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缅甸,到底是个什么国家?(深度好文)

2023-12-29历史

转载:史客郎

这两天国际大事件少,刚开始还觉得挺奇怪,认真一想,明白了:这段时间西方在过圣诞节啊,惹事鬼们都忙着过节,搞事情就得放一放了。

不过这正好,正好乘着这段时间,可以写一点过去一直想写,却因为国际不断有事,却不怎么动的文章。

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缅甸这个国家。

前段时间因为缅北一搞,它顿时关注都飙升,但好话不是太多,像有的人说缅族人很怎么怎么样,居然搞电诈,还搞嘎腰子,又搞大缅族主义什么的,感觉很蛮横、很阴险、很狡诈啊,所以还有人就担心:它会不会引入像美国、印度什么的,来和我们捣乱呢?

出现这么多想法,怎么说呢?

这说明大家对缅甸这个我们的邻国,可能不是很熟,今天就来讲一下。

1

先从缅甸的两本史书,都是官方修的,说法却差很大。

一本叫【大史】,上面说缅甸是这么来的: 印度迦毗罗卫有个叫阿毗罗阁的当地首领,他带着手下人,渡海再坐船,沿河进入缅甸内地,建立一个国家,名叫「太公王国」。

缅甸的历史,就从太公王国开始。

太公王国还有没有呢?

没有了。

被一群叫「德由」的人,他们强大无比,给灭了。

那这「德由」人,是现在的什么民族呢?

就是我们。

所以照这种说法,缅甸从一开头,就和我们有灭国之恨!

但在另一本书里,中国的形象就和【大史】完全不同,这本书叫【琉璃宫史】,地位类似于中国四大名著。

上面说:中国人和缅甸人是亲戚,是是「乌底巴」。

这「乌底巴」是「一胎所生」的意思。

这书里怎么说的呢?

在远古帝释时代,有位名叫龙桑蒂的龙公主,因为要看守四位佛祖的金杯,所以就在海岛遨游,遇到了太阳神的后裔,两人邂逅相爱。

这场爱情的结果就是:龙公主生下三个龙蛋。

一个龙蛋从河里漂到中国,脱壳而出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成为中国的皇后;

一个龙蛋掉地上破了,变成宝石,所以缅甸就成了宝石之国;

一个龙蛋沿着伊洛瓦底江漂到缅甸良宇,被一位骠族大叔打水时取回家中,孵出一男孩。

这个男孩长大后智慧超群,力大无比,又是一位神箭手,他就是缅甸蒲甘王朝的始祖,著名的骠苴低国王。

所以中国人和缅甸人,又成最亲的亲戚了。

还有更搞笑的事:【大史】和【琉璃宫史】出现的时间,居然差不多,都差不多在 500 年前,也就是 16 世纪!

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是对的呢?

后一种要准确一点。

上张图。

横断山区!

这地方我去过多次,每次到了后,都有一种感觉,没法形容的那种:一条条极度高耸的山脉,岩石嶙峋,超级险峻,中间再夹着一条大河,翻滚汹涌,咆哮着奔向远方!

往往周围数十里,都看不到一点人烟!

尤其是夕阳西下,暮色苍茫时,会让路过的人充满了不知名的愁苦感!

这个好多条大河平行并列,奔腾向前的地方,历史上是个很有名的民族迁徙大通道!

我之前讲过:在很早很早的古代,在甘肃、青海和四川的交界处,生活着一群人

羌人!

这又得从广义和狭义上来讲。

如果从广义上来讲,那我们汉族,还有像 羌族、藏族、彝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 傈僳族 、景颇族、怒族、德昂族、拉祜族拉什么,统统都算羌人。

境外就更多了:从缅甸到印度东北部,再到不丹、尼泊尔,一大堆的民族。

如果从狭义上来讲,就主要指讲藏缅语的民族了。

因为我们很早就往东走了,占据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再扩散到整个华夏,但其他人还留在原处,那地方生活挺艰难的, 又干旱,气候又不好,很多人都知道这么一句诗,叫「羌笛何须怨杨柳」,就说了这么一副生活状况,所以它们 也得找出路啊!

正好他们前面,有这么多条大峡谷,峡谷虽说大部分挺贫瘠,但总有些靠河的地方,地势平坦,水草丰美,但这些迁徙的人不多,可以搞搞过渡!

等人口多起来,大家又得再往前,再找更好的地方!

然后到了云南,这些大河不再你紧挨着我,我紧挨着你,而是突然散开!

群山中间有很多坝子,也就是山间盆地,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很多人就住下了!

是不是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很快有人会来告诉你:你们这群弱鸡,凭啥占这么好的地方?

什么人呢?

从横断山区,后面过来的人!

也是羌人!

为啥后面的人会说前面到的人是弱鸡呢?

因为大家是一段段地过来的,迁徙时间长达数百年,对这些小民族,历代朝廷向来是会采取这么个政策: 羁縻!

差不多就是:我给你的首领封个官,给你们点钱、物什么的,但你们一要忠于朝廷,二要是朝廷在这地方有战事,你们得也出兵出粮,大家一起去打!

这一搞,彼此就有交流了。

就开始技术扩散了。

尤其是怎么打仗!

但技术这东西,肯定是越后 吸收 的,基本就越会先进嘛! 所以就导致了这么一个结果:越晚冲出横断山区的,战斗力越强,实力越爆表。

因为它接受的技术扩散越多!

那缅族,大概是什么时候,冲出横断山区,进入缅甸的呢?

2

其实如果细心一点,看前段时间缅北「三兄弟」打仗的消息,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比如说大家常会发现:缅甸的军队,好像和我们印象中的,非常不同,除战斗兵外,怎么在部队驻地,还有人带着家属呢?

还有的图片说明是:缅军和家属投降后,「三兄弟」给他们发钱,让他们回老家。

网上还有人笑,说缅军真奇怪,一个营编制 500 多人,打仗的才 200 多人,其余的编制,居然会留给当兵的家属和孩子,这种部队有啥战斗力?

这事怎么说呢?

他应该去再去读一读【木兰辞】,看看上面是怎么写的!

大家不妨想一想:花木兰为啥要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因为她爸爸年纪已经老了,但她家还没成年男子!

家里没有适龄男丁,能不能不去?

答案是:不行!

因为他们家是军户,世世代代必须为兵,朝廷一有征召,必须出人参军!

如果不呢?

看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后,马上就去市场上,干了什么事?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自备战马!

自带武器!

这些东西都是很费钱的!

一般老百姓,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然后购置这么多东西吗?

显然不可能!

这些军户都不是穷人,他们其实挺有钱的,社会地位也高,可不是当时那些苦哈哈的普通穷老百姓!

如果去看一下我们的史书,就会发现:北魏时期的军户,其实是朝廷精心挑选过的,很多是鲜卑贵族庶出的子孙,汉族军户很多也是世家大族的旁系!

木兰为啥代父从军?

一是她孝顺,二是为了维护她家的军户地位!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缅甸作战部队里,为啥当兵的还带着妻儿老小了吧?

他们其实就是现代版的军户!

而且这份军饷,他们是一户家庭,世世代代就决心吃定了!

别的人就算再想当,都还没资格呢!

其实早在 2011 年,缅甸就想改革这种军户制度,改成征兵制,结果消息一出,这些军户觉得利益受到极大的伤害,群起反对,这事最终无果而终。

缅甸将军向士兵家属赠送物资

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 难道缅甸这军户制度,是从我们古代学去的?

这极有可能!

为啥呢?

因为我们实行军户制度,是从北魏到唐朝天宝年间,也就差不多 200 多年,就在这段时间,一个从东汉起就不断被记载的羌族部落,突然消失了!

白马羌!

从历史记载来看,白马羌还是在不断向南移动的:东汉时他们在甘肃武都一带,后来就慢慢移到四川绵阳北部,在当时,唐朝不断在那地方打仗,打着打着,史书里就不再能见这个名词了!

缅甸之前的名称,是什么?

Burma

是不是挺像「白马」?

这两者之间,肯定不会只是巧合。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难怪缅甸国家这么穷,缅军这么没战斗力,原来它还现在还用着这种落后的征兵制度啊。

如果这么想,就又错了。

在东南亚,他在很长时间内,是个小霸王的角色!

到啥程度呢?

3

1817 年,缅甸兰里岛总督给英国在孟加拉的总督,去了一封信,要英国人赶紧向缅甸臣服进贡,并且献上孟加拉全部领土。

英国人拒绝。

当时的缅甸国王大怒, 1822 年派出大将班都拉,对英国开战,还说英国人你给脸不要脸,那这场仗我们缅甸一定要把孟加拉和印度拿下,之后再灭英国,让我儿子去那里当小王!

当时英国正在鼎盛期啊!

这场战局怎么样?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英军节节败退,多次战斗中惨败,不少城市告急!

整个英属印度震动!

最后英国人发现缅甸国内空虚,尤其是仰光一带,没啥部队布防,他们出动舰队,装满部队,从海上进攻,然后攻克了不少城市。

缅军赶紧回师救援,结果因为长期奔波劳累,被英军以逸待劳,这才战败!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笑: 缅甸人为啥这么无知,去挑战英国?

如果看一下他们之前的战绩,就明白了。

之前几十年,他们刚和亚洲霸主的清朝,大规模地,交过四次手!

1762 年一直持续到 1769 年!

前三场,都是清军战败!

第四场,双方打平!

而且战争是缅甸主动挑起的:缅甸的正规军,先侵入了云南边境的土司地盘!

虽说战争的结果是以缅甸向清朝称臣告终,但侵占的地盘,缅甸没退出多少,清朝方面却不但损兵折将,还有一堆大员死亡:云贵总督刘藻自杀;清朝派出的悍将明瑞战败身死;之后乾隆大怒,派出一大堆名将重臣,大家齐力,才和缅军打平。

但这仗的主帅 、乾隆的小舅子傅恒 ,因为打这场仗,染病死了。

但以为这样就算了吗?

缅甸人在和清朝打仗时,它还在和泰国人打仗!

就在和清朝打仗的间隙,在 1767 年,它攻占了泰国大城王朝的首都阿瑜陀耶,泰国亡国!

之后因为清缅交战,缅甸压力很大,然后泰国才在达信带领下,发动起义,赶走缅军!

泰国和缅甸,一直交战到 1810 年!

因为泰国打不动,清朝又不敢碰,缅甸又干了什么?

它出动大军,把现在印度东北部,像阿萨姆、曼尼普尔什么的,都给吞了,然后就和英属印度接壤了,然后就对孟加拉开始流口水了……

怎么说呢?

当时缅甸人觉得终于找到了个软柿子,可以去捏一下,结果碰上当时全世界最硬的茬。

说到这里,看出缅甸这国家,有啥特性了没?

军国主义!

很少有人会想到:缅甸这国家,其实有着非常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缅族之所以能从横断山区冲出来,还能在缅甸立足,就和它有关!

从古代起,它就一直实行一种制度:阿赫木旦,和我们从北魏到唐朝的府兵制非常像!

在缅甸社会中,这些阿赫木旦社会地位非常高!

他们平时耕种,战时出征,不纳赋税,战时上战场时,还不要国家补给物资,自备所有装备、粮草,如果因为打仗,掠夺什么战利品,也得归他们。

这帮人随时可以出动,武德极其充沛!

而且在战斗时,他们杀戮极其残酷!

怎么说呢?

和很多人想的不同:从历史来看,缅甸人其实是个战斗民族,只是我们一直忽视了它。

只不过这种军国主义,现在换了个名称,叫作大缅族主义而已!

4

看到这里,大家对我们那边这邻居,是不是顿时起了戒心?

到这里,就可以上张图了!

看到没有,缅甸这国家,似乎挺怪的呀?

它有的地方叫「邦」。

有的地方叫「省」。

为啥一个国家之内,既有邦也有国呢?

原因很简单:地名带「邦」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地,带「省」的,则主要是缅族人的居住地。

如果大家再留心一下,就会发现:骂缅甸政府在搞大缅族主义,基本发生在这些「邦」,而不是在「省」。

这些省里,也就是缅族聚居区,又是什么一副情况呢?

你走进去之后,会发现当地一片和平现象:比如说很多人家门口,会放上非常干净的清水,这是为路人准备的,以防他们走路干渴,一时找不到水喝。

毕竟缅甸不像我们这里,井打得不是那么多,自来水也通得少。

你要是饿了,敲开一些人家的家门,说我饿了,能不能给点吃的,这户人家往往会非常高兴,基本会端出饭菜来,请你吃。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不对劲?

自古以来,那种凶猛善战,特别很能杀的缅甸人,东南亚不少国家闻风色变的杀人机器,怎么会突然变成这么平和的一群人?

还有,传说中的噶腰子呢?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缅族几乎全民信佛,只不过他信的是小乘佛教,也叫上部座佛教。

佛教分为两种,一种叫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叫汉传佛教,就是中国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这些地方信的;另一个是叫小乘佛教,泰国、缅甸、斯里兰卡一带信的。

有啥差别,就不说了。

因为他们信佛,就特别注重积功德,比如说他就认为有人肯喝我的水,我是积功德,我下辈子就投胎就投得好,所以这是好事情,我一定要去做。

如果有人饿了,向他们要点食物呢?

也是好事情,这事我也得去做。

甚至到什么程度呢?

有些地方居然能做到路不拾遗,我之前一个朋友在缅甸时,掉了钱,很快就发现了,回去找时,看到有人手里拿着钱,就在那里等着,就为了他回来拿钱。

为什么?

因为他信佛,所以必须得修行,为了掉在地上的这点钱,让他把修行都丢了,不划算!

如果就在那里等着,交给别人呢?

那是大功德!

怎么说呢?

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复杂的矛盾体: 他在外面,可以杀人杀得血花四溅,但在它内部,居然是那么地平和!

缅甸信佛,信到什么程度呢?

它几乎所有的男人,都要出家,去当几年和尚。

不出家的呢?

全家最大的房间是敬佛的,家人有空,就坐在一起念经;他们还能把自己 30% 的收入捐出来,交给庙里。

但是走偏的时候也不少: 2020 年疫情爆发时,缅甸政府因为手头没啥防疫物资嘛,就想出了一招怪招:他们居然弄了一架飞机,请了几个高僧在上面坐着诵经,然后飞机绕着全缅甸上空飞,为老百姓祈福!

怎么说呢?

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其实是个超级矛盾体!

但以为这样就算了吗?

没有!

5

缅甸人身上的矛盾,还不止这一处:他们自尊心极强,容易发怒,这点有点像韩国人;另一方面又特别敏感,很害怕自己受伤害!

从它的历史,也能看出来。

接着第一英缅战争说起:上面说到,缅军开头打得很好,但后来被英国人抄了后路,结果战败了。

然后大家就谈判:缅甸人同意把若开邦割让给英国,允许英国人在仰光设立使馆,还要给它大笔赔款。

缅甸国王是怎么想的呢?

基本就是:擦!我怎么能全盘接受?

于是又想了一招,给了英国人一个特别低洼的地方,我让你在这地方建大使馆,英国人一开始不知道,真去建了,结果雨季一到,大使馆就被淹了,然后就开始生病。

好几任大使,因为这低洼的大使馆,居然挂了!

弄到后来,都没人肯去缅甸!

缅甸国王玩的,还不止这手,他提出说:自古以来,任何人见缅甸国王都要脱鞋子的,

你穿着鞋子进来,非常脏,这是对国王的侮辱,所以你要光着脚进来的。

英国人:说不行。

两边吵了半天,最后说算了,英国大使就着鞋子进到宫殿前,再把鞋子脱了,然后进宫。

结果通知可以进宫的日子后,英国人又傻了:那天叫作「悔过日」,是自古以来缅甸周围的堆部落首领和土司什么的,向国王进贡的日子!

英国大使是和这些进贡的,一起给缅王献上礼物!

当时缅甸还强,所以英国人忍下了。

结果没过多久,缅甸老王去世了,新王登基,通知英国人说:之前的约,是前任国王签的,不关我的事,以后你有大使馆在我这里。

英国人勃然大怒,结果第二次英缅战争爆发。

缅甸再次战败!

割让下缅甸!

但缅甸人停了吗?

没有!

再过几十年,又出事了:当时英国的的威尔士亲王去印度,缅甸大使直接穿着鞋子,就进去见他了。然后英国人找茬,说:我的大使见你们的国王,你们不让穿鞋子;你们自己倒是穿着鞋子,就来见我们的王储。

这是占我们的便宜!

然后第三次英缅战争爆发,缅甸灭亡!

到这里,有人可能说了:你这里说的,只是历史啊。

但历史向来是照耀现实的灯光。

我们可以拿缅甸人和印度人,这对邻居来比较一下:印度人也很狂妄,也很自大,但它遇到特别大的事情时,会怎么样?

1962 年,我们搞自卫反击战,它军队全线崩溃时,是什么一副嘴脸?

马上把脸「啪」地一撕,向美国求援,向苏联求援,都快差点跪下来了。

但缅甸人不是。

这里在讲段过往的历史:二战之后,缅甸经济特别惨,它战前年产大米将近 700 万吨,出口 500 万吨,战后农田荒了,铁路、公路什么的毁了,车辆也烧了,只能差 250 万吨,整个国家一片萧条。

这种时候怎么办?

一般东南亚国家,肯定是苦苦求人,磕头求西方援助。

当时美国人也特别想拉拢缅甸人,想拉它一起,加入到东南亚围堵我们的一条防线上,所以就先派人去,和当时的缅甸总理吴努交谈。

结果吴努一句求援的话都没讲。

倒是美国人自己提出来:我们愿意把二战时在缅甸修的「史迪威公路」、几座大桥,还有一堆麦克阿瑟式火车头、军用卡车、吉普车什么的,用很便宜的价格,卖给你们。

什么是麦克阿瑟式火车头?

这种火车头最初的名字,其实叫天皇式,它 1885 年研发出来时, 美国人比较迷恋日本天皇,搞了一个歌剧 歌剧,基本上幻想天皇是怎么 生活的,当时风靡全国, 这火车头就蹭了一把热度, 叫它天皇式火车头。

等二战开打之后,怎么还能这么叫呢?

就把它改成麦克阿瑟式火车头了。

美国人给缅甸人一个骨折价,这一大堆东西,说只收缅甸 500 万美元,而这 500 万美元,其中 400 万是用于缅甸学生去美留学; 100 万帮它建学校,其实等于白送。

缅甸社会反响不错。

美国人赶紧趁热打铁,来了第二手:又派出个高级代表团,到缅甸去,还是先不谈拉它入伙的事,只谈怎么援助缅甸的事。

结果吴努还是不开口求援,最多只说了这么一句:听说你们美国有种机器,能很快就把一大块稻田插满秧,我们对这很感兴趣。

美国人听完后,极其气馁,原来准备给缅甸 6000 多万美元,但见它这么硬气,就决定先给它 1200 多万美元再说。

结果第三次美国人见吴努时,吴努突然说:你们来得这么勤快,给我们这么多钱,是不是想要我们对付中国和苏联?

然后美国人就气馁了:我们美国的传统,可向来是人家要像哈巴狗一样,疯狂舔我们,我们才会给援助的呀, 你缅甸这么有骨气,我们给你援助呢,岂不是肉包子打狗?

所以怎么说呢?

因为它被英国殖民过,所以它养成了对任何大国都极度忌惮的心态,不管是俄罗斯,还是印度,或者西方,甚至是我们。

整个东南亚,美国最不可能拉动的国家,就是它了。

6

既然是这么一个国家,我们该不该对它担心呢?

这里就要补充一下:我上面说到缅甸的征兵制度,只是说它和唐朝很像,很可能是从唐朝学去的。

但我们不要觉得它和唐朝一样,武德充沛。

为什么?

因为任何一个民族,一旦进入热带地区,通常就会面临着一个问题,它的时间概念会变突然间变得不那么强。

只要到缅甸的稻田里,去看一眼,就会明白为啥了。

在中国,不管在东北、华北甚至长江流域,等秋收季节,我们会看到金灿灿的麦浪、稻浪,但在热带地区,这种东西看不到。

因为它那里是常年是夏天,意味着只要有水的话,常年都可以播种,常年都可以插秧,常年都可以收获。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么一副景象:在不同的稻田里,在同一时间,有的地方在刚放水,准备育秧,有的地方是禾苗已经长大,绿油油的;有的地方稻花正在开;有的地方稻子已经熟了。

跟我们这里温带或者亚热带的气候,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们这里如果迟了播种,不管稻米或者麦子,可能遇到霜打,没有收成,所以我们必须时间概念非常强。

但如果在缅甸,他们就无所谓,迟一天、晚一天有什么区别?

毕竟从横断山区冲出来时,他们其实还是很蛮荒的小部落,冲出来后,他们还会跟当地人通婚,也容易染上那种不特别遵守时间概念的习惯。

所以相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其他民族来说,缅族确实是能征善战的小霸王,但它跟我们相比,还是差很远。

所以我们有些企业到缅甸去做生意时,你会发现:你跟他讲你什么事情做不好,他们还会露出一种非常委屈的样子,你怎么会这样子?你是不是故意在找我茬?我说事情做得已经很好。

别以为他懒或者装,人家是发自于内心深处的。

而且缅甸人自尊心又特别强,如果赶上这么一次两次的,今后就难打交道,也难相处了,这事大家得注意。

到这里,来个总结吧!

它和我们有渊源。

它有点像我们。

它也很不像我们。

美国没法让它俯首帖耳,今后也没另一个国家可以。

但它是我们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