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国民党连损9万大军,薛岳被撤去军职,但其中六万战损罪在蒋介石

2024-07-19历史

1947年1月4日,经过4小时的激战,华野借助大雨,用27个团全歼了国民党军精锐美械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其中包括由日军坦克和美式坦克组成的两个装甲团,歼敌数量高达3万人。华野也经过此战的缴获,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支坦克部队,成为四大野战军中第二个拥有坦克的野战军。

3万精锐被断送,蒋介石怒火攻心,气直接撒到了徐州绥署主任薛岳身上,怒夺薛岳军权,然后飞抵徐州,亲自指挥后续对华野的作战。之后不久,蒋介石更是直接撤换薛岳,薛岳也几乎自此告别了军旅生涯。

曾经抗日战场上的战神,消灭日军最多的将领,薛岳为何到了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就不能打了呢?因为薛岳在解放战场上的表现,有不少人吐槽薛岳的军事实力,其实并不是薛岳不能打,只是对比我军的林彪、粟裕等将领来说,薛岳只能算干将,而不能说是战神。至于他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不仅和他面对的对手有关,也和国民党内部的明争暗斗有关。

薛岳在中国国民党将领中,属于那种既受重用,又被不信任的一类,说到底,还是他和蒋介石的矛盾太大了。

民国早期是有几杆枪就能称老大的时代,各种军阀势力割据,谁也不知道未来哪路军阀能够主宰沉浮。薛岳出生时,正是甲午战败,被勒令割地赔款之时,当时全国悲愤,无数有识之士哀嚎国运艰难,试图寻找办法挽救国家,这其中就有薛岳的父亲。薛岳的父亲没有多大能力,所以他寄希望于刚刚出生的儿子,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南宋岳武穆一样匡救山河,所以给儿子取名为「岳」。

薛岳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长大后先是加入同盟会,后加入中华革命党,成为了孙中山的追随者,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开路人。论革命资历,薛岳和很多国民党大佬,甚至是蒋介石都不相上下,而且他作为战将,在乱世更容易建立功勋,成为中流砥柱,当年陈炯明背叛革命,待人攻打孙中山所在的总统府,就是薛岳和叶挺带人挡住了前后入口,挡住了敌军,从战场表现来看,薛岳比蒋介石更为出色。

只是随着孙中山离世,中国革命力量被蒋介石掌控,革命力量就变了味道,自感威望不足,难以服众的蒋介石对手下将领不断分化拉拢,薛岳因为出生于广东,被蒋介石自动划为粤系,始终不怎么信任薛岳。当然薛岳也不怎么服蒋介石,毕竟两人资历并不差多少,而且薛岳出身军旅,蒋介石却不怎么通军事,自然不被薛岳看起。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李宗仁、白崇禧所在的桂系对蒋介石发起了挑战,不满蒋介石的薛岳也参和其中,这一战以桂系的失败而结束,也是这一战,让薛岳重新认识了蒋介石。以前在薛岳眼中,蒋介石就是个不通军事的政客,所组建的国民政府就是一个拿着大刀的小孩,看似威武,却是个空架子,但经过这一战,薛岳才认识到,国民政府并不是那么羸弱,蒋介石也不是那么不堪。也是因为这一战,薛岳才有了3年后的出山。

在反蒋战争中,薛岳负伤,返回香港休养,在薛岳休养期间,蒋介石组织力量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然而次次失利,不仅没有剿灭我军,还被我军乘机发展壮大。对剿匪极为重视的蒋介石根本无法容忍这种情况,于是不仅组织更多的军队,还特意请了几位德国顾问,与薛岳也达成了和解,邀请薛岳担任第五次围剿的副总指挥、第五军军长。

蒋介石虽然对薛岳不怎么信任,但对于薛岳的才华还是极为认可的,也就是薛岳没有出生于浙江奉化,更不是蒋介石的死忠,不然薛岳的地位早就超过了陈诚等人。

蒋介石的邀请也正和薛岳的心意,于是在第五次围剿中,薛岳极为卖力,而我军因为一些错误指挥,被薛岳抓住机会,特别是湘江战役,上万红军牺牲在了薛岳手中。之后的长征,薛岳更是追着我军不撒嘴,我军走了两万五千里,薛岳就追了两万里,这也是为何毛泽东会有那句「有劳伯陵兄远送」的话了。

因为这次表现,薛岳成功获得了蒋介石的重用,虽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我数万红军的血债上,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战事为日后的长沙会战埋下了伏笔,如果薛岳没有受到重用,或许长沙会战的主将将不会是薛岳。

只是薛岳纵然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但对于经历了多次内部斗争的蒋介石来说,薛岳依然不能成为他的心腹。而对于薛岳来说,他始终看不惯蒋介石对军队的「微操」,甚至会明面顶撞蒋介石。在电视剧【长沙保卫战】中有这么一个片段,饰演薛岳的张丰毅在和蒋介石通电话时,因为意见不和,直接挂断了蒋介石的电话,其实这并不是导演的臆测,而是真实发生过类似事件,第一次长沙会战,蒋介石并不愿意打,是薛岳顶住压力,拒绝撤退打起来的。

类似这种抗命的事件并不少,但这还不是薛岳不受蒋介石信任的最终原因,真正让蒋介石接受不了的是薛岳曾经搞过「小团体」。淞沪会战后期,国军大面积溃退,为了减少损失,薛岳命令一个特务营断后,最后这支部队全军覆灭,薛岳自此之后,就公开和一些将领悼念淞沪牺牲的烈士,这本是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的体现,但由于聚会太多,这些将领组成了一个名为「精忠报国团」的小团体,从名义上说,这是为了报国,但更深层次上,却是一个军人联合团体,谁也不能保证这个团体最后不会发生一些利益交换,甚至在某些时候,罔顾他蒋某人的命令,私自对日进行作战,所以在这个小团体出现的时候,薛岳就被蒋介石臭骂了一顿,「精忠报国团」也被勒令解散了。但发生这样的事情,对薛岳和蒋介石来说都不是好事,两人之间的隔阂更深了,也间接促成了薛岳在抗战结束后的辞职。

抗战结束之后,薛岳成为了中国的战神,长沙会战用天炉战法消灭日军多达十万,名声隐隐威胁到了蒋介石,担心受到报复的薛岳选择了离职,前往上海隐居。

如果薛岳真的能达成愿望,或许也没有最后凄惨的结局。在薛岳隐居之后,国共形势日渐紧张,直至最后,内战爆发了。内战爆发之后,蒋介石想起了薛岳,对于蒋介石来说,薛岳虽然不是自己的心腹,但却是一颗好棋子,于是连续三次请薛岳出山,第一次,他让陈诚带着陆军总司令的委任状前去,薛岳婉拒,第二次是海军总司令,薛岳再次婉拒,最后蒋介石亲自将薛岳叫来,请他出山。

其实薛岳也担心我军南下长江,因为他手上有太多我军的血债了,当然这也和他不了解我军的政策有关。因为心中有顾虑,所以第三次薛岳接受了蒋介石的任命,接替顾祝同成为了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成为了华东佣兵50万的军政一把手。

薛岳上任之后,依旧和第五次围剿时期一样,对我军毫不留手,在薛岳的主持下,我华中解放区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两淮、涟水根据地接连被侵占,我军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了。在薛岳的疯狂进攻下,我军陈毅率领的山东野战军被迫和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合兵一处,组成了华东野战军,即华野,陈粟联手,陈毅负责政略,粟裕负责军略,开启了华野7个纵队打天下的节奏。

陈粟联手之后,粟裕手中的兵员更多了,加上有陈毅坐镇,粟裕可以毫无顾忌地和薛岳扳手腕了,面对薛岳的进攻,逐渐摆脱了劣势。1946年底,薛岳再次对我军解放区发起了进攻,动用了51、77、59、26四个师的兵力,而且这四个师并不是简单的四个师,特别是26师,这支部队是一支纯美械师,还有一支机械化的第一快速纵队配合作战,拥有两个坦克团,名义上的指挥官更是蒋介石的次子蒋纬国,可以说,这支部队就是蒋介石的心头肉。

而就是这支部队,却因为薛岳的一个失误,被陈粟联手全歼了。在国民党军发起进攻之后,26在其指挥官马励武的指挥下,疯狂突进,直接进入了我军腹部,和其余三个师失去了照应。这个时候,马励武想要撤退,毕竟「孤军不可久暴」,只是薛岳胃口极大,他想利用26师做诱饵,对我军发起决战,在他看来,拥有美械的26师根本不是我军能拿下的,而且还有第一快速纵队,打不了还不会撤走吗?

然而一场大雨彻底断送了26师,陈粟为了消灭26师,足足动用了27个团,到1947年1月2日晚,我军已经将26师团团围困在了向城地区。1月4日我军预备向26师发起进攻,恰在这时,天降大雨,26师赖以逃命的坦克和汽车全部陷在了泥泞中,寸步难行,成为了我军的活靶子,根本发挥不出装甲部队的优势,仅仅四个小时,26师三万精锐全灭,华野缴获坦克24辆,汽车四百多辆,重炮数十门,剜掉了蒋介石的这一块心头肉。

蒋介石听说26师3万人全被断送,真的怒了,不仅大骂薛岳,还直接夺了薛岳的军权。其实薛岳也是有点儿冤的,虽然他命令26师不许后撤,断送了这支部队,但在26师被围之后,他就立马命令26师右翼的77师前去支援,但77师根本不听,还选择了后撤,这才导致26师被全歼,被围两天没有一支援军前来救援。

蒋介石拿下薛岳的军权之后,觉得围剿26师这一战我军也损失不小,于是决定趁机出击,消灭我军在华东的部队,这次蒋介石聚集了50万大军,制定了一个南北夹击的作战方案,南方师整编19军军长欧震指挥的7个整编师和一个军,北方师李仙洲指挥的7个整编师,南北两路兵员可以说都很充足。按照蒋介石的构想,我两路大军步步为营,一步一步逼迫共产党的军队,绝对能够彻底覆灭共产党的解放区。

但遗憾的是蒋介石遇上了陈粟,为了这次战役的顺利进行,蒋介石甚至亲自飞到徐州指挥,而蒋介石还吸取了上次失利的教训,严禁部队脱离战线,直接导致南线10万大军日行10里,速度之慢可以用龟速来形容。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本来的南北夹攻,因为南线速度过慢,整个作战方案已经变形了。

陈毅和粟裕根据战场情况,指定了稳南击北的战略,南线让陈士榘带两个纵队迷惑欧震和蒋介石,北线集中7个纵队围歼李仙洲部。为了能够战略能够顺利完成,我军甚至「主动」让出了临沂,做了很多准备,让欧震和蒋介石认为我军是真正的败了,败退出了临沂。在我军的「暗示」下,蒋介石坚信我军打不过准备逃走,于是命令李仙洲部加快进攻,完成南北夹击的战略。

其实我军的战略曾被一个人看穿,这个人就是王耀武,他在我军「退出」临沂之后,曾命令李仙洲部撤退,但被蒋介石骂了一顿,然后蒋介石有命令李仙洲加快进攻,李仙洲可不是薛岳,敢抗蒋介石的命,于是蒋介石亲自将7个师送进了华野的嘴里。

2月23日,华野7个纵队用仅仅9个小时全歼了李仙洲部6万余人,加上之前歼灭的26师,我军连续两战就歼灭了国民党九万大军。随着李仙洲部的覆灭,蒋介石的战略失败了。这次蒋介石又气得不轻,可气归气,责任蒋介石是不会担的,于是王耀武又被骂了一顿,最后薛岳还成了背锅侠,蒋介石直接撤了薛岳的职,让薛岳担任「总统府参军长」的虚职,徐州的兵权交给了自己信任的顾祝同接手。

顾祝同虽然也是一员不错的将领,但完全无法和薛岳比,对此粟裕曾做出评价:

「薛岳用兵尚机敏果断,而顾祝同则历来是我军手下的败将,这无异以庸才代替干才。」

可见在粟裕心中,对薛岳的军事才华还是非常认可的,虽然薛岳败在了他的手中,但粟裕依旧认为薛岳是一员干将,作战机敏果断。

顾祝同掌权之后,没过多久就葬送了徐州的55万国民党军,历经一场淮海战役后,长江以北再无大规模的国民党军,只是不知道当时蒋介石有没有后悔夺了薛岳的军权,任用自己的心腹顾祝同。

再说回薛岳,自从交出军权之后,薛岳一直被闲置,直到1949年10月,才在海南重整一些国民党溃军,再次掌握了军权,而此时的蒋介石依然猜忌粟裕,担心薛岳拥兵自重。只是不久之后,蒋介石就不用担心了,次年4月19日,韩先楚率部对海南岛发起了总攻,顷刻之间,薛岳就败了,在心腹的护卫下逃到了台湾。只是逃到台湾的薛岳并没有受到蒋介石的礼遇,一回到台湾就被人监视了起来,直至逝世都没有能够摆脱监视。

1998年,薛岳去世,享年102岁,回顾薛岳一生,虽然手上有无数我军的血债,但对待外敌,薛岳将军无愧于岳飞的「岳」,徐州十万日寇血,昭彰这他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