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云冈石窟,为何如此震撼人心

2024-07-16国风

我们现代人,很少有机会见到巨佛。

四川有乐山大佛,整座山都是一座佛,脚下便是滔滔江水,那样的感觉是天大地大,雄奇伟岸。

但如果我们与一座巨佛,同时处在一个狭小闭塞的山洞里,那种无处可去的压迫感与震撼感,会令人终身难忘,云冈石窟便是如此。

云冈石窟的历史,简单来说就是:

1.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迁都平城(今天的大同)。

2.原来的都城叫盛乐,盛乐与平城之间有一座山叫武周山。

3.北魏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原地区传播,逐渐发展兴盛,同时得到了北魏皇家的崇拜和支持。

4.佛教发展兴盛,使得佛门中人享有了一些特权,比如可以不服兵役,不用缴税,不事生产却拥有大量田产和仆役等等,加剧社会不公,激化了社会矛盾,于是太武帝拓跋焘兴起了废佛运动,僧人惨遭杀害,或者被迫还俗保命,沉重打击了佛教势力。

5.经历了废佛运动之后,北魏新一代皇帝文成帝拓跋濬一登基,便下令复兴佛法,他认为佛教有利于国家统治,授命昙曜和尚主持兴建石窟寺,并选择了新旧都城之间的武周山作为开凿地。

6.公元460年,云冈石窟开始建设。第一期石窟,便是昙曜主持开凿的昙曜五窟,也是今天的第16-20窟。

7.此后的465至494年之间,又陆续开凿了五组双窟和一些小窟,即1-13窟(不包括第4窟),其中第3窟未完成,这是云冈石窟开凿的鼎盛时期。

8.公元494年,北魏再次向南迁都,从平城迁至洛阳,云冈石窟的建设逐渐衰退了下去。

9.此后朝代更替,依次经历了辽,金,元,明,清,云冈石窟在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维修和建设。

以上是云冈石窟发展的大致历程。

我们早上9点半左右到达云冈石窟,请了一名普通导游,开始了我们的云冈之旅。

右边穿蓝衣服的小哥是我们的导游,有问必答。

第三窟:

石窟从外观看,平淡无奇,因为没有提前做太多功课,在走进去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会看见什么。

黑暗的洞窟里,前方突然有了亮光

跟随着人群往前走时,内心还很平静。蓦然抬头,看见前面亮光处,一座高大的佛像,正在俯视人间,我才有了不虚此行的感觉。

蓦然抬头

云冈石窟的第三窟,是游客们见到的第一个出现巨佛的洞窟,前面的第一窟和第二窟,只剩洞窟和佛塔,没有佛像。

一尊面部圆润的大佛映入眼帘

第三窟开凿于5世纪末,是一处中途停工的大型洞窟,设计规模宏大,工程难度很高,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却遭遇中途停工,原因很有可能与北魏迁都洛阳有关。都城南迁至洛阳,原来在平城的洞窟工程便停止了,而后在新都洛阳,出现了承接云冈之后的北魏佛像洞窟。

队伍就这样慢了下来

平时很少有这样的场景,可以让你进入到一个狭小但是高大的空间里,像是一座山被掏空了,而在那空间里兀自出现一尊巨佛,此时你除了抬头仰望他,目光无处可去。

好美的佛像

映入眼帘的主佛是弥勒菩萨,身高约10米。脸庞圆润丰满,眉如新月,安详平和。右手上举,做无畏印,助人解除心中恐惧。

肉髻高耸,双耳垂肩,面露微笑

巨大的佛手,跟一个人差不多大小,让我想起西游记中,孙悟空也逃不出的如来佛祖的五指山。

右手施无畏印

巨大的手掌

两旁站立着的,一位是观世音菩萨,一位是大势至菩萨,高约6米。与人相比已是巨大,可在高大的主佛面前,两位菩萨身形矮小如两名童子。

洞窟太小,手机广角也难以拍出全景

西侧这位是大势至菩萨,头戴宝瓶冠,体态端庄,衣纹流畅。

大势至菩萨

头戴宝瓶冠

体态端庄

东侧这位是观世音菩萨,面容丰满,冠饰精美,身体下部风化严重。

观世音菩萨

冠饰精美

身体下部风化严重,似乎要随风而逝

这三尊造像的开凿日期,根据专家推算,大约完工于唐朝初年。

三尊佛像,距今约1300年历史

第五窟:

又叫大佛洞,这里有云冈石窟最高大的释迦摩尼佛像,高17米。大佛造像巨大,占据了石窟近三分之二的空间,人在窟里自然是无法拍出完整的平面图。大佛双腿间距离就长达15米,据说大佛的腿上可以容纳120人同时站立。

大佛的膝上可以同时容纳120人同时站立

占据了洞窟三分之二的空间

身后有火焰光环背景,手持禅定印,结跏趺坐

抬头仰望,只能看大佛的下巴

大佛左右各有两尊站立的协侍菩萨,面相饱满,面含微笑。

东边立佛,背后的石壁风化严重

西边立佛,背后的火焰背景精美细腻

东边立佛身上的衣衫,后世做了彩绘

两尊立佛,均手施无畏印

四周的墙壁上,雕满了小窟和佛像,据说这窟里有造像2300多尊。

大佛造像对面的拱门侧壁上,雕刻有两佛同坐于菩提树下的精美塑像。

两佛同坐于菩提树下,彩绘都是后期加上的

走入洞窟前的墙上均绘有精美壁画。

走出洞窟,再回首看一眼大佛。

第七第八窟:

这是一组双窟,风化比较严重,但造像之多,姿势神态之丰富多彩,仍能看出当年的盛况。各种飞天造像,舞姿曼妙,轻盈婀娜,满面春风,神情喜悦,让人仿佛置身于极乐世界。

一层佛龛里,两佛并坐

二层佛像

上下整体

顶上是精美的石刻藻井

飞天围绕着莲花

拱门侧壁的飞天

拱门侧壁的飞天

面含微笑

神情喜悦

舞姿曼妙

轻盈婀娜

第十二窟:

从第九窟开始,一直到第十三窟,都是在清代被重新包泥并且彩绘过的,因色彩绚丽而被称为「五华洞」。后来因风雨侵蚀而导致包泥脱落,后来又重新补过。事实上,清代所做的包泥和彩绘,工艺水平并没有比前人更高,使得彩绘过的造像,说得委婉一点,是「越来越世俗化」,说得直接一点,是在美感上大打折扣。

第十二窟,也被称为音乐窟,这里的塑像中,出现了众多的乐器,有西域的箜篌,羌笛,琵琶,也有中原的横笛,箫,琴等等,飞天起舞,仙乐飘飘。

第十三窟:

又叫大像窟,这里有云冈石窟中构思与设计最为巧妙的一座大佛造像。

窟中迎面而坐一尊高约13.6米的交脚菩萨,头戴宝冠,颈戴璎珞,胸佩蛇饰,右手施无畏印,交脚而坐,巨大的身躯,几乎占满了整个洞窟。

在洞口只能看见大佛的腿

大佛的腿比人都大

大佛几乎紧靠墙壁

只能从侧面拍到大佛的全身

残存的精美壁画

面部彩绘脱落

墙上的彩绘

佛高13.6米,顶天立地

宝相庄严

十三窟的大佛像,有一个精妙的设计,在于佛像的右手。右手抬起施无畏印,但由于手臂太大,担心悬空会有断裂危险,于是工匠在手臂下方,设计了一尊大力金刚力士,长有四臂,抬手托住了巨大的右手。

这样的设计,不仅解决了手臂的托举问题,还增加了故事性和观赏性,让后世的我们,即欣赏到了菩萨的高大伟岸,也领略了力士的威武神勇。

第十六至二十窟被称为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开凿于公元460年,是云冈石窟的「一期工程」,是云冈开凿最早的一组窟群。

在每个石窟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佛像,据说代表北魏的五位皇帝,但这也仅是猜测,没有文字佐证。

【魏书.释老志】中记载,昙曜「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这座佛像比较特殊

身披千佛袈裟

也就是袈裟上近看全是细小的佛像,称为千佛袈裟

第二十窟:

是云冈唯一的露天大佛,但其实佛像是被迫显露在外的,因为原来的前立壁和木质窟檐均已损毁坍塌,便露出了里面的大佛。

露天大佛高约13.7米,端坐在石台座之上,高高的鼻子,弯眉细眼,嘴唇上方有两撇小胡子,两肩宽厚无比,穿右边袒露肩膀的袈裟,有着浓郁的异域风情。

大佛两侧原本有站立的佛和菩萨像,已经损毁或风化,如今只剩下东边一尊佛像侍立一旁,高约9.5米。

走完第二十窟,云冈石窟的主要精华部分就基本看完了。

公元494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对于已经开凿了34年的云冈石窟,北魏皇家就此结束了工程。但此后民间仍有不断建设,一直持续到初唐。西部山崖上有许多民间石窟,雕饰更加精美,我们就没有继续观看了。民间的雕凿,自然比不上北魏皇家主持的鼎盛时期,云冈石窟逐渐衰败下去。到了明代,石窟几乎完全荒废,寺院也被焚毁。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均对石窟进行了修缮。

千百年前,耗费巨额金钱,动用十万劳工,举全国之力,前后经历了一百五十年开凿的云冈石窟,深深地影响着今天每一位走进石窟去参观的后人。我们从佛前走过,深受震撼的,不仅仅是佛像的巨大和精美,以及它举世无双的艺术价值,还有那背后看不见的,为此付出艰苦一生的匠人们。我们在赞叹云冈石窟的壮美时,那些辛苦的匠人却没有姓名,当年甚至可能都没有酬劳。这样的鸿篇巨制,当然要肯定它的艺术价值,它是全世界的宝贵遗产,但 背后那些普通人所经受的苦难,不值得歌颂。

古老的鲜卑族,曾经纵横江湖,盛极一时,现在也销声匿迹了,只留下这灿烂的佛教文化艺术瑰宝,在风霜雨雪中默默矗立千年。

宗教和艺术,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力量来对抗现实世界中的苦,因为人生实苦,才要寄托于来世,这大概也是当年那些无名工匠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吧。

- 图文原创,手机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