢。

近現代更是以金陵制造局的創立為開端,在洋務運動的推動下開啟了中國近代軍事工業的漫漫征程。中國第一艘機動輪船「黃鵠」號在下關江面試航成功;1869年,金陵制造局已能制造多種口徑火炮,以及炮車、炮彈、雷管及各種軍事裝備,新式槍炮產量和品質均為當時全國之首。

在洋務派和軍事工業的帶動下,一批現代工業在南京陸續創辦,比如勝昌機器廠、協昌機器廠、永泰昌機器廠等等。之後隨著津浦鐵路和滬寧鐵路的通車,津浦鐵路南段機廠、中國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永利婭廠、制堿廠、氮肥廠、永利硫酸銨廠等也相繼建立。至此南京由軍事工業為開端,完成了近代工業化的布局和轉型。

因此南京骨子裏面有著鮮明的軍工色彩,這是掩蓋不了的城市基因,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個人覺得如今和平年代依然可以將這份基因保持下去,國防文化完全可以作為南京的軍事色彩的衍生和前進演化,成為影響城市建設,影響人文發展的土壤。但如今的南京個人覺得這種剛強的感覺變得很弱,整個城市總給人一種過於含蓄的收斂感,缺了點個人化的精氣神兒。

作為精神文化層面上的彌補,個人覺得南部新城當年完全有機會成為這份精氣神重鑄的承載地。其本身就是一座軍用機場,最早追溯到1929年。有現成的跑道、機庫、航站樓等設施。

在其搬遷後,這些航空元素為什麽不能作為南部新城的航空特色元素呢。在跑道沿線打造和軍事裝備相關的各類博物館是非常有鮮明特色的一種文化建設思路,尤其最應該新建的就是航空博物館,不管是主體還是氛圍都非常契合南京的文化特質,想想就令人心潮澎湃,哪怕不突出軍事,僅僅只是作為航空科普類的展館也足夠有吸重力。

之前我在航空航天大學明故宮校區就見識過軍用飛行器的風采,非常硬核,一種氣血感直沖腦門,應該講非常有吸重力,尤其對於男同胞和小朋友,當然這個規模還是太小,且平時並不對外開放。如果南京願意在大校場明確航空主題的定位,並投入相匹配的與軍事裝備相關的主題博物館,這無疑開創了南京城市旅遊的新的篇章。現在南京大多數旅遊資源依然還是位於老主城,很難說這不是一種吃老本的行為。

同時這樣的布局也促使南京的城市旅遊向著更加多元化和多中心的方向發展,這對於城市本身的建設也很有幫助的,同時明顯有助於提升青少年愛國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的培養。

我們不能僅僅只告自己的孩子曾經我們遭受過的苦難,也要讓他們體會到如今祖國的強大與未來充滿的無限可能。這種對於青少年自信感自豪感的培養,是需要有物象去具體化的,比如最新最先進的戰鬥機、轟炸機、直升機、巡洋艦、航母等等。很多年前咱們沒有就算了,但如今我們的國防進步了這麽多,完全可以更多的展現給大家,我認為這是南京可以去提升的。

其實筆者的這種思路並不完全是天馬行空的暢想,在長三角其實已經有城市做出了類似的設計,而這座城市就是過去南京完全沒有放在眼裏的合肥。

同南京大校場機場一樣,合肥市區南側也有這麽一座機場,其被稱之為駱崗機場,2013年停用後,經過差不多5年的閑置,2017年底駱崗機場發出了片區概念規劃及城市設計全球招標。

1年多後,2019年公布了多個設計方案,涉及北京土人、美國AECOM、北京東方易地、澳洲HASSELL等設計公司。其中最大的亮點在於合肥保留了大量的機場元素,同時對於地產的開發非常克制。

合肥顯然搞清楚了開發駱崗機場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充分營造出未來合肥真正的世界級城市形象的視窗,事實上駱崗在規劃層面,也被提到了合肥唯一主中心的地位。

定位一旦清晰後面的事情也就順水推舟,合肥為了實作終極目標甚至將駱崗片區大部份的區域都讓給了公園,並將其打造成合肥園博園,占地323公頃,其成為第十四屆中國(合肥)國際園林博覽會的舉辦地。

這其中就包含一座合肥航空科普館,其利用原合肥駱崗機場航站樓、跑道和停機坪,等元素,打造了航空主題展館、航空科普、航空飛行體驗為一體的城市主題休閑空間,這顯然就和筆者上面說的思路存在不少共鳴點。

當然合肥駱崗公園的規劃和南京南部新城並不是一個時期的產物,合肥駱崗中央公園是2019年之後的產物,而南京南部新城的規劃最早在2016年之前就已經成熟,合肥駱崗規劃確實有一定的後發優勢。

不過即便如此,個人認為南京南部新城依然可以在日後增加航空博物館或類似的展館,這符合南京的現實的精神需要,也更符合南部新城的文化特質,值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