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宁玉萍:勇攀阿尔兹海默病研究新高峰|致敬第七个中国医师节

2024-08-21健康

访谈嘉宾: 宁玉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党委书记

采访者: 【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杨瑞静

深度老龄化的当下,超1000万人群及家属被困在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带来的痛苦与看护负担中。

「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三级甲等脑科医院,我们必须回应这些呼声与需求,为攻克AD贡献力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下称「广医脑科医院」)党委书记宁玉萍 自2010年起便组建了专门的AD研究团队,并带领团队建立起华南最大的AD风险人群队列。

由于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晰,目前AD的治疗只能对症,无法从根本上治愈。「但早期、积极、综合的干预,能有效减缓患者认知下降速度,至少延缓患者5年以上病程,而这将大大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宁玉萍强调,等到严重影响生活之后才送来治疗,就会非常被动。

经过十多年研究,宁玉萍团队拿下多个国家与省级科研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深入研究了情绪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而且自主研发外周血筛查技术,让AD的早期检测更为快捷便利。

与AD的抗争,尤其是早筛早诊的实现,只有科研与技术创新还不够,还要激活各方力量,创新工作流程,搭建一体化平台,形成一个全新服务体系。

「我们要联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打造阿尔兹海默病防治联盟,将疾病早筛、医疗干预、科研协作、宣传科普都纳入进来,形成‘筛查全覆盖-干预全过程-管控全人群-科普全天候’的全流程工作模式。」宁玉萍在2024年广州市政协会议上建议道。‍

抑郁、失眠、焦虑

小心可能是痴呆前兆‍

AD俗称「老年痴呆」,其最明显也最广为人知的特点是患者记忆力下降、言语混乱等。然而被很多人忽视的是,抑郁、失眠、焦虑等情绪障碍,或许也是AD的先驱表现之一。

「前期我在门诊中遇到过非常多失眠、抑郁等情绪问题的老人前来就诊,我并没有往其他方向多想,只是集中治疗情绪问题,但是后来发现情绪问题虽得到缓解,认知状况却越来越严重了。」这也促使宁玉萍开始思考,情绪障碍是不是与认知障碍有关?两者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带着这些疑问与假设,宁玉萍及其团队开始着手组建AD风险人群队列研究,探索情绪障碍与认知障碍两者之间的关系。经过十多年的研究,队列研究成果累累,发现了情绪障碍与认知障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搭建了老年情绪与认知障碍一体化智能筛查防治康复平台,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升级检测

AD确诊至少提前10-15年‍

任何一种疾病的确诊都离不开检测结果的验证,目前AD的精确诊断需进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或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测病理蛋白——这两种检测不仅操作复杂、要求较高,而且花费高昂,普及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AD的早筛早诊。

能否有一种更为快捷便利的方式,例如抽一管血,便可以测出患者是否患了AD?基于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宁玉萍团队做到了。

「今年1月,我们团队成功研发出AD的血液检测,即生物标志物检测,只要检测患者AD相关的蛋白有没有达到警戒值,便可以测出患者是否患AD。」据宁玉萍介绍,该血液检测不仅能保持高达90%以上的精准度,而且简单便捷,经济实惠,非常便于推广与普及。

检测手段可及性的提升也为AD的早期识别提供了助力。「在认知障碍早期,我们很难要求所有患者去做腰椎穿刺或PET检查,但是抽一管血是非常容易的。」宁玉萍认为,检测方式的优化升级,将帮助AD的确诊至少提前10~15年。

目前,AD的外周血筛查已经被写入新版国际专家共识。「现在我们要加强科研能力,制定中国人群的外周血筛查诊断标准,并尽快应用于社区,助力AD早期检测水平的提升。」宁玉萍说道。

越快越好

早期干预可延缓五年以上病程‍

由于AD病理机制复杂,现有治疗药物往往仅针对单一靶点,这可能是造成现有药物疗效不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实现AD治疗的突破,基于整体观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2023年6月,【科学-转化医学】发表重要研究,结果显示在AD出现临床症状前肠道菌群已发生异常,文中预测「定向干预肠道菌群可逆转或改善AD病理」。更多文献资料显示,脑肠轴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基础慢性疾病有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早期、积极的干预可以延缓患者认知下降速度,帮助他们保持更长时间的健康生活,而这无疑会大大减轻家庭负担。

「简单来说,两个患者同样都是轻或中度痴呆,积极干预的患者在5年内生活大概率还能自理,但是完全听之任之不干预的话,1~2年内或许就无法自理了,就需要被长期照护了。」宁玉萍说道,延缓疾病进展、保持患者正常功能是目前AD干预的一个最重要目的。

确诊之后,AD患者的干预与治疗是全方位的,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帮助患者控制其危险因素,包括调理血压、血糖、血脂等异常情况,改善失眠、焦虑、烦躁等情绪障碍,倡导健康饮食、适当的体力和脑力运动。此外还需要培训患者家人,指导其正确照顾、陪伴AD患者。

「我在门诊中曾经遇到过一个中度AD的老先生,他除了记忆力不好,也有情绪问题,经常疑神疑鬼。」宁玉萍回忆道,但是经过药物等一系列干预,尤其家属经过培训之后做得非常到位,不仅帮助患者调整饮食,而且经常带他出去运动,打乒乓球、打麻将、跳广场舞等。「这个老先生逐渐恢复了一定的社会功能,甚至可以单独出门买菜,回来自己做饭,这在之前都是无法想象的。」

经过多年研究与积累,宁玉萍团队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AD干预方案,包括风险因素与个体需求评估、数字化认知训练、神经调控、音乐治疗、嗅觉训练等,其中尤其是音乐治疗,非常受患者的欢迎。「音乐治疗可以有效刺激和改善患者的长时与短时记忆,帮助他们恢复日常生活的能力。」据宁玉萍团队的音乐治疗师王天乐老师介绍,音乐治疗期间,患者和同伴、治疗师之间的语言对话的流畅性提高;音乐治疗结束后,患者说话、微笑、触摸、哼唱等社交行为也明显增加。

「整体来看,相对于后期高昂的治疗与照护费用,早期筛查和干预不仅成本较低,而且能有效延缓认知下降的速度。」据宁玉萍介绍,积极干预、关口前移,早防、早筛、早治,是目前AD防治工作的重点。

创新体系

打造早诊早筛一体化平台‍

然而,并不是所有AD患者都能享受到早期干预带来的好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筛查出来的AD患者中得到有效干预的比例低于20%。

其中,病耻感是最大的阻碍因素。「许多患者及家属对这个疾病没有正确认识,认为老年人‘老糊涂’是正常的,而且觉得痴呆这个名字带有侮辱性,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或家人有痴呆,也不愿意带老人来检查。」宁玉萍说道,有些稍微了解情况的家属则心态消极,认为既然AD不可逆,不管怎么努力也治不好,还不如放弃治疗。

因此,向社会科普AD相关知识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更积极地进行科普宣教,提高AD的知晓率。」宁玉萍呼吁道,虽然AD不可逆转,但尽早识别、积极干预、延缓病程也有非常大的意义与价值。「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不要等到已严重影响生活,才送来治疗,那个时候就很被动了。」

2024年广州市政协工作会议上,宁玉萍提案的主题便是AD早筛早防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希望联合各级医疗机构,尽可能降低AD的筛查与干预门槛。在目前的防治方案中,老年人可通过在线小程序进行初步自测,若评估结果风险较高,可前往社区医院进行详细问诊筛查,后续若有问题,可再到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记忆门诊进行最终检测和诊断,并商讨确定干预与治疗方案。

未来,宁玉萍还希望能够成立阿尔兹海默病防治联盟,打造一个含疾病早筛、医疗干预、科研协作、宣传科普「四位一体」的服务新体系,形成「筛查全覆盖-干预全过程-管控全人群-科普全天候」的全流程模式标杆。

经过她多年的工作与呼吁,越来越多的老人主动走进记忆门诊。2022年,专门来广医脑科医院看记忆认知障碍的有9300多人次,而到2023年则提高到了10000人次左右。「无论是我们医院还是其他医院,记忆门诊的门诊量都在上升,越来越多记忆力下降的老人开始自觉主动前往医院进行筛查。」宁玉萍说道。

努力初见成效,但面对尚未突破的AD,宁玉萍步履不停。「我要带领团队在老年情绪与认知障碍领域继续登峰。」宁玉萍坚定地说道,「一定要瞄准那些尚未解决的难题,紧跟国内外前沿知识,让研究能更多、更早地转化到临床,真正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