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狂揽10亿!「擦边」41年的网红餐厅拿捏中产男人,网友:秀色可餐

2024-07-15文化

引言:餐厅变成「堕落之地」?原来是「秀色可餐」具象化……

餐厅服务至上,味道为王的营销概念听得多了,但是一家餐厅的核心品牌元素是「穿着背心热裤制服」活力四射的女服务员,听说过吗?

还别说,人家靠着拿捏「人性」, 从1983年起靠着它的「36D女孩」发展成了全球连锁餐饮店。 甚至一度成为媒体口中,父亲最爱带孩子去的地方,还曾被妇女组织投诉到警察局。

这家餐厅甚至还传入了国内,虽说身材无罪,有罪的是肮脏的心,但不得不说,被老祖宗丢弃的东西,他们还捡,确实有伤大雅……

猫头鹰女孩玩出「火」?

41年历史关店40家店

虽然做生意的想要赚钱确实得差异化,但这家餐厅的「差异化」策略似乎走得太远了,遥遥领先数十年, 人性这玩意儿被餐厅创始人拿捏得透透的。

别人想成功开一家餐厅,产品和菜单那是必须得出彩,恨不得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都装进菜单里面,主打一个海纳百川。

但这家餐厅却反其道而行之, 对女服务员的要求比对菜品的要求还高 ,统一橙白配色的制服,精心设计的发型妆容,甚至指甲盖的颜色都是特意安排的。

主打一个「视觉盛宴」和「味觉享受」融为一体的超前概念。可能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女服务员的海纳百川?

这位剑走偏锋的全球连锁餐厅便是Hooters(中文名叫猫头鹰餐厅),除了炸鸡、汉堡、啤酒等经典美式食物之外, 还有他们的本土特色,穿着性感火辣的美国女孩。

借着这样差异化的打法,猫头鹰餐厅从佛罗里达海滩上的一家小餐馆开始, 到如今已经成为拥有400多家门店、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全球连锁餐厅。

而这样的辣妹配炸鸡的模式猫头鹰餐厅也一直沿用了41年,直到前段时间,猫头鹰餐厅发布了一则关于关闭40家门店的声明。

大家才发现,原来这家「火辣辣」的餐厅已经快要凉了? 毕竟,当一家餐厅的营销点不在食物身上,当热情褪去,审美疲劳之后,充其量也就是一间「老掉牙的旧餐馆」。

而开在日本东京的新宿、涉谷hooters等地方的猫头鹰餐厅在前段时间也已经关门了,曾经在这家餐厅当过服务员的网友就说 「为了在那里打工,需要通过4个考试,其中一项是要会10几个舞蹈」, 咱就是说这事工作还是应聘舞者呢......

而当初6个美国佛罗里达商人在美国把餐厅开得火热的时候,也吸引了不少自己的老乡的争相模仿。

Breastaurants(该餐厅的名字)也是以穿着性感的女服务员为卖点 ,在美国的南部地区崭露头角。

但这家餐厅如今是否还健在?这就要交给时间来回答了。

但不得不说,猫头鹰餐厅的脑洞确实是蛮出奇的,看比基尼大赛也能联想到自家生意,确实是个商业鬼才。

这是因为猫头鹰餐厅的第一位服务员是模特Lynne Austin,正是被这家餐厅的一位联合创始人在一次基尼大赛中挖掘出来后, 便成了猫头鹰餐厅闪亮登场的主角,让猫头鹰餐厅火辣辣了41年。

毕竟当她穿上这套橙白配色往店门口那么一站,比什么宣传语都强 。而这套以展示女性力量的服装自然也就成为这家店的标志之一。

甚至到了现在的年代,这家公司还继续打算走这样的老路。当发现这种营销方式开始不吃香的时候,居然不考虑转型, 而是让员工穿更「出彩」的制服,打算一条道走到黑。

当看到实物之后,真的很难称之为「服」,倒不如说是布。估计如果地区允许的话,他们也敢来场「老王的新衣」(图片太辣眼睛感兴趣的自行搜索)……

毕竟以前的短裤已经够短的了,换成这样的裤子之后,还不如不穿了呢,但就是这样一家餐厅,发展鼎盛的时候在国内也有不少它的身影。

「美式标准」执行99%

加1%的地区属性?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罢了

美国服务生靠小费生活的属性,让他们衍生出了让女孩们通过展示自己的风采来获取额外的服务费。

猫头鹰餐厅女服务员的消费是比较高的,所以大家都是为了生活,毕竟高于平常工作的小费能让她们觉得, 在猫头鹰餐厅上班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因为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美貌的认可,更让她们提高了收入。

按照这样的属性,老板和员工之间纯属于双向奔赴了。

但是这样的文化差异之下,将猫头鹰带进国内的商人,却不是这么想的, 如果说国内的容忍的尺度是80的话,他们巴不得能做到79.99。

但其实, 除去装扮而言,服务态度还是不错的 ,她们提供的情绪价值非常到位,恰到好处的尺寸感,大概也是他们没有涉嫌「违规操作」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还有开在浦东正大广场一楼的猫头鹰餐厅,也将这份美式热情带了过来了, 又唱歌又跳舞的火辣搭配,都快让人忽略它的食物口味了。

其实对于猫头鹰餐厅进驻中国后,还是继续沿用美女服务员的概念, 这就不得不让人回想起20世纪风花雪月的年代, 同样是为了生计,但是碍于不高的社会地位又做不了苦力, 所以衍生出的一群「茶花女」的故事。

茶花女的大文豪的民间传闻,终究只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刚开始听得感慨万千,最后也只留下个真实性有待考量的戏剧性结尾。

但这群茶花女的诞生,其实是无奈的、被动的。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提高之后,她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然就开始离开这样的场所,而这些无奈的选择也在时代的发展中被慢慢抛弃。

位于福州台江区,由三层青砖木构小楼组成的「小破楼」在百年前是最红的娱乐场所——新紫鸾, 当年的它也是灯红酒香,轻歌曼舞,红极一时。

但这是发生在国内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背景下,女性意识稍有觉醒的年代。后期当一些长期被男人垄断的职业开始面向更多的女性的时候, 这样的经营方式已经慢慢被放弃了。

虽说这样的经营模式和这家擦边餐厅的方式有不同的地方,但是猫头鹰餐厅最初的营销思路又何尝不是和上面属于的同类形式呢?

而这家猫头鹰餐厅的经营模式,却把老美的那套照搬过来了, 在国内真的需要这样的服务才能存活吗?

消费女性真的能获得额外的生产力吗? 我想在国内越来越多关店的猫头鹰餐厅给了他们一个关于时代发展的答卷。

中国玩剩下的,他们还在捡?

与时俱进吧,同志们

其实正常的表演和餐饮是可以混搭的,要不说是边吃边表演是老祖宗剩下的呢,不信你看。

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生意最兴隆的茶楼 「春风得意楼」(得意楼),「春风得意说书楼,弦索铮铮意悠悠。茶叙清晨更热闹,喧哗不绝笑声留」的真实写照。

当年的得意楼内有上千个座位,顾客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除了三楼的鸟市茶座吸引了不少商人之外,里面开设的三个书场,不仅有说书艺人按时表演,让顾客一边喝茶吃东西,一边欣赏表演。 当时还吸引了评弹名家夏荷生、徐云志、沈俭安、薛筱卿等常来开场说书。

而女服务员的形式也并非单纯地只是消费「美貌」,而是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就拿广州而言,作为最早的开放城市之一,也是茶楼文化发展得最旺盛的地区, 女服务员的数量它敢称第二,估计没人敢称第一。

但是面对时代的发展,广州的女服务员再也没有茶花女的性质,以前靠这样性质赚钱的茶楼都已经消失不见了,留下的老字号都是以餐饮和服务而流传至今。

谁说开餐厅就非得靠一群辣妹热舞才能留住客人呢?

从清朝一直营业到现在的老字号粤剧茶楼荣华楼就靠着粤剧品茶,和自己的独特的魅力存活了将近150年。

一边喊服务员上一壶茶,点一件点心,就能和三五知己,感受坐一天听曲、聊天、叹茶、打牌的松弛感生活。 有时候人多的只能坐在小红凳等位置了。

这才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

而说到茶馆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建于1988年 的老舍茶馆了。男生吹笛,女生用筷子敲碗伴奏,敲击不同的碗边可以发出不一样的音调,成为北京旅游除了参观出名景点之外的第二选择。

还有位于重庆的鲁祖社剧和古色古香的,很有老成都特色的饭馆,里面不仅有评书、茶艺表演,还有男旦表演、古彩戏法、川剧变脸吐火耍扇子,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捧场。

网友更是自嘲道「以前的我嗤之以鼻 现在的我津津有味」。 而这正侧面反映了,当下的人不再仅仅追求物质和感官上的享受,反而更加追求文化的沉淀与精神上的契合。

同在重庆的还有取自东坡先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雨声】,由成都蜀赋宴打造的春宴【料峭春风宴】。

整个晚宴的流程,从入宴到奉茶再到斟酒, 有一种让人有一种穿越到几千年前的宫廷宴席的错觉。

虽然食物的出品被网友诟病不好吃,有失水准,但起码开创了一个「新中式赛道」,也算是用心去传承了。

而另一边,位于巴黎开的中餐馆虽然也延续了巴黎人的热情和浪漫,在舞台中间也放置了舞台。

但也是符合当地文化的轻歌曼舞,服务员,年轻人,好多法国人都会跟随着歌曲情不自禁地舞动。

还有延续了新疆民族热情好客文化的餐厅。在门口路过都可以被里面那欢快的音乐声和人们的欢笑声所吸引,走进去仿佛进入了一个异域的世界。

五彩斑斓的装饰,浓郁的新疆风情扑面而来。

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不会是看过就忘的肤浅的审美和「秀色可餐」的表象,以及穿着热裤只会「扭屁股」的女服务员,这样「畸形」的营销模式。

毕竟放进国内的审美文化里面, 这些试图通过表面光鲜、华而不实的服务来吸引顾客的餐厅,实在是上不了档次。

写在最后

而营商之道离不开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对消费者的真诚和尊重,如果仅仅是靠这样的哗众取宠的方式经营餐饮, 那么注定只是昙花一现。

虽说现在已经是发展的新时代了,但是国人骨子里的含蓄内敛是否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并丢弃呢?大家觉得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