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462年前的今天,历史上最屈辱的傀儡皇帝葬送了性命

2024-01-21历史

552年1月21日,东魏唯一的皇帝,孝静帝元善见被毒死,当时他才二十八岁。

元善见是北魏孝文帝的曾孙,是东魏的开国皇帝。

说起开国皇帝,第一反应能想到的形容词,都是文武双全、知人善用、征战天下这些。

但是元善见虽然的确文武双全,却一辈子都是一个傀儡皇帝。

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呢?

元善见

第一,元善见在幼年被迫上位。

在孝文帝去世后,北魏的政权逐渐动荡。

孝文帝的儿子孝武帝元修继位,但他不满高欢的专政,于是西出关中,投奔了关中的宇文泰,建立了西魏政权。

高欢原本计划拥立元善见的父亲元亶为帝,但他认为元亶并不适合继承帝位,于是决定拥立元亶的儿子元善见为帝。

元善见当时才十一岁,被立为继承人,改元为「天平」,将都城由洛阳迁至邺城,建立了东魏政权。

于是,东魏和西魏形成了并立的局面。

尽管元善见被封为皇帝,实际上他一直是高欢的傀儡。

刚开始,高欢完全掌握着朝政,他利用年幼的元善见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北魏与周边国家

第二,元善见在高欢父子都死去之后,也没能夺回权利。

高欢的崛起与尔朱氏集团的击溃和君位的复辟密切相关。

尽管高欢已经掌握了整个东魏的实权,他却一直没有轻易篡位称帝,这是因为他不愿背负起背叛的骂名。

高欢对待皇帝元善见非常恭敬,对朝廷的事务无论大小都会上奏孝静帝,并得到元善见的许可后才敢施行。

每当皇帝设宴招待大臣们时,高欢总是带头下跪向皇帝敬酒,展示了他对皇权的忠诚和尊重。

而且,每当孝静帝前往寺院朝拜时,高欢都会捧着香炉,跟在皇帝的车辇后面,表现出他对皇帝的虔诚和敬畏。

尽管高欢掌握了实权,但他始终保持着表面的尊严,不敢越雷池一步。

后来,高欢在向西魏发动的一场征伐中患病了,最终不幸病逝。

高欢

高欢去世后,他的长子高澄继承了他的地位,成为北周的新权臣。

与高欢对元善见的礼遇不同,高澄对他颇为忌惮。

他命令人监视元善见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向他通报。

高澄对元善见的行为也加以限制,不给他太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高澄本人对元善见甚至不敬,有一次,元善见只是不想喝酒并抱怨了一句,就遭到了高澄命令手下打了他三拳。

这种对待元善见的态度,反映了高澄对他的忌惮和轻视。

好笑的是,高澄两年后就死于非命,死因居然是不让自己的厨子赎身,被厨子一怒之下用刀杀死。

高澄死后,他的弟弟高洋继承了父兄的基业,继续掌控着朝堂。

刺杀高澄的厨子兰京

架空自己的权臣两次重要的权力更迭,孝静帝做了什么呢?

事实证明,他什么也没做。

高欢去世,孝静帝元善见为其举行哀悼仪式。

高澄被厨子兰京刺杀身亡的消息传开后,朝野内外都陷入了恐慌和不安之中,这本来是个很好的时机。

然而,事态很快被高洋平息,孝静帝元善见也就只能望洋兴叹。

统一北方与南朝宋对峙时期

第三,元善见缺乏血性和勇气,就算有夺权的机会也没有办法抓住。

【临川被收】是谢灵运的一首诗,描写了韩亡子房和秦帝鲁连的忠义之举。

当时高欢已经死去,高澄还没有被刺杀。

当孝静帝元善见吟唱这首诗时,只有常侍荀济在场,并且荀济领会了孝静帝的用意。

孝静帝元善见渴望有像张良和鲁仲连那样的人物站出来,为自己雪耻。

于是,荀济暗中策划杀死高澄,以正朝纲。

高澄

然而,政变还未开始就被高澄发现了。高澄迅速率领军队冲进皇宫。

面对高澄的质问,孝静帝元善见坚定地回答道,只听说臣子造反,却从未听说过皇帝造反。

他指责高澄自己想要造反,并且暗示如果高澄坚持以臣弑君,那么生死就取决于高澄。

这番回答震慑住了高澄,他向孝静帝请罪。

然而,孝静帝却没有趁机擒住高澄,而是留他饮酒,两人一直喝到半夜才离开宫殿。

第二天,协助他逃跑的大臣被当众烹杀。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孝静帝的懦弱和缺乏作为皇帝的血性。

他错失了一个扭转局势的机会。

即使荀济等人发动政变成功,孝静帝也很可能再次成为傀儡,而不是真正的皇帝。

最终,孝静帝元善见禅让帝位于高洋,北齐文宣皇帝登基,改元为「天保」,东魏灭亡。

在元善见禅让帝位后,他被封为中山王,食邑一万户。

一开始,元善见还是有一定形势上的特权,他可以不向高洋称臣,可以不接高洋的诏书,也可以仍然使用魏朝的年号并且乘坐帝王才能坐的马车。

但是一年后,高洋帝位稳固,就派人暗中毒死了元善见。

洛阳时期北魏疆域图

在历史中,我们经常看到懦弱的统治者被权臣所操纵,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败。

孝静帝元善见的案例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的软弱让他无法斩断权臣的势力,使得他在政治上失去了主导权。

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人策划政变,也很难保证孝静帝能够真正掌握权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平城时期北魂疆

作为一个统治者,血性和果断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如果孝静帝能够像汉桓帝刘志或者魏国高贵乡公曹髦那样,利用高澄的软弱来扭转乾坤,而不是像汉献帝刘协那样,软弱可欺,他就有可能摆脱傀儡的身份,重新夺回实权。

然而,他的软弱和缺乏行动力让他失去了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