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著名画家杨林:曲水流觞画兰亭

2024-01-12国风

文/图 杨林

兰亭在中国书画人的心中,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的价值,更有其无可比拟的精神作用,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与代表,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穿越时空,代代相承。

源于对王羲之【兰亭序】书法的膜拜和对兰亭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探寻之心,我一直想做一个寻访古诗文词赋的写生系列,兰亭便是这寻访之旅的第一篇章。

琅琊王氏可谓是东晋名门旺族之首,2020年我首先走访了王羲之的祖籍琅琊(现山东临沂),后因三年疫情写生兰亭未能成行。2023年秋,随朱零老师临界点山水画写生团的绍兴游学写生之行,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友畅游兰亭,展纸挥毫,重温曲水流觞之风雅,终圆夙愿。

我长期生活在江南,江南的春天既有烟雨蒙蒙的缠绵,亦有阳光明媚的生机。绍兴本是典型的江南古城,东晋南迁后更加人文荟萃。永和九年暮春,天朗气清,作为会稽(今绍兴)内史的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组织了一场流芳千古的风雅集会,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等「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令人心旷神怡,大家散座在兰亭蜿蜒曲折的溪流边,斟满酒的羽觞在澄澈的溪水中顺流而下,若羽觞在谁的面前停下了,谁就得赋诗一首,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

众人如此「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共得诗词37篇,王羲之当仁不让为此诗集作序,名闻天下的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由此诞生,此序不仅书法精美绝伦,其文学造诣和思想内涵亦为世人推崇。

这场规格极高的文化艺术盛宴「兰亭雅集」,对后世文人雅士影响之深之广,乃至曲水流觞成了雅集的代名词,沿袭兰亭雅集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推陈出新,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兰亭序】在中国书法界的地位更是无可撼动,现在的兰亭奖,就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奖,也是书法人梦寐以求毕生追求的目标。

目前国内很多艺术类院校都已设有书法专业和书法专业的博士学位,绍兴也专门成立了兰亭书法学院,书法也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全国各类的书法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书法作为中国人独有的文化艺术,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中国人的骄傲,而兰亭序正是这骄傲的标杆。

【兰亭序】真迹如今不知所踪,自唐代以来,关于兰亭序的传说和轶事也神乎其神,甚至其真实性也被质疑。即使如此,历代文人对其摹本仍视若珍宝,奉若神明,而那种微弱的质疑,也是正常的文化争鸣,如今,这样的质疑声仍然存在,但并不影响兰亭序的文化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今天在兰亭建了规格高规模大的「兰亭书法博物馆」。博物馆中,除了展示【兰亭序】的一些著名的高仿真复制品外,还有很多和兰亭有关的人文故事与艺术作品及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很多浓墨重彩的画作,如傅抱石的兰亭雅集图,就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当年王羲之他们曲水流殇的千古佳话。

在展览馆中我们不仅能重温这段历史,还能真切感受到兰亭文化的厚重和源远流长及对后世的重大影响和文化价值。

此次写生,时在深秋,伫立兰亭池塘边,大片枯萎凋零的荷叶摇曳着春去秋来的轮回,一些院校的学生正在举行膜拜书圣的活动,气氛神圣而热烈,敬仰之心溢于言表,兰亭在中国文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意义由此可窥一斑。

漫步兰亭,曲水流觞、鹅池、王右军祠等景点自然不失野趣,应文应景,令人不禁遥想1600多年前暮春的那个盛景,感慨着书圣当年的感慨:俯仰之间的何止于「向之所欣」、人生一世,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之间,我们和书圣之间的历史长河也仿佛一眼千年,俯仰已过!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无论是一死生齐彭殇,还是将之视为虚诞妄作,皆修短随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如果痛感「死生亦大矣」,那么活在每一个当下,是否是对生死和生命的最大尊重呢?!而我的当下即是兴之所至,铺纸挥毫,留笔墨于兰亭,以畅叙幽情,致敬经典与古代大师!

在曲水流觞写生的过程中,放眼望去,来兰亭膜拜者络绎不绝,有个人、有结伴、有组团、有游学的,有的吟诗诵唱,「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我则取诸怀抱,悟言「笔墨」之内 」,大家皆「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至于「情随事迁」,「终期于尽」,就顺其自然而然吧!


一部【兰亭序】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史,相对于浩渺的宇宙而言,人类的一切或许只是俯仰之间,然而,也正因如此,其文化艺术价值是否也愈发弥足珍贵呢?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以此存记。

附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024.1.12于芜湖杨林

杨 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工程大学副教授,安徽黄岳画院院长、徽州碑林艺术馆馆长,零界点:朱零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全国首届扬州八怪杯书画大奖赛一等奖,尚意2017全国美展最高奖(中国美协)、2018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画展最高奖(中国美协)、入选2017泾上丹青全国美展(中国美协)、入选2018山水砚都多彩肇庆全国美展(中国美协)、2019年弄潮杯全国中国画大赛优秀奖(西冷印社主办)、2019首届吴昌硕国际艺术大奖赛二等奖(西冷印社主办)、2020"中国美术世界行"成果汇报展最高奖(中国美协)、建国70周年安徽省美术大赛优秀奖(安徽省美协主办)、2017年安徽省美术大赛最高奖第四届"弄潮杯"钱塘江金石竹木拓片展二等奖(西冷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