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木质香、中药香与辛辣感的荡气回肠,中足火的铁罗汉,敢挑战吗?

2024-08-07美食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村姑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喝铁罗汉的呢?

是从人人都「粉」肉桂开始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是很多人都在走的大路,一条是只有几个人走的小路。

大路很容易走,但人太多,拥挤不堪,喧嚣繁杂;另一条路,人少,难行,壁立千仞,但胜在风景绝佳。

金牛座的村姑陈,便走了这样一条,少人的路。

喜欢上了铁罗汉,并,矢志不渝。

在纯料肉桂已经少之又少的今天,在金牡丹黄观音等等高香品种大举入侵正岩肉桂泡袋的今天,喝铁罗汉,仿佛成了更好的选择。

至少铁罗汉里面不会被拼进香到令人发晕的金牡丹——有拼铁罗汉的闲功夫,拿去拼肉桂岂不是赚得更多?

是以,位列武夷岩茶名丛「 仙班 」的铁罗汉,终于用它「不商业」的一面,向我们证明了它存在的价值。

纯料,古老名丛,当归药香....

这些标签的精准贴合,一再告诉我们,铁罗汉,是一款多么难得的,岩茶「奇花」。

是新茶客老茶友都想要一亲芳泽的,倾国名丛。

【2】

这次选中的这款铁罗汉,是一款树龄相对较老的,老丛铁罗汉。

那股子当归的香气,那股子老树的浓郁木质香,那股子姜桂之性老而弥辣的辛辣感,着实令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当然这些都只是铁罗汉的常规表现而已——若铁罗汉没有这样的风骨,还敢自称「古老名丛」么?

其最具特色之处在于,这款老丛铁罗汉,它在当下的时间点上市,还没来得及焙到足火与高火。

从前的铁罗汉,每次与列位看官见面时,都是已经焙得透透的,做得透透的。

廉颇老矣的样子。

而这次,它尚只达到中足火的程度,便呈现出一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感。

汤水清润,清而不薄;香气沉郁,浓而不烈;滋味饱满,丰腴而不刺激....

是正当壮年的红脸将军关羽,打了胜仗,不要任何赏赐,只要求护送义嫂回家,自此创造出千年 画本 佳话——关云长千里送皇嫂。

那种中青年的热血,激情澎湃,重义守诺,尽在这一杯老坐铁罗汉的汤水中了。

于是我们喜欢这一杯清润柔滑的铁罗汉。

它不但是铁汉,还饱含柔情。

抿一口,在木质香中药香与辛辣感的洪流里,荡气回肠。

正岩名丛

【三仰峰铁罗汉】

【品鉴笔记】

【干茶】

洗净盖碗,沸水温杯,趁热投入干茶。

干茶坠入瓷碗内壁那一瞬,只见根根条索,铿锵酥脆。

低头细看,条索粗壮有老树之风流,揉捻紧,条索匀。 摇动盖碗后,碗底也没明显碎末,极具完整性。

整碗干茶远远看之,黧黑色为主,少咖色。当年八月就能喝到这等中足火功铁罗汉,实为饮茶乐事。

合盖摇香,趁热揭开一角凑近,深呼一鼻子,焦糖香与酵香,盈而而出。

随后而来的,是木质香与药香压轴。

木质香气质朴,带有老树的老辣;当归药香沉郁,铁罗汉的铮铮铁骨,未尝其味,已晓它的品种底色。

第一冲:

将水烧沸。

将铁罗汉泡好的诀窍无它,一定要用沸沸的水。

沸水一冲,在四周静谧里,能听到轻微呲呲响动, 似三伏天的地面被高温炙晒到65℃以上,泼一盆清水,干涸地面发出的饮水声。

听其声,足可窥见背后的优秀干燥度。

环壁冲入沸水,合上盖子,速速出汤。

头泡茶汤色清透,呈琥珀色,偏橙黄。

揭盖热闻,前调便是高亢激昂的老辣木质香,相携焦糖香,齐头并进。

闻过香,闭上眼,脑海间浮起雄浑壮阔的「东逝水」旋律,一江宽河,大气磅礴。

木质香、焦糖香、以及随后登场的当归药香,似惊涛拍岸,激流勇进,层层叠叠涌现。

中调的根茎类茶香阵营未变,药香馥郁度在递增, 似大片老树黄芪、当归、党参等增补益气药材,合力升腾出来的雄浑药香。闻之,通窍又醒神。

冷后去闻冷掉,犹带三分清凉的焦糖香,盘踞盖上。

木质香与药香的风头不甘示弱,你方唱罢我登场。冷香轻盈,两三种不同的香气似蹁跹蝶,缠绵至天涯。

分汤进入小杯子,趁热小口啜之。

香,柔,细,滑,幽幽药香绽在汤水中,将铁罗汉的侠骨柔肠演绎得淋漓尽致。

汤中是纯粹当归药香,暂无一丝花香踪影。

茶汤柔滑,携带3分清甜,7分细润。

本以为,这道茶的风格会一路「柔」到底。但咽下茶汤,回甘中药香、木质香一起出现,来了场回马枪。

回甘里是猛猛的清甜与清凉,将正岩铁罗汉的刚与柔尽数诠释。

柔而不薄,柔而不空,柔而不淡,丝丝绵劲早已尽显茶汤中。

第二冲:

继续沸水冲,环壁浇注。

冲出茶汤,肉眼可见汤色在加深,为深琥珀色。

茶汤冲进玻璃杯公道杯那一瞬,被镜头捕捉下来的光影感极美—— 清透,且明澈莹润。

照例先趁热闻,木质香、当归药香、辛辣味,三香列阵,排成了三路先锋。

焙至中足火的丝丝焦糖香,则作为背景板,从未退场。 木质香的老辣感继续在增强,似圈圈年轮增添下,历经岁月沉淀留下的斑驳浮沉。

稍冷,再闻,木质香携手丝丝薄荷凉气登场。

从自带辛辣的木质香,转变为带有薄荷感的清幽木质香。

像走进密林深处,迎面吹来的林下风——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分汤进入茶杯,举杯轻摇,无意间瞥见汤中已有小气泡, 未尝,已知稠度渐增。

汤中的劲道感增强, 更润了,更稠了,恍若一瓶加入浓郁木质香的精华水,香透肌肤。

细细啜之饮之,只觉舌面留香,齿间留香,连喉间都徘徊着木质香,清明的木质香、药香、辛辣味承包了味蕾的所有感官,超然崛起,雄霸一方。

咽下茶汤,回甘快,生津甜。不知几何起,舌面竟生出了丝丝花香。

似细密的,开满洁白小花的藤蔓,攀援到高高的树干后,木香与花香一并出场,营造而成的花木香。

汤中的木质香浓郁, 一时恍兮惚兮,差点以为杯中的,是老丛水仙的茶汤。

这股子木质香,除了浓郁,更为绝赞的是层层递进感。

初闻,伴着辛辣味登场,带有「老而弥辣」感; 再闻,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木质香伴着细幽花香而出;后闻,风轻云淡中,悠悠薄荷感冲破木质香编成的密网,跃然而出。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生津泉涌间,从微甜生津里流淌出来的木质香,昭示着这泡老树铁罗汉的内家功力不俗。

第三冲:

照常沸水冲,茶汤依旧是深深琥珀蜜蜡色,很透也很亮。

然,热闻时焦糖香渐渐淡去。给木质香与当归药香,让出了更大的舞台。

揭盖热嗅,盖上的木质香透着熟悉感。

是品相极好的风化木料,经受岁月侵蚀,百年风霜,洗净铅华后,自然流露的深邃之气。

硬质木料本就生长极缓,缓缓生长间,攒足细密肌理。再经岁月缓慢风化侵蚀,散发出来的木本香气,更是纯粹天然。

闻之,让人忍不住再去细嗅。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山中深溪,古树横斜。空岩之上,幽石静卧。

彻底冷透的尾调,清凉薄荷香氤氲,当归药香与木质香如山间行走的雾霭,缥缈往前,涌向山峦深处。

这是正岩幽深山场生出的岩茶,共有的气味密码。

闻盖香,当归药香作为铁罗汉的本香一直没有退场,它只是被木质香暂时盖过锋芒。

药香已经糅进了木质香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

根茎类当归中药的质朴香,究其本源,不也是粗壮的木头根系么?

啜茶尝汤,木质香浓,焦糖香也浓,似蜜炙过的当归药香深邃—— 铁罗汉作为岩茶界的传统品种,保留本色出场,方属品丛本色。

汤水入口软糯细滑,醇厚劲道渐增。

汤中的劲道,非浓烈,非刺激,但却让人尝出它的绵绵力道。

是已入化境的张三丰,修为深厚,哪怕是最基本的罗汉拳,都自带涟漪般散开的内劲。

稠糯,柔滑,刚劲,果真是正岩茶的绰绰风姿。

在这般炎热的长夏, 久坐空调房,喝上几杯,恍如置身在繁茂密林里,与林木独处,周身上下都是森然清凉。

回甘里,带有轻盈幽冷花香, 是雨中的丁香,夏夜的莲,深巷中飘散的七里香,轻淡,又不失秀美。

深林人不知,清风来相伴。

【后记】

三国演义里说,关羽是卖绿豆的。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务农肯定是真的。桃园三结义里,就张飞的家境好一些。

关云长长得帅,生的儿子也帅,最后的结局,也帅。

千古艰难唯一死,当纵横历史的大人物们功成名就的时候,最忧虑的,就是自己该如何在人生舞台上谢幕。

是剁了尾巴去,还是活成一个令人厌烦的老政治家,死后还要背上千古骂名,这一类的代表人物,是张居正。

一条鞭法为明朝续命两百年,老张却被钉于佞臣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关羽是幸运的。

他活成了仁义礼智信的典范。

虽然没有一统中原、延续蜀汉王朝百年基业,却活在了闽粤生意人的店堂里、江湖帮派们的香堂里。

刘张诸葛早已经作古,不去成都不太会想起他们的长相,但关二爷的音容,永伫闽粤人香龛里。

适年过年,享受香火供奉。

甚至关二爷还随着闽粤人的足迹,飘洋过海,去了东南亚,去了欧洲,去了美洲。

据说某些汉化深的老外,开店亦是要请一尊关二爷的神像去供奉的——这样就把福清帮长乐帮闽南帮台湾帮中的海外油子们,统统都镇住了。

有一年去参观武夷山三坑两涧里的老茶厂,那账房先生办公的房间里,就有一座从岩壁上敲进去的神龛,里面供奉的神已经在十年浩劫里不知所踪。

但我固执地认为,那里面供的就是关二爷,他亦是护佑过这片岩茶热土的。

正如人们对于铁罗汉的想象——高大,威猛,为天下苍生举薪的,铁塔勇士。

今天的这款侠骨柔肠的铁罗汉,就遥敬关二爷吧。

义薄云天,碧血丹青。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