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6首冷门极简唐诗,短小却惊艳,让人眼前一亮

2024-01-01国风

江边柳

【唐】雍裕之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文化元素,早在【诗经】中即可见它与人的感情相连,【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是借杨柳来表达别离之苦的。李白在【忆秦娥】中写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柳自古便承载着人们别情、怀人、思亲等丰富的感情。雍裕之这首诗也正是用柳的这个意象,写出了一对恋人的苦别情。

在古堤两旁,栽种着成行的垂柳。在晴艳的阳光下,柳色苍翠,蓊蓊郁郁,袅袅婷婷,在轻轻的春风的吹动下,柳姿婀娜,柳絮飞雪,远远看去,犹如青青的柳树冠上,轻轻地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诗人在诗歌中虚设了一个女主人公,她非常喜欢柳树,不只因为柳色青翠,飞絮如烟,更在于它有如丝的柳条,喜欢这柳条,并非因为它的风姿柔美,而是因为可以用它来紧系郎君出行的客船。

诗人对柳树的描写已经足见其非凡了。柳是「古堤」边的柳,这个「古」字,可增添诗歌传统的典雅的诗意,「袅袅」「青青」两个叠字的连用,不但写出了江边之柳的轻柔婀娜之态,与葱茏苍翠之色,而且在语音上也更口语化,让诗歌更能获得最广大的普通读者的青睐。「一树烟」的比喻想象奇特,造语新颖,勾勒出了在绮丽明媚的春光下,柳条婆娑袅娜的风姿。

写柳不是目的,只是铺垫、烘托,写女主人公不舍得郎君远走他乡的依恋之情才是目的。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女主人公伤离别的感情,也没有像别的诗人那样写女主人公折柳相赠,而是写出了她的一个奇妙心理。「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希望眼前的柳丝绵绵不断,以便用它把情人的船儿系住,让他们永不分离。这样的奇思妙想,真是匠心独运、高人一筹。

柳絮

【唐】雍裕之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这是雍裕之的又一首写柳的诗作,但与【江边柳】不同。这首诗直接咏柳絮,而【江边柳】是写了柳色、柳丝、柳姿,更重要的是这首诗是借柳感叹韶华易逝,人生易老,而后者是借柳伤离情。它以凝练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柳絮最主要的特征,求神似而不重形似,简洁鲜明,富有风趣。

本诗前两句以对比手法写出了有风与无风时柳絮的特点,无风时,柳絮自然会直接落到地上,有风时柳絮便会漫天飞舞。但两句并非并列,第一句是为衬托第二句而存在的,从全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想要突出的是在有风的情况下柳絮飞满天空的景象。后两句是相对于前两句而写的。第三句是写柳絮落到地面后,水渠的水里、岸边铺了一层,看过去犹如下过一场雪。第四句写诗人对读者的劝诫,不要在柳絮飞满天空时靠近,否则,会落满一头,这会让人觉得是两鬓又增了很多白发。

在对柳絮的描写上,除了第一、二句用了对比外,第二、三句写已经落在地上的柳絮,是静态描写,第二、四句写飘飞在空中的柳絮,是动态描写,有静有动,写出了柳絮的多姿多态。后两句还分别运用了比喻,第三句以雪比柳絮,不但写出了它的形态,还写出了它的颜色;第四句以白发比柳絮,再次突出了它的颜色。不但如此,柳发为初春,絮飞在暮春。暮春是一个极容易让人感伤的时节,而多半人为时光流逝而感伤,所以,最后一句看起来是在描写柳絮,实际却是诗人在暗中抒情,表达自己的年华在柳发絮飞中消逝的感慨。

总之,全诗无一字写到柳絮,但读者能很鲜明地读出形象、生动、丰满的柳絮。有人说,这首诗是诗人精心编制的谜语,但谜底又是那么容易被人猜出,其原因就在于诗人能够准确地描写出柳絮的特征,这样的艺术效果,如果没有超凡的观察与描写能力,是难以达到的。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唐】刘叉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诗题说明了诗人写此诗的原因,朋友喜欢上了诗人的一把剑,诗人便忍痛割爱,将此剑赠送给了朋友,并赋诗一首。可是,在全诗中,诗人未有一字提到「剑」,通篇在写水,而剑又在其中,这就是此诗最出色之处。

诗人说,这是一把古剑,它像一条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细流,最终流到我的手心里来了。在与朋友临别之时,就赠送给了朋友,以此为纪念,告诉朋友说,不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私人小仇小怨去用这把剑作无谓的争斗,要用就拿去为国家建立奇功殊勋。

剑为刚,水为柔,以水喻剑,实在有些距离。可是,妙就妙在,诗人却非常恰当地找到了二者从形到神的相似之处。从形上说,一条水流之形为长,一把剑之形也为长,不但如此,水有光泽,剑也有,这一比,将其形状与光泽都找到了共同点。从特质上说,以「古」形容水,这是很自然的,河水总是从亘古流到今的,暗中说明诗人这把剑也是一把古剑。第二句说水流到手心,一个「流」字,说一条水向我手中流来,从而使得原来处于静态中的事物获得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动感,从而说明这把古剑历经了很多朝代,最终传到自己手里。第三句写赠剑,却用一「泻」来形容,一是为了符合水的特点,二是说明自己在相赠时,极为慷慨大方,一点儿也不迟疑。可见,诗人在构思上有他的奇思妙想,使诗歌充满了奇曲委婉的诗意。

本诗的主题还有很大的亮点,那就是诗人在最后一句里对朋友叮嘱的话「勿薄细碎仇」一句。这让朋友以及读者都明白了,有一把好剑不如做一个好男儿,有了好剑的好男儿,就应该志向远大,心怀天下,建立奇功伟业。

拜新月

【唐】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唐代流行拜月的风俗,从宫廷到贵族,直至民间都有。既然是「拜月」,按常理,应该有一个或隆重或简单的仪式。可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位闺中女子,独自一人开窗见月就拜,没有任何仪式,只有一颗虔诚的心。全诗所描写的情景清新秀美,令人神往。

从第一句「开帘见新月」似在说明,闺中人见新月是在无意之间,从她立即下到台阶下面开始拜月可见,她当时被这一弯新月所感动、所吸引到何等的程度。没有写她拜月的动作,更没有写她拜月时是否用了什么祭品等,诗人只写了她拜月的语言。她对月亮有些什么祈求呢?她又向月亮许了些什么诺言呢?一切都不得而知,因为她的声音太小了,小到「人不闻」的程度。

这首诗的情趣就在于「细语人不闻」一句上。一位古代的闺中女子,她对月亮说的话,一定很私密,如果她大声说出来了,反觉得诗人所写有假。只有她细语轻声,谁也听不见,这才符合人物身份。也正因为有这一虚晃之笔,才让诗歌富有极为美妙的情趣。可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种猜想。猜想对不对无从考证,也无须考证,意趣全在猜想的过程中了。

最后一句也写得非常美妙。因为这位拜月女子是一个人拜,甚至在闺中就只有她一个人,诗人为了突出她孤寂的形象,最后写了「北风吹罗带」这一细节。「细语人不闻」偏于对人物的静态描写,而「北风吹罗带」则是动态描写,后面的动态描写是为了更好地反衬前面的静态描写的,从而让读者更加感受到拜月女子寂寞无聊,心事重重,想对人说话,却又无人诉说的凄清生活。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唐】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这首五绝写了两位朋友分别十年后重逢,然后又分别的故事,不仅写到了十年前的事,还写到了对未来的牵挂。诗人的语言概括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第一句写十年前的离别,直言其事,没有修饰,没有隐晦;第二句写眼前的重逢,「征路」说明二人都在行途中,即为偶然相逢,这里面定然会有一阵难以言表的惊喜,有一阵相互追问十年生活景况的问候,可是,诗人全都省掉了,在他想来,这些内容都是家常的,是他人能够想象的,就不必占据有限的篇幅了。第三句写人物的语言,「马首向何处?」究竟是诗人问朋友,还是朋友问诗人,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句话里传达出来的朋友的担心与牵挂。前三句可以说都明白如话,最后一句从字面上看,也只是写了诗人与朋友再次分离时的景物,夕阳很好,余晖很明亮,普照着千山万峰,恰好把朋友要去的前路照得清清楚楚。这似乎是一片乐景,实则暗含哀婉之情——前途在群山万壑中蜿蜒曲折,朋友要去的地方实在太远,将要爬多少座山,过多少条沟,走多少程路才能到达呀?其间,又将会遇上怎样的艰难险阻呢?

全诗在抒情上集中在后两问的问句之中,如果用陈述句来表达同样的意思,那么朋友之间相互牵挂的感情就要轻淡许多了。唯有问话,才能直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情谊。此外,留白是本诗最具魅力之处。从十年前写到眼前,再写到今后,除了二十个字中能直接说明的内容,其他的内容都要靠读者自己去联想想象,这样一来,才能完成全诗所有内容的表达。诗歌艺术,常常就需要读者在这样的状态下感受诗歌的艺术之美。

入朝洛堤步行

【唐】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曾经,上官仪在一天的凌晨,起早入朝谏事。他沿着洛堤,踏着淡淡的晨月,骑马执辔,徐徐而行,便即兴吟诵了这首【入朝洛堤步月】。前两句明里在叙事,说自己走在洛堤上,看到洛水汩汩,悠远而去,实则用「脉脉」二字暗含了自己深得唐高宗宠幸的得意,所以,早起上朝,勤于政事,体现了诗人对皇恩的报答之情。后两句采用了借眼前之景烘托此时心情的手法。这是秋天的一个凌晨,曙光刚现,而一轮淡淡的月影还隐隐挂在西山,林中的宿鸟已经出林觅食,寒蝉也在用最后的生命在鸣叫,似乎在争抢时间吟唱生命之歌,野外晨风吹来,清清凉凉,美好的秋意更浓厚了。这两句写景诗句中所用的景象,无一不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机。总之,这首诗是上官仪得意时的精心之作。

上官仪是初唐时期的宫廷作家,颇受唐高宗赏识,官至宰相。上官仪的诗作很多,其诗作绮丽婉媚,适合宫廷需要,士大夫纷纷仿效,时称「上官体」。

从艺术上来说,这首诗在诗句里,很自然地嵌入了典故,将诗人的情怀巧妙地通过典故的引用而艺术地表达出来。首先,「脉脉」一词源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原句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用以书写牛郎与织女的爱情。上官仪引用此词,暗含着唐高宗对自己的宠爱之情,字间不无自得之意。第三句的「鹊飞」一词,又是引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典故,原意是表达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雄心壮志的,而上官仪则以此与「脉脉」呼应,似在表达自己为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而终生报效国家的决心。可见,这寥寥二十字的一首诗,不只具有音韵清亮、谐律上口的特点,而且巧于构思,精心修辞,把上官仪当时春风得意的神气表现得相当突出,体现出上官仪诗句精妙的艺术特点,难怪当时风靡一时,引众人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