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今日头条【言身中医】的中医入门专栏!如果你希望自学中医,但又缺乏中医的基础知识,我们强烈建议你从中医入门栏目开始阅读。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知识、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的相关基础内容。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自学中医之路有所帮助。中医之路漫长而精彩,愿【言身中医】的中医入门栏目能一直陪伴着您。
中医认识疾病,常遵循以下三大理论:第一基石,司外揣内;第二基石,见微知著;第三基石:以常衡变, 同时 中医诊断的三大原则,第一原则,整体审察;第二原则,四诊合参;第三原则,病证结合。 为了更大家更好地进行对比,此文特意整合在一起,让大家降低学习和理解中医相关理论的难度。
学中医诊病三大理论基石,基础中的核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亦即在认识事物时,应当采取知己知彼,从外揣内,观察事物表现的太过或不及,通过微小的变化看出反常所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一基石:司外揣内
小王问谢老师:"是这样的老师, 能否请您为我解释一下,这个‘司外揣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 小王言简意赅地陈述着问题,同时手中拿着笔记本,准备记录下谢老师的解答。
谢老师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头,示意小王坐下。他靠在办公桌上,抚着胡须,神情专注而又亲切。
" ‘司外揣内’这个概念,源自【灵枢·外揣】,意为通过观察疾病在外部表现的现象,来揣测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通过外在症状来推测内在病理本质的方法。 " 谢老师开宗明义地解释道。
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内在脏腑功能失调,可反映于外部体表,故【丹溪心法】:「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临证通过观察、分析病人外部表现,就可测知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状况,认识内在的病理本质。因此,【灵枢·本脏】有「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之谓。
小王点了点头,目光专注地聆听着,同时快速地记录下谢老师的话语。
" 人体内外是相互关联的,内在脏腑的功能状态会在外部得到体现。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脾胃功能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腹胀等外在症状。 通过观察这些症状,我们就能够揣测出这个人体内脾胃的问题。" 谢老师继续解释道。
【灵枢·外揣】
余闻九针九篇,余亲受其调,颇得其意。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窍,流溢无极,畲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岐伯曰:明乎哉问也,非独针道焉,夫治国亦然。
黄帝曰:余愿闻针道,非国事也。岐伯曰: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浅,杂合而为一乎。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日与月焉,水与镜焉,鼓与响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
黄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请藏之灵兰之室,弗敢使泄也。
"所以,‘司外揣内’的核心就是通过外在症状来推测人体内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这是中医诊断的一项重要方法,也是我们理解疾病本质的途径之一。" 谢老师的语气充满着教导的味道,仿佛在向小王传授一种宝贵的智慧。
第二基石:见微知著
小王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坚定地说道:「谢老师,我想请教您关于‘见微知著’的理论。我觉得这个理论在临床上非常有用,但我对如何运用还不是很清楚。」
谢老师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见微知著’这个理论确实在中医临床中非常重要。你可以想象,人体就像是一个生态系统,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整体的健康。就拿我们中医的诊断来说,常常通过观察局部的细微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展情况。 」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认真地记录下谢老师的每一个字。
谢老师继续说道:「 比如说,我们常常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等来判断他们的体质以及内脏的状况。舌头是心脏的窗口,脉搏则是脏腑的信息传递通道。通过仔细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脉象的变化,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体质以及可能存在的病变。 」
小王跟随着谢老师的讲解,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世界。他不禁好奇地问道:「谢老师,您是如何在日常实践中运用‘见微知著’的理论的呢?」
如目乃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望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诊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谢老师微笑着说:「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患者的面色、眼神、声音等方面的变化来得到疾病的线索。比如,眼睛是肝脏的窍门,反映着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如果一个人眼神无神、呆滞,很可能与肝脏有关。」
东汉名医张仲景晚年行医到洛阳,遇到当时的著名诗人王粲,见他眉毛异常,就判断出他二十年后会得一种病,并劝他服用五石散。当时王粲正值青春,并且处处得意,哪里听得进别人的劝告,最后,张仲景无奈地说:「二十年后你将脱眉而死。」二十年后,张仲景的预言果然应验
第三基石:以常衡变
"谢老师,我看到【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有一句话,‘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我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能否请您解释一下呢?"小王虽然问题简单,但语气却充满了诚挚的求教之意。
谢老师微笑点头,注视着小王的眼睛,仿佛在寻找着他内心的渴望。「小王, 以常衡变是中医的一大核心思想,也是我们认识疾病本质的基础。‘常’,指的是健康、生理的状态,是正常的基准。‘变’,则指的是异常、病理的状态,是与常态相对的情况。而‘以常衡变’,就是在我们理解了正常情况之后,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任何偏离正常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本质。 」
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不同的色泽、脉象,都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而做出判别的。医生诊断疾病时,应当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
小王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一边记录着谢老师的每一个词汇。
「你可以想象,人体的每个器官、组织,都有其自身的常态。这种常态是我们身体正常运转的标志。但当有疾病入侵,身体就会产生各种异常变化。 ‘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恒’,即正常、常规;‘奇’,则是异常、变动;‘揆度’,揣度也。即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道理。 」
脉象的虚、实、细、洪,都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而作出判别的。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并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
以常衡变,就是要我们理解中医的变易思维
谢老师 说:「 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包括生命活动、健康和疾病等,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 变易思维 是指在观察、分析和研究问题时,关注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中医学采用这种思维方式来探究生命和健康过程,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这种变易思维在【周易】中可以体现。 正如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相火论】中所言,‘天生之物,因而持续运动,人之生命也因而持续运动。’持续的运动是永恒而绝对的,而静止则是短暂和相对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人的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壮年、衰老,充分展现了生命的动态变化。人体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不断经历运动和变化,如肺的呼吸、心脏的搏动、脾的运化、肝的疏泄、肾的精藏,以及六腑的传导化物,气血循环,津液代谢,都在持续不断地运动着。 」
谢老师又说:「 在疾病进程中,中医学注重动态观点,通过辨证求因来识别致病因素对机体的影响。 由于个体体质的差异,可能呈现不同的病证表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在不同阶段,病机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所有疾病变化都是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的结果。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失常,气机失调,神明离去,生命活动就会出现异常,甚至危及生命 。 」
小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谢老师的神情。他的眼睛明亮而锐利,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他又问:「谢老师,能举例吗?」
谢老师点点头说:「例如,外感表现为寒证,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转入里化热,形成里热证;实证也可转为虚证;阴虚久而久之可能波及阳虚等。 中医学提倡‘治未病’的防治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这就是应用动态观点处理健康和疾病矛盾的方式,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使其保持生理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必须不断关注疾病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进行仔细分析,灵活调整治疗方法和药方,以防止治疗的失误。
小王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开始明白这个概念的深度。
「 最后,天地万物的变化根本源于它们内在的动力,正如【易传·系辞上】所言,‘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在这里,刚柔指的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方面,两种力量,总体涵盖阴阳。阴阳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演变和发展。 」
谢老师的声音更加低沉,仿佛在述说一段庄严的真理,「
中医学对于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以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理解深受【周易】的影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的相互补充、对立统一的运动是物质世界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法则、纲领、根本和内在动力。因此,中医学强调「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通过综合分析来辨别疾病证候的变化;并提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将调整阴阳视为治疗的基本原则,追求治病的根本。遵循「法于阴阳」是养生之道,顺应四时的变化是维护健康的首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