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芥子纳须弥:归宗智常禅师①

2024-10-18国风

归宗智常禅师是获得过马祖颁发的毕业证书之禅师,不但其住持的江西庐山市归宗寺声势浩大,而且在众多的禅宗典籍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公案。可就是这样一位知名度颇高的禅师,其个人履历不知为何没能保存下来,致使我们对智常禅师的生卒年、籍贯、出家情况、求学经历、悟道机缘等等情况都一无所知。所以,今天的我们,就只能通过禅宗典籍中保留的那些精彩的公案,来一睹智常禅师的风采了。

马祖道一在江西弘法,前来参学之人那是成千上万啊,所以,智常禅师来到开元寺后,也是同学众多啊。不过,在这些同学中,智常禅师和南泉普愿两人的关系最好。两人不仅经常在一起做作业,闲余时也常常在一起散步聊天,就是外出游方,两人也是常常结伴而行。

雄鹰的翅膀硬了,注定是要翱翔蓝天搏击长空的。智常禅师和普愿禅师两人都拿到了开元寺佛学院的毕业证书,自然就离开了学校外出闯荡江湖去了。

智常禅师和普愿禅师算得上是铁哥们了,因为他们从认识到一起学习一起闯荡江湖,超过二十年之久,这个交情,不论是在古时候还是现在,都是非常少见的啊。

不过,这个世界没有不散的宴席。智常禅师和普愿禅师在一起游方许久后,这一天终于要分手了,

于是两人在一起煮茶话别。在煮茶之际,普愿禅师道:「我和师兄在一起多年了,对于佛学院众多的禅宗课程,你我都在一起交流过很多的心得体会了,彼此的底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不过,今天你我分别后,如果有人来问那个最终之事,怎么回答?」

智常禅师没有回答,却望着周围道:「这一片地,非常适合建造草庵居住啊。」

看到智常禅师王顾左右而言他,普愿禅师却不放过:「建造草庵之事暂且放一放,那个最终之事你如何回答?」

要我回答那个最终之事,这还不简单啊。智常禅师走过去一脚就把茶壶茶碗踢飞了,然后转身就走。

普愿禅师看到茶壶被踢飞了,便道:「你倒是先喝过茶了,可是我还没有喝呢。」

智常禅师一听这话,马上回头呵斥道:「你说这种话,别说喝茶,就是一滴水你也难以消受的啊。」

如此看来,能在马大师那里获得毕业证书的禅师,一个个都非等闲之辈啊。

智常禅师和普愿禅师两人相互切磋之事传入江湖后,立即引来了众多禅林高手的评论。

北宋五祖师戒禅师评唱道:「南泉只解作客不解作主。」

北宋真如慕喆却道:「南泉逢强即弱,归宗逢弱即强,三十年同行,毕竟事不通商量。虽然如是,犹较王老师一线道。」

宋朝禅宗第一高手圆悟克勤评唱道:「惊群之句谁不耸然,有者道南泉构他归宗不着,所以遭他呵叱,殊不知行人更在青山外。克勤不惜眉毛,为诸人下个注脚:南泉探头太过,归宗壁立万仞。且道还有出身路也无?喝下须教三日聋。」

圆悟克勤的徒孙应庵昙华评唱道:「南泉贪程太急,归宗薄处先穿,二老虽发明马祖正眼,要且极则事未梦见在,何故?家住东州。」

智常禅师和普愿禅师分手后,又在江湖上游历了几年,然后于唐宪宗元和年中(公元806年——820年),来到了江西庐山市归宗院定居。

【宋高僧传】中道:「无何白乐天贬江州司马,最加钦重(智常禅师)。」白居易于公元815年因为上书言及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一事,致使自己被踢出京城,贬为江州司马。所以,智常禅师住持归宗院的准确时间,应该是公元815年。

归宗寺不但是庐山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后来更是成为了庐山众多寺院中的第一寺院。

智常禅师因为天生异象目有重瞳,曾经用药水熏手,然后用手去按摩眼睛,久而久之,致使双目眦红,所以江湖中人都以赤眼归宗来称呼智常禅师。

智常禅师住持归宗寺后,没用多久就把归宗寺打造成了当地的禅学中心,并且在江湖中声名显赫,致使前来归宗寺切磋交流之江湖人士络绎不绝。

白居易本来就是个佛学爱好者,并且和佛教界的很多知名人士有过密切的交往。所以来到江州担任司马一职后,对于本地的佛教知名人士,自然是积极交往的。再说了,江州司马本来就是个闲职,正好有时间游山玩水结交朋友。

对于拥有洪州开元寺佛学院毕业证书的智常禅师,白居易那是非常敬佩的,所以他一天到晚老是往归宗寺跑。

有一天,白居易又来到归宗寺找智常禅师请教佛法,正好碰到智常禅师正在用泥土涂抹墙壁。看来,古代的住持和尚那是要和僧众们一起干活的呢。看看我们现在的那些住持,扫地泥墙之类的杂活,应该是入不了他们的法眼的。

智常禅师看到白居易来了,回过头来问道:「君子儒?小人儒?」

白居易学富五车文冠天下,又学习过多年的佛法,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是小人儒了,所以他马上回答道:「君子儒。」

智常禅师马上就用手中的泥刀啪啪啪的敲着泥板,白居易是个聪明绝顶之人,自然明白了智常禅师的意思,马上就用泥挑把泥挑满,然后递给智常禅师。

看到白居易反应敏捷,智常禅师接过泥挑后道:「莫是俊机白司马么?」

白居易马上道:「不敢。」在智常禅师这种高手面前,自己又怎么当得起俊机二字呢。

果然,智常禅师接着道:「你也只有送泥之分。」

对于这个公案,南宋末期的宝叶妙源禅师作偈评唱道:

堂堂非是小人儒,得得深云访隐居。

已与过泥殊不耻,更何言外见亲疏。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李渤从虔州刺史调任江州刺史。

李渤和白居易非常类似,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文人,都是政府中层干部,都是因为敢言而受到排挤从而被踢出京师。

李渤虽然诗歌水平不如白居易,但是李渤见多识广,博览群书,从而以博学多闻而著称于世,所以世人都以李万卷来尊称他。

白居易看到李渤也来到江州担任一把手,简直是喜出望外,非常的高兴。两个同病相怜的老朋友重逢于异乡,自然是感慨万千,有说不完的话语。

两人公事之余,常常一起游山玩水,纵谈当地风土人情,并且纵评本地风流人物。自然,对于智常禅师推崇备至的白居易,就在李渤面前对于智常禅师称赞不已,并且极力推荐李渤到归宗寺一游。

看到当时天下的头号诗人如此推崇智常禅师,李渤于是抽了个空来到了归宗寺视察宗教工作。

见到智常禅师后,李渤问道:「我看见你们佛经上讲道‘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 须弥纳芥子,这句话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可是芥子纳须弥,这句话却非常值得商榷,一个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装下那么高广的须弥山呢?这难道不是妄语吗?」

李渤也是诸子百家无所不窥之人,你厉不厉害,我找个你们佛家的问题来问问不就清楚了吗。

看到本地的一把手勘辨自己来了,智常禅师却不紧不慢的反问道:「听说刺史大人诸子百家无所不窥,号称李万卷,是吗?」

李渤非常自得的道:「有此虚名。」

智常禅师随即盯着李渤并且从头到脚看了一遍道:「刺史大人从头到脚只有数尺而已,请问你又如何能装下你看过的万卷书呢?」

智常禅师的这个话语非常的高妙啊,而且不论对于世法还是佛法,都有着无穷的意味。

你既然号称李万卷,那么自然是看过万卷之书了,自然是装下万卷之书了。可是你的身体只有数尺之大,又怎么可能装下万卷书呢?如果装下了,这万卷书又装在哪里呢?

佛经中有很多世人眼中不可思议之事,也有很多世人心中不可理喻之话语。可是,佛经真的不可思议不可理喻吗?恐怕还是你自己没有悟到而已吧,因为上面的万卷书之事就是例子。如果你能对这个公案有所领悟,那么佛经上的那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话语,也就不能障碍你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那些开悟的禅师,其机锋之俊利,反应之敏捷,思维之独特,言语之奇妙,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望其项背的啊。看来,禅,不止是对于禅师,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启迪,也是非常巨大的啊。

自然,李渤对着智常禅师礼拜不已,更是称赞不已。至此,他终于明白了大唐的头号诗人白居易为什么会对智常禅师尊崇有加了。

客套完后,李渤不但马上拜智常禅师为师学习佛法,并且立即赋诗一首送给智常禅师。诗曰:

出廓送钱嫌不要,手提棕笠向庐山。

昔日曾闻青霄鹤,更有青霄鹤不如。

智常禅师接过一看,也马上回偈一首。偈曰:

归宗事理绝,日轮正当午。

自在如狮子,不与物依怙。

独步四山顶,优游三大路。

吹嘘飞禽堕,颦呻众兽怖。

机竖箭易及,影没手难覆。

施张如工伎,剪截成尺度。

巧镂万盘名,归宗还似土。

语密音声绝,理妙言难措。

弃个耳还聋,取个眼还瞽。

一镞破三关,分明箭后路。

可怜个丈夫,先天为心祖。

在智常禅师的这首偈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后来在禅宗江湖中非常流行的「一镞破三关」之语,最先出现于此处。

智常禅师和李渤之间的对话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引来了众多禅宗高手的评议。

北宋末期禾山慧方禅师作偈评唱道:

芥纳须弥验祖风,清机历历妙难穷。

要知万卷书来处,跳出当人智鉴中。

南北宋交际间的佛心本才禅师作偈评唱道:「芥纳须弥特地疑,琴书抛下扣禅扉。忽闻万卷难藏处,瞥转神机唯自知。唯自知,丹桂和根拔得归。」

智常禅师住持归宗寺后,说法如云,吸引了众多江湖人士前来切磋交流。除了前面开示李渤的公案外,智常禅师还在江湖中留下了许多精妙绝伦发人深省的公案,而且其禅法和机锋,并不比那些绝顶高手差丝毫。不信?那就往下看看智常禅师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公案吧。

当时同处庐山的另一著名寺庙东林寺,乃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寺里有个名叫神建的高级讲师,以讲解【维摩经】和别的经论著称。他看到智常禅师把归宗寺搞得热火朝天的,声势居然压过了东林寺以及别的寺院,非常的不服气,于是来到了归宗寺踢场子。

见到智常禅师后,神建法师问道:「如何是触目菩提?」

对于法师的问题,智常禅师自然不会按照书本上的标准答案来回答。所以智常禅师马上使出了禅宗的招数,跷起一脚开示与他。

看到智常禅师跷起一只脚,神建法师马上就不高兴了:「师兄不要无礼啊。」

智常禅师道:「我没有无礼啊,三个现在,请你随便捡取。」

你不是想知道什么是触目菩提吗,现在你、我和跷起的脚都在,都是触目菩提啊,你随便体认一个就是了。

可是对于智常禅师这种正宗的禅宗课程,神建法师哪儿搞得懂呢?不但如此,他还认为智常禅师既不遵守佛教威仪,更是在那儿胡说八道误导广大的佛学爱好者。于是,他竟然直接来到了江州刺史府,一纸诉状就把智常禅师告上了官府。

幸好,江州刺史李渤是智常禅师的弟子,对于禅宗课程也是深有体会,所以李渤立即就把神建法师的诉状理直气壮的驳了回去。

对于触目菩提公案,北宋海印超信禅师作偈评唱道:

触目菩提不撒沙,示渠三个更周遮。

衲僧相见呵呵笑,春鸟喃喃骂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