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10首「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经典的词,说尽一生,美到极致。

2024-06-17国风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词人,她的词婉约流畅,通俗易懂,清新自然,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词人,她是中国诗词文化的超级偶像,千年一遇,才高八斗,垂名青史。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父亲被贬、丈夫早逝、后半生再嫁却酿人生悲剧……她的一生跌宕起伏,诗词中既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婉约,也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放。1084年的今天,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诞生。她的诗词,你最爱哪一句?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李清照。

一篇【词论】怼遍北宋文坛,堪称「毒舌乐评人」————这还是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李清照·渔家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李清照·声声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临江仙·梅】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题八咏楼】

为君欲去更凭栏,人意不如山色好。——【木兰花令】

提起李清照,我们都会想起「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我却不以为然,才女这个称号,只能说明她有才,并不能匹配李清照的成就,我以为,李清照是能和李白杜甫苏轼这些人并肩而立的伟大诗人。下面给大家分享十首李清照最经典的词,从这些词中,我们能感受到李清照并不只是一个「有才的女人」。

醉花阴:词牌名。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即冰片。 金兽:兽形铜香炉。 纱橱:纱窗。 东篱:指采菊处。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

李清照婚后,因其夫赵明诚远行,居家惆怅而作此。当时有趣闻说:赵归家后读此词,深感佳妙,而意欲胜之,于是自作数首,与清照所作同示友人,说是皆为己作,请友人评点。友人阅后称:只有「人比黄花瘦」这首好!赵闻言大惭,暗自折服。

清照三句佳:
传说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曾以【醉花阴】一词函致其丈夫赵明诚。赵叹赏不已,自愧不如,务欲胜之。于是搜肠刮肚,苦思三日夜,得词五十阙,一并呈送友人陆德夫。殊知陆玩味再三,却道「只三句佳」。赵愕然,连声盘诘。陆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此三句恰恰是李清照所作。李清照一首从未公开流传的词,夹杂于他人五十阙中,居然被轻易认出,赢得赞许,足见这位女词人独创本领之高超,词采风格之奇特,说明了独创性乃是文艺作品饱含魄力的关键。

【醉花阴】 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属于闺怨词佳作。当时李清照与丈夫感情和睦,家国尚在。此词作于李清照丈夫不在身边时,词中尽品作者在长日、半夜、黄昏的等待中对丈夫的思念。笔调委婉含蓄,情感较单一。词中展现了青烟袅袅、天气初凉、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作品,表达的不再是【醉花阴】中女子的闺怨思夫之情。此时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远离故国、丧夫之痛,辗转南方的途中又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词中情感复杂,心情五味杂陈,让读者感受到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和悲凉之景。

两诗同写愁,早年只是离别相思之苦,晚年却是国破家亡、夫死后浓重的悲痛与哀愁。两首词的手法却有不少共同之处,都提到「黄花」意象,都以秋季为背景,词眼都为「愁」。李清照作为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也有总体特征,如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属于婉约派代表。

【夏日绝句】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之情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震撼人心,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后两句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这首诗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振聋发聩,溢于言表。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诗看似简单,但真正高超的艺术就是这样,简单明了,但情感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全词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雨疏风骤,残酒未走。
酒中饮的是惜花伤春,芳华已逝。
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自古以来就与诗歌紧密相连。古诗中,酒不仅是情感的催化剂,也是诗人借以表达内心世界的媒介。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近代诗歌,酒与诗歌的交融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
通过了解古诗中酒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古诗的美,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酒文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李清照【忆秦娥】

登临高高的楼阁,那横七竖八的山峦、空旷的原野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很稀薄。微光稀薄,乌鸦飞回巢穴以后,黑夜里听到传来的军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忆秦娥:词牌名。此调始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录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三仄韵,一叠韵,用韵以入声部为宜。
乱山:「乱」,在这里是无序的意思。平野:空旷的原野。烟光薄:烟雾淡而薄。
栖鸦:指在树上栖息筑巢的乌鸦。
又:杨金本【草堂诗余】作「天」。还:回,归到。另说,当「已经」讲。秋色:【花草粹编】作「愁也」。
还:仍然,另说,当「更」讲。


本首词乃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南渡之后,李清照递遭家破人亡、沦落异乡、文物遗散、恶意中伤等沉重打击,又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离乱等惨痛事实。这首【忆秦娥】就是词人凭吊半壁河山,对死去的亲人和昔日幸福温馨生活所发出的祭奠之辞。

上片作者立笔高阁之外,描写作者登楼所见所闻,并将所思之情打入其中;

下片作者转笔高阁之内,描写作者登楼所思所感,并将所见之景绘入其中。全词两片均不脱出写情绘景,寓情于景,情景交加的诗词三昧,写得极为高妙,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这首词的结句,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是对词人所处的环境,所见的景物以及全部心境真实、准确而又深刻的概括,景是眼前之「真景物」,情是心中之「真感情」,同时情和景又互相融合,情融注于景,景衬托出情,使全词意境蕴涵深广。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武陵春:词牌名。 尘香:因花落地,尘土生香。 日晚倦梳头:起床已经很晚,也懒得梳头。 事事休:南宋初年,金兵南犯,官民逃亡。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当时其夫已去世,从汴京带来的大量家藏文物也散失殆尽,故称「事事休」。 双溪:在浙江金华,唐宋时名胜。 舴(zé)艋(měng)舟:小船,两头尖,状如蚱蜢。

靖康之难后,作者先流寓临安,再流寓金华,丈夫去世了,家没有了,青春年华和幸福生活已成过往,未来只有衰老和孤独,确实「物是人非事事休」。可想而知,当时她愁苦的心情何其沉重。这沉重的心情,一只「舴艋舟」自然是「载不动」了。「载不动」这一描绘,形象而生动,堪称奇绝。

此词上阕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阕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
特色。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宋·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美丽多情的女子梳妆一番,要与心爱的人相约在「月移花影」时分。

表达深情蜜意时,愿你人生常遇「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切莫遇见「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李清照笔下的花影,像极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个面若芙蓉的妙龄女子,与心爱的男子相约下花前月下。云鬓斜坠,香腮胜雪,眉眼含情,一笑嫣然。就是在这样的风情万种之中,写下一纸清波,传递相思情深,半是娇嗔,半是留恋。而在易安笔下,花影还别有韵味: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一边是繁花似锦,一边是疏帘淡月,好一个疏密有致、情趣盎然。

赏析:这首词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身世;下片承上片怕触景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全词格调苍凉沉郁,几乎全以口语入词,明白晓畅,又极准确、深刻地展现出词人彼时的心理状态。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宋·李清照【临江仙】

李清照于【临江仙】中借元宵节试灯和冬日踏雪两个场景,传达了失去生活乐趣与情感依托的心境。原本热闹喜庆的试灯活动,在她看来已毫无趣味;而以往令人欣喜的踏雪寻梅,此刻也失去了原有的雅兴,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孤寂与落寞。

临江仙·梅
宋代: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这首词以咏梅为题,用梅花暗喻词人自己,把闺人幽独的离思与韶华易逝的帐悯,极其高华而深至地表现了出来。春光半过,伊人未归,花落花开,只成孤赏。难怪园中的春色,尽作愁痕了。末尾以景结情,骚情雅韵,令人凄然无尽,洵为小令中精品。

【译文】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不认当年旧同乡。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将叠字的运用推到了顶峰,也让这首词成为千古绝唱。七组叠词歌词起来极富音乐美,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刚一开口便能使听众感受到她的忧伤,而等她唱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在诗词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诸。她是中国古代文学"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声声慢】是她的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花落水流之景,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给人无可奈何之惆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出了有情人之间的心灵感应,体现了词人与丈夫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的深情,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

此词通过女词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另辟蹊径地揭示了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理共性。

全词不饰雕饰,明白如话,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清·陈廷焯【云韶集】卷十:「起七字秀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梁绍壬谓:只起七字已是他人不能到。结更凄绝。」

【一剪梅】调名出自周邦彦同调词的「一剪梅花万样娇」。
与吴文英的「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同列为正体,
以【一剪梅】所作的宋词中,恐怕难以找到比李清照的这一首和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更好的同调词了。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所以成为具有青蓝之胜的传世名句,当是由词人的独特遭遇、独特思想情怀凝结而成的,是其特定心理状态的外化。

李清照和赵明诚在青州共度10年田园时光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赵明诚被任命为莱州太守,两人一个青州,一个莱州。
从前两人一起朝朝暮暮,现在变成她一人独自晨昏,倍感荒凉,思念便在不知不觉间漫延,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悄然间爬上了心头。
在这样一个冷清的秋天,秋月无言,落花寂寞,即使西楼望月,独上兰舟,也只是更添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