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美国为何放任蒋介石失败据毛主席说,因为美国要扶植新的亚洲霸主

2024-02-02历史

美国为何放任蒋介石失败?据毛主席说,因为美国要扶植新的亚洲霸主。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了地球上的两大霸主。他们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但也常常互相拆台和合作,形成了两极世界的历史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情况又如何呢? 蒋介石玩了一出「假和谈,真准备」的把戏后,撕毁了停战协议,挑起了内战。

令人震惊的是,蒋介石集团竟然喊出了「三个月消灭共军」的口号。不知是历史知识的缺乏,还是健忘症的影响,这样的口号显然不切实际。

有人说,三个月是魔咒。无论是过去红军时期的蒋介石,还是日寇侵华时期的日本,都曾放言三个月消灭对手。然而,事实证明,三个月只是一个幻想。

对于蒋介石集团来说,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喊出三个月,但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终,蒋介石被打垮,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崛起。

然而,有趣的是,即使在蒋介石被打垮的那一刻,他的盟友美国也没有介入。这是为什么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战后的美国,曾以「讲道理,有追求」的形象示人,就像青春美少年一样。尽管如此,美国的本质始终是为了本国利益服务的,这一点不容忽视。

在对待中国这位二战重要盟友时,美国曾尝试通过谈判解决国共问题,其中马歇尔就是代表人物。然而,蒋介石却坚决不肯妥协,坚持打内战,无论马歇尔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心。

这使得马歇尔与蒋介石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甚至可以说是水火不容。蒋介石认为马歇尔偏袒延安,甚至在日记中称呼他为「马下儿」,并大骂他「神经错乱」。

最终,马歇尔的调解失败,内战爆发,马歇尔被迫离开中国。

美国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无法忽视,因此他们无法轻易放弃对中国的影响。于是,杜鲁门派出了魏德迈,他的身份特殊,是蒋介石的老朋友。

然而,延安却对他的到来表示出抵触,因为在1946年,美国曾想让魏德迈担任驻华大使,但延安强烈反对,最终选择了司徒雷登。

这次的调整似乎是对蒋介石的鼓励,但结果并不理想。在1947年,魏德迈向杜鲁门报告称,国民党在军事上处于劣势,中共有可能统一中国。

他建议美国承诺给予国民政府援助,但这个建议被美国政府拒绝,报告也被列为机密并束之高阁。 这意味着,美国虽然预见到了蒋介石的劣势,但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

魏德迈恳求美国给予支持,特别是在物资上的援助,但他的请求被杜鲁门拒绝。那么,杜鲁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答案很简单,他对蒋介石已经失去了信心。

美国早已知晓四大家族在国难中大肆敛财,利用我们的援助发财。然而,蒋介石对此却视而不见。杜鲁门为了竞选总统,支持对手,利用美国的援助试图影响美国总统大选,这让杜鲁门情何以堪?

因此,他将魏德迈的报告束之高阁。美国的本质是追求本国利益,虽然会抛弃蒋介石,但不会抛弃国民党。后来,李宗仁取代蒋介石成为总统。

然而,大势已定,国民党最终无法逃脱崩盘的命运。这就是美国未介入的第二个原因。

二战后,美苏两国的重心都集中在欧洲,对亚洲的关注相对较少。这是因为苏联在欧洲的扩张引起了美国的警惕。例如,1945年至1948年间,美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争夺中败北,这一事件震动了当时的欧洲。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工业发达,其中捷克式轻机枪在二战中非常有名。美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失败,促成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接着是德国的「柏林危机」,又称柏林封锁。欧洲局势紧张,美苏两国都在竭力关注,没有多余的力量介入中国局势。

在1948年,中国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大战役开始打响,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的胜利,让美国即使有通天本领也无法再次介入。

一方面,中国的地盘太大,美国需要调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而且前期的准备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欧洲的情况也需要考虑,美国是否要在那里投入更多的资源?

同时,苏联的存在也是关键,苏联也深知中国的关键,并且会如美国一样采取行动。例如在渡江战役之前,美国和苏联都希望中国能划江而治,这是因为他们需要互相制衡。

但是对中国来说,这是一场灾难,可能会重蹈南北朝的悲剧。

三、毛泽东的远见毛泽东的远见,早已预见到了美苏的企图。早在1948年6月,他就预见到了解放战争的紧迫性,并说出了著名的话:「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

毛泽东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规律。他看到了美苏在欧洲争斗的良机,果断地发起了三大战役,提前结束了蒋介石的统治,把中国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历史。

因此,当毛泽东得知美苏希望划江而治时,他坚决反对,并表现出豪情壮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美国没有在蒋介石被打垮时介入,不是因为他们无能,而是因为遇到了毛主席。早在1949年8月5日,美国发布了【中美关系白皮书】,批评了蒋介石,并表示中华民国的失败是由于国民政府自身的领导问题,而非美国的责任。

十三天后,新华社开始广播【别了,司徒雷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