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正确的面包不应该太高调

2024-03-28美食

当别人的夜宵都是泡面的时候,我都会特立独行地拿出抽屉里的面包。就是超市里那种 3.5 元一根的那种,一是因为能立马打开就吃很方便,二是中二因子作祟,把面包当点心塞进嘴里的那一刻,自己仿佛立马就拥有了贵族的气质,现在想起来都十分荒唐。当时得到面包的方式也很固定,要么在小吃摊上,要么在楼下超市里,在没有某红书的年代,是种草还是踩雷全靠缘分。

后来,面包出现的场所越来越捉摸不定,要么在烘焙店里,要么在咖啡馆里,有的甚至还出现在了人们的背包里,比如法棍,如果你的照片里不背几根法棍,那么在朋友圈里,你的法式风格可是大打折扣的。而且面包的吃法也是形形色色,其中最令我瞠目结舌的吃法是面包和大米饭混合在一起, em ,我不理解。

这么多年来,我对面包一直避而远之,一方面原因是对那种难以名状的面包黑暗料理伤到了;另一方面是,自己很在意吃的是不是正确的面包。

什么是正确的面包呢?打个比方,就比如你去挂着长沙米粉牌匾的店去吃饭,会在意吃的是否是正宗的湖南味道,比如你去大同喝苦荞茶,你会在意雁门苦荞茶是不是这么个喝法;而面包是欧美流行到国内的食物,我会很在意它的口感是不是正宗的欧式风味。

直到最近听了一个关于面包的播客之后,我发现了新大陆:恰巴塔,司康以及各式各样没有听过的面包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主食,全麦面包在中古世纪的欧洲竟然是穷人的食物;法式风刮得很大的法棍,原来在亚洲惨遭嫌弃 ···

关于破圈的法棍,其实从食物的层面来讲,正确的法棍更加偏向于贝果的制作,孔洞偏大,内部组织偏白,排气比较充分,配料里面一定有维 C 和新鲜酵母,并且发酵充分。外观上表皮硬脆,老化速度很快,所以一般当天做好就要当天吃掉,欧美人的主食就是面包,这样的法棍倒也对欧美人的胃口。

而出了国的法棍只有加入当地的饮食习惯,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比如越南人吃法棍,他们不喜欢气孔太多的面包,而且他们吃面包的时候不希望酱汁漏下去;比如,日本人偏爱短法棍,短法棍的排气更少,软组织比例较多,老化所需时间更长,更适合日本主妇做菜的需求,比如料理摆到菜上的开放三明治。

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我们并不觉得我们吃的是外来食品的时候,是它们普及率最高的时候,比如肯德基,麦当劳,我们只把它当快餐,我们也不在意美国的肯德基是不是和中国的肯德基是一个味道。很多小孩子一出门就吃肯德基,也不是因为它来自国外,而是小孩子也肯定它的味道。

在国外的博主曾对国内外不同肯德基做成测评,味道确实有差异,但是当它迎合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之后,就变得受欢迎。但自从 「精致生活」「仪式感满满」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被大量谈论的时候,我们在意的东西似乎转移了。吃意面不用叉子,似乎不对;吃寿司不沾芥末,似乎也不对;吃吐司不配黄油,似乎也不对。

这种仪式感和正确性不仅把一餐食物变得繁琐,复杂而且也在无形中让不同的生活方式背后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形成对立。比如我看到你吃馒头稀饭的时候,脑海里下意识说,哦,你吃的是中式早餐啊;比如我今天的早餐是面包的时候,我一定会的配一个煎蛋或者烤肠等等,这些其实都是无意识的准备。

但其实还有从餐具到氛围灯这种精致到底的生活方式,有人为自己甘之如饴的生活方式买单,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更敏感的表达类似于 「白人饭」之类的,好像又多了几分戏谑的味道。

尽管在沿海城市,面包从点心,零食已经跨越到主食,但是在其他二三线城市还是对此并不感冒。正确的面包是否该上桌呢?经过改良的面包要低调的进入大众的生活还是高调的为某种文化站台呢?

标榜某种生活方式的面包似乎为一些人造了梦,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成为了阻碍自己走向普通人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