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在蕲春,总要来一次老街吧

2023-12-12美食

有人说,风是有味道的,城市的风带着让人焦躁的气息。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而过的人群,鳞次栉比的楼厦,待久了,总觉得喘不过气来。老街的风却是轻飘飘的,带着一点点的烟火气息,让人忍不住卸下疲惫,安抚着人心。

走在不宽不窄的漕河老街里,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新鲜出炉的小笼包,热气腾腾的牛肉面,金黄油亮的炸油条,虽然已是上午九点多了,生活在这条街上的人们,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享受着便利的烟火生活。

55岁的夏艳广师傅,在老街「打」了33年。「30多年了,这里的变化真大啊!」1990年他从广济慕名来漕河老街拜师学艺,做起了白铁制作行当,给大铝锅换锅底、清烟囱。「这里真的让人难以割舍,在这条街住久了,都不愿意离开了。」夏师傅说他是比较怀旧的,舍不得早上的那一口脆香的油条,舍不得香喷喷的豆腐脑舍不得左邻右舍的笑脸,舍不得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20年前,老街还是长长的泥巴路,大雨过后,路上的小水坑里积满了雨水。一群孩子打着赤脚跳进水坑,故意将积水溅得老高,也引来了路边书摊店主的担忧。一边喝斥别把积水溅到书本用品上,一边又发自内心地送些笔、书给天真的孩子们,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

2005年,曾经的老街开始「改头换面」,街道修成了水泥路面。两边的商铺都往后退2米,路沿石火烧板也贴起来。「路变好了,也更宽了,但是那股气儿还在!」夏师傅感慨地说着。

有人说,老街最有回忆的还是那些「小修小补」。75岁的钟表匠老郑,把自己的热爱留在了老街。他说自己即是手艺人,也是「守」艺人。「到今年算的话,我修钟表修了60年了。」老郑15岁的时候开始学徒,37岁带着家伙什儿来到了老街,在这里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从意气风发到古稀之年,老街不仅仅是他工作的一个舞台,更是他的人生一部分。老郑说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来老街出摊。这里有他最好的朋友老高,这里也有他看不完的人生百态,「现在人老了不中用了,就算没什么生意,但是每天能跟朋友一起,聊聊天、喝喝茶,感觉生活也挺不错的。」老郑说这条街道见证了他俩几十年的革命友谊。这里,就是他的「小江湖」

篾匠的竹货,管窑的窑货,铁匠铺的锄头,手工编扎的高粱杆笤帚,印着火红封面的老式日历。他们,记载着老街的变化,也承载了老街的厚重。

生活的本质也许不是去丢,而是去修。这些曾经的老行当,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它们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更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便利」。城市一直在发展,老街依然陪伴在我们身边。在它的敲敲打打和缝缝补补中,串起了市井巷陌的那一抹人间冷暖,温暖着每一个蕲春人的心。

(来源:蕲春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