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老汪荐评‖今日诗人:雪野

2023-12-06文化

来源:淮南子 2023-12-02 03:14:05 关注 老汪荐评‖今日诗人:雪野

淡墨画清秋,山居寄情怀
——浅析雪野【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文/雪野(甘肃)

铺展着,各色野花的幽暗曲径
潜藏着不知名的鸟唱
修林茂竹的腹地
静卧着摩诘的终南山
我多想,在此安身
寻一隅芳草地,读书
偶尔与摩诘兄攀谈
天下兴衰与人间冷暖
静听松声与溪水欢歌

也可与陶潜共同采菊
种豆南山
全不在意世事纷扰
车马稀少人情冷落

我只愿牵手一位村姑
躬耕桃林生儿育女
在临近黄昏时,东篱把酒
相醉红尘,忘却逝去经年
有爱和诗书相伴,我就是林中仙


作者简历:
雪野,名樊晖,文学硕士,系当代诗人,作家,评论家,作品见诸海内外报刊网媒,荣获文学大奖五十多项,作品收入二十多部权威选本,著有诗文集五部。
诗观:诗是精神的还乡,是回到生活的源头。诗人的使命是拓展词语与心灵的边界。

诗评/汪道波

中国诗歌史上有两个不得不提的诗人,一是东晋陶潜,他那篇【桃花源记】成了文人骚客理想的安居之所。另一位是初唐王维,字摩诘,集诗画乐一体,亦官亦隐,一首【山居秋瞑】写出空山新雨景象,也是文人骚客神往所在。
除了这两位诗人,中国诗人在抒怀寄情时常提到两个地方,一个是桃花源,一个是终南山。两处都因男耕女织悠然闲逸成为文人骚客梦幻中的美景胜地。
而雪野在以【山居秋瞑】为题的小诗中恰好都写到了陶潜和王维,又写到了桃花源与终南山。
熟悉陶潜和王维生平,了解桃花源和终南山的读者,极其容易理解诗人的心境。他与千年前两位诗人情感相同,神往的安居所在近似。我这里不做详细解析。
我所要赏读的是诗人的胆识,由这种胆魄产生的写作方法,所呈现出来的诗风。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已有成名作【山居秋瞑】。作为后来人,敢在名家面前用同题再作新诗,雪野之野名副其实。
诗人之所以斗胆作同题诗,一是诗人从王维诗中感同身受,又恰逢深秋。读到王维也在深秋所作的【山居秋瞑】,触发了心灵深处共鸣。在当今追求功名利禄的喧闹繁华中,厌倦疲惫。他厌倦追名逐利,非常希望有个净化心灵修身养性所在。在浩荡秋风中,在清凉气爽的秋天里,想起王维向往的山居,想起陶潜的桃花源,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境苍凉,就创作了【山居秋暝】这首诗。
诗人以内心情绪变化结构全诗。创作中师王维之重在浓墨泼画写意方法。全诗精心选取具有特殊含意的物象,将它们排列组合成具有立体感的诗画。
幽暗曲径,修林茂竹。仅仅八个字就让读者看见了一幅画。这情景又出现在清凉的深秋里,给人一种清净气爽的感受。诗人想象生活在这种地方,与摩诘兄即
谈天下兴衰与人间冷暖。读书,静听松涛与溪唱。也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样的日子才「全不在意世事纷挠,车马稀少与人情冷暖。」当然也远离了追名逐利。读到这里,我们不要以为诗人远离江湖忘却红尘了。不料,诗人结尾神来一笔,写道「牵手一位村姑躬耕桃林生儿育女,在临近黄昏时,东篱把酒,相醉红尘。」这就高出古人隐居山林逃避人间的悲观处事境界。诗人向往的山居只是舍弃名利是非,但仍心存人间烟火,崇尚纯真爱情。
诗人认为只有这样才配做林中仙。整首诗立意突出,境界新奇,意境深厚。
诗人以这种情感变化结构诗,显示清晰错落有序的层次,三言两语的句段,五字八字的词语组合出的内在节奏,创造出紧凑的结构,灵活的句式,简洁明快的语言。
这首诗还妙用典故。诗人借用王维陶潜两个田园诗人,又妙化终南山桃花源境界寓意自已的理想境界。诗人用典而不拘泥于典,既用画一样诗句表现情绪,又不繁琐铺陈。诗人从光影实物与想象感受方面虛实结合实幻互化,整首诗如山水画,线条流畅,层次错落,画面立体,意境清奇。

汪道波,散文写作者,诗评人。河南报业集团顶端新闻淮南子汪道波平台主编。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散文选刊】【词刊】【散文诗】【香港诗人】等海内外报刊出版社发表诗诗评散文。荐评海内外三百家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