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走向共和】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八国)宣战时的讲话非常感人。听起来令人兴奋、令人发指、具有煽动性:
「三十年来,他们仗着我们国家的善良和坚持,变得越来越咄咄逼人,欺负我们的国家,霸占我们的土地,蹂躏我的人民,勒索我的财产……对英格兰开战!对法国开战!对美国开战。对日本开战……对日本开战!」
虽然剧情是言情,但是义和团革命却是真实的。慈禧太后向各地发布命令。战争诏书(战争动员令)也充满了....对列强的指责。
但这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1898-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仅仅几年后,连日本都打不倒的清朝,居然有了勇于同时向十一个国家宣战
1.
其实,直到1894-1894年甲午战争之前,清朝都运转正常,但经过这次战争,就彻底毁了。
梁启超曾说过:
「中国四千年伟大梦想的觉醒,实际上是从1894-1894年的甲午战争开始的。」
可以说,这场战争不仅残废了清朝,也残废了清朝,清朝灭亡后,清朝人民醒悟了。【马关条约】割让领土巨大,数额巨大赔偿远远超过历次战争的总和,此时的清朝统治者已经无法控制人们的言论,整个社会都沉浸在失望甚至绝望之中……
义和团运动也随之兴起从这个时候开始,上期我们也谈到了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评价并不高,他们认为是他们带来了八国联军,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比八国联军更可恨。八国联军。
别以为义和团无知到会相信那些自命不凡的东西。其实是因为我们不再那个时代。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出路,能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他们把绝望寄托在「恶魔保护」上。
由于与西方教会的利益争夺和天灾,无法生存的普通民众加入了义和团,开始疯狂攻击教会。
清军虽然不擅长对付日军,但对付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也是绰绰有余了。那么为什么一开始没有被压制呢?
II、
都是因为改革改革的失败!
最早的时候,洋务运动如火如荼,清朝势力强大,甚至还衍生出「同治中兴」一词。但随着甲午战争的结束,一切都化为泡影。此时,一些有思想的士大夫仍然没有对清朝失望。他们以为清朝能够完成自己的演变,维新变法就是其中之一,但他们感到失望。
义和团运动中的义和团通过结盟来寻求出路。他们也在苦苦思索出路,自然是同情义和团的。
这是什么意思?
表明士大夫已经融入清朝官僚体系,开始反抗清廷的统一指挥。这也为后来的东南互保埋下了伏笔。
山东省省长毓贤因义和团朱邓杀害英国圣公会传教士雄鹿事件,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被免职。
毓贤不仅是一个残酷的官员,而且还是一个极端的排外者。就是他告诉慈禧太后和王公大臣们可以利用义和团运动的机会。
后调任山西巡抚。他仍然极度仇外,并强烈支持义和团反对教会。八国联军入侵后,他也率部侍奉国王。但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后,却把他视为罪魁祸首,把他拖出来承担责任,并将他斩首。
为什么慈禧太后听了他的话,从镇压义和团变成了安抚义和团?
3。
因为义和团中有聪明人、有军事家,所以提出了「拥清灭洋」的口号!
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清朝已经岌岌可危了。1894年,甲午战争惨败,列强加速瓜分中国。全世界人民常常高呼「满族不是中国」、「驱逐鞑靼、恢复中华」等口号,挑战清廷的统治。
突然出现这么多人支持他们,满汉之间的矛盾本身就很大。此时清政府将如何行动?谁能保证围剿下去,义和团运动不会发展成第二次「太平天国运动」?
这也是满清王朝掌握实权的王公大臣不敢下死令杀人的原因。相反,袁世凯作为汉人却毫无顾忌,肆意打压。
更重要的一点是,光绪帝进行变法时,变法派的支持者是西方列强。西方列强也希望清朝实行君主立宪制,以便他们能够继续做生意、赚钱。
这次改革派下台,上台的是顽固派和保守派。他们自己也对1884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深感忧虑。此外,慈禧太后受到西方列强警告,有意废黜光绪帝,「老大哥」的设立也受到西方列强的干涉。
尤其是端郡王载漪,非常不高兴,因为光绪帝不能废他,他的儿子也不能当皇帝。当我听说义和团可用并且有「神佑」时,我大喜,尽全力团结义和团,抗击洋人。
就这样,义和团浩浩荡荡地进军了北京……
四.
事实上,义和团攻击西方传教士和外国人,就像德国攻击犹太人一样。非常相似。
德国讨厌犹太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们不仅没有帮助拯救德国,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无助的德国人愤怒地攻击犹太人。
但现在,人们倾向于同情德国人,但讨厌义和团,指责他们破坏了盛会。
我们不妨想一想,被杀害的信徒或外国人真的比被迫参加义和团运动并最终被淘汰的义和团更无辜吗?
进入北京后,义和团就有些失控了。本来他们只攻击信徒,现在却攻击一切外国人、一切外来事物。推倒铁轨、烧毁车站、毁坏桥梁、切断电话线……凡是能毁掉的都不会幸免。
外国人看到我们驻北京大使馆处于危险之中。不行,我们必须派兵增援。清廷要求各国只增派三十人,但大臣们并不在意。事实上,每个国家都额外派出了三百人。
派兵增援激怒了清廷,也进一步激怒了义和团。于是他们开始对教堂和使馆发动暴力袭击,见到外国人就杀害。
在所有电话线路被切断的情况下,各国不确定北京使馆的情况如何,但他们推断情况已经很严重了。于是在这个前提下,以英国海军司令西摩为首的八国联军正式建军,从天津进军北京。
外面,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在廊坊击败了联军。京城里,义和团开始围攻东交民巷、西什库教堂……
而且,战斗打得一塌糊涂,各怀鬼胎,彻底失败!
V。
其实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已经意识到,再这样下去,真的会激怒西方列强,开始动摇自己的战斗决心。
她不想打,载漪端君君也不想。义和团帮你打洋人,你却攻击义和团。你还是人吗?你们崇拜外国人,甘心做他们的狗。世界人民会同意吗?
慈禧太后不仅没有道义上的辩护,还伪造了西方列强给清政府的外交照会。这张纸条击中了慈禧太后的软肋:
纸条提到了几点,其中一点说得很清楚:第一,皇帝居住的地方,第二,西方列强征集他们积蓄的粮食,第三,让西方的列强掌管天下兵权,第四是命太后归政。
用脚趾思考也是错误的。这四个要求相当于刘禅拿着玉玺直接投降魏国,让魏国接管蜀汉。即使西方列强不再将清朝放在眼里,也绝对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不然【辛丑条约】你为什么不写这些文章呢?
这么大的纸条,这么快就由十一个国家起草了。不需要各国议会批准吗?如果11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议程,如何能够达成协议?沟通没那么快。要知道,十几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是一天产生的。
可是慈禧太后就信了!
她还对荣禄说过这样一句话:
「既然打就死,不打就死,不打就死。死吧,战死不是更好吗?」」
于是,没过多久,她就颁布了一道法令,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向万国宣战的法令。我会和你一起战斗!
但事实上,慈禧太后并没有向各个使馆或国家发出宣战声明。只能算是战争动员文件,而不是宣战文件。
这也是慈禧太后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向十一个国家宣战的原因。但事实上,她是否宣战并不重要,因为八国联军已经逼近北京,她别无选择!
有人说是因为慈禧太后看到义和团兄弟刀枪不入,以为自己能打败洋人?
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慈禧太后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东西,所以她才会相信装鬼。若真有神通护身,大清又如何入关?
其实是因为慈禧太后已经无法掌控局面了。这个时候杀义和团不但没有帮助,还会留下谣言。
是载漪允许义和团进入北京。是载漪允许他们烧杀抢掠。仍是载漪宣扬其刀枪不入。向十一个国家宣战,不仅可以消灭已经势不可当的义和团运动,还可以杀死载漪,维持自己的统治。
至于百姓受苦与否,这不是慈禧太后思考的范围。反正一战之后,她继续做老佛爷,继续一顿饭吃128道菜,只要老外高兴就行:
「衡量中国的物质资源,获得国家的青睐。」
就算四亿人每人赔一两银子,西方列强也乐意了!
我们说的不是【走向共和】,而是这段丰富的历史和有血有肉的人物。第48期到此结束。下一期将会更加精彩。如果喜欢的话请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