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贵州文化老人丨杨向奎先生指引我走上清代学术研究道路

2024-09-26文化

该文选自【恩重如山——陈祖武先生口述史】一书,此书乃是陈祖武先生自述其一生学思心路历程,由王进教授采访录音,并反复认真领会整理,贡献给学界的一份当代学人思想文献礼品。让我们紧随陈祖武先生之后,感悟他治学的持恒与辛劳,感受他用一生精力构建出来的学术宫殿和他一生始终不渝的学术职志和人品风范。

杨向奎先生是位大家,他和张振珮先生不一样,和谢国桢先生的风格也不一样。杨先生更倾向于他的两位老师,一位是顾颉刚先生,一位就是钱宾四先生。这两位先生的特点就是,很博大。不同之处在于,钱先生在博大中又有专精,专精于中国古代的学术和思想史。杨先生走的正是这两位老师的路子,他很有个人的天赋,又发展了顾先生勇于去思考历史问题,勇于抓住一个点去思考历史问题的风格。

杨先生既是大史学家,也是大思想家。他是河北丰润人,性格豪爽,治学也有豪迈风格,格局和视野都很大。这体现在他的讲课中,他的思路很开阔,口才很好。在我听过课的老前辈中,有两位老师讲课讲得最精彩,一位是北大的商鸿逵先生,另一位就是杨向奎先生。

我在二年级的时候,杨先生就把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定了,叫我做「顾炎武评传」。这其中有着他的深意,一是从近期来看,他是想让我为他的「清儒学案新编」写一个「亭林学案」;二是从长远来看,他希望我能把他的事业继承发扬下去。「做清代学术史,要从顾炎武开始」,这是杨先生的原话,「所以,我给你出这个题目,你去好好地做」。

20世纪70年代末,杨向奎先生就已下定决心要写一部【清儒学案新编】了。他认为徐世昌的【清儒学案】庞杂无类,所以,杨先生要像他的老师钱宾四先生那样重新做一个【清儒学案新编】。从长远来看,他让我给其中的【亭林学案】做些基础工作,就是想为我在清代三百年的学问中,能够取得发言权。杨先生不是只以治清代三百年学术史成家的,而是通的,是贯通古今的大家。他也希望我不只是顾亭林研究的专门名家,而是要对清代学术史有一个通贯的了解,成为整个清代学术史的研究学人。

后来,【清儒学案新编】由齐鲁书社出版。虽然最后成书多有失误,但是由杨先生自己写的每一个案主的「学术思想传略」部分,都十分精彩。这部分杨先生走的是黄宗羲的学术评论路线,是他自己很精到的见解。读了这部分,就基本了解老先生的主张了。

杨先生对我饱含期望,我也算没有辜负老先生吧。80年代初,「清代全史」和「清代人物传稿」列入国家重大项目,这两个项目恰好就在我所在的历史所清史研究室。

多年来,我依然在这三百年学术史中刻苦钻研,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争取把老一辈没有解决的问题一项一项地解决,也把老一辈没有提出的问题一项一项地提出来,让往后的年轻人去深入。

【杨向奎(1910-2000),河北丰润人,【文史哲】杂志首任主编,曾任山东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历史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史研究室主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经学研究工作,著述丰厚。】

陈祖武 ,生于1943年,贵州贵阳人,全国著名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学术专长为清代学术史,个人专著主要有:【清初学术思辨录】【中国学案史】【清代学者象传校补】等。

(来源:贵州省文史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