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修仙探密,怎样才算是修仙

2024-05-26文化
修仙探密怎样才算是修仙 修仙是中国文化里独有的一个概念,也算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毕竟人间的皇帝还要受到世俗的约束,然而仙人却能够逍遥于三界之外,神游于太虚之中。从古至今,不管是书圣王羲之,还是诗仙李白,又或者是韩愈、苏轼、白居易,这些活跃在历朝历代的文人才子,无一例外都是重度的修仙爱好者。那所谓的成仙到底是什么呢?真正的修仙方法又是什么呢?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第一次踏上了他的寻仙之路,结果在行至江陵时,他真的遇上了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老者称赞李白有仙人之根,邀请他和自己修仙人之道。李白则写下了一篇大鹏玉溪有鸟赋,将老者的出现比作是仙人之路,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后来李白身上的仙骨、李白世俗中的仙器,大多都源自于这次相见。20年后,为了纪念这位仙人,李白还写下了一幅上阳台帖,这也是他唯一一幅留存于世的书法作品,而这个指点李白的老者,就是开创了天台仙派、被誉为大唐帝师的司马承祯,然而造化弄人,这位一心想要隐居山林,连续多次拒绝官位的道人,却接连受到了武后、睿宗、玄宗这三位皇帝的召见。可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多年徘徊在长安和洛阳的李白却被玄宗逐出了大唐朝堂。那这位让李白心心念念的道人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他为什么会得到三代帝王的召见呢?因为他创建了一套全新且可行的修仙方法。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确实存在着大量关于修仙的记载。从时间上来看,大概可以分为寻丹、炼药和修道这三个阶段。第一个寻丹发生在先秦时期,代表人物有春秋时期的方仙团体和秦始皇身边的方士徐福。他们认为想要成仙,就要去到昆仑、蓬莱等仙境之地去寻找那传说中的长生之药。为此,齐威王、燕昭王、秦始皇等帝王都曾组织过大型的巡洋活动,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皇帝们想要长生,方士们想要的却是大捞一笔。因此从秦朝之后,采集药草、炼制丹药就成了求仙之路的主要方式,并且一直延续到了唐朝时期。在这个期间,淮南王刘安炼出了豆腐,医圣张仲景炼出了五石散,药王孙思邈炼出了火药,东晋的葛洪发现了水银。尽管一直都没人炼出长生之药,但因为在炼丹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很多古人难以解释的化学现象,所以就算有不少人都死于丹药之手,但人们对于炼丹的追求却依然很狂热,尤其是在以道治国的大唐盛世。在这个时期,有不少人都开始假扮方式,以炼丹服食为名隐居在名山之上,为的就是想要借此引起朝廷的注意,通过这种捷径来博取功名。因此,司马承祯所说道,如今钟南山不是修道的捷径,反而变成了这些人做官的捷径。在察觉到外丹术的弊端之后,司马承祯通过整合道家经典以及丹祖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修仙体系,这就是修道这一阶段的由来。而这个修道的主要方式就是在庄子一书中被反复提到的心斋坐忘。司马承祯解释说,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一个个复杂至极的矛盾体,人们都喜欢道德的名声,但是却又厌恶道德的行为,人们都喜欢富贵,厌恶贫困,但大多却只能过着穷困朴素的生活。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大多数人的命运都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被掌握在了上天的手中。这个上天指的就是人们天生的欲望,也就是说,所谓的成仙,首先就要超脱欲望的控制。这里要注意一下,坐忘指的不全是打坐和禅坐,而是指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还体现在茶道、围棋,甚至读书、作画等日常的活动之中,大意就是通过这类枯燥又复杂的训练来让自己消除所有的念头,从而达到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修道境界。此后,坐忘就代替炼丹成为了人们求仙问道的主要方式。比如在西游记中所讲述的就是坐忘悟空、悟虚的修道理念,西行路上的妖魔鬼怪,道观寺庙里的假道妖僧,所追求的都是一步成仙,一步长生。殊不知,这条枯燥繁琐的西行之路才是磨练心性、修道成仙的唯一通路。再例如,苏轼也曾在水龙吟中写道: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意思就是有了坐忘后,修仙这个虚无的理想就成为了一个可行的事实。这里所讲的坐忘指的就是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司马承祯根据天隐子八篇的观点,将修道之法大概分为了五个阶段,分别是断缘、修心、虚己、真观和泰定。我们用较为通俗的说法来解释一下,首先是断缘,人为什么要断缘呢?这就引出了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叫做复归于朴,这个朴指的就是婴儿,也就是说每个人天生就是符合于大道的人,要不然我们也不会降生于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本性却被逐渐隐藏了起来,于是我们开始求取财富,索取名利,甚至不惜求神拜佛、求仙、炼药,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回到年幼时那个最开心的状态,但却忘了真正的救赎之道不再是我们遥远的仙境,不在于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在我们自己的身上。那到底是什么隐藏了天性呢?他说,有些人假借修道,忙于传名,为的就是想要借此升官发财,有些人安排酒局、邀人赴宴,为的就是贪图别人以后的回报,人的一生所做出的各种举动,大多都是为了去得到一些东西。我们之所以整日忙忙碌碌,就是害怕自己会失去某些东西,那按照这个逻辑来看的话,难道是情绪、名利、欲望等这些我们追求的东西隐藏了我们的天性吗?是因为我们想要好的情绪,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想要更高的名利,所以才迷失了我们的天性吗?司马承祯的理论没有局限在这些相互对立的观念之中,而是指出了一个最为根本的东西,什么东西呢?比如说,我们正在以朋友打赌,如果是用尘土作为赌注,那我们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如果是用丝绸作为赌注,那我们就会变得小心翼翼,但如果是黄金,那我们就要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如果是生命,那可能还没开始就被吓晕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之所以会出现心态上的变化,是因为生活的环境告诉我们这件东西到底有多么珍贵。换句话说,人作为一种群体性的动物,它的行为必然会受到社会经验的指导,但反过来,这种社会经验却又会给我们带来心态,带来情绪上的波动。这就是人之所以要断缘的原因,也就是说,是我们面前的世界,是社会生活遮蔽了我们的天性。但问题就是断缘指的是要脱离世俗,然而人作为一种社会化的产物,又不可能真正的脱离社会,那应该怎么办呢?这里就引出了第二个阶段,修心。什么是修心呢?他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看影视作品、看文学作品时,会习惯性的将其中的人物分为是好人和坏人两类,每次看到坏人要做出恶的行为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厌恶难过的情绪。在司马承祯看来,这就像是一个人要拿刀砍自己,而你却故意把脖子伸过去,把头放在他的刀下一样,明明是别人犯下的错误,却让我们自己产生了一种心病。嗜欲深者天机浅,凡外重者内必拙。他借修心的观念,紧接着又引出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虚己,源自于道德经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理念。意思就是求学的人要不断的去增加知识,而想要寻求真理的人就要不断的去减少知识。因为知识本身只是自己主观的思维偏见。比如说,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以才会寻求好的,厌恶坏的,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所以才会寻求美的,抛弃丑的。那如果是去掉这些概念呢?因此,虚己的核心就是忘掉自己所坚持的标准,忘掉身体和自己的感官,忘掉精神上的念头,忘掉所有的认识,甚至是忘掉七情六欲。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疑惑,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为什么要去抛弃好坏的分点呢?这就到了第4个阶段,作者将其称为真观。所谓真观,就是发现了事物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任何一件事物都必然具备着数不清的多面性。他们本自具足圆满无缺,因为人们无法用有限的语言系统去描述一件无限可能的事物,所以就只能简单的将其分为是好坏两面,并且就连好坏本身也只是立场上的差别。而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门类分辨,就会发现它除了好与坏,还有着多到数不清的性质。如果能够看到一件事物的多个方面,不再执着于那些相互对立的概念,这就是最后一个阶段,泰定。司马承祯将这个状态描述为形如干枯的木柴,心如熄灭的灰烬,这个状态也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清静无为。那这个状态有什么作用?对了,他是这么解释的。他说,历史上有很多奇人,就是在绝境之中大彻大悟,人在绝境之下,会触发一个极为特殊的状态,叫做万念俱灰,就是感觉怎么样都找不到一个出路。平常人一秒钟都要出现无数个念头,但是在绝境之下,所有的念头都荡然无存。这就像是一个人身患重病,除了赶紧让身体好起来,别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一样,对什么美声美色、功名利禄完全都提不起任何兴趣,这也就是所谓的心死则道生。总的来说,真正的修仙不在山上,真正的修道也不在庙里,而是在具体在切实的生活之中。有的人整日磕头打坐,坐禅论道,却依旧改不了多年的习气,有的人虽然生活在闹市之中,但却能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所谓的修仙,修的就是一颗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心,让自己随时都能回到年幼时那种无忧无虑的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