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道德经】从政之道(恬淡无为——祭公谏征犬戎)

2024-05-05文化

老子认为战争行为是有悖大道的,为得道之人所深恶痛绝。祭公劝周穆王不征伐犬戎的事迹,就是对老子「恬淡为上」观点的集中体现。

犬戎是古戎族的一支。殷周时期,犬戎在泾水、渭水流域游牧,经常骚扰中原地区。周文王的时候,曾对犬戎用兵,并将其打败。周穆王时,犬戎的势力日益强大,不但阻碍了中原地区与其他方国部落的往来,也极大威胁着周朝的统治。

周穆王十二年(前988),犬戎倚仗自己兵强马壮,拒绝向周朝纳贡。

周穆王听说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决定亲自率兵征伐犬戎。大臣祭公谋父听说之后,赶紧向周穆王进谏。

祭公谋父说道:「现在国泰民安,大王为什么要征伐犬戎?」

周穆王理直气壮地说到:「犬戎时常骚扰边境,还拒绝向周朝纳贡。我身为周朝的天子,怎能容忍这样的事呢?」

祭公谋父劝阻说:「不可以征伐犬戎。先王历来发扬德治,不炫耀武力。军队在平时应该保存实力,在适当的时候动用,一旦动用就要显出威势。炫耀等于滥用,滥用便没有了威慑力。所以周文公作【颂】说:‘收起干戈,藏起弓箭。我追求美好的德行,施行于华夏。相信我王定能保有天命!’先王对于百姓,勉励他们端正品德,使他们性情纯厚,丰富他们的财物,便利他们的器用;使他们了解利害之所在,再用礼法道德教导,使他们从事有利的事情而避免有害的事情,使他们感怀德治而又惧怕君王的威严,所以能够使先王的事业世代相传并且变得强大。

「过去我们的祖先后稷做了主管农业的官员,服侍虞、夏两朝。到夏朝衰败的时候,废除了农官,我祖不窋ku因此失掉官职,逃到西北少数民族中。但他对农业仍然不敢怠慢,时常宣扬祖先的美德,继续奉行他的事业,修明教化制度,早晚恭敬勤劳,保持敦厚诚恳,奉行忠实守信的原则,不窑的后世子孙一直保持着这些良好的品德,并不曾辱没前人。到武王的时候,他发扬前人光明磊落的德行,再加上慈爱和善,侍奉神明,保养百姓,没有人不为之喜悦的。商纣王对百姓极为暴虐,百姓不能忍受,都乐于拥护武王,就有了商郊的牧野之战。这不是武王崇尚武力,他是怜恤百姓之苦而为他们除掉祸害啊。」

周穆王听了祭公谋父的话,感到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说:「话虽然这么说,但犬戎生性野蛮,一日不除,后患无穷。我意已决,出兵犬戎,你不必再劝了。」

谋父又劝阻道:「先王的制度是:王都近郊叫甸服,城郊以外叫侯服,侯服以外叫宾服,蛮夷地区叫要服,戎、狄所居之地叫荒服。甸服的诸侯要参加天子对父亲、祖父的祭祀,侯服的诸侯要参加天子对高祖、曾祖的祭祀,宾服的君长要贡献周王始祖的祭物,要服的君长则要贡献周王对远祖以及天地之神的祭物,荒服的首领则要来朝见天子。祭祀祖父、父亲、是每天一次;祭祀曾祖、高祖,是每月一次;祭祀始祖,是每季一次;祭祀远祖、神灵,是每年一次;入朝见天子,是终身一次。这是先王的遗训。有不来祭的,天子就应该检查自己的思想;有不来月祭的,天子就应该检查自己的言语;有不来季祭的,天子就应该搞好政令教化;有不来岁贡的,天子就应该修正尊卑名号;有不来朝见的,天子就应该检查自己的德行。依次检查完了,如果还有不来朝见的,就检查刑法。因此用刑法惩治不祭的,用军队讨伐不祀的,命令诸侯征剿不享的,派遣使者责备不贡的,写好文辞向天下通告那些不来朝见的。这样,就有了处罚的条例、攻伐的军队,征讨的准备,斥责的命令和告谕的文辞。如果命令文辞发出了还不来,我重新检查并修明自己的道德,不要劳动百姓在辽远地域作战。所以,近处的诸侯没有不听从的,远处诸侯没有不归服的。」

「现今自从大毕、伯仕两位犬戎君主死后,犬戎君长已经按照‘荒服者王’的职分来朝见天子。您却说:‘我要用不享的罪名来征讨他,而且要让他看看我们的武备军队。’这不是违反祖先的遗训而招致衰败吗?我听说犬戎的君长树立了纯厚的德行,能够遵循他先代的德行,一直坚守不移,他凭着这些就有理由、有能力抗拒我们。」

穆王不听,于是御驾亲征,率领数万精兵讨伐犬戎。周朝大军浩浩荡荡进军到骊山,然而最终却只得了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回来。从战果来看,这次战争的军事胜利并不大,而且由于穆王对异族采取高压的政策,其所导致的后果是对周极为不利的。从此周朝在周边外族中失去威信,荒服诸侯不再来朝见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