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身

对话滑板裁判田军:执裁两届奥运会,见证中国滑板30年发展

2024-08-22健身

极目新闻记者 杨锦英

2024年夏天,田军过得异常忙碌。7月下旬,他在火热的巴黎奥运会赛场上担任街式滑板项目裁判,这也是他第二次执裁奥运会滑板赛事。8月初,他回到国内,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辗转出差,执裁中国滑板街头巡回赛、滑板公开赛、X GAMES CHINA 2024滑板U池赛等大型滑板比赛。

这样繁忙的出差,已经成为田军的生活常态。他于1992年通过电影与滑板结缘,是国内第一批滑手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滑板国际级裁判,拥有20余年执裁经验。

「现在对我来说,滑板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的工作基本上都与滑板有关。」田军说。这位滑板界OG(指元老级、教父级的人物,形容某人在某一领域是最早参与或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的30年滑板生涯是如何走过的?他是怎样一步步成为滑板国际级裁判的?对于中国滑板文化,他又有怎样的理解?8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与田军对话,聊了聊这些问题。

结缘:滑板30年,从爱好到事业

记者: 您最初是怎么接触到滑板这项运动的?

田军: 1992年我16岁,看了一部国内放映的美国电影【危险之至】。这是一部滑板题材的警匪片,主人公是一个玩滑板的小男孩,片中有很多滑板的特技镜头,十分酷炫,当时年纪小,看完对滑板产生了浓厚兴趣,回来就跟家人说想玩这个东西。

当时国内很少有听说滑板的,家人去到处找都找不着,后来还是托一位秦皇岛的留学生从国外代购了一个回兰州我家里。

然后我就开始自己练习滑板。那时中央台有播放一个叫【运动旋律】的栏目,专门放滑板等极限运动的镜头,我就想办法把它录下来,看里面的人怎么做动作,去学去钻研。

渐渐地,我周围的同学、邻居也被吸引过来一起玩滑板。后来秦皇岛的滑板店将买过滑板的滑手信息做成通讯录,我们互相写信交流。这些可以说就是国内第一批接触滑板的人。

田军年轻时的滑板照

记者: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您已经走过30年的滑板生涯,现在您对于滑板的理解和30年前有何不同?

田军: 一开始只是将滑板作为兴趣去玩,后来我上了军校,到部队工作以后玩得比较少,但还是喜欢。到30岁我就转业了,在广州开了个滑板店。

到现在,滑板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滑板其实没什么年龄限制,我现在工作空余时间也在坚持滑滑板,每周滑两三次。

我每天的工作也基本上都跟滑板有关,除了开滑板店之外,还教学滑板,做滑板赛事裁判,在广东省轮滑运动协会任职。平时,我会出差做一些赛事执裁,在滑板教培机构跟大家交流滑板课程,或者跟省轮协、市轮协沟通,怎样做好滑手队伍的建设和训练。

以前纯粹地将滑板当作爱好,没想到会像现在这样深入投身到滑板事业中。但既然我有这个能力和经验,肯定要贡献出来,让更多人体验到滑板的乐趣,同时也推动滑板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使其尽快和国际接轨。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执裁:走向国际,两任奥运会滑板赛事裁判

记者: 作为我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滑板赛事的国际级裁判,您已经先后执裁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和2024巴黎奥运会的滑板赛事。东京奥运会,您也是唯一的滑板亚洲裁判。您是如何一步步从爱好者走向国际赛事裁判,并最终成为奥运会裁判的?

田军: 在2000年之后,国内慢慢有运动品牌开始举办滑板商业比赛,像Vision滑板日、CX极限赛等。有比赛肯定需要裁判,裁判又肯定需要有一定经验,滑板水平也比较老练的滑手。当时我已经在滑板界从业了近10年,比较符合条件,大家也认可我,所以早期很多比赛,我都去做了裁判。

2016年起,滑板运动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国内也开始将滑板加入官方赛事中,需要有经验的裁判加盟,就找到了我。2017年,滑板项目第一次加入全运会,我也第一次作为裁判长的角色,在官方裁判队伍中参与执裁任务。

除了在国内执裁,我还会到国外观摩滑板运动的发展情况。每到一个地方,我便会去和当地的滑板俱乐部、滑板组织联络,了解学习他们的发展经验。慢慢地,我和这些滑手朋友们一起进入国际组织的裁判队伍中,进一步积累执裁经验。

到了2018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在世界各地招募有经验的国际裁判,我就报了名,并成为了候选裁判。

为了进一步筛选裁判队伍,WORLD SKATE(国际轮滑联合会)委派我们到韩国、美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地区执裁国家、国际级滑板赛事,以及奥运会积分赛。最终我通过考验,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担任滑板项目的裁判。巴黎奥运会的选拔流程也差不多是这样。

田军在东京奥运会

记者: 担任滑板项目的奥运会裁判或者说国际赛事裁判,有哪些综合素质要求?未来我们是否可以展望更多中国裁判站上滑板国际赛事的执裁舞台?

田军: 首先要对滑板运动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解,明白动作的难度去到哪里,怎样才能给到一个公平公正的分数;其次也要有流畅的英语交流能力。

对于滑板的国际级裁判,我们也在培养。但因为国内滑板发展时间比较短,目前进入行业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以做选手为主,符合国际裁判条件的人选很少,所以可能还是慢慢培养。

记者: 本次奥运会,您执裁了滑板街式比赛,请您分享一下在巴黎的经历。这一次的体验,与您3年前执裁东京奥运会滑板项目有何不同?

田军: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相比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本次奥运会各个国家滑板运动员的水平都提高了很多。

滑板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运动。东京奥运会第一次设立滑板项目,运动员们经过这次历练之后,这几年又练了很多新的难度动作,提升了自我。像这次男子街式滑板的冠军堀米雄斗,其中一个大绝招动作非常难,最后达到97分,这也是目前滑板项目中打出的最高分数。

看到选手们优异的表现,作为裁判,我们既兴奋、欣慰,又觉得「煎熬」——因为大家发挥的相差非常细微,就给裁判打分出了很大的难题。我们只能说按照他最终最好的表现,给出他应得的分数。

田军与巴黎奥运会街式滑板赛事场地合影

记者: 那么作为裁判,会从哪些方面去评判选手的动作呢?

田军: 我们看一个选手的水平,肯定是看他的综合实力,很难去比较两个人的一个单招动作,因为每个人做动作都有自己的风格,或者自己的速度、高度。

我们会通过轮次赛(两轮走线)看运动员表现出的综合实力,看他们在所有道具上能展现怎样最难的动作。动作怎么算难呢?就是要有翻板,转体,或者磨板和滑行动作,例如呲桥,呲板头板尾等。如果把几个动作组合在一块,那就更出彩了。

两轮走线之后,选手还可以通过五个大绝招任意表现自己会的最难动作。最终得分由一个最高的走线分数和两个最好的大招分数相加得出,这样基本可以概括选手的综合表现。

记者: 本届巴黎奥运会,中国滑板队参赛人数翻倍,参加了女子碗池和街式滑板的比赛,并在女子街式滑板比赛中第一次满额参加。怎么评价本次奥运会上中国队的表现?

田军: 其实我们中国滑板队也有一些不错的男子选手,只是说国外从事滑板的男子人数比较多,男子选手的水平也更高,太卷了,所以我们还要再追赶一下。

女子方面参与人数相对少一点,我们的差距也没有那么大。上一届东京奥运会,我们的小将曾文蕙在女子街式决赛拿到了决赛第六名的成绩,张鑫则是在碗池项目拿到了第15名。而这一次,我们有三名女选手进了街式的资格赛,一名参加碗池赛,相比去年有了很大进步。

在街式决赛中,14岁的崔宸曦拿到第四名,差一点点就可以拿牌了。虽然在轮次赛中有一些失误,但把能做的、会做的都做了。这也是中国队在奥运会滑板项目上的历史最好名次。

崔宸曦年纪还小,未来还大有可期。还有碗池项目的郑好好,才12岁,未来都还有很多的时间去练习,再拼一拼。我们看看下一届洛杉矶奥运会能不能有机会再上一层楼。

男子项目也是,看能否在之后四年中,加速跟上国际发展脚步,走上国际舞台。

田军(右一)与其他滑板裁判合影

期待:推动滑板商业化

记者: 自滑板入奥以来,讨论度不断提高,像您刚刚提到的本次巴黎奥运会的女子碗池选手郑好好,作为年纪最小的选手参赛,也引发了很多关注。您认为滑板入奥对于国内滑板运动的氛围产生了哪些影响?

田军: 滑板入奥无疑是加速了滑板运动在国内的发展,整个产业爆发式发展,参与人群越来越多,滑手年龄层次也越来越广。

我刚开滑板店那会,滑板在国内还是一个很小众的运动,滑板店很少。以前的滑板群体是很小范围的,依靠当地的滑板店、俱乐部或者大学社团的方式聚集。我开店的目的之一,也是推广这项运动。

而滑板入奥之后,官方在政策上就对这项运动进行了推广,去扩大群众基础。首先,各地开始新建一些滑板场地,各省市也开始组建滑板队伍,培养滑板人才选手。与此同时,相应的全运会、省运会等各层面的官方赛事,都增加了滑板项目。这就让年轻人和家长摆脱了一些刻板印象,看到滑板是一个正规的项目,也是一个可发展的项目。

所以我们说,2016年以后,滑板才算真正在中国开始发展起来。

田军滑板近照

记者: 您认为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地推广滑板运动?

田军: 现在一方面,我们在竞技体育层面做运动员、教练团队建设,还有后勤配合,这些专业化的东西。

另一方面,要推动整个行业发展,我认为还是要更加商业化。像国外的滑板产业,就已经是非常健全的一个模式。

怎么商业化呢?首先是让更多人理解这项运动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比如让更多的品牌进入市场,让他们举办相关的滑板赛事活动,提高除奥运会之外滑板运动在大众视野中的曝光度,提高滑板的人群基数。另外也可以通过名人明星的带动效应,让更多青少年看到滑板这项运动。有了人有了活气,产业自然也会发展得更好。

(文中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