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走親記 ▏莫洛家族川滇遷徙路(一):烏托越西,天下莫洛老家

2023-12-21旅遊

走親記 ▏莫洛家族川滇遷徙路——

(一)烏托越西,天下莫洛老家

文/曲木拉哈(彜遊誌)

引 子

一個人的歷史,就是一個家的歷史;一個家庭的歷史,折射出一個家族的歷史;一個家族的歷史,隱含著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個民族的歷史,背後就是一個時代、一個區域的社會狀態之縮影……

從140多年前到20世紀中葉,在蒼茫巍峨的大涼山,由於某些歷史事件、生存環境以及社會形態等原因,很多彜族家庭和家族掀起遷徙的浪潮。除了在大涼山區域內搬遷以外,彜民們還向周邊的峨邊、馬邊、九龍、石棉、瀘定、漢源以及雲南迪慶、麗江、大理、怒江等地遷徙……

我,作為莫洛(ꃀꇈ)家族的一員,2023年2月23日至2月26日,從我的故鄉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出發,從天下莫洛老家出發,以參加雲南大理莫洛惹索(ꃀꇈꌺꌕ即「莫洛三子」)家譜發行會的名義,沿著祖先從川西南的大涼山向滇西北遷徙的路線,經過涼山州喜德縣、冕寧縣、西昌市以及攀枝花市,前往雲南省大理市、雲龍縣等地,走親訪友,探尋在那個時代,部份莫洛家族從越西經喜德、冕寧、九龍、木裏,往滇西北的迪慶州香格裏拉市、麗江市寧蒗縣和永勝縣、怒江州蘭坪縣、大理州雲龍縣和洱源縣等地遷徙的歷程,並借此兼述在遷徙途中,和莫洛家族相互有關系或關聯的其他家族(如阿魯、達久、補約等)到滇西北的遷徙歷史,回顧那段悠悠往事,探究一個家族發展淵源及其悲壯歷史,展現那段波瀾壯闊的川西南滇西北彜民族遷徙大景,以及遷徙途中的大山大河、風土人情和地理風光……


一、烏托越西,天下莫洛老家

初春的越西壩子,雖然還有些寒意,但是,壩子上的油菜花悄然開放,萬物蘊含著生機。2023年2月23日,我從新建不久的越西火車站出發,坐上全線開通執行不到兩個月的新成昆鐵路動車,一路向南……

上圖:越西縣城平壩景色(圖片來自網路)

越西,彜名叫烏托(ꃺꄧ),也叫烏托爾庫(ꃺꄧꇓꈐ越西城),位於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北部。越西古稱越嶲(xī),1959年撤銷普雄縣並入越嶲後更名越西。越西是莫洛家族的發祥地。大概在四五百年前,也就是明朝嘉靖至明朝萬歷年間,莫洛家族的先祖「莫洛」生活在越西境內。

至於「莫洛」這個人生活的具體地點,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彜學專家、對莫洛家族頗有研究的吉佐·盧曉雄在【莫洛惹索氏源流簡析】一文中提出「南來說」和「北來說」兩種觀點【吉佐·盧曉雄,彜族名叫吉佐麻史(ꐚꊛꂷꏂ),從莫洛算起是19代,其家譜為:莫洛ꃀꇈ→阿熱ꀊꌫ→阿乃ꀉꆽ→阿多ꀉꅂ→吉曲ꏣꐎ→阿約ꀋꒀ→裏波ꑌꁧ→吉佐ꐚꊛ→野提ꑳꄜ→阿期ꀋꐔ→阿提ꀋꄜ→吉柯ꐚꈊ→依嘎ꒉꈚ→比裏ꀘꑊ→阿依ꀋꑱ→依虎ꒉꃘ→拉惹ꆿꌺ→卓野ꍿꑴ→麻史ꂷꏂ(盧曉雄)。吉佐是莫洛家族的一支,其歷史淵源,請搜尋本人文章:【「走親記」之:四川峨邊、馬邊「莫洛惹索」家譜發行記】中相關內容】。

「南來說」的觀點是盧曉雄在采訪原涼山州民幹校校長沈文廷(果基·約布古丹)得出來的結論,說是莫洛生活在阿齊畢魯(今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瀘沽一帶)。在【莫洛惹索氏源流簡析】一文中是這樣寫的(節選入本文時,文字略作修改,下同):

沈老(沈文廷)與筆者(盧曉雄)碰了一下碗,各喝了一大口,然後,沈老一邊喝酒一邊講道。「很久以前,果基(ꈢꐯ)家族的先祖由三父子從雲南省楚雄境遷徙,然後跨過金沙江來到了大涼山(遷徙原因不詳)。三父子,每人騎一匹駿馬,途經今攀枝花、德昌、西昌直接北上,定居阿齊畢魯。期間,拉普生三子(奢曲、迪俄、史紮),奢曲生三子(索提、索甲、索覺)→奢階→乃格→茲沖→阿博(ꀋꁧ)時期(關於這段譜系,另有人說是拉普→奢曲→奢階→阿波——筆者註),迎娶俄木嫫史且(ꀍꃅꂾꏁꐂ)為妻。因俄木嫫史且年幼,須有姐妹陪伴,姐姐俄木嫫美倫(ꀍꃅꂾꂱꆷ)被家人安排護送妹妹去男方家(即阿博家)。 那個時候,山區生活條件艱苦,晚上,姐妹倆只能共同睡在一張床上,不想陰差陽錯,姐姐美倫意外懷孕。妹妹知道後,並沒有產生反感,反而有了倆姐妹都嫁阿博為妻的念頭。

「起初,一家人過得相安無事,姐妹倆關系也將就,並分別產下了莫洛(姐姐美倫所生)、約威(妺妹史且所生)倆兄弟。隨著時間的過去,弟兄倆漸漸長大,由於受到父母的寵愛,哥倆從小不缺男孩子具備的天性,上樹掏鳥蛋,下河摸魚蝦,十分淘氣搗蛋。

「一次趁父母外出幹農活之際,兄弟倆將庭院內一棵未成熟的李子果實打了一地,又不能吃。父母回來見狀,很生氣,便將兄弟倆痛打一頓。父母打完兄弟倆後,追問打李子果實是誰出的主意?誰主張打掉未成熟李子的?兄弟倆害怕再次遭打,推卸責任,相互指責是對方先主張打李子果實的,堅稱對方才是主謀。 然而,為了倆淘氣的孩子,雙方母親互不相讓,大吵大鬧。姐姐俄木嫫美倫心想你是妹妹該讓著我這個當姐姐的,妹妹俄木嫫史且心想自己才是明媒正娶,姐姐僅僅只是一個陪嫁的!更不該偏袒著自己的孩子,孩子做錯了事情,就得糾正錯誤。倆姐妹都不願妥協,關系劍拔弩張,事情難以收場。從此,部份子孫往北遷徙,定居於越西縣普雄境。」

沈老還講道,「其實,這件事情是由莫洛引起的,是莫洛先主張打未成熟的李子果實的。相傳,莫洛這個人自由不羈,不受約束,非常搗蛋。因此,俄木嫫史且和俄木嫫美倫倆姐妹為了袒護自己的孩子,引發矛盾,直至發展到弟兄分離的嚴重後果。妹妹俄木嫫史且強烈要求家族降低莫洛的等級,決不允許莫洛與自己兒子約威享受同等地位。從此,阿博的子孫們各奔東西,繁衍生息,以莫洛、果基、俄詩等為各自姓氏沿用至今。其余子孫為黑彜,唯有莫洛氏被貶為白彜。

「莫洛氏繁衍至第五、六世時,人丁興旺……果基族人派人去與莫洛的子孫商談,希望莫洛氏認祖歸宗,回歸果基家族。透過果基氏的反復勸說,最終莫洛氏同意了歸宗。

「當年,在今甘洛縣嘎日鄉順河村斯地波喜(小地名),果基家族和莫洛家族雙方透過協商立下了兩條規矩:一是莫洛的子孫已經和白彜聯姻,在過去那個家族等級觀念很強的年代,莫洛的子孫不能回歸黑彜地位。 二是果基、莫洛雙方不小心引發命案時,按一比一對等賠償,顯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地位同等。從此,莫洛與果基氏恢復了家族關系,莫洛為兄,果基為弟,直至今日從未改變。如果族人不幸遭遇重大災難時, 雙方不分彼此,全力互助,共同渡過難關。當年,立規信物:一只灰色母綿羊(耳朵有缺口),九節鐵鏈條。」沈老補充講道。

【筆者註:關於這段莫洛家族和果基家族協商的事件,很有可能就是本文第二章所講的「俄布格則伍利莫格(ꀑꀮꈧꋓꃺꑌꃀꈩ俄布格則家支會議)」和「峨洛書古伍利莫格(ꀑꇈꎿꈪꃺꑌꃀꈩ峨洛書古家支會議)」內容和程式混合起來的「綜合會議」。原因有兩點,一是筆者走訪多年,從未聽說過莫洛和果基在甘洛縣嘎日鄉順河村斯地波喜協商的傳說;二是從上面「當年,立規信物:一只灰色母綿羊(耳朵有缺口),九節鐵鏈條」的文字描述來看,這分明就是俄布格則伍利莫格和峨洛書古伍利莫格的會議內容的綜合體——這也許是由於彜族的歷史很少有文字記載,絕大多數是口耳相傳,即使是同一個會議,不同的人說的內容就不盡相同,因此難免有差錯和紕漏。另外,由於歷史上各家族都召開過很多次「伍利莫格(ꃺꑌꃀꈩ家族、家支會議,也叫‘賜威莫格ꋊꃤꃀꈩ’)」,而且這些「伍利莫格」的內容、性質和目的都大同小異,不外乎就是商議家族內部事務或者防禦抵抗天災人禍和外族侵犯等等,這就造成後人在傳來傳去當中,容易把這些「伍利莫格」內容搞混淆,張冠李戴——本人在走訪中,多次遇到過類似情況】

「北來說」的觀點,盧曉雄在【莫洛惹索氏源流簡析】一文中是這樣寫的:

據越西縣大瑞鎮瑞墊村莫洛氏後裔,原(越西縣)新鄉鄉(現合並給馬拖鎮)彜文老師曲木體古經書記載, 「莫洛惹索的先祖由雲南昭通境從戎進川,駐守四川嘉定(今樂山)。 解甲歸田後,沿著孟獲埂則(四川馬邊境)遷徙,途經索諾博井(今黃茅埂,位於四川省美姑、雷波和馬邊三縣交界)、恩紮瓦西(今四川美姑縣境內)進入比爾拉達(現四川昭覺縣比爾鎮境內)定居,然後再一次遷徙至今越西縣普雄境內」。經書還記載,「拉普惹索供,洛曲乃俄帝(今四川越西縣申果莊鄉合覺村),紫曲靈依木」。這段文字記載,確立了拉普惹索(拉普三子)曾經定居於則普洛曲山下。

曲木體古講,「洛曲山下,拉普生三子(奢曲、迪俄、史紮)→奢曲生三子(索提、索甲、索覺)……莫洛迎娶覺拉特口(今昭覺境內)俄帝氏(黑彜)之女為妻,生育三子,俗稱莫洛惹索(沙素ꎭꌡ、木果ꃅꈻ、阿熱ꀊꌫ)……」。

……據四川省美姑縣瓦西鄉瓦西村莫洛氏後裔,吉佐格坡(畢摩)經書載,「尼苦(莫洛)惹索供,洛曲乃俄帝,紫曲靈依木」。這段記載與之前,曲木體古經書記載的拉普惹索(拉普三子)祖居地一致, 而且祖靈安放點相同。莫洛惹索與拉普惹索僅隔三代人,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兩支族人,曾經在同一地方居住的事實。

雖然,曲木體古經文記載內容與沈文廷老人口述的內容有差別,這點不足為奇,涼山多數家族撰寫譜牒時,針對族源問題,也發生過激烈的爭論,這是由於彜族古人沒有記錄史料習慣而造成的。只要堅持求同存異,找出共同點,統一了意見,相信會達到預期效果。

在【莫洛惹索氏源流簡析】一文中,經過分析,盧曉雄得出「莫洛惹索源於則普洛曲」的結論。為了證明這個結論,該文寫道:

許多年來,筆者(盧曉雄)走訪莫洛、果基等家族中部份長者、畢摩等有識之士,調查了解莫洛氏族源問題,可惜沒有得到統一說法。 例如,四川美姑、馬邊等北部方言區的莫洛族人,認為莫洛氏由坡夥拉達(越西普雄)遷入,而四川喜徳、越西等南部方言區的族人,認為莫洛氏由美姑遷入。

筆者之前提到了一個地名,則普洛曲山,這是一座「神山」,坐落在則普拉達河(越西縣申果莊境內)東岸。這裏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很適應人類永久居住。則普拉達河由北往南綿延而去,在這裏,向東可往昭覺縣比爾鄉,往西可達甘洛縣拉莫鄉,往南直達越西縣普雄鎮,往北連線美姑縣依果覺鄉(今美姑紅溪)。因此,受特殊的地理環境影響,居北部方言區的族人誤認為,族人由越西遷入,居南部方言區的族人誤以為,族人由美姑遷入。其實,則普洛曲山下,才是莫洛惹索家族的祖居地,筆者堅信各地族人都是從這裏分支出去的。

根據調查走訪和畢摩經文記載,筆者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處理方法,在進行客觀分析的基礎上,認為莫洛氏發源地在今越西縣申果莊鄉合覺村境內(則普洛曲山下)。至於遷徙路線問題,筆者同意曲木體古等大多數族人提出的意見 「北來說」。 從衛星地圖上觀察,懂點地理常識的人都很容易理解,沿著孟獲埂則(馬邊境)遷徙,經索諾博井(今黃茅埂)、恩紮瓦西、依果覺,到達則普拉達,從理論上講,這條遷徙路線符合實際,讓人信服。據調查,同意南來說的族人較少,遷徙路線也模糊不清,史料記載嚴重缺失,證據鏈不足。相比之下,支持北來說的證據鏈更寬、更廣,有說服力。

以上是盧曉雄在【莫洛惹索氏源流簡析】提出的「莫洛惹索」發源地「南來說」和「北來說」的兩個觀點。

除了以上觀點以外,我在多次走訪中,許多莫洛家族見多識廣的人說,莫洛家族是從洛峨乃嘎(ꇈꀑꆽꈜ原涼山州越西縣保石鄉境內,現合並成越西縣竹阿覺鎮)。

2023年2月19日,我和越西縣部份莫洛族人到五裏箐(現撤並給越西縣書古鎮),在當地莫洛家族中出名的「德古蘇衣ꅡꈭꌟꒉ」曲木沙果木(ꐊꂾꎬꈤꃀ)家裏,就莫洛家族的歷史淵源和傳說進行走訪時,曲木沙果木就反復強調莫洛生活的地點就是洛峨乃嘎,洛峨乃嘎就是保石乃嘎(ꀧꏂꆽꈜ)。曲木沙果木還說,很多家族也是從洛峨乃嘎遷徙到其他地方的——羅洪阿莫惹古(ꇊꉙꀋꂾꌺꈬ)家族也是從那裏方遷走的,現在還有羅洪阿莫惹古家族的九塊地在那裏的說法;倮伍(ꇈꃶ)家族也是從那裏遷走的;巴且(ꁠꏼ)家族也是那裏遷走的……(曲木沙果木:屬狗,78歲,其家譜為莫洛ꃀꇈ→阿熱ꀊꌫ→阿乃ꀉꆽ→阿多ꀉꅂ→西子ꑬꋩ→吉俄ꐛꊇ→俄曲ꀑꐎ→爾嘎ꇐꇢ→布偉ꁭꃨ→阿達ꀈꄿ→吉格ꐙꈾ→體夥ꄜꉺ→夥主ꉻꍖ→尼古ꑌꈬ→沙果ꎬꈤ;德古:彜族民間自發形成的、非專職的、有威望、學識淵博、能服眾的民間調解人;蘇衣:長者、智者、大人;德古蘇依,既是德古又是長者的人)。

上圖:筆者在洛峨乃嘎走訪時留影

2023年3月30日,我利用到越西縣竹阿覺鎮凱瑞村西吉組(地理位置上屬於原越西縣保石鄉洛峨乃嘎一帶)采訪彜族角力能手吉瓦古吉的機會,多方打聽,終於確認洛峨乃嘎的具體位置。原來洛峨乃嘎不是一個村,而是越西縣原保石鄉政府所在地往昭覺方向,到凱瑞村西吉組的這條山谷【也就是沿昭普公路(昭覺到普雄)的那條山谷】,就是洛峨乃嘎。為了萬無一失,我走訪中,多次詢問,反覆核實,在保石地區,叫洛峨乃嘎的地方有幾個?受訪的人(大概十多個見識比較多的人)都肯定地說,在保石片區,叫洛峨乃嘎就只有這個地方,除此之外,這裏再也沒有叫洛峨乃嘎的了。那為什麽叫洛峨乃嘎呢?原來這裏居住黑彜倮伍家族,原先就是叫倮伍乃嘎的,後來傳來傳去,變成洛峨乃嘎了。當地見多識廣的彜族德古吉瓦拉機(71歲)說,大概是在兩三百年前,這裏主要住有倮伍家族和果基家族(以前這裏有個果基巴嘎ꈢꐯꁡꇤ,即果基寨子)。莫洛家族最初也是住在這裏的,其中莫洛「爾族比良(ꇓꍘꀘꑎ)」支是居住戶數最多的。至於莫洛生活的具體地方是洛峨乃嘎的哪個點?吉瓦拉機說,具體的位置他也不清楚,他指著洛峨乃嘎兩邊的山梁說,就是住在這些山梁上的。

上圖:洛峨乃嘎山谷裏莫洛「爾族比良」支最先居住的「哈諾覺壩」,就在圖中中間山谷裏藍色屋頂的建築群一帶

後來,我與居住在西昌禮州的爾族比良後代莫洛楊加木進行微信采訪時,莫洛楊加木說,莫洛家族中爾族比良支最初是居住在洛峨乃嘎的哈諾覺壩(ꉐꆈꐦꀞ)——至於哈諾覺壩這個地方,我又在1983年6月出版的【越西縣地名錄】一書中查閱到,它就是在原越西縣保石鄉境內。「哈諾覺壩」的意思,該書是這樣解釋的:哈諾,彜語即火燒地;覺壩:平壩。曾有人在此毀林開荒得名。該書又記載,當時哈諾覺壩有彜族29戶127人,耕地378畝。

上圖:俯瞰洛峨乃嘎

至於這裏的莫洛家族何時遷走的,吉瓦拉機說,他爺爺(經我們推算,如果他爺爺活到現在,已經有140多歲了)那一輩,這裏就沒有居住有莫洛家族了。由此推算,大概是至少在140多年前,莫洛家族就從洛峨乃嘎搬走了,到越西縣竹阿覺鎮的猜格乃街(ꊴꈩꆽꏦ)和俄布格則(ꀑꀮꈧꋒ)等地去了——而在一百七八十年前,在俄布格則,莫洛家族召開了第一次規模比較大的「伍利莫格(家支會議)」,時間和地點相吻合,按照現在時髦的語言,也就是「數據閉合」了。倮伍家族、果基家族和莫洛家族搬走後,洛峨乃嘎換了一撥又一撥的主人。其中,比較出名的是住在洛峨乃嘎西吉村的拉克石莫ꆿꈌꏂꂾ(沙馬曲比ꎭꂵꐎꀘ)一家。據說,拉克石莫雖然十分富裕,但是樂善好施,救濟窮人。現在,這裏流傳有拉克石莫家的狗都不想吃羊肉(意思是狗都吃膩了)的傳說。拉克石莫家是把「雉雞當作家雞養」(ꎼꌌꃬꃅꁨ),說明他家確實很富有。在洛峨乃嘎走訪的當天,我們也約見到了拉克石莫的後代,了解了一些有關拉克石莫的歷史及傳說。

上圖:遠眺洛峨乃嘎

2022年的夏天,我因拍攝越西縣竹阿覺鎮的旅遊風光宣傳片,多次到洛峨乃嘎和附近的山地進行走訪拍攝,對這個區域的風土人情和地形地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洛峨乃嘎大致區域就是從原保石鄉政府所在地乃嘎覺壩 (ꆽꈜꐦꀞ)向南到昭覺縣比爾鎮邊界,東西兩邊就是重重疊疊、連綿起伏的大山,大山上有很多成片的高山草甸,牧草茂盛,非常適合發展畜牧業——保石這個名字就因為這裏高山草甸多而得來的,保石就是彜語巴詩(ꀞꏂ)的諧音,又名巴詩乃嘎(ꀞꏂꆽꈜ),「巴詩」的意思是黃草坪,「乃嘎」的意思是埡口,巴詩乃嘎就是草坪與山埡口之間這塊地方的稱呼。當時,在南高原耀眼奪目的陽光下,站在保石牛羊成群的高山牧場上遠眺,周圍山梁上成片成片的蕎麥、燕麥等高山作物閃著黃燦燦的光芒;再遠的遠方還是重重山巒,在向雲海深處蔓延;山下的洛峨乃嘎山谷中間,一條小河順著昭普公路緩緩向比爾和昭覺方向流去,一座座彜家山寨散落在小河兩邊,藍天白雲下,顯得寧靜又安詳。在當地,流傳有「洛峨乃嘎的小公牛很出名,社吉洛(現越西縣依洛地壩鎮依洛村吉洛組)的米飯很出名(ꇉꀑꆽꈜꇂꇯꌺ,ꎸꏠꇉꋛꂷ)」的說法。我想,在以前主要生活在山區,從事放牧、打獵和種植高山農作物的彜人來說,這地方可算是宜居的家園了。另外,當地人還很神秘地給我講了一件事情,就是在以前,有一架美國飛機曾經掉在洛峨乃嘎東方大山深處的坡台上呢!我當然知道這件事,這還是處於抗戰時期的1944年6月至11月,短短五個月的時間裏,在駝峰航線上運輸的美國戰機中,由於氣候和地形等原因,共有六架戰機墜落在大涼山及附近區域……

以上兩圖:洛峨乃嘎附近山頂牧場

總的來說,上述莫洛生活的三個地點,「南來說」的阿齊畢魯(今冕寧瀘沽一帶),贊同和支持的人極少,幾乎可以排除;「北來說」的則普洛曲山下(越西縣申果莊鄉合覺村境內),贊同和支持的人也不多——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曾經在申果莊(和上文所說的「則普洛曲山下的合覺村」處於同一片山谷且相鄰不遠的申果小學)工作過六年,這六年的時間裏,沒有聽說過合覺村居住或者居住過莫洛家族;莫洛生活在洛峨乃嘎的,贊同和支持的人很多,我在多次相關問題的走訪中,幾乎所有人都說是莫洛生活在洛峨乃嘎。另外,我在【涼山彜族自治州普雄縣瓦吉木鄉社會調查報告】(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1962年11月編纂)一書中,查閱到「果基家原住於‘勒比長哈’,在乃甫(拉普——筆者註)奢曲時期,開始自勒比長哈向東遷徙,先遷至越西縣的烏托依呷(疑是‘馬拖依呷’,即馬拖河谷,現馬拖鎮境內——筆者註),大約在8代前(以1957年調查時算起)伸延到普雄河中上遊一帶,以後又有一部份遷往冕寧拖烏一帶」。而「拉普奢曲」到莫洛之父「阿博」只隔兩代,所以,可以斷定莫洛的生活區域了,就是普雄河中上遊的依洛地壩、竹阿覺、保石地區了——結合我的走訪結果,可以進一步縮小範圍,應該是在洛峨乃嘎。該書還記載,當時(1957年,下同)果基家族有10大支、18個小支,大部份聚居在普雄河以西、濫田壩(現越西書古)一帶,少部份分布在越西(當時普雄和越西各自是一個縣)、冕寧、喜德、西昌、石棉、峨邊等縣。果基家族當時共有黑彜847戶4100余人,所屬白彜有5536戶27680余人。各支共有頭人99人(其中具有號召千戶以上之威望者7人,500戶以上者16人,100戶以上者66人),其中的果基木古、果基爾呷等頭人較為著名。果基家族擁有輕機槍5挺、步槍2900余支。果基家族當時是普雄實力最強的黑彜家支之一,從當時往前推二三代的果基家族是十分團結的,一提起果基家族就沒有人敢欺負的。

上圖:洛峨乃嘎蕎麥地景色

當然,從地理位置上看,則普洛曲山下和洛峨乃嘎相距不遠,從洛峨乃嘎向北,翻越幾座大山就到則普洛曲山了。結合上述分析,我個人傾向於先祖「莫洛」生活在洛峨乃嘎的說法——不管怎麽說,莫洛生活在越西縣境內的普雄河以東區域是肯定了的。

另外,關於俄木嫫美倫和俄木嫫史且的關系,除了上述是姐妹關系以外,另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主仆關系——俄木嫫美倫是俄木嫫史且的隨身丫鬟,陪伴著俄木嫫史且嫁到阿博家來的。在【四川彜族歷史調查資料檔案資料選編】一書中,有「莫洛家的始祖和果基家(黑彜)始祖,都是阿博」的記載。他們是同父異母的關系。莫洛之所以成為白彜,果基之所以成為黑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母親身份地位所決定的,「子隨母貴」,古今中外,不管什麽民族都是一樣的。莫洛是貼身丫鬟俄木嫫美倫所生,所以莫洛的後裔成為白彜;果基的先祖是主人俄木嫫史且所生,所以果基家族就成為黑彜。由於俄木嫫美倫貌美,年齡比俄木嫫史且大,而且先懷上了阿博的孩子(即莫洛),所以,以後同一輩的果基家族和莫洛家族,莫洛家族的為兄,果基家族的為弟。至於這裏所講的這個俄木家族,我後來在與曲木沙果木的電話采訪中,曲木沙果木說,這個俄木家族是黑彜家族,聽說原先是因和諸葛亮的爭鬥中失利,被迫遷徙到老涼山一帶,其後代現在在涼山很少見了,說是後來又遷到貴州、雲南一帶去了……

(未完,待續,後面的內容更精彩!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