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85年许世友去世,生前申请土葬,邓小平特批:下不为例

2024-02-06历史

许世友一生从不搞特殊,为何坚持土葬,邓公特批后,为何不允许其开追悼会。

许世友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将领。

其一生遵守军纪国令,为人民和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可在50年代毛主席倡导遗体火葬后,许世友却没有响应这一号召。反而一反常态,申请土葬。

1985年,许世友去世后,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公给到批复: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恪守纪律,一心为民

在许世友将军的一生中,始终将恪守纪律四个字记在心里,付诸行动。

抗战时期,一次许世友带着部队在山东战场泊村暂住,当时他正借住在当地的一户村民家中。

有天警卫员不小心碰到撞到墙上的砖块,砸坏了村民家中的锅子。

可当这位警卫员打算赔偿时,却遭到了村民的阻止。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军人,是为了赶走侵略者赶往前线战斗的,所以为了表示对军人的敬意,执意不肯接受警卫员的赔偿。

而警卫员见村民这么坚持,也不再强求,砸锅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可没过几天,许世友听说了这件事后,却狠狠批评了警卫员一顿。然后找到村民,掏自己的腰包给他买了一口锅。

虽然这口锅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自从我党建军以来,队伍中一直强调要讲纪律,要为人民服务。

许世友一直以来也是这样践行的。

他对砸锅事件的重视,体现了许世友作为党员的应有品格,也有效地加强了部队中思想和作风建设,为大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也始终坚持严于律己的生活,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职位去谋取特权。

除此之外,许世友向来公私分明,对党的规章制度都是严格遵循。

1969年,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正好赶上侄子毕业没有着落,所以他就去找了许世友,旁敲侧击地想要这位当上大官的大爷给自己找份工作。

可当许世友得知侄子的来意后,却陷入了沉默。

这种事看似简单,但实则触及了原则。

于是他用温柔却坚定的语言拒绝了侄子的请求,并告诉他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绝对不能乱用,最后鼓励侄子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

即使面对血脉至亲,许世友依然能够坚守原则,这样高尚的品质值得尊敬。

而且除了对自我严格要求,许世友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十分上心。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许世友一直嘱咐其要为祖国效力,不能恃强凌弱。

在孩子们进入部队后,许世友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许他们打着自己的名号搞特权,更不许别人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就给他们升迁。

在女儿许华山参军想放弃的时候,身为父亲的许世友却写信告诉她既然决定进入部队,就要做好觉悟,不能临阵脱逃。

这样严格的家风,也在许世友的家庭中一直延续下去。

可就是这样一位恪守纪律,一心为民的好同志,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1956年,中央为了人民的未来,想要节省土地资源,推出了火葬制度。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首先签署了火葬的同意书。

可许世友却选择了拒绝,只因想要为母尽孝。

为国效力,无法为母尽孝

许世友一生于国家人民无愧,唯独亏欠自己的母亲,遂56年决定违背中央一项规定,为母尽孝。

许世友生前,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

「活着尽忠,忠于毛主席;死了尽孝,替老母守坟。」

回顾这位将军的一生,确实是忠诚地跟随毛主席的步伐,为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不断地奋斗。

从1927年起,21岁的许世友就加入了我党,开始为革命浴血奋战。

可战场上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就会面临死亡的风险,但许世友却往往是冲在最前面的一位将领。

1930年,红军为了解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湖北百姓,和当地的大地主展开对战。

当时已经是团长的许世友一马当先,亲自带着敢死队冲在队伍最前面。

面对对方的集火猛攻,他丝毫不惧,身手矫健,可就在攻破寨门的那一刻,许世友不幸被子弹射中。

好在最后靠着强大的毅力,许世友还是醒了过来。

又如1933年,红四方面军和国民党在 川陕苏区 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双方胶着了很久,在3个月的防御战里,许世友一直冲在前线,拿着把大刀就和敌人搏斗。

往往下了战场就是一身的伤,即便如此,许世友也没有动过放弃的念头。

到了战争尾声,他手上那把大刀甚至都打得卷刃了,可见有多么的激烈。

无论是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少不了许世友的身影。

即使情况再怎么危险,他都没有放弃过革命。

终于,在许世友和其他革命同志的努力下,1949年我党成功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起新中国。

中国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得到了解放,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

亲眼见证这一切的许世友,和其他人一起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可在他的内心也有万不得已的心酸。

那就是无法在母亲身边尽孝的遗憾。

参加革命的这些年来,许世友一直四处奔波,为了实现和平而拼死努力着。

可随着战功越积越多,他内心对于母亲愧疚感也越来越深。

自从六岁那年父亲去世,一直是母亲含辛茹苦将许世友等兄弟姐妹抚养长大。

可由于长年打仗,让许世友很早就不得已离开了母亲身边,无法陪在其身边。

更让他难过的是,因为自己让母亲受到了无妄之灾。

自1927年许世友参加红军后,反动派就对他恨之入骨。

许世友母亲也清楚,自己儿子加入了红军,敌人自然是不会放过他的家人,为了避难全家躲进了深山里。

可没想到,一次许母下山,却被反动派抓住。

这些可恨的敌人们为了逼问出许世友的下落,对他母亲实施了酷刑,可即便如此,她都没有透露半个字出来。后来在许世友的威胁下,敌人才将许世友母亲放出。

可当时许世友的母亲已经遍体鳞伤,许世友看到她的瞬间,泪如雨下。

他没想到因为自己让母亲受到了如此巨大的伤害,但母亲对此却毫无怨言。

当时许世友就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双方缘由

许世友去世后被特批土葬,邓公却不允许开追悼会,原因何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许世友赶赴山东任职。

当时正好百废待兴,所以他一直忙于为国家建设出力。

虽然很想回家去看看母亲,但实在有心无力。

可许世友的心里一直惦念着在家乡的母亲。

于是不久,他让许光将母亲接来部队一起居住,也方便自己尽孝。

可没想到,向来在乡下住惯了的老太太对部队的生活不太适应。

在这里住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许世友母亲就吵着要回家。

许世友虽然不舍母亲,但也只能尊重她的意愿,让许光将她送了回去。

1959年,许世友实在思母心切,告假返乡看望母亲。

可看到上了年纪的母亲独自背着一捆柴下山的时候,许世友内心的酸楚一拥而上,赶紧上前帮她取下重物。

在家住的这三天,许世友时不时就劝母亲去城里和自己住,可是母亲执拗地坚持要住在老家。许世友也只好作罢。

可没曾想,意外总是来得这么突然。

1965年,许世友正在海防前线视察,却突然收到了家中发来的电报,上面赫然写着「母亲病重」四个大字。

他自然心急如焚,但许世友也明白自己现在身负重任,无法离开。

无奈只能让许光赶紧回去带奶奶去南京治病,等自己忙完立马赶过去。

但还没等他前往南京,母亲因病去世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彼时听到许光说母亲临终前还在呼唤自己的乳名。

这年快60岁的许世友在家里摆放的母亲的遗像前伤心欲绝,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在穷困之时,是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长大。

可他还没来得及给母亲尽孝,母亲就故去了。

此时许世友想起了1931年对母亲的承诺,生前虽不能尽孝,但在自己死后一定要埋在母亲身旁,陪伴她长眠。

也正是因为这个承诺,当1956年党中央倡议所有高级官员在火葬协议书上签字时,许世友则拒绝签字,提出死后想土葬,和母亲埋在一起,尽最后的孝心。

1985年,许世友病逝后,他要求土葬的报告被送到了邓公的面前。

邓公和许世友有着多年深厚的革命情谊,知道他执意土葬行为的背后是为了尽孝,可党内的规章制度也摆在那。

慎重考虑后,邓公最终还是决定成全许世友的孝心。

毕竟许世友将军这一生为了中国革命,立下汗马功劳,却唯独对生养自己的母亲亏欠良多。

对待这种特殊情形,邓公也决定为他破一次例。

这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在去世后,终于实现了陪伴母亲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