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谷雨微)1月31日,北京市公布34项2024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包括为符合条件的慢性病人,开具12周长期处方。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多地开展了长期处方服务,在规范管理下,处方的周期以及覆盖病种范围均得到进一步放宽。
根据各地出台的政策,针对已签约家庭医生且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有长期用药需求的患者可开具长期药品处方,首次长期处方用量一般不超过4周,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2周。
2024年1月20日起,浙江省医保局将恶性肿瘤等16种特殊病种纳入第一批省特殊病种范围,并可开具长处方;1月29日,湖南省卫健委将98种常见慢性病纳入到该省首批长期处方适用慢性病病种目录。随着处方用量上限的拓宽,各地也在逐步扩大长期处方慢性病病种覆盖范围。
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委会常务副主委康震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处方药量上限从1个月用量增加到3个月用量,可以减少医保和患者的挂号费支出,减轻政府医保和患者就诊的负担,尤其是多科室挂号开药的情况。」
作为慢性病长期处方全国最早试点之一,北京市开展长期处方服务已有6年多,主要覆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5类常见慢病。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此前咨询了北京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表示可以开具长处方,但具体情况需要由医生判断。
「出于对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考量,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来问诊、复查,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果间隔时间较长,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不容易发现和及时调整用药,可能耽误病情。」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牛琦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处方并不适用于所有慢性病,而是有一定的适用病种,这也意味着各地存在长处方的增补权限,需要根据病种来确定长处方的用药范围。
「多数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若病情未好转或出现不良反应,会经常换药造成用药浪费,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因此目前12周的开药量为患者提供了很大便利,后续的随访管理才是关键。」康震表示。
「总体来看,规范长期处方管理,患者的用药安全会得到更多保障,而处方开方时间长短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后期的随访管理,因此需要充分调动各方的医疗资源,将医院、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纳入医保综合管理,同时也要不断提升社区药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其充分发挥把关作用。」康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