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一饿就心慌、手抖,是怎么回事?实话告诉你:可能与3大疾病有关

2024-03-15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咱们经常听人说「饿得慌」,这不仅仅是个说法,有时候还真能体现出身体的一些「状况」。

特别是对于那些一到饭点或者稍微晚吃几口就感到心慌手抖的人来说,这可能并不只是简单的饥饿那么简单。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低血糖,顾名思义,就是血糖低于正常水平。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是咱们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当血糖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身体就会发出各种信号,譬如心慌、手抖、出汗、面色苍白等等,有时候还能让人感到头晕眼花、嗜睡,严重的时候,可能还会昏厥。

这里要提醒大家,血糖低于3.9mmol/L就算是低血糖。所以,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及时补充点糖分,比如吃块糖或喝点糖水,一般能迅速缓解这些症状。

不过,对于那些有糖尿病历史的朋友来说,低血糖可能就是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功能不是那么给力,一旦用药不当或者饮食不规律,就容易出现低血糖。

而低血糖的危害,可不是闹着玩的,长时间的低血糖,能给大脑带来损伤,严重的话,还可能危及生命。

甲亢,这个名词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但说到「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就有人耳熟能详了。这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身体的代谢速度加快了。

甲亢的人,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吃得多,热量消耗也快,因此,他们很容易就感到饥饿,而且伴随着心慌、手抖等症状。

甲亢患者的症状,除了心慌手抖,还有可能出现怕热、多汗、失眠、多梦、易怒、焦虑、烦躁等。有些人,可能还会有脖子变粗、眼球突出的表现。

但也有人症状不那么明显,只是偶尔感到心慌手抖。这就需要通过医院的检查,比如测量甲状腺激素水平,来确定是否为甲亢。

甲亢的治疗,可不像低血糖那么简单,不能光靠吃块糖就能解决问题。这需要根据医生的诊断,采取药物治疗或者其他治疗方式。

如果不及时治疗,甲亢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长期下去还可能引起心脏病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当肚子咕咕叫,人们通常会想到是饥饿在作怪。但是,如果这种感觉伴随着心慌和手抖,这可能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饥饿了。

肠胃疾病,作为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问题,有时候也会引起类似的症状。

肠胃疾病的范畴很广,从胃炎、胃溃疡到肠易激综合症,这些都可能在饥饿时加剧症状。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肠胃疾病可能会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血糖的稳定。特别是在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下,空腹时胃酸与胃壁接触会加剧胃部不适,进而可能引起全身性的反应,如心慌、手抖等。

此外,肠胃疾病还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影响到身体能量的供给。当身体感觉到能量供给不足时,自然会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包括释放应激激素,这些激素的释放,也是导致心慌和手抖的原因之一。

根据一项发表在【消化疾病科学】(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上的研究,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在饥饿时通常会有更加明显的不适感,包括心慌和手抖。

这项研究显示,这类症状并非心理作用,而是实实在在的生理反应。

针对肠胃疾病引起的这些症状,改善饮食习惯是基础。比如,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多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等。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或者是针对特定疾病的治疗。

血糖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家常便饭。但对于那些经常出现心慌手抖症状的人来说,这项检测同样重要。血糖检测能帮助及时发现低血糖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对于预防和控制低血糖具有重要意义。

一篇发表在【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的研究指出,即使是非糖尿病患者,只要有心慌、手抖等症状,也应该进行血糖监测,以排除血糖异常的可能。

血糖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从传统的指尖血采样到现代的连续血糖监测系统,技术的进步使得血糖监测变得更加方便和准确。

而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个体,连续血糖监测系统能够提供更多的血糖变化数据,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血糖波动的模式。

除了日常的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项检测可以反映过去两到三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血糖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应该低于5.7%。

在血糖管理上,除了医疗干预,患者的自我管理也同样重要。这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经常出现心慌手抖的人来说,了解如何自我监测血糖,以及在出现症状时如何迅速应对,是非常必要的。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那些经常一饿就心慌手抖的朋友们,可能需要从生活习惯着手,进行一番调整。

不规律的饮食时间、过度的工作压力、缺乏运动、不良的睡眠习惯,都可能是导致身体出现这些症状的潜在因素。

饮食习惯的调整,是首当其冲需要关注的。应该避免长时间的空腹状态,合理安排每餐的时间和内容,确保膳食均衡,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运动也是调节血糖、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能提高身体对糖分的利用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但是,运动的种类、强度和时间都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调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血糖过低。

睡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缺乏睡眠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影响血糖的稳定。

对于那些饥饿时会出现心慌手抖症状的人,了解一些血糖管理的自我救助措施是非常有帮助的。

首先,要有意识地携带一些速效的糖源,比如葡萄糖片、糖果或者巧克力,一旦感觉到低血糖的症状,能够立即补充。

其次,对于有糖尿病背景的患者,应该定期与医生沟通,根据医嘱调整用药计划。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在血糖低于正常范围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在饮食上,可以尝试分散餐次,减少单次饮食的量,以减轻胃肠的负担,同时也有助于血糖的稳定。另外,适量的膳食纤维摄入,可以延缓糖分的吸收,避免血糖的急速上升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