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诗经146羔裘押韵、注释、古音、今韵

2024-01-09文化

诗经146-1羔裘押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2.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3.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o

□□□◆,□□□◆。□□□□?□□□◆。ng

□□□●,□□□●。□□□□?□□□●。o

附注:

本诗押韵整齐划一,总体上为偶数句押韵,但首句也参与押韵,也即,124押韵。

诗经146-2羔裘注释1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2.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3.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o

□□□◆,□□□◆。□□□□?□□□◆。ng

□□□●,□□□●。□□□□?□□□●。o

附注:

1、羔裘,诗经中多次提到,指的是贵族女性与国君私通所产生的私生子。具体分析,见:诗经120-2羔裘注释1;诗经80-2羔裘注释2;诗经18-2羔羊注释2;

羔裘,=尔=你,是第二人称,诗人思念之人。

2、狐裘,诗人自称。代表国君。

3、劳心,劳心者治人,诗人自称、谦称。再度证明诗人为国君。这种谦称诗经中多次出现,如,

①诗经第143篇【月出】:劳心悄/慅/懆兮。

其中,劳心的主语是国君。

②诗经第102篇【甫田】: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怛怛。

其中,劳心的主语是大臣。

由上例可知,劳心的主语未必是国君,而是泛指统治阶级。具体适用情况要具体分析。

4、悼,=念。互训。演变到现代汉语,则有所转变,→怀念死者。可见,在上古汉语中,悼仅仅为怀念,可以怀念生者。

古汉语字典有误。

5、逍遥-翱翔,为近义词。诗经中多次出现,如

①诗经第79篇【清人】:

  1.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2.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其中,翱翔-逍遥,互训。同一个意思。

②诗经105篇【载驱】:

  1.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2.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其中,翱翔-游遨(敖),互训。同一个意思。原理同上。

6、以朝-在堂,同义,原理同上面第5条。

7、羔裘-狐裘不是同一人,一个在外,一个在内。诗人思念在外的将军,那么诗人就是狐裘。诗人就是国君。羔裘=国君的私生子将军,奉命在外打仗。

如此看来,本诗不该划入桧风,而应与诗经第120篇【羔裘】为同一个作者。

诗经146-2羔裘注释2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2.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3.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o

□□□◆,□□□◆。□□□□?□□□◆。ng

□□□●,□□□●。□□□□?□□□●。o

附注:

上一节分析了本诗的主旨:政治诗、讽刺诗。诗人以国君的第一人称视角,思念在外作战的私生子将军。试问:难道国中无人吗?难道除了他的私生子能够胜任将军或大臣,其他人都不行吗?其他人都不是国君关心的对象吗?

可见,任人唯亲。在如此政治黑暗的国度,人才哪能得到国君的重用和赏识?没门儿!

本诗的讽刺手法应与诗经第120篇【羔裘】如出一辙,均以国君作为第一人称进行叙事和抒情。而且,国君思念的对象均为私生子将军(羔裘)。可见,应为同一个作者。先贤将本诗划入桧风,将诗经第120篇【羔裘】划入唐风,是有问题的。先贤将诗经第80篇【羔裘】划入郑风,也是有问题的。这三篇应为同一个作者。

这一节分析其他细节:

1、膏=油膏,指的是羊脂。既形容了羊皮大衣(羔裘)的洁白颜色,又突出了油光发亮的特征,呼应后文的「曜」=反光。

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只是诗人脑海中的宝贝儿子形象,正所谓:刺猬说自己娃光,黄鼠狼说自己娃香。

2、忉=忧、愁。古音do。诗经中出现过多次,如

①诗经第102篇【甫田】: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②诗经第142篇【防有鹊巢】: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3、中心=心中,古今词序不同。诗经中出现过多次,见:诗经145-2泽陂注释1;

诗经146-3羔裘上古音大概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co di do do, cu di di do. ci bi ci di? co ding do do.

2.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co di co cong, co di di dong. ci bi ci di? co ding do dong.

3.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co di cu co, ci du di do. ci bi ci di? dong ding di do.

□□□●,□□□●。□□□□?□□□●。o

□□□◆,□□□◆。□□□□?□□□◆。ng

□□□●,□□□●。□□□□?□□□●。o

附注:

1、裘从求,求的甲骨文画的是裘(皮毛大衣),甲骨文求从手、从尾。古音可能为o元音,可能为i元音,出现i o二象性。而且,在诗经中,裘为i韵,求为o韵,的确出现i o二象性。以前分析过,见:诗经130-1终南押韵;诗经130-3终南上古音大概;

2、逍从肖,肖从小,古音do。

3、遥从䍃yao,䍃(䚻)从月,古音do。发生了d→辅音零化。

无论䍃、䚻,在战国文字中,都从月(肉),古音do。但是,在䚻的战国文字中,䚻(謠、)从言、从月肉(),而月肉()似乎是采字的讹变。

而且歌谣之谣,不正是文人从民间采集的吗?所以,无论䍃(䚻)从手(爪)还是从月,古音均为do,而从手(爪)来说,更能阐释本义,而从肉(月)来说,比较难,我在编写【孔子音准】时,将䍃(䚻)的造字本义臆想为一种腌肉的罐子,这种陶瓷器在南方很常见。现在,我认为,䍃(䚻)从采,采从手(爪),更容易解释。

4、膏从高,古音co。

5、曜从翟,翟从隹(鸟),古音do。以前在编写【周音】时,我认为翟从隹,古音di。在编写【孔子音准】时,发现从隹的字存在i o二象性。现在,我认为,这种二象性是存在的,而且在诗经中,翟为o韵,而非i韵。以前分析过多次,见:诗经47-2君子偕老注释1;

发生了d→辅音零化。

6、悼从卓,但是甲骨文卓从子、从匕(似乎),并不是声符。不知其声源为何?

也不知其本字为何义,与今义卓越有何关系?

可能指的是远古的食长子历史,古时候母系社会刚过渡到父系社会时,由于为了确定是婚生子女,丈夫一般将婚后妻子诞生的第一个儿子杀死吃掉,后面再生的儿子才是父亲的继承人。这个远古历史,中外都有记载,为确定的。

可能卓=焯的本字,指的是把刚分娩的婴儿放在热水里烫一下,取出来吃。可能由于这种远古的食物非常稀缺,味道卓绝,故后世引申为卓越。

暂如此推理。

在南阳方言中,焯chao读作chuo,例如,

①geh菠菜chuo一下再吃=把菠菜焯一下再吃。

②chuo青菜=焯青菜。

③chuo一把芹菜=焯一把芹菜。

ao、uo均为上古o元音的一种分化,在欧洲语言中也很常见,o元音有时候读作ao,有时候读作uo。例如,

①英文h o t(热的)的o元音读作ao,音标为:[ɔ]。

②俄文Андон о вский(Andonovsky,人名:安东 夫斯基),其中第二个o元音读作uo。

由于我不懂俄语,上面的例子②我并不确定。

诗经146-4羔裘今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思 ?劳心忉忉。

2.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思 ?我心忧伤。

3.羔裘如膏,日出有 耀 。岂不思 心中 是悼。

□□□●,□□□●。□□□□?□□□●。o

□□□◆,□□□◆。□□□□?□□□◆。ng

□□□●,□□□●。□□□□?□□□●。o

附注:

1、尔→你,古今字、通假字。第二人称。

2、曜→耀,古今字、通假字。反光、闪亮。

3、尔思→思尔=思你。古今语序不同。

4、中心→心中。古今词序不同。虽然不改的话,劳心-我心-中心,都是第二个字心,更整齐,但不改的话,中心在现代汉语中是其他意思,容易引起新手误解,不如修改。

5、第一阕的韵脚:遥-朝-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押韵ao。不必修改。

第二阕的韵脚:翔-堂-伤,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押韵ang。不必修改。

第三阕的韵脚:膏-耀(曜)-悼,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押韵ao。不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