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豆瓣9.6分,这本被多少人翻烂的书迎来新版!

2024-09-15文化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选择一本书时,评分和再版数往往是重要的参考。豆瓣开分9.6分的【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正是一部因其经久不衰的影响力而广受认可的经典之作。

第五版

第七版

第九版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各版本豆瓣9.0+,每一次再版都精益求精,反复打磨的语言更加简明易懂,贴近当下的文化现象更加切实可感。

它善于在三言两语之间,让初学者也能吃透复杂的文化理论,并活学活用地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分析。

通过分析电影、小说和广告等,它发掘并串联起了法兰克福学派、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精神分析

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和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影响。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家

拉康

精神分析学家

齐泽克

作家、理论家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艰深复杂的体系,不仅仅是一套革命理论。

阿多诺

社会学家

阿尔都塞

哲学家

葛兰西

思想家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主张通过分析文化和社会现象的底层结构来理解其意义和功能,后结构主义强调意义的不稳定性、文本的开放性以及读者在解读过程中的主动作用。

索绪尔

语言学家

斯特劳斯

人类学家

罗兰·巴尔特

批评家

德里达

解构主义大师

福柯

思想家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质疑绝对真理和宏大叙事,突出文本的解构和多重解读。

利奥塔

哲学家

鲍德里亚

哲学家

詹明信

批评家

左右滑动查看部分理论框架

不妨这么说,它开具了最基本的、必须了解的重要人物及理论清单,每章后贴心提供的拓展阅读文献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藏,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几乎没有一步是冤枉路。

读者关于最新版的第一手评价

即使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因为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入地影响着我们。

一边沉迷,一边厌倦

我们的心智如何被大众文化塑造

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学习,是不是感到身心俱疲,只想刷视频、打游戏来打发时间。大众文化让我们又爱又恨,一方面,它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快感,是疲惫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低成本止痛剂,哪怕你知道它们是流水线生产的、肤浅的麻痹性的商品,却依然乐此不疲,不过它的副作用也一直遭受批评。

那么,大众文化究竟通过哪些套路俘获了我们,我们真的能抵制这些「甜美的诱惑」吗?我们究竟该如何与之相处呢?

针对这些问题,从利维斯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从拉康到齐泽克,从德里达到福柯,世界上最严肃最深刻的大脑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讨论。

有读者动情地评论道,「一直以来对世界的很多不解在书里找到了解答,以至于读书途中泪眼朦胧了好几次」。这本书告诉我们,大众文化不仅是娱乐性的,或许还是欺骗性的,缝合着性别、消费主义、权力等操控性力量。

学者们以各式各样的理论视角,为我们理解这个纷繁的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文化研究者指出,大众文化与受众是相互选择、相互塑造的关系。

一方面,一种文化之所以流行,必然因为契合了某种时代的潜意识与集体的心理需求,比如让人疯狂上头的爽文爽剧,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说,它让观众实现了 替代性满足

弗洛伊德(1856-1939),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他认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压抑了人的本能,以牺牲人的幸福为代价,这种张力是人类心理复杂性的一个核心因素。

弗洛伊德认为,面对人生无法排解的痛苦,艺术让现实中被压抑的情绪欲望可以被肆意宣泄,让不能实现的理想通过文本影像得以达成,来缓释现实生活中的创伤。另一方面,这些我们轻松消遣的文化产品,在不知不觉当中构造了我们的情感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构造了我们的恐惧与向往。

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极其重要的 文化工业 概念,洛文塔尔说,「文化工业让大多数人只考虑眼前,不关心将来」,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描述,「这些文化产品,向人们灌输着某种虚假意识,操纵着人们的思想,这已经成了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家,他批判现代社会通过技术和消费主义制造虚假需求,压制批判性思维,使人们丧失反抗和改变社会的能力。

还是拿爽文化来说,我们虽然获得了一时的快乐,但在大呼过瘾之后,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和探索能力,已经消耗殆尽了,按照马尔库塞的说法,单向度的人也是 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 的人,被娱乐产品所创造的虚假的需求和意识所束缚。

这本书时刻提醒我们,没有什么是自然而然的,不要相信你看到的,而要去想象你看不见的,这也是阿尔都塞提出的症候解读。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透过现象看本质,读懂理论发展脉络

如何去看见原先看不见的,这离不开那些理论家的理论洞见。斯道雷对各种术语和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却步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

举一个例子,只停留在自己看见或愿意看见的东西,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不是对世界的简单反映,而是一张 意义溢出 概念地图 ,为我们的观察和体验设定了规范。

在这方面,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早已指出,意义从来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差异中体现出来的,比如「女性」相对于「男性」、「好」相对于「坏」……

也就是说,你以为自己在说话,但是可能是「话在说你」,这就是索绪尔眼中 「语言」 「言语」 的差别。表现可以千差万别,但我们都被背后的结构束缚。

列维-斯特劳斯就通过深挖神话和经典西部片,指出了它们因为内在的「二元对立」结构 让世界变得易于理解 ,所以才能够长盛不衰。

内部社会

外部社会

好的

坏的

强大的

羸弱的

文明

野性

经典西部片的二元对立结构,好人坏人一望而知

而在罗兰·巴尔特看来,「神话」其实还不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上演,「恋物癖」恋的正是物上附着的符号和「神话」,「神话」的力量在于它们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

以可口可乐广告为例,它通过符号、图像和语言的组合,不仅仅推销饮料本身,还传达了一种「可欲」的生活方式。

我们必须破除对意义的迷信,把意义看成变动不居的、反复无常的,而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也就自然会超越结构主义,这就是「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者德里达就提醒我们,二元对立看起来是结构关系,其实本质上还是 权力关系 ,一方始终要依靠另一方的缺席来获得意义,这引导着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更本质的思考。

那么,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究竟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其实它们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启发。结构主义给了我们一种理解框架,而后结构主义则帮助我们看到这些框架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索绪尔和德里达

不激不随,保持清醒

看清大众文化,保卫日常生活

在谈论大众文化时,有人将其视为「洗脑降智」的工具,而另一些人则将其看作「意义生产」的源泉。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斯道雷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投入文化,而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他在一次采访中指出,即使是著名如莎士比亚,他在世时并不广为人知,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在生产「高雅文化」。一直到19世纪,莎士比亚的作品先是逐渐「消失」然后又重新「出现」,某种程度上是 人们选择、接受和创造了莎士比亚 ,是人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言说他。

大众文化是 历史性的、情境性的 存在,为此需要我们有着充分的 主体自觉 ,为此,斯道雷在揭示大众文化中隐藏的权力关系的同时,不断剖析大众文化如何作为社会意义生产的场域,这是他眼中大众文化研究的 双重使命

这种平衡的视角,既避免了精英主义的傲慢,也超越了反理智主义的浅薄,引导着我们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大众文化环境中保持清醒。

向上滑动查看新版变化

本书修订、更新和添加了许多内容,其中最明显的是增加了第四章空想社会主义的部分、第八章交叉性的部分、第九章黑命贵的部分,修订了第三章理查德·霍加特的部分、第十章后现代主义的部分,并把大众文化中的阶级议题单独作为一个章节(第七章 阶级与阶级斗争)。

为了给这些新增内容腾出空间,该书删除了关于流行音乐、电视以及聚合文化的内容。这些修订、更新与添加的内容不仅反映出斯道雷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也凝结了他近年来的思想结晶。

此外,本书的译者也对书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做了修订与校正。除了内容的修订外,该书的封面和排版也从重新进行了调整,观感更加舒适。

你还记得你最早接触到的文化理论吗

曾给你带来深刻启发的文化理论有哪些

有哪些书友看过斯道雷这本书吗

都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这本畅销经典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英] 约翰斯道雷 著,常江、田浩译

要建立理论体系,

就翻烂这本书 👇 🏻

-End-

观点资料参考: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还好被你刷到了这本书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出版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