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陈赓9字道真相:开国大将粟裕为何仕途不顺

2024-04-14历史

「六处战伤的累累痕迹,多次生死边缘的惊险旅程,都没有让粟裕屈服。他的神奇兵法和坚定信念,屡次战胜强敌,创造了许多战争奇迹,甚至连刘伯承元帅都称赞他是解放军最杰出的将领之一。

然而,这位英勇善战的将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政坛生涯却充满了挑战和困难,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阳光照耀在湖南会同县枫木树脚村的一天,一位名叫粟裕的婴儿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他聪明伶俐,从小在私塾和高级小学堂接受教育,智慧的种子逐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在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年轻的粟裕开始了对共产主义的探索,年底便加入了共青团。然而,1927年的长沙「马日事变」让党和团成员成为反动势力的目标。

此时,中共灯塔成为他们的指引,粟裕跟随组织来到了武昌,并加入了叶挺领导的国民党军训练团,担任学员班长。

他,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以信仰为引领,投身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他的革命之路,充满了艰辛,却也洋溢着炽热的激情。

他在南昌起义中身经百战,经历了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斗争。他也投身于井冈山的革命战斗,深深感受到革命的艰难与峥嵘。

从一名士兵开始,他以坚韧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一步步攀登到了我军的高级指挥层。他的每一次成长,都是他坚定革命信仰和决心的象征。

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是华东野战军的重要指挥者,肩负着解放人民的重担。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革命的理想和共产党人的信念,他以勇气和毅力带领他的士兵,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战斗。

粟裕在实战中磨砺自己,学会了积极防御和运动战等策略,深刻理解到战争的规则需要从实际出发,不仅在战争期间多次大胆直言,而且这一理念影响了他的一生。

在深沉的谦逊与谨慎中,粟裕的默默奉献在淮海战役的光辉中闪耀。他是这场关键战役的智囊,也是主要的指挥者。

如此显赫的战功,让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王德专程前往北京拜访,寻求粟裕的指导。然而,当王德询问如何向研究淮海战役胜利原因的苏联大使尤金进行解释时,粟裕的谦逊并未改变。

他强调了四个关键因素:党中央、毛主席的卓越领导;总前委常委首长的精准指挥;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坚韧;以及华东人民,特别是山东人民的全力支持。

这场战役的成功,离不开这些关键因素的共同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永久地纪念淮海战役,许多纪念场所被建立起来。

然而,对于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直接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围歼黄维兵团的战场双堆集,却没有相应的纪念建筑。这让人感到遗憾。

在1978年6月19日,粟裕与安徽省委副秘书长交流时,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在淮海战役的战斗重地双堆集建立一座纪念馆。

他认为,【淮海大战】这部剧本竟然没有提及二野在这场艰苦战役中的辛勤奋战,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 粟裕的提议,不仅是为了纪念这场历史性的战役,更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些为战争胜利付出巨大努力的人们。

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值得被永远铭记。

虽然三野投入了1个特别纵队和4个步兵纵队进行支援,但二野仍然是主力,这一点不容小觑。粟裕的言论充分体现出他对事实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仰。

他的谦逊中充满了孙子兵法的精神,尽管他是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但他并未追求任何显眼的纪念。他对双堆集需要纪念场所的看法揭示了他的尊重和谦逊,这正是他隐功尽责、厚德载物的品质。

作为一位精通孙子兵法的名将,粟裕深刻理解并实践着「所以,战争之道必胜,如果君主说不必作战,那么作战也是可以的;战争之道不能胜,如果君主说必须作战,那么不作战也是可以的。」

这句至理名言。

在漫长的战斗岁月里,他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准则,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意义:在局势有利的情况下,指挥官应该果断地采取行动,无论上级的命令如何;而在局势不利的时候,应避免不必要的出击,尽管上级的命令可能坚决。

他始终坚持「进不为名,退不避过,只为保全人民,追求与国家利益相符,是我军的宝贵之宝。」的原则,因此成为我军的「国宝级」将领。

在1955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有十位卓越的将领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其中两位——陈赓和粟裕,他们是一对不可分割的莫逆之交。

新闻报道在聚焦于这次典礼的辉煌时刻时,特别提到了粟裕的一点独特之处:他是人民解放军10大将之首,也是首批1038名将官中的佼佼者。

虽然在10大将中,粟裕的资历和年龄都在中间,他于1907年出生,仅比许光达年长一岁,年纪接近末尾。然而,他的军事指挥履历中的无数个「独一无二」,彰显了他的声望、才华和地位。

粟裕,作为长征时期南方坚守的游击战争指挥员,也是唯一获得大将军衔的南方坚守者。他是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员,也是唯一一位担任过整个野战军指挥的大将。

他的战争历程在大江南北留下了无数辉煌的战例。新中国初现曙光时,他成为第一位担任总参谋长的大将(在粟裕、黄克诚、罗瑞卿三位大将中),也是唯一被提名但未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大将。

陈赓对粟裕的智勇双全和屡次打下艰难仗的战绩,从心底表示敬仰。

粟裕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他的勇敢体现在他的无数次战斗中,包括生死关头的大仗、恶仗、险仗。他的身体上留下了炮火交加时刻的疤痕,头部更是两次经历了铁与火的交融,弹片、弹头在他体内和颅内安静地躺了多年。

在他辞世后的火化仪式上,才从他的骨灰中发现了三块弹片,这些弹片已经陪伴他半个世纪,给他带来了长期的头疼病。

尽管如此,粟裕对陈赓充满敬仰。在1954年10月,当粟裕成为总参谋长,陈赓则以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的身份,同时担任副总参谋长。

粟裕对于工作分配非常注重,他将自己过去负责的作战职责交给了陈赓,并在自己不在总参时,指定陈赓代理他的职责,主持总参的工作。

即使在外出后,他也会把重要事情交给陈赓处理。更为人敬佩的是,为了陈赓,粟裕主动承担责任,如他安排总参作战部成员去全聚德餐厅宴请苏联专家和顾问,而此时,华东军区正准备表彰一个师的突出表现,新华社也准备发表相关的报道,因此作战部接到要求审查新闻稿的电话。

陈赓躺在床上,身体状况欠佳,正在与病魔斗争。送稿人前来打扰他的睡眠,向他解释稿件已经得到作战部的认可。

陈赓以为这意味着新闻稿已经通过了作战部的审查,于是毫不犹豫地说:「既然作战部已经批准了,就可以发表。」

第二天,新华社就在大地还未被阳光照亮时发布了这条新闻。刘少奇看到这条新闻后,立即联系粟裕,严肃地告诉他:中央军委已经做出决定,对于师级(含)以上的表扬,只有军委才有权利,大军区没有这种权力。

他命令粟裕查明此事。王尚荣等人立刻站出来,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而陈赓也不甘落后,他坚定地表示是他同意的,责任应该由他承担。

然而,粟裕坚决站出来,他说他是总参谋长,应当由他来承担这个责任。

粟裕的一生充满了荣光、坎坷和试炼,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84年,他的后半生更是波澜壮阔。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和全军都在向正规化进军,彭德怀和粟裕在这个关键时期,正值壮年,满怀豪情壮志。

与他们相比,林彪因为疾病缠身,无法像彭德怀一样亲手领导军队,而罗瑞卿则身兼多职,拥有深厚的权威。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他们的前进,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

粟裕,虽然只是总参谋长的职务,但是却要面对彭德怀旺盛而坚决的挑战,还要接手黄克诚的重任。但是,他的洞察力强,独立思考,使得他能够在新中国初期紧张的军务中,与彭德怀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为二人微妙的关系埋下伏笔。

陈赓和粟裕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的尊敬。然而,在1958年的军委大会上,粟裕突然面临不公的抨击,一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

这时,陈赓挺身而出,怒斥攻击粟裕的言论,成为了极为稀有而有力的正义之声。

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事实的坚守是粟裕的独特特质。他始终坚守真理,无论对手的地位多高,都不会妥协。这种坚守,既是他的荣誉勋章,也是他的挑战。

在1950年的抗美援朝初期,毛泽东希望粟裕上阵,但由于身体不适,他错过了这个机会。他不得不前往苏联治疗,直到1951年9月才返回中国。

回到中国后,彭德怀也因病回国,身体恢复后,他没有再前往朝鲜,而是开始协助毛泽东处理军事事务。从1954年9月起,他开始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这段时间里,他与粟裕有一些交集和误会。

1. 在1951年,粟裕任副参谋长,与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因工作上的误会而产生了矛盾。为了减轻毛泽东的负担,聂荣臻先审阅了军事报告,导致粟裕无法按时每半月上报一次。

毛对聂进行了批评后,粟裕也主动提交了检讨。毛对此表示赞赏,并将检讨传阅给了刘少奇等人。然而,这件事情加深了聂和粟之间的误解。

2. 粟裕与彭德怀的误会源于他们对于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而粟裕在晋升为总参谋长后,两人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加频繁。

在国防系统的一次讨论中,粟裕主张将预备队设置在灵活地区,而彭则认为不需要设立预备队,这就引发了两人的分歧。

在1957年苏联访问期间,粟裕坚持提出职责划分要求,但并未得到重视,反而被视为「告洋状」。在党内批判「反教条主义」时,他也因此遭受不公正待遇。

尽管起初他坚定地为自己辩护,但随着事态的恶化,他最终在妻子和朋友的劝说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检讨大会上,他虽然不情愿,但还是被迫作出检讨,以避免进一步的麻烦。

尽管中央最终撤销了他的总参谋长职位,并安排他从事研究工作,但粟裕的仕途因此变得更加曲折。类似的事情后来也发生在彭德怀身上,但粟裕并未因此而陷害他,也没有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申辩。

彭德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在战时,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军委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也因为对刘伯承、粟裕、萧克等人的批判,而深感懊悔。

他在北京吴家花园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侄儿彭启超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在1958年全军反教条主义运动中犯下了错误,对刘伯承、粟裕、萧克等人的过度批评,让他们受了冤枉,尽管这并非他的本意,但作为主持人,他确实犯了错。

粟裕在红军时期就经历了很多不公正,陈毅曾评价他是提拔得最慢的一个。

他曾拒绝华野司令员之位,以代司令员身份在华东和中原英勇作战,歼灭国民党军240万余人。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他却仅获大将军衔。

他刚刚在总参谋长职位上展现出抱负,便被免职。他的老部下王必成深感惋惜:「粟总是被浪费的人才。」他被誉为:「只争工作,不争职位;只争重担,不争荣誉。」

1961年2月,陈赓与粟裕一同在上海静养,他们时常一同闲话,共度静养光阴。但一个月后,陈赓在撰写【作战经验总结】时,因心脏病突袭,猝然离世。

那个曾经活力四溢、精力旺盛的老友,突然离去,让粟裕深感悲痛。尽管身体虚弱,他仍然坚持前往医院,与陈赓作最后的告别。

陈赓的骨灰运往北京后,他还坚持与李克农、廖仲恺的女儿廖梦醒等人一起,送行陈赓的骨灰。直到飞机消失在天际,他依然久久站在机场。

23年后,粟裕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或许,在那个世界,他们可以再次相聚,青梅煮酒,回忆彼此的岁月。

陈赓生前曾与粟裕闲谈,赞其为颇具能力的人,然而这种能力往往会招致他人的嫉妒。同样,有能力的人往往因为过于耿直,容易被人冷落。

粟裕的一生,就像一部饱含苦涩的史诗。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始终坚韧不屈,风雨无阻。他曾以诗言志:「沙场百战谈笑过,历经困苦始得安。」

这是个经历了77载春秋,从光明到黑暗,从繁荣到困苦,不畏艰难困苦的人的真实写照。

常胜将军粟裕,一生历经磨难,但始终坚持信念。他勇敢地三次直陈自己的观点,展现出无比的勇气和决心。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