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陆侃如与刘大杰

2024-01-05文化

陆侃如与刘大杰,应该说没有交集吧?但学术将陆、刘二人奇特地扭结在一起。

靠【中国文学发展史】在民国晚期学坛崛起的刘大杰,在20世纪70代初再次以修改本【中国文学发展史】,让世人引颈翘望,赞誉声、巴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但这赞扬声声中,有一种逆耳之音特别引人注意、也尤其有学术份量。那就是山东大学中文系知名教授陆侃如先生发出的。

刘大杰先生(1904~1977)

陆侃如比刘大杰大一岁,二人皆攻中国文学史,对古典文学深有造诣。但陆、刘的学术道路有异。陆侃如是江苏海门人,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后到清华国学院攻读研究生,是梁启超、王国维的弟子。陆侃如系哲学家冯友兰的妹夫,其妻冯沅君是小说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

陆侃如先生(1903~1978)

刘大杰系湖南岳阳人,少孤苦,即到岳阳、武昌打工,靠刘氏族人资助上学。刘大杰武昌高等师范大学未毕业即追随新文学作家郁达夫到上海写作,卖文之路不顺,得一机缘后到留学日本。刘大杰写小说、弄翻译,搞研究,也是很非常有才气的。

陆侃如对刘大杰修订本【中国文学发展史】不满意,主要针对刘大杰将盛唐诗人杜甫晚年界定为「轻儒尊法」之论的批评。陆侃如对杜甫留传至今的1400首诗十分熟稔,对刘大杰引据诗句从文意、字句、典故、历史各个层面读,认为刘大杰谓杜甫「尊法反儒」绝然不能成立。

20世纪70年代初期,「儒法」两条路线斗争之说在文学史、历史学领域表现很浓烈、很怪异。不少学者以儒家法家为政治标准,将中国历史人物两分化、派别化、教条化。刘大杰对此不惟津津乐道、心领神会,更是竭力奉行。他大篇幅改写旧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以迎合时势,这还成为他晚年的写作重点。

陆侃如显然对刘大杰的这一赶时髦行为心有腹诽,即用自己对中国古典文献、古代历史的深度了解,和刘大杰往来通函,其「疑义相与析」的谨严雅训之道沛然而出。

陆侃如的批评意见,是在刘大杰修订本【中国文学发展史】正畅销的1975年、1976年先后写出的。1977年,陆侃如还将与刘大杰的长篇商榷信函刊登在【文史哲】上。此时,人在上海复旦大学的刘大杰已癌症晚期,刘先生是如何回应陆侃如先生的,逸诂易斋就不得而知了。

学术不能迎合,更不能赶时髦,以取媚俗众而自贬身价。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已为他赢得了学术声誉,而弄巧成拙的修改,又为他招致了学术骂名。陆侃如以自己之长攻刘大杰之短,正彰显了其严谨、扎实、沉潜的敦厚学风。两相比较,其高低、优劣、是非不判而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