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耗儿鱼的重庆故事

2024-07-26美食

在重庆,不论是火锅店还是江湖菜馆,耗儿鱼大概是普及率最高的海鱼了,甚至不少重庆人会自豪地说,「耗儿鱼,本地特产!」

那一条海鱼为何会在重庆的美食江湖,翻起如此大的浪花呢?

冷锅耗儿鱼 (汤香耗儿鱼供图)

耗儿鱼的学名叫绿鳍马面鲀,也称马面鱼、橡皮鱼,我们平常所见的,已经是它去头去皮去内脏的模样了。

耗儿鱼在重庆大量上市,大约是在1976年底至1977年春节前这段时间。据说是因为当时青岛作为重庆的友好城市,向重庆输送了一大批耗儿鱼,让重庆人第一次见到了这种海鱼。

重庆中华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卢郎介绍,耗儿鱼刚进入重庆市场时,既没剥皮,也没去头,个头还小。市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鱼,觉得这鱼长得像耗子,于是「耗儿鱼」这一花名不胫而走。那时候菜店老板还要手把手教顾客如何给耗儿鱼去皮。

至于耗儿鱼怎么吃,重庆人就更加没有经验,只是想着海鱼也是鱼,就按照各家鲫鱼、草鱼的做法来,这也是为什么今天重庆的耗儿鱼口味如此多样的原因之一。

在重庆,最早正式以厨师身份开发耗儿鱼相关菜肴的,是有「山城一把刀」之称的王志忠。当时,王志忠在沙坪坝红旗总店当教员,耗儿鱼进入重庆后,单位领导要求他研发耗儿鱼菜品。那时候王志忠也不知道从何入手,就按照耗儿鱼硬脆且腥味较重的特点,一股脑地开发出了干烧耗儿鱼、葱烧耗儿鱼、香炝耗儿鱼、香煎耗儿鱼、酱烧耗儿鱼、麻辣耗儿鱼、水煮耗儿鱼、怪味耗儿鱼等一百多道耗儿鱼菜品。

泡椒耗儿鱼 摄影 / 陈科儒

这些菜品开发出来后,每天几十道在餐厅展出,除了本店员工,还有其他地区的厨师来观摩、品尝。

受到王志忠的思路影响,很多餐馆开始将耗儿鱼和店里原有的手艺结合起来,很快耗儿鱼就走进了当时重庆的各大餐馆。

永川汤香耗儿鱼就是这样的典型。老板张华原本的拿手菜是冷锅鱼,最初他只是把冷锅鱼底料煮耗儿鱼作为配菜,后来,来吃耗儿鱼的食客越来越多,张华索性将耗儿鱼作为主打菜品,连店名都改成汤香耗儿鱼,推出了水煮、泡椒、尖椒、干煸多种口味。现在,张华的耗儿鱼制作底料已经成功申请了永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几十年的普及,耗儿鱼已经成了重庆的地道美食。在纪录片【风味人间3】一段讲述重庆火锅的镜头中,取景点南岸四桌火锅的主角就是耗儿鱼。

纪录片【风味人间】中,火锅中热辣滚烫的耗儿鱼 (四桌火锅供图)

除了大小餐馆,耗儿鱼还走进了重庆本地人家,成了一道传统家庭大菜。在王丹梦家的餐桌上,逢年过节一定会出现一大盆红烧耗儿鱼。这是她外婆的拿手好菜,后来手艺传到了母亲手里。现在王丹梦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她又从母亲手里将手艺学了过来。王丹梦笑道,「等女儿长大些,我也要教她这道菜,毕竟生活里总要学那么一两道拿手菜嘛。」

文 | 今日重庆记者 高维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