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贾母真的看中宝钗做孙媳妇吗?

2024-04-04文化

在很多读者眼里,宝钗有着极好的人缘。

在这些读者的眼中,宝钗在荣国府混得如鱼得水,人见人爱。

就仿佛贾母特别疼爱宝钗,喜欢她的个性,把宝钗当成自己的孙媳妇;

就仿佛宝钗,可以把贾府的姑娘都比下去,她才是最有教养的名门淑女,能够得到长辈的重视;

就仿佛荣国府的小姐妹,都喜欢宝钗,把她当成了知心大姐姐。

这是事情的真相吗?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认为贾母认准宝钗作孙媳妇这种印象,或许是受 高鹗续书 的影响。

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红楼梦】中,贾母与王熙凤联手使出的一手「调包计」直接造成了黛玉病逝,宝玉出家的结局。可这并非是曹公本意,其实在前八十回中,有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 其实贾母并不喜欢薛宝钗,也绝不可能支持所谓的「金玉良缘」

荣国府这个豪门世家水太深,其中牵扯的利益关系更是错综复杂。

在利益关系的牵扯下,即便荣国府真正的主人,比如贾宝玉王熙凤,都做不到人见人爱。

至于在荣国府客居的薛宝钗,不过就是一个外客。我有时觉得,认为宝钗人见人爱的读者实在是太单纯了。

今天我们先来看看,在荣国府地位最高的老祖宗贾母眼中,薛宝钗究竟是个什么形象?

贾母是谁?

贾母是第二代荣国公的妻子,是国公夫人,是真正的豪门贵妇。

同时贾母的辈分极高,是薛宝钗的祖母辈。

薛宝钗是谁?

皇商薛家的女儿,贾母儿媳王夫人的外甥女。

从家庭来看,贾、史、王有爵位和封地,是贵族;而薛家早在宝钗父亲这一代就彻底沦为商户,虽为皇商亦是商人。薛宝钗再怎么端着也算不上贵族世家小姐了。到薛家投奔贾府的时候,已经败落,只剩一个不太能扛事的母亲和一个杀人在逃的纨绔哥哥。

从血缘上,薛宝钗同贾母扯不上丝毫的关系。

贾母对于薛宝钗,本质上是无感的。 薛宝钗,不过是贾母需要应酬的一个姻亲家的小孩而已,根本不重要。

对于亲戚家的孩子,可以适时表达一下疼爱之意,这是出于礼节。

比如给宝钗过个生日,适时地送她一些衣服和小玩意儿,都不是什么大事。

但贾母与宝钗的关系也就到此为止了。

有不少人把贾母客套地在众人面前夸薛宝钗的话当作喜欢她的证据:

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最重要的是这句「我们家四个女孩儿」,元春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妃了,也不是未出阁的女孩,贾母绝对不可能把她跟其它女孩相提并论, 所以其实黛玉在贾母的心里就是自己家的, 加上迎春探春惜春就是「四个女孩儿」,宝钗不过只是寄居的客人。

夸别人家的孩子好,未必是真喜欢。

在生活情趣上,薛宝钗和贾母是背道而驰的。

书中贾母与薛宝钗第一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交集是在第四十回宴饮大观园的时候,当时贾母带着刘姥姥参观大观园内的各处房屋,其余姊妹的住处虽不是极尽奢华,倒也算是明净阔朗。尤其黛玉的屋子,非常精致有品位,让刘姥姥大为赞叹,为贾母赚足了面子。可到了薛宝钗这里呢,却是「 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 」,这可惊到了贾母。

贾母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贾母会对薛宝钗的房间如此不满意。贾母直接说「使不得」,是驳斥所有人不容置疑,告诉众人不能由着薛宝钗「任性」。薛宝钗从来都是善解人意的包容性格。贾母指出她「任性」,证明「雪洞一般」的房间错得很严重,是难得的重话!随后贾母又说了两点。

第一,亲戚看着不像

贵族姑娘的教养是会收拾屋子,体现岀高雅的情趣和低调的奢华。薛宝钗大家出身,应该有符合自己身份的审美品味和体统。住得这样简陋,本身就是失礼的行为。

荣国府每天迎来送往,今天刘姥姥来看到了,就是「亲戚看着不像」,换成那些诰命贵妇呢?岂不是让贾府得了个薄待客人的名声?贾母对此不能容忍,话也很重。

第二,这样素净,也忌讳

古代对人的各年龄段要求非常明确,小孩子的体统,少年的体统,青年、中年、老年应该什么样都有严格要求。薛宝钗是十几岁未出阁的闺阁千金,她的房间素净到不如李纨的寡妇房间,本就不吉利。因此贾母的话很重,当着薛姨妈就直说了「忌讳」这种话。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不喜欢了。

第二十二回贾政对宝钗的灯谜也提出类似的异议。

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

贾母和贾政都用「忌讳」「不祥」形容薛宝钗,影射的正是薛宝钗婚后的不幸。雪洞一般的房间,不是少女闺房而是寡妇卧房。

贾母也不喜欢薛宝钗冷淡性格。「 雪洞一般」 的屋子,就是她性格的体现,这和喜欢富贵喜庆热闹的贾母性格背道而驰。薛宝钗是冷美人。冷情是她生活的常态,冷眼看世间,与谁都不交心,看着处事圆融,也帮过一些人,但谁都走不进她的心。

于是贾母忙命鸳鸯将自己的体己拿出来摆上。有人说贾母连宝玉都没看见过的好东西都送了出去,这不正是说明贾母喜欢薛宝钗吗?可请大家注意鸳鸯接下来的话:「这些东西都搁在东楼上的不知那个箱子里,还得慢慢找去,明儿再拿去也罢了。」可见这些东西早都不是什么新鲜时兴的玩意,连放在哪里都不知道,基本上都是些陈年存货。在对比一下黛玉的待遇,连糊窗户用的都是上好的霞影纱。 可见送这些东西根本不能证明贾母喜爱宝钗。

贾母跟宝钗不是一类人。 贾母素日注重对孙女们的教育,家里的女孩子无一例外都要上学,而宝钗却在大肆鼓吹「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与贾母的理念完全相悖。况且贾母喜爱的女孩子无一例外都是伶牙俐齿的,像林黛玉、王熙凤、晴雯等,可到了王夫人这里,贾母却给了王夫人一个「木头似的」的评价,而与王夫人是同一路人的薛宝钗,是不可能受贾母喜爱的。

贾母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太太。 黛玉初进贾府,老太太就给宝贝外孙女儿挖坑,谑笑一发,笑着「介绍」琏二嫂子:「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可见她老人家自己就不是一个「尊重」的!

贾母 平时最喜欢的鸳鸯和凤姐,正有老太太之风,只要是不走了大褶儿,其性气刚硬,性情谑笑,颇不怎么以庄重规矩为事,这正是老太太官方解释「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她从神儿似的作什么!」读者诸君须记,联手拿刘姥姥做戏,逗老太太一乐呵,导演正是凤姐和鸳鸯!

凤姐的诙谐不需多说,鸳鸯的诙谐则自来读者注意不多。除与凤姐联手导演刘姥姥「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这场喜剧外,刘姥姥走,她送东西,仍不禁技痒,「抽开系子,掏出两个‘笔锭如意’的锞子来给她瞧,又笑道:‘荷包拿去,这个留下给我罢。’刘姥姥已喜出望外,早又念了几千声佛,听鸳鸯如此说,便说道:‘姑娘只管留下罢。’鸳鸯见她信以为真,便笑着仍与她装上,道:‘哄你玩呢,我有好些呢。留着年下给小孩子们罢。’」——奈何刘姥姥缺乏娱乐精神,一个包袱儿扔过去竟没接住,岂不令咱鸳鸯姑娘内心微叹意兴微阑……

而大家不要忘了,大观园历次闺中雅集,哪一次挑头逗乐子、作为段子手担当的,不是黛玉?

随手举例:

调侃宝钗:第四十二回,黛玉又看了一回单子,笑着拉探春悄悄的道:「你瞧瞧,画个画儿又要这些水缸、箱子来了。想必她胡涂了,把她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探春「嗳」了一声,笑个不住,说道:「宝姐姐,你还不拧她的嘴?你问问她编排你的话。」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拧她的脸。

调侃湘云:第六十三回,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她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众人都笑了。

调侃探春:第三十七回,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她去,炖了脯来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你们不知,古人曾云‘蕉叶覆鹿’。她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调侃惜春:第四十二回,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众人知道她是取笑惜春,便都笑问说「还要怎样?」黛玉自己撑不住笑道:「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宝钗笑道:「有趣,最妙落后一句是‘慢慢的画’,她可不画去,怎么就有了呢?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是滋味。我倒笑的动不得了。」惜春道:「都是宝姐姐赞的她越发逞起强来了,这会子又拿我取笑儿。」

调侃李纨:第四十二回,宝玉和黛玉使个眼色儿。黛玉会意,便走至里间,将镜袱揭起照了照,只见两鬓略松了些,忙开了李纨的妆奁,拿出抿子来,对镜抿了两抿,仍旧收拾好了,方出来,指着李纨道:「这是叫你带着我们作针线、教道理呢,你反招了我们来大玩大笑的。」李纨笑道:「你们听她这刁话。她领着头儿闹,引着人笑了,倒赖我的不是。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儿你得一个利害婆婆,再得几个千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试试你那会子还这么刁不刁了。」

调侃凤姐:第二十五回,凤姐道:「前儿我打发人送了两瓶茶叶去,你往哪去了?」林黛玉笑道:「可是呢,我倒忘了,多谢多谢!」……凤姐道:「你真爱吃,我那里还有呢。」林黛玉道:「果真的?我就打发丫头取去了。」凤姐道:「不用取去,我叫人送来就是了。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我来了。」凤姐笑道:「我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都一齐笑起来。

取笑刘姥姥:第四十二回,黛玉笑道:「都是老太太昨儿一句话,又叫她画什么园子图儿,惹得她乐得告假了。」探春笑道:「也别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黛玉忙接道:「可是呢,都是她一句话。她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个‘母蝗虫’就是了。」说得众人都笑了。

甚至「木头」、「有气的死人」二姐姐迎春,黛玉也能找到打趣突破口。第七十三回:谁知探春早使个眼色与待书,待书出去了。这里正说话,忽见平儿进来。宝琴拍手笑说道:「三姐姐敢是有驱神召将的符术?」黛玉笑道:「这倒不是道家玄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脱如狡兔’,出其不备之妙策也。」二人取笑。宝钗便使眼色与二人,令其不可,遂以别话岔开。……众人听了,都好笑起来。黛玉笑道:「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迎春笑道:「正是。多少男人尚如此,何况我哉!」

——可见这黛玉正是,所有姊妹嫂子,将及「趣」遍。黛玉的伶俐好谑笑,联系老祖宗而合观,便知「原来有本而来」!不愧是枕霞旧友史老太君的亲外孙女儿!所以,按照前书之人物逻辑,贾母怎么可能表示,我之弃黛玉选宝钗,乃因黛玉像我而宝钗不像我?老太太可不精分了?除非她昏了头哦!

【红楼梦】全书中,凤姐上可拿老太太「取笑」,下可谑笑林妹妹,敬而远之者,唯一宝钗。这正是拿鼻子一吸,就可嗅出谁和谁是同类、谁和谁是异类。贾母、凤姐、黛玉,王夫人、宝钗,分属两个微信群,无疑矣。可笑高鹗续书,写贾母凤姐在宝玉亲事上,帮着王夫人用掉包计,偷天换日,以钗代黛,可谓全然不顾前书逻辑,徒增笑耳。

最明显地表明对薛家赖着不走的反感的,是贾母有名的这一段 掰谎记

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

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众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

那时的贾母,讽刺的就是整个薛家!

先看贾母说的第一句:

贾母讽刺的这个小姐是谁,自然就是薛宝钗。

通文知礼、无所不晓,薛宝钗在应对荣国府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展示过这种能力。但这种能力,在贾母这种上位者眼中,终究什么也不算。

一个世家小姐身上最重要的东西,必然是由家族几代传承而形成的眼界,气度和贵族气派。

比如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荣国公贾代善和贾母的亲生女儿,在家做姑娘时可谓掌上明珠。让二嫂王夫人几十年后想起来都叹为观止。

(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王夫人想到千金小姐的「体统」,认为三春等人都不行,她自己和王熙凤也都不符合标准,只有当年嫁入贾家后见到的小姑子贾敏,才是真正的千金小姐「模样」。

贾敏的「金尊玉贵」让王夫人记忆犹新。 这种最重要的东西,在薛家反而看不到。

再来看贾母往下说的:

在荣国府的环境中,谁才是贾母口中的那个, 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的姑娘?

指向性唯一,还是薛宝钗。

荣国府的几位姑娘,三春是贾母的亲孙女;史湘云已经有了婆家;林黛玉是贾母亲自养在膝下的外孙女。不避嫌疑,从小把黛玉宝玉一起养于膝下,「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得这么大了」,不是别个,正是老祖宗!所以这绝不会是说黛玉。

而宝钗经常在清晨、晚上、中午去宝玉的房间,贾母会不知道吗?连给宝玉绣肚兜也肯定知道,贾母甚至明说「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是谁见了个清俊男人就什么都忘了,还称佳人?这是贾母对薛家、对金玉良缘最重的回击。上升到了小姐人品的高度。这不把金玉良缘、宝钗的主动都给骂了吗?

在荣国府中,只有薛宝钗是同贾母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只有她一家子联合王夫人鼓吹「金玉良缘」,散布舆论,只有她具备了「 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 的条件。

薛家赖在荣国府不走,主动大肆宣传金玉良缘,在男女大防的古代,还有比这更低级出格的事情吗?

那么贾母口中,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的姑娘,自然也是指薛宝钗。

贾母的话已经够狠了,接下来还有更狠的。

贾母的掰谎记,掰的是世代书香家的小姐,可薛家呢?

薛家不仅无官无爵,且族中的男子,早已变成了商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称得上是读书之人。

薛家的门第,甚至比贾母掰谎记中的人家,风气还差很多。

接下来,贾母开始讽刺薛姨妈。薛姨妈也好、薛宝钗也罢,都不具备世家大族之人,应有的体统。

薛姨妈的身边,从来没有体面的陪房媳妇服侍;

薛宝钗的身边,也从来没有乳母和和教引嬷嬷的身影。

长期跟在薛宝钗身边的,就只有莺儿一个小丫头。

众人听后,是何反应?

全都是笑着去奉承贾母,可见在众人的心里,整个薛家就是这种不成体统的人家。

所以就算薛宝钗浑身都是优点,在贾母的眼里也毫无用处。

谁让薛家,整个家族不给力呢!

虽然王夫人极力促成金玉姻缘,但在曹雪芹的前八十回中,贾母始终支持木石前盟婚姻。

从根本上说,贾母不喜欢金玉姻缘的论调。也就是作为宝玉的婚姻对象,贾母不可能喜欢薛宝钗。

首先,薛宝钗的家庭门第低微,而且娶了宝钗就等于娶了薛家及其背后的麻烦。如果宝玉娶个在逃犯的妹妹为妻,会影响贾府的门风,有损家族声誉;也给人攻击元春的理由,进而影响到元春在宫中的地位。王夫人只从自己管家权力的角度,支持金玉姻缘,实在是昏庸透顶。

其次,薛家的门第已经让贾母很看不上眼,而更重要的是,贾母更加不喜欢薛姨妈母女的人品。什么和尚送金锁,贾母一眼就看出其诈。贾母认为薛家伪造金锁,炮制金玉姻缘之说。薛姨妈和宝钗无论怎样殷勤小意,贾母的慧眼早已识破。她那举止娴雅,品格端方,罕言寡语,随分从时,在贾母看来,不过就是做戏。贾母三番五次婉拒宝钗,可是她们依仗王夫人,常年住在贾府不走,与贾母打持久战。

贾母在子女中最爱贾敏,对外孙女黛玉的爱也最深切,最忧虑黛玉的婚事。 宝黛二人结亲是最令贾母放心的结果。因为宝玉对黛玉的痴情世间罕有,贾政又是黛玉的亲舅舅。贾母相信她百年之后,父子俩不会委屈黛玉。不料半路里杀出个薛宝钗,与其母薛姨妈和王夫人一起策划金玉姻缘,偏偏林如海又早早去世了。贾母的布局被打乱了。

当看到宝玉和黛玉闹别扭,贾母流着泪喊出「一对小冤家」的时候,我们看到贾母的爱和无奈。后来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来到大观园,就赢得了贾母独一份的「疼爱 」,先是叫宝钗「别管紧了她」,又是将连宝玉都没舍得给的野鸭子大衣给了宝琴,最后竟是要将宝琴「说给」宝玉,将宝钗嫉妒的直说「我竟不知我哪点不如你」。其实贾母倒不见得是真心疼爱宝琴,更不是不知道宝琴已经许配给了梅家。 与其说是贾母疼爱宝琴,倒不如说是做给宝钗看的 ,只来了几天的宝琴都可以于宝玉「谈婚论嫁」,而在贾府待了这么多年的宝钗却一直不被贾母提及,这其中的深意值得细品。

贾母无非就是希望宝钗能够带着她的金锁离开荣国府,放过她的两个玉儿,让她在有生之年促成两个玉儿的婚事。

分享时刻

你喜欢黛玉还是宝钗?

给我留言吧~

END

欢迎分享朋友圈 公号转载请获取授权

-作者-

悠悠酱,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猫猫狗狗,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火锅重度爱好者。不高冷,却很有态度。世界或许冰冷,内心依然温暖。公众号:陪你走过漫长岁月(ID:sunshine_phuket)。转载请后台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