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打金匠人的「春天」

2024-02-01文化

「设计、熔金、捶打、锯切、焊接、抛光、镶嵌……」左手持焊枪,右手拿镊子,一小条灰黑色的金属在周镜钊的捶打下逐渐成圈,光彩渐出。周镜钊是第一福打金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广州市大新文创发展有限公司总汇门店负责人、技术总监。近日,记者走进他经营的第一福珠宝(大德路店),探寻这位打金匠人的匠心故事。

周镜钊在检查是否镶嵌准确

设计

走进第一福,前店以售卖工业化金银饰为主,后店「内有乾坤」。记者看到,后店以顾客来料加工为主,越近年关顾客越多,打金匠人越忙碌。后店还有一个大房间用来作为广州职工大学堂「手工打金制作非遗体验课」的课室,配备了24张桌椅和打金器械等。

熔金

锯切

在打金这一行,周镜钊已经干了37年。一焊、一敲、一打、一磨,金饰逐渐成形;在无数次焊、敲、打、磨中,周镜钊的打金技艺至臻精纯。

据周镜钊介绍,打金首饰分为唐装首饰和洋装首饰。唐装首饰指的是足金、足银的首饰;洋装首饰指的是K金、K银镶嵌的首饰。岭南地区首饰的特点以精致、简约为主。「传承而不守旧、创新而不忘本。一个款式由不同师傅做出来,各有特点。」周镜钊告诉记者,在新中国成立前从事打金手艺的人有1200人,打金作坊有240余个,打金技艺受技术条件所限,工艺繁杂、耗时较长、效率较低,从业人员长期磨炼投入才会有一定提高,行业也曾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焊接

镶嵌

「学徒期起码2年,教学时,最难的步骤是焊接和配件制作。学徒期从练习锤功开始,到火枪使用、钳工、锉工、压片、拉丝、焊接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规律,做到熟能生巧。」周镜钊表示。

周镜钊带过11个徒弟,年纪最小的是一位00后,他从美国留学回国后,毅然选择从事这一行。这让周镜钊感到欣慰,「有年轻人对这一行感兴趣,传统手艺就有传承人。」

抛光

作品【最美逆行者】足银摆件

作品【星海乐韵】18K金吊坠

近年来,非遗文化「热」起来,周镜钊的作品聚焦岭南特色、时代特色,推出【星海乐韵】等作品。龙年打「龙」。去年下半年,周镜钊已设计制作好龙元素的打金作品,以玛瑙手环为背景,在空白处以银饰造文塔、荔枝树、荷花,龙舟遨游其间,这件极具岭南特色的作品被周镜钊取名为【荔枝湾】。

最近,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上门要求个性化定制。「因为工业化千篇一律,没有个性,金银首饰手工制作则由于其独特的工艺美学价值越来越受到现代社会的追捧,市场价值越来越高。人们在平凡中追求个性美,传统打金技艺也迎来春天。」周镜钊说。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通讯员 越宣/文 全媒体记者林景余/图)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