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入朝首战怎么打,团长下令:挖猫耳洞,三个班歼灭美军精锐百余人

2024-01-23历史

1951年2月12日,刚刚结束湘西剿匪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接到中央军委电令:「为了粉碎敌之企图,坚持长期作战以达到大量消灭敌人,完全解决朝鲜问题之目的,决定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组织第二番志愿军入朝参战。命令你军于2月底集结武汉,3月北上。」

接到命令后47军军长曹里怀立刻下令收拢分散在湘西的各部队,争取在规定时间内抵达军委所规定的集结点。曹里怀一声令下,47军各部队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简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运用各种行军方式和运输工具,终于在二月底准时完成集结任务。

1951年3月18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47军全体官兵乘火车向东北开拔,并于4月9日全部抵达预定区域,之后便开始了出国前的紧张准备工作,而解放军第四十七军也正式更改番号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下辖139师、140师、141师。

1951年4月11日至14日,志愿军第47军在军长曹里怀的指挥下兵分三路,告别了亲爱的祖国和父老兄弟姐妹,迈着坚定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秘密向朝鲜境内奔去。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总部调整部署,决定由志愿军第二批入朝部队来接替已经苦战半年多的一线部队,以此来进行轮换休整,也可使志愿军各入朝部队都能取得对美军的作战经验。1951年6月17日,志司下令:第47军进至朔宁、安峡、市边里、平山地区,接替兄弟部队的防务,坚决阻止敌人继续北犯。47军的广大指战员得知自己即将与美国鬼子正面交手,全都兴奋不已,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作战任务虽然下达了,但是有一个颇为头疼的难题摆在了军长曹里怀面前,那就是使用哪支部队打头阵呢?此次入朝作战和国内战争不同,他们所要面对的敌人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作为47军出国首战,务必要取得首战胜利,一定要打出志愿军威风来,打出中国军队的水准来。

47军下辖的三个师不断在曹里怀脑中思索着,139师的历史最为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井冈山时期的红军部队,能攻善守,在著名的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中,139师当时担任101高地防御任务,在付出了重大牺牲后最终守住了阵地,是47军的主力师,按理说理应由该师打头阵,首战取胜的把握也非常大。140师组建时期较短,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才组建的,但是其战绩也不俗,是一支很能打的部队。141师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时期,其下辖的421团资历最深,它是在1938年3月,由河北省景县抗日义勇军第五支队改编的东进纵队第三团,也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

最终经过反复权衡,曹里怀决定将140师摆在最前沿,要他们打响47军入朝作战第一枪。140师师长黎原是解放军中为数不多出身黄埔军校的高级将领,他为黄埔军校十一期毕业生,他是在1938年加入八路军,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八路军120师359旅教导营参谋长、副营长、教导大队大队长。在解放战争中由于其战功卓著,一步步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40师师长。在作战中黎原点子多,指挥灵活,是一位难得的战将。

在作战会议上曹里怀宣布作战命令:「以140师配属军侦察营,加强炮兵第八师31团、43团、404团、战车第一团的两个连,来接替志愿军第65军在临津江东岸的防务。139师布置在平川、南川店地区构筑工事,组织防御,作为机动兵力随时投入作战。141师进至市里边及其西北地区占领阵地,准备阻击沿铁源、涟川北犯之敌。」

140师师长黎原认为,如今的对手比以往更加强大,并且作战环境和作战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再加上自身武器装备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在指挥作战中不能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如同古人所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不违背上级命令的前提下,一定要根据当前敌情、地形随机应变。

进入阵地接防前,140师各团都召开了誓师大会,指战员们举起右拳高声宣誓:「上下团结一致,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以死打硬拼的精神,机动灵活的战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坚决打好出国第一仗,为祖国争光,为毛主席争光!」

140师各部进入阵地后便开始加紧修建工事。419团团长胡伯华在视察完原有防御工事后很不满意,他决定除利用原先友邻部队留下的一部分工事外,其余全部进行改造。他把原先未形成交叉火力网,不坚固而又暴露的工事采取先主后次,先前沿后纵深,在山腰部筑成宽80米,深1.2米的交通壕。由于敌人掌握绝对的制空权,战士们所修建的防御工事在飞机重磅炸弹的攻击下经常被炸毁,工事内的志愿军战士也经常产生较大的伤亡,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前线战士们就开动脑筋,于是有一个战士在交通壕内壁上挖了一个刚好能让人进去的小洞,没想到效果非常好,在敌人猛烈炮击和轰炸下,战士们的伤亡情况大大降低。胡伯华团长知道后立即命令全团构筑土厚在2至3米坑道式「窑儿洞」也就是后来常说的猫耳洞,后来推广到全军,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后,形成了志愿军著名的坑道防御系统。

很快敌人就对148师420团防御阵地的右翼发起进攻,其所属的230.4高地是全团整个防御阵地的最突出位置,面积虽然不大,但对敌人来说是一个极大地威胁,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全团防御阵地的稳固,是敌必攻,我必守的一个重要防御据点,战术价值十分重要。驻守230.4高地的为该团著名的英雄「张有班」,「张有班」即420团8连5班,这个班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东北战场上惨烈的阻击廖耀湘先头部队的战斗,他们班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先后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到最后阵地上仅剩余了3名战士,这时敌人又冲了上来,眼看阵地即将不保,已经身负重伤的张有让其他两名战士向后方转移,自己则留下来阻击敌人,当敌人蜂拥而至时,张有毅然拉响了仅有的一根爆破筒无敌人同归于尽。因此这个班也被授予了「张有班」荣誉称号。

在进入230.4阵地前,负责指挥指挥5班的2排排长殷向忠、班长苏敦礼带领全班战士进行集体宣誓:「坚决打好这一仗,绝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绝不辜负各级首长的期望,绝不辜负‘张有班’的荣誉称号,绝不给张有烈士抹黑,像张有那样,发扬无产阶级硬骨头精神,就是牺牲得仅剩下一个人也要坚决守住阵地!」

1951年6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在140师接防后的第三天,美军骑一师第五团就以一个加强步兵连的兵力,在6辆坦克和10多架飞机及大量重炮的掩护和支援下,向「张有班」坚守的230.4高地发起了试探性进攻。47军入朝第一战由「张有班」正式打响。

战斗打响后敌人先是使用重炮猛轰,接着就是飞机猛烈扫射和轰炸,其投下的凝固汽油弹令230.4高地陷入一片火海,由于是入朝第一战,师长黎原和420团长孙绍荣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猛烈的炮火赶到了三营指挥所亲自指挥,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黎原下令师、团炮兵群立刻进行阻拦设计,敌人毫无防备,突然遭到猛烈打击,在损失大半后败退下去。

然而正式的战斗才刚刚开始,敌人经过短暂的调整后开始了全力进攻,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张有班」全体战士沉着应战,当敌人进入步兵武器有效射程后,志愿军战士手榴弹、步枪、机枪一齐开火,敌人顿时死伤大片,又一次败退下去。然而美军并不甘心失败,再一次以重炮飞机猛烈轰炸,当他们认为240.3高地上已经不会有任何活物存在时,又派出了一个排的兵力摸了上来,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猛烈炮击和轰炸对志愿军战士所造成的伤亡微乎其微,因为在敌人火力准备时战士们都躲进了猫耳洞,当炮击停止时战士们又进入阵地,给了敌人以迎头痛击,敌人被打得鬼哭狼嚎,仓皇撤退。

数次的激战也令「张有班」损失惨重,副排长殷向忠面部被炮弹炸伤,鲜血直流,他顾不上包扎伤口继续指挥战斗,班长苏敦礼头部、腿部受伤昏迷,当他醒来后发现敌人已经攻到阵前,他顾不得伤痛,强撑起身体,用冲锋枪向敌人扫射,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之后敌人又连续发起了数次猛攻,坚守阵地的志愿军战士大多受伤,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撤下阵地,战至6月22日夜,「张有班」13名战士已经伤亡10人,但是有50多名敌人倒在了他们阵前。在战后「张有班」又被授予「荣立出国第一功」锦旗,记集体一等功一次,志愿军政治部还授予该班「二级英雄班」光荣称号。

由于伤亡过大,因此八连连长下令由7班替换下「张有班」继续战斗。七班全体战士在班长方立华的带领下踏上了「张有班」所坚守过的阵地,一上阵地全班战士就下定决心:「这个阵地是张有班守住的阵地,绝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副排长组织大家宣誓:「我们七班不当英雄不下山!」

敌人的进攻更加猛烈,美军骑一师誓要夺取240.3高地,猛烈的炮击和轰炸整整持续了一个小时,然后又以两个连和一个坦克连的兵力向七班发起疯狂进攻,但7班战士在师炮群的支援下打得很有章法,先后打退了美军骑一师排、连规模的进攻达23次,毙伤敌人达80余人,击毁坦克2辆,阵地寸土未丢。战后七班被授予了「英雄钢七班」荣誉称号。

七班也因为伤亡过大而奉命将阵地交给了九连三班,他们在班长李太林的带领下,继续发扬敢打敢拼的顽强战斗作风,尤其是班长李太林,在两天的战斗中他一共扔出去了200多颗手榴弹,因此他也被誉称为「英雄投弹手。」荣立一等功,被授予了「朝鲜共和国英雄」称号,获得「战士荣誉勋章」一枚,还被选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归国代表团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汇报工作,受到毛主席和其他首长的接见。

美军王牌部队骑一师在志愿军三个班战士的轮番阻击下付出了伤亡130余人的代价后仍然寸土未得,只得放弃了对240.3高地的进攻。140师的志愿军战士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取得首战胜利,与修建工事时所挖的猫耳洞密不可分,正是那些洞抵消了美军的重火力优势,而在使用轻武器的步兵对决中,恐怕世界上还没有哪国的军队能与志愿军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