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4年,三百八路军在天津附近遭遇两千敌人,我方队长下令:追击

2023-12-29历史

「我们一连是13团的老底子,是老战士,经验丰富,这个主攻应该我们打! 」

「我们二连是老游击队的底子,都是本地人,熟悉地形,这个主攻应该我们来打!」

八路军战士

1944年秋天,在天津城外、海河边上的前稻地村的一个场院内,正有两个穿着老旧八路军军装的人,在激烈地争着。正如其他斗志高昂的战士们一样,他们是在抢主攻任务。而在一旁,一个个子稍高的人说道:「都停,我看你们别争了,还是听我的吧。二连负责第一阶段主攻,一连在二连冲锋的时候负责火力压制;二连冲过去,迅速占据有利地形,然后牵制住敌人,接应一连冲进村子后面的稻田;之后,以一连为主攻,沿着小巷子向北迂回,全力打击敌人。」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于是,一个简单的作战计划,就这样定下来了。看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一般人绝对会以为这是一场我方碾压对方的歼灭战。可能谁也不会想到,这居然是一场敌人兵力两千、八路军兵力三百的突围战。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后来这场突围战打成了「追击战」,不但直接打出了一方平安,还将战例写进了教科书。那么,这场战斗到底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呢?咱们一一道来。

八路军追击战剧照

前稻地村的苦难故事

首先,还是先要说说这场战斗的发生地点——前稻地村。这是一个在清朝同治年间才建立起来的小村,如今的规模是耕地八百亩、人口一千一百多人,将近四百户人家。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草地,后来有三个姓郭的兄弟在此地开荒种田,最后形成了这个小村落。

抗日战争时期,前稻地村的村民饱受日寇欺凌。村子附近有一个规模不算很大的金矿,在1937年就被日寇占据了,起名叫「大陆金矿」。他们开采中国的矿产已经是强盗行径了,而就是这种强盗行径,他们也不愿自己动手。日本人经常到前稻地村抓劳工,每次都是一个伪村长,拿着花名册,点到谁家的名,谁家必须出一个人去干活儿。每次抓劳工,村里都会有几十人被抓走。

金矿

到了工地上,工头的打骂、恶劣的生存环境、吃不饱的变质食物都是常态,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经常性地关押。一个劳工很可能在自己根本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情况下,就被押送到附近的唐山看守所关押。一旦进去,就像是进了暗无天日的十八层地狱。几百人住在狭窄的笆篱子房内,互相之间连腿都伸不开,稍有传染性的疾病就会酿成大祸。关键是,他们还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

除了辛苦而危险的采矿工作外,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仍然逃不出日本人的手掌心。抗战时期,日本人在华北地区也实行了粮食配给制,庄稼人自己种出来的稻米,自己是不能吃的,更不能卖,而是一律要交给日本人。一旦有人违犯了禁令,轻则遭到毒打,重则性命不保。当然,有需求就有人冒险,很多中国人都为了高额的利润,当起了地下的米贩子。

大米

前稻地村有一位村民,名叫胡希三。为了能给家里增加一点收入,他就当起了米贩子。在每次上交粮食的时候,他都会偷偷留下来一部分。等到凑够两口袋的时候,就会拿到市集上去交易。有一次,胡希三在卖米的时候遭遇了伪警察的盘查,结果大米被伪警私自没收,胡希三逃了一条活命。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完,后来伪警察私吞了这些大米,却被日本人发现了,结果连带出了胡希三。日本人进入前稻地村,把胡希三绑到一条长凳之上,用蘸了水的皮鞭毒打了一天一夜。期间,胡希三多次出现了晕厥的状况,日本人就会给他灌辣椒水,生生地折磨清醒了,然后继续挨打。等到日本人撤走的时候,胡希三已经奄奄一息了。

日本酷刑剧照

打掉人间魔窟

侵略者的不断折磨,没有抹平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反而让这股火焰更加高涨。八路军进入华北地区之后,前稻地村村民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这些为老百姓奋战的士兵。

时间进入了1943年,日本人的战争实力,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几场败仗而不断地衰落。中国地区的日本驻军,不得不一批一批地调往太平洋地区。八路军面对的战争压力,也开始减轻了。很多地区,已经发起了一些局部的反攻,收效不错。而冀东军区的首长们决定,在天津附近烧上一把火。

八路军的反攻

在前稻地村附近,原本就活跃着一些区小队和游击队。总合起来的人数,有将近二百人。军区首长准备以他们为基础,打造一支全新的部队。为了增加部队的战斗力,首长抽调了八路军13团的一部分骨干人员一百余人,补充到了这支部队中,这就是非常著名的冀东军区六区队。

六区队的游击队员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虽然此前并没有正规编制,但是由于他们熟悉地形,熟知当地的风土人情,所以打起仗来往往事半功倍。而13团的八路军更是不得了,他们是著名将领包森训练出来的,战斗力极强,杀伤鬼子的数字在军分区中首屈一指。尤其是他们人人都有一手骑马的绝活儿,在对付敌人骑兵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两支部队,组成了六区队的一连和二连。他们互相配合作战,很快就在前稻地村附近打出了名声。

八路军

一切准备就绪后,六区队准备对「万恶之源」——日本人的「大陆金矿」动手了。这个金矿原本是由日本人亲自看守的,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人已经分不出那么多士兵了,只能将金矿的防守任务分一部分出来,交给伪军。不过,为了增强防御力,日本人给金矿的驻守部队配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还修建了碉堡和炮楼,希望能铸成一个「铜墙铁壁」,扛住八路军可能的进攻。

但是,在八路军的面前,敌人这些新补充的武器,恰恰就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侦察,六区队在1944年1月9日的晚上,对「大陆金矿」发起了奇袭。那些日本的矿主和伪军,根本不是八路军的对手,还没打几枪便溃散了。八路军捣毁了碉堡、炮楼和生产设备,释放了所有被逼迫劳动的矿工,让日本人继续掠夺中国金矿的计划彻底破产。

八路军解救矿工

同时,那些丰富的武器装备,也全部被六区队笑纳。经过了这一战,战士们的子弹袋都装得满满的,负责重火力的炮手更是乐开了花——他缴获了十好几个重型掷弹筒,以后攻击敌人的防御阵地更有把握了。

奇妙的突围战

「大陆金矿」一战结束后,八路军战士们开始撤退。1月11日晚上,他们进入前稻地村宿营。作为区队长的龙水文,在村口安排了不少的岗哨。他知道,金矿被毁,敌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的报复行动可能很快就会展开。

事实确实如他所料,就在他们撤退的同时,一些伪军就已经回去报信了。日军通过自己安插在地方上的眼线,很快就掌握了六区队的动向。于是,他们出动了三百多名日军,以及一个加强团的伪军,共两千多人,准备对八路军展开报复。

八路军战斗

这一次,敌人的行动非常迅速,很快就到达了前稻地村村口,并且很快完成了对村子的合围。八路军岗哨发现他们后,火速向龙水文区长进行了报告。

这一时刻,是八路军最脆弱的时候,如果此时日军发动奇袭,情况可能会很危险。但是,不管是日军还是伪军,都有些害怕夜战,于是他们决定,等到明天早上再发起进攻,这就给六区队留下了调整的时间。龙水文和副区长曹致福、支部书记侯建华火速研究了当下形势,安排好了防御工作。

其实,在看到敌人部队的时候,三位领导已经感觉到了情况有多棘手。这一仗,八路军只有三百人左右,敌人却有两千多人,是我方的七倍还要多。而且,前稻地村四面都是平原,没有山地可以依靠。在这种环境中打一场硬碰硬的阵地防御战,对我军是十分不利的。为今之计,只能是尽量做好防御工作,静待战场形势变化。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敌人的进攻就开始了。一开始双方打得有来有往,但是时间一长,人数上居于绝对劣势的八路军便有些顶不住了。到了上午十点左右,眼看形势不好,龙水文开始命令部队后撤,向北收缩防御。他们早就看好了一处大场院,边上有围墙,只有两个门进出,便于防守。而且场院够大,可以容纳所有部队。而且,这里距离附近的后稻地村仅有1里地,实在不行撤退也比较方便。

很快,部队陆续撤到了场院里,战斗也暂时告一段落。日伪军并没有急着发起下一轮进攻,而是派兵将场院围起来,同时派兵占领了村子南部。虽然他们步步紧逼,但是因为忌惮八路军的火力,也不敢轻易进攻。

六区队人才济济,其中有一个叫郭起旺的通讯员,是个出名的千里眼。龙水文将自己的望远镜交给郭起旺,让他爬上墙头观察一下,看看敌人的兵员和火力配备。一看之下,郭启旺还真是有些担心。只见场院的东、西、南三个方向不足一百米的地方,都分别有一个营左右的日伪军在待命;村子北面的房屋顶上,密密麻麻地趴满了人,看上去都是伪军;村子北侧有一处坟地,其间摆着一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至于坟地里有多少人,暂时还看不清楚。

八路军战斗剧照

听了郭起旺的汇报,龙水文等三人陷入了沉思。现在的情况,不但自己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层层包围,就连有利地形也全被他们所占据。村子周围的几条大街,已经全部被日伪军掌握。这种情况下,即使突围而出,部队也会遭受重大的损失。唯一能考虑的方案,就是想办法冲到坟地里,依托地形和敌人周旋,等到了晚上,再择机撤出战斗。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坟地的附近,大部分都是伪军,战斗力不强,强突过去并非不可能。

接下来,就发生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龙水文和曹致福,谁都想带队打主攻。最后还是侯建华提出,两个连交替掩护突击的方案,这才确定了这场仗该怎么打。

很快,曹致福就带着部队在北门集结。当他们准备开门突击的时候,坟地前面的轻重机枪突然喷出火来,子弹如同雨点一般飞来。战士们没有办法,只能将门再次关了起来。侯建华一声令下,让炮兵用重型掷弹筒,解决敌人火力点。

六区队的炮手是一个老红军,战场经验丰富,不管是开枪还是发炮,都是百发百中。但是今天却有些不一样,由于敌人的火力封锁,他只能在场院里瞄准,准确度无法保证。结果一发炮弹出去,不但没有解决掉敌人的火力点,反而招来了更加密集的子弹。

炮手的手里,还有缴获来的十几枚炮弹,说少不少,但是也并不算多。接下来,他必须要精打细算。冒着敌人的子弹,他爬上墙头,很快地探了一下脑袋。凭借多年在战场上练就的眼力,他在这一瞬间记住了敌人火力点的准确方位。很快,他再次发炮,这一炮,他没有再失手,坟地前面的机枪瞬间就哑了火。

一看机会来了,曹致福带着二连的战士,迅速的打开北门冲了出去。与此同时,龙水文的一连也迅速开火,对沿途的敌人进行压制。很快,二连就到达了指定位置。他们一看,刚才炮手的那一炮恰到好处,敌人的机枪手死了,但是机枪还能用。于是,他们立刻调转枪口,对两翼的敌人进行压制。借着这个机会,一连也迅速冲了出来,对村北的敌人进行白刃绞杀。这些伪军哪里见过这么勇猛的军队,很快就溃散了。敌人的包围圈,因此出现了一个大窟窿。

仗打成这样,八路军已经可以全身而退了。但是,他们却突然来了兴致,准备来一次「反包围」。一连的战士们,发现了敌人剩下的三十多匹战马。他们立刻翻身上马,奋力地向敌人追去。伪军此时魂飞魄散,哪里还顾得上打仗,只是没命似的逃跑。而村子其他方向的日军,发现八路军竟然在追击伪军,大吃一惊,立刻调集部队来追击八路军。

于是,在小小的前稻地村,出现了一个奇妙的景象:八路军在追击伪军,而日军在追击八路军,整个战场如同一个中间夹了肉的烧饼。

不过,日军的追击,也不过是做做样子。他们都是些刚刚从日本调过来的新兵,没怎么经历过战争,心里也害怕。所以他们追了半天,其实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八路军六区队在追击了一段时间后,主动撤往附近的水门口渡口,并且顺利的通过了果河,来到了国各庄。此时,天色再次变暗,敌人不敢继续追击,只能撤退。这场奇妙的「突围战」,就此画上了句号。

这一战,六区队自身伤亡二十余人,但是击杀敌人却达到了一百多人。另外,部队缴获了重机枪一挺,轻机枪7挺,步枪、短枪若干,还有大量的子弹和掷弹筒。这一战不仅成功突围,还狠狠「赚」了一笔,真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后来,冀东军区通报表扬了六区队,还将他们的经验推广到了全国。

老实说,这一战的成功,有特定的历史因素。如果将时间调回到1941年之前,面对鼎盛时期的日军,恐怕六区队就要换一种打法了。但是不管怎样,这一仗都是酣畅淋漓的胜仗。八路军打出了威风和气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