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许世友麾下第一猛将,两人吵吵闹闹一辈子,晚年他给首长养老送终

2024-07-20历史

我国的所有开国将帅,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身经百战,立功无数。但是,在所有的开国将帅中,有一位开国上将最特殊。脾气来了,他敢和毛主席「叫板」,遇到不满之事,他敢在中央会议上「反驳」。

毛主席曾对这位开国上将称赞道:「作战勇猛,性格刚烈,对党忠诚,具有大刀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而邓小平同志曾这样评价他:「60年戎马生涯中,他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这位最特殊的开国上将正是许世友将军。

今天博哥就带各位一起了解许世友上将和聂凤智中将之间热血沸腾的革命故事。

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感情,血肉相连的生死之交

我军很多将领都是出了名的暴脾气,比如彭德怀元帅、王树声大将以及王近山中将等等,可要说最出名的一位,那还要数许世友上将。

许世友将军一发脾气,几乎所有人都躲得远远的,但是有一个人,他不仅敢跟许世友开玩笑,甚至还敢跟许世友「叫板」,而且许世友还从不生他的气,这个人就是聂凤智中将。而许世友和聂凤智的故事起源,还要从胶东抗战说起。

许世友和聂凤智参加革命的时间都非常早,他们都经历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都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红军时期,许世友和聂凤智就曾并肩战斗过,可由于分属不同的队伍,所以两人并不相识,后来在「抗大」学习期间,两人虽有了几面之缘,但交情并不深,直到胶东抗战,两人才从不断地合作中开始建立深厚的友谊。

在胶东进行抗日作战期间,许世友任军区司令,而聂凤智任威海军分区司令,两人虽是直属上下级关系,但是在一次次的作战合作中,两人对彼此的欣赏以及敬佩之情却与日俱增。只要是遇到大规模的战斗,许世友必定会将主攻的任务交给聂凤智所部负责,而聂凤智每一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也正是一次次默契的合作,让许世友对聂凤智越来越欣赏,为了能够将聂凤智留在自己身边,许世友竟不惜公然「欺上瞒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此时的蒋介石为了独吞抗日成果,开始秘密地向全国各地部署兵力。在这种艰难处境之下,中共中央决定未雨绸缪,很快毛主席就做出了夺取东北的重要指示。

1945年9月,中央军委命令山东军区抽调4个师的兵力进入东北,而时任胶东军区第5师师长的聂凤智则被军委点名率部进驻东北。接到命令之后,聂凤智立即开始准备,可就在他准备率部出发时,许世友却突然指示:聂凤智不必去东北,继续留在胶东战场。

突如其来的命令让聂凤智疑惑不已,一般来说,中央军委的命令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来的,所以每次命令下达之后很少会进行更改,尽管有困惑,可聂凤智依然坚定地服从了命令,可直到很久之后,聂凤智才知道,原来是许世友的一封「假」电报让中央军委更改了命令。

当许世友得知军委要把聂凤智调到东北时,他立即给军委发送了一封电报:

聂凤智刚刚得了急性肺结核,传染性非常强,不适合长途跋涉,请组织同意让他暂时留在山东,另派一位干部前去东北。

对于许世友的致电,中央军委只得复电同意,可组织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聂凤智身体很好,什么病都没有,这只不过是许世友使的一出「掉包计」。

这是许世友参加革命以来第一次「欺上瞒下」,也是唯一一次,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聂凤智留在自己身边。

1946年9月,解放战争刚刚打响,胶东军区驻守的灵山被国民党军队攻占,为了尽快夺回这一战略要地,许世友决定派大将反击灵山,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一千钧一发的时刻,他的「大将」聂凤智却刚做完阑尾炎手术,正躺在野战医院里无法活动。

许世友向聂凤智的作战参谋问道:「你们聂师长的阑尾炎手术开过刀了吗?」作战参谋回答:「已经开过了,但是医生不让活动。」

本以为许世友会就此作罢,可没想到他却说:「让医生把绷带给他缠紧,用担架把他抬到战场上,等仗打完了再把他抬回去!」

一上战场,聂凤智整个人都精神焕发,完全不像是刚刚做过手术的人,在他的指挥之下,我军只用了5个小时就彻底夺回了灵山。战斗结束后,许世友赶紧命人把聂凤智再抬回医院,可聂凤智却笑着说道:「上一回战场,比住三个月还强。」

聂凤智的夫人在评价许世友和聂凤智的交情时说道:「自打到了山东开始,老聂就一直都是许司令的部下,他们二人在战场上经受过无数次生死考验,应该算是胜似兄弟的莫逆之交了!」

司令是我「保镖」,也是我最信任的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聂凤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都是跟随着许世友的脚步,聂凤智对许世友也一直是尊敬有加。

上世纪80年代,许世友离休之后本可以在北京颐养天年,可为了方便照顾他,聂凤智硬是直接将许世友接到了南京居住。在此期间,聂凤智只要一有空闲就会到许世友的住所,陪他聊聊天、下下棋。

后来,在一次聊天时许世友无意间提了一句想要写个回忆录,没想到几天后聂凤智就给他筹建了写作人员队伍,后续安排协作计划以及解决写作方式等问题,全都是聂凤智亲自负责的。

在回忆录初稿完成之后,聂凤智成了第一个读者,他看完之后还提出了很多详细的修改意见,毕竟对于许世友的战斗生涯,聂凤智是除了许世友本人外最清楚的人。

【许世友回忆录】从写稿、审稿再到最后的定稿,许世友除了口述之外,只是在最终稿的首页上签了一个「许」字,其他的所有细节,全都是聂凤智搞定的。

随着许世友年纪越来越大,他的行动自由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可即便如此,许世友依然经常提出去狩猎的要求,他表示:「狩猎能够减缓我身体的病痛。」

刚开始家人们还会偶尔陪着许世友去狩猎,可后来,家人们出于对许世友身体的考虑,都不太愿意陪他去,所以到最后,许世友只能经常邀请聂凤智和他一起去。

当时的聂凤智也已经多病缠身,不仅有肺气肿,还有高血压等问题,可即便如此,对于许世友的要求,聂凤智依然是有求必应。

许世友和聂凤智之间的革命情谊不只是体现在平时,甚至在许世友去世之后,聂凤智对这位老领导、老战友表现出的情感照样令人潸然泪下。

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一直以来,许世友将军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都非常有信心,他经常对身边的秘书和警卫表示:「我现在头脑清楚,腿脚灵活,别看我打了这么多仗,受了那么多伤,恐怕等你们到了我这个岁数,身体还不如我呢!」可许世友将军不知道的是,他身体里不知何时开始长出了一个「定时炸弹」。

1985年初,许世友将军经常会感到腹痛,刚开始他都是忍一忍就过去了,可等到3月份,腹痛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疼痛程度也越来越强,无奈之下,许世友将军只得到医院进行检查,很快,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出来了。

1985年5月左右,一份红头文件被送到了聂凤智的面前,这是许世友的体检报告,聂凤智盯着这份报告看了很久很久,能够明显看到他的眼眶里有泪水在打转。只见这份报告上写着无比刺眼的四个大字:肝癌晚期。

确认了体检报告没有错误之后,聂凤智立即下达命令:所有人不得向许世友将军公开他的检查结果。几天之后,聂凤智特意带着夫人去探望了许世友将军,在聊天过程中,聂凤智夫妇二人一直在努力地压抑着内心的悲伤,在许世友问到自己的体检结果时,聂凤智轻描淡写地说道:「您只是肝上有点小毛病,可能是肝硬化,没有大碍。」

身经百战的许世友将军终究还是败给了病魔,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病逝。而许世友将军的所有后事,也全都是由聂凤智将军操办的,可殊不知,此时的聂凤智将军也已经年近古稀了,但对于自己老领导和老战友的丧事,聂凤智觉得交给任何人他都不放心,他希望能够亲自送自己的好兄弟最后一程,而许世友的葬礼更是邓小平「特批」的土葬。

自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就一直倡导火葬,而且当年毛主席、周总理等人都在火葬同意书上带头签了字,而当年许世友则提出自己去世后要土葬,希望能跟自己的母亲葬在一起,以尽自己的孝心,对于许世友的要求,毛主席也表示非常理解。

在许世友去世之后,聂凤智亲自将许世友要求土葬的报告送到北京,可是报告在众多中央领导那传阅了一圈之后,所有人都不敢做决定,最终这份报告被递交到了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手中。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邓小平在报告上写下了8个大字:

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10月26日一早,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王震便到许世友家中传达了邓小平的指示,在讲话的最后,王震还强调道:「邓小平同志签字的这份特殊通行证,乃是特殊中的特殊,仅此一份。」听完这句话,一旁的聂凤智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许世友和聂凤智其实只不过是我国无数革命前辈的一个缩影,那个年代,我们的革命英雄们在战火中结识,在生死间建立友谊,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互相信任,我们的军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也正是无数先辈的无私付出,才为我们换来了一个如此朝气蓬勃的国家,他们不只是我们的英雄,更是整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