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唯名论丨凡是不可说的,就应保持沉默

2023-12-13文化

1/

1、如果你不了解古希腊之后哲学界的荒唐,你就无法理解维特根斯坦的纯粹和卓越。

2、古希腊之后哲学界的荒唐根源自现实和理想之间的不可消抹的张力,它不会消失,最多有可能在一定条件的巧合之下,温和一小段时间。

3、大部分人认为神学是因为「神」而存在的,但其实是因为人而存在的。不要以为神学的核心是在诠释「神」,其实是在「哄骗」人——不要难过,死了就好了。

4、维特根斯坦认为:「凡是不可说的,就应保持沉默。」

可他们偏不,他们一般先搭个猪圈,然后想办法把「真理」赶进圈里,最后指着圈门骄傲地说:「看到没,真理!」

5、邓斯·司各脱就非常善于搭这样的猪圈。他一生都站在阿奎那的对立面,并且一有机会就反对亚里士多德。原因很简单,他俩一直试图用理性去认识「神」。在司各脱看来,这也太不拿上帝当回事了。

6、司各脱的哲学有四大预设:① 理性无法认识上帝;② 信仰是寻获最高真理的前提;③ 信仰和爱是「见到」上帝的前提;④ 以上三条不容辩驳。

想象一个场景,司各脱正抓着你的衣领对你说:「想要真理吗?想的话就信上帝!」

7、司各脱很公正地认为,神学和哲学各有各的原则,哲学不是神学的从属。他很重视自然科学,并热爱数学,着迷于光学。但他始终认为,是神学在为一切赋予意义,如果没有上帝,哲学算个屁。

8、再想象一个场景:在一个房间里,一堆「理性」正在苦苦思索有关上帝存在的依据。司各脱突然闯进来,朝众人浇了盆冷水后轻蔑地说:「不要白费力气了,没戏!」

9、司各脱把「存在」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抢」走,另立门户,使其与上帝同一。他的「存在」是无限,完全没有要落地的想法,只想在宇宙之外飘着,不需要任何范畴来框定。换句话说,司各脱让上帝走向了彻底孤独。

10、为了彰显上帝的绝对性,司各脱否定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空间的前提是有物存在,时间的前提是有运动发生。

司各脱说:「当然可以有真空的空间和静止的时间,上帝的意志就能决定这一点。」

11、上帝的意志决定了上帝的全知全能,其最高象征就是爱——创造万物时因为爱,拯救世人也是因为爱。

上帝具有绝对能力,可以使人相信某个超越者的存在,但不必超越者出现在眼前。但上帝绝不会滥用祂的绝对力量,因为祂爱这个世界。

12、上帝无法理喻,惟有信仰。 他认为阿奎那对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多余且荒谬,这些证明里飘满了物理学的影子,但上帝并不是一种抽象,不应该用理性去认识。理性对上帝的一切认识都不及信仰来得更真切。

13、阿奎那认为理性是为了认识上帝。

司各脱说:「为什么要认识上帝,信仰和爱上帝就足够。」

他认为信仰和爱高于一切认识。神学是少说多实践,如无必要,最好不要说,只是实践——如果有谁想知道橙子有多么美味,任何描述都不及吃上一口。

14、司各脱认为上帝是绝对超越,站在一切之外,神学真理就来自这一超越,不言而喻,不必理喻,虔信则喻;

自然规律只是站在现象背后,并非超越,哲学真理来自现象界,从局部到一般,通过对现象界的钻研和追溯,从而塑造理性。这是司各脱的双重真理观。

15、司各脱认为质料和形式是统一的,潜在存在物(potentialbeing)是具有实在存在物(actualbeing)的一切细节的实体。物质的并非出自形式,但是物与物之间的区别来自形式。这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又一次反对。

16、司各脱认为意志是一种实在,人的意志可以实施对立的行为,人的意志无限自由,远远高于理智。理智来自于经验和感觉,并不实在。

人的行为主要来自意志的驱动,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追寻幸福,而最高的幸福即是领受上帝的恩宠。注意,这不是由理性决定的,而是由意志的信和爱。

17、司各脱认为灵魂中含有物质,物质中含有灵魂。不存在纯粹智力的知识,因为非物质的能力不可能领会物质。人之所以能认识万物,是因为人的灵魂领会到了物质的灵魂(形成原则)。

18、信仰高于理性,意志高于理智,上帝绝对自由,祂可以随时摒弃或删除被认为是属于自然法则的道德戒律,可以随时更改规则。

19、至于共相,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中,但它是一种实在,因为不是借由理性而是借由灵魂来领会的。

20、司各脱以他蛮不讲理的气势讲了一大堆道理,让上帝可以随便玩而不损失其超越性。

以上20条,大约便是唯名论的本质。

邓斯·司各脱(绘画)

0/

邓斯·司各脱(Duns Scotus,约1274~1308,AD),出生于英国,1288年就学于牛津,1297年起先后在剑桥、牛津、巴黎等地讲授【教父名言集】。他对神学的诠释后来成为了天主教方济各会的主导神学。

他相信信仰和理性之间的和谐,认为基于信仰的神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它与我们的得救而不是启蒙有关。这一实践「科学」是要反对哲学的自然理性,后者不能证明许多真理,而托马斯认为自然理性可以获得这些真理。

关于信仰和理性,在司各脱看来,理性虽是不完善的,但最终仍可与启示神学(信仰)的观点一致;而在奥卡姆看来,理性不得不退出神学;阿伯拉尔则对理性信心十足,甚至于认为理性可以纠正信仰。

在经院哲学早期,实在论的极端形式是共相问题最有影响的解决方法。随着经院哲学的发展,唯名论迅速盛行。

简单来说是因为人没有办法把自己提起来,人也没有办法不通过光的反射回看到自身。正是由于人的认知局限性,因此唯名论和实在论将会一直争论下去,不会有任何一方妥协,除非人能跨越自身局限而成为神,这当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