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104岁眼科学终身教授张效房:只有病人才是第一位的

2024-08-27健康
01:00
阅读提要:
在他心里,只有病人才是第一位的。4年前,100岁的张效房还坚持每周去郑大一附院出诊。直到现在,他出行都是骑着黑色电动小三轮车,那是他多年来出门的指定「座驾」。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坐轮椅,张效房总是说,「我还能走、能动,不给别人添麻烦。」
「前些天,内科医生发现我的心前壁严重缺血,让我卧床。可能是朝不保夕,也许出了大门就会倒下,也许一两天后就会永远闭上眼睛,但是我还有上面说的两项工作没有完成,我不放心。」张效房平静地述说,仿佛这不过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现在我已经熬了一个多月了,希望还能继续熬下去。」
2022年,张效房在【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办公室内。受访者供图
张效房,1920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终身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他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摘除方面有36项发明和改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法;由他改进后的白内障手术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开展,数以百万计的白内障患者恢复了光明。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杨林宋)伴随着一阵轻微的吱吱声响,人群自发地让开了一条路,一辆黑色小电车缓缓驶入会场,车上的人正是今年104岁高龄的张效房。今天的他,一身立挺的黑色西装,格外精神矍铄,岁月在他身上仿佛凝固了一般。
8月10日,久未露面的张效房现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会议中心,参加第二届张效房学术思想研讨会。尽管身体条件已经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外出,但他仍不愿放弃这个与后辈一同交流的机会。
「年龄大了,手术做不了了,现在我只做两件事:一是【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的编辑工作;二是指导学生阅读英文资料、书写英文病历。」看着台下无数双求知的眼睛,张效房似乎也有了更多动力,声音格外洪亮。
活一天,就工作一天,奉献一天
因为身体缘故,这两年张效房逐渐停下了门诊、查房的脚步,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书籍编纂和指导学生上。他每天都起得很早,草草吃完早餐后就移步书房,戴上老花镜,开始一字一句地反复斟酌。
像这样的参会外出,对他来说并不容易。台下有白发苍苍的资深学者,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都是为他而来。听着台上嘉宾对他的赞许与肯定,张效房有些腼腆地笑了,到他发言的时候,他说了下面这一番话。
「作为医生,我在医疗上做得不够好,作为教师,我在教学上做得也不够好,听到刚才夸奖我的话,感到十分惭愧。我把这些夸奖当作对我的要求,我争取做好,不辜负大家对我的爱护和希望。」
从医80多年,张效房始终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在他心里,只有病人才是第一位的,其他都可以排在后面。
4年前,100岁的张效房还坚持每周去郑大一附院出诊。「这么大年纪还上班的就他一个,骑着小电电上班的老教授也只有他一个。」贾焱申是郑大一附院桥头岗的一名保安,每次张效房来,他会从岗亭中走出,做好为他开门的准备。
「有的病人是从好远的地方来,等我好几天,如果我解决不好,对不起病人,对不起人家。」由于年事已高,医院安排张效房每次出诊只挂十个号,面对每个患者,他总是想尽办法解决问题。
「好好活着,活一天,就工作一天。活一天,奉献一天。」这是张效房如今最大的心愿,也是他每年都会许下的生日愿望。
张效房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检查病人。资料照片,摄于2008年。受访者供图
在他带动下,眼科门诊还有不少退休多年仍然在坐诊的医生,其中大部分是张效房的学生。「我也退休好几年了,之所以还在临床工作,就是受我老师的影响,我特别佩服他一点,他从来不放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郝燕燕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唐代韩愈的这句话,是张效房勉励学生时最爱说的。对此,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颜华深有感触。
2012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外伤学组发展的「指挥棒」交到了颜华的手中。他不时就会来向张效房请教。在颜华的记忆里,「张教授非常温和谦逊,他每次改稿不仅十分认真细致,还会和作者一起交流。」受到张效房的鼓舞,颜华带领的学组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甘当蜡烛、奉献光明、耗尽自身。」这是张效房的座右铭。从医79年来,张效房先后培养了70余名眼科硕士、博士,不少优秀学子奔赴各地开展工作,成为我国多个眼科细分领域的「顶梁柱」。
眼内异物摘出手术数量、成功率创下当时国际纪录
尽管已经年过期颐,但张效房对过去的事情记忆仍然非常清晰,口齿清楚,有条不紊。今年8月10日,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专访时,回忆起年轻时代的从医选择,「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期间,条件非常艰苦,由于没有课本,学习完全靠笔记;伙食上,常年没有肉、鸡蛋、豆腐,只有青菜……」
新中国刚成立时,河南的眼病患者很多,尤其是沙眼及其并发症、后遗症,给许多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选择工作的时候,张效房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这里,一待就是一辈子。
「病人的呼唤,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做好本职工作外,张效房便带着年轻医生,利用节假日,深入农村、工矿、学校,为当地老百姓进行义诊,并提出了沙眼新的治疗方法。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张效房在为患者进行手术。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眼睛是否健康,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作为眼科医生,凡是危害眼睛的病,我们都要想尽治疗办法。」几十年来,张效房改进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手术」,让我国数以百万计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而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面,他完成了36项发明和改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法。截至21世纪初,他先后对全国眼内异物患者进行手术8000余例,摘出成功率达99.62%,率先开展玻切联合异物摘出手术,创下了当时国际上例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国际记录。
张效房行动更是不似往昔,但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做着自己能做的一切。采访时,偶尔有挪动的需要时,但张效房坚持每次都要站起来,不肯为他人添一点麻烦。
他来时骑的黑色电动小三轮车,是他出门的「座驾」,如今已经换了第三回。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坐轮椅,张效房总是说,「我还能走能动,不需要那个,不给别人添麻烦。」
「工作就是灵丹妙药,工作就是生命」
「五脏不全,四脏有病,腿没有劲儿,走路有些困难,耳朵是助听器,眼睛是人工晶状体,牙是假牙。都是假的。」2021年,张效房荣获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在采访短片中,他笑着调侃起自己的身体状况。
这位看起来精神矍铄的老人,实际上是一位接受过大大小小十几次手术的癌症患者。最严重的一次,是在一场肾癌手术中摘除了右肾。在这次手术前,他决定将自己毕生的积蓄120万元全部捐赠,建立眼科医学学术基金。
这次手术之后,张效房更深刻地体会到时间的宝贵。从那时起,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眼科工作中去。
张效房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工作。资料图摄于2020年。受访者供图
2018年,他接受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邀请,参与著名老专家抢救性出版计划,将自己一生的经验编写入【张效房眼外伤学】。张效房对生死毫不避讳地说,「什么是抢救性?就是再不出版,他就死啦。」
「一天早上,我突然收到张教授的信息,他说‘我恐怕就不久于人世,你要好好带领大家把这本书完成!’」8月10日,张效房带的1987届毕业生杨培增告诉记者,当时的张效房得了疱疹病毒感染,身体疼痛、大小便失禁,有时甚至需要药物来镇痛。
大概半个月后,杨培增来看望张效房,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了:刚刚恢复了一些的张效房勉强能下地,病房里面的桌子上摆着厚厚的一大摞眼外伤书稿,他伏在桌前,正在一字一句地改稿子。
杨培增忍不住劝他:「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把身体恢复了以后再工作。」张效房没动,「不行。我要是不工作的话,身体疼得受不了,需要打那些针。但是我一工作就不疼了,工作就是灵丹妙药,工作就是生命。」
这一写就是200万字。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经过夜以继日地查阅文献、整理资料、反复修改,这本书最终于2020年10月正式出版。
「前些天,内科医生发现我的心前壁严重缺血,让我卧床。可能是朝不保夕,也许出了大门就会倒下,也许一两天后就会永远闭上眼睛,但是我还有上面说的两项工作没有完成,所以我就没有住院,我不放心。」张效房平静地述说,仿佛这不过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现在我已经熬了一个多月了,希望还能继续熬下去。我在医疗、教学工作做得不够,希望能够在继续帮助年轻人方面做一些工作。」
说了很久的话,张效房明显有些疲惫,声音也低了几分,他的眼神依旧明亮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