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改编前,陕北的红军究竟有多少人?经过长征3万,全体红军超过7万

2024-02-07历史

1937年3月8日,在经历多轮的谈判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再让步之下,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终于达成一致:

红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取消红军名义,服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及蒋介石统一指挥,编制人员及给养补充按国军同等待遇,红军中最精壮者改编为三个国防师,即6个旅12个团及其直属工、炮、通信、辎重等45,000人,在三个国防师上设总指挥部。

这三个师,正是由红军三大方面军主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当然,被改编为八路军后不久,国民政府又将八路军的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不过,由于八路军的名字已经深入人心,因此,三大方面军主力改编的我党部队依然被称之为八路军。

正是因为红军主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总兵力为45,000人,因此,许多人将当时陕北的红军总兵力视为45,000余人。

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准确的。那么,在三大方面军及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汇合陕北红军及之后的扩红,在改编为八路军之前,位于陕北的红军究竟有多少人呢?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其实就得弄清这几个问题:红军三大方面军主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究竟有多少人?陕北红军原本是多少人?在经历近两年的发展之后,红军又扩充了多少人?

红军三大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之后,经历过长征的红军究竟还剩多少人?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3万人或不足3万人,原因再简单不过。

因为,毛主席在建国后多次说过:「长征前红军30万人,到达陕北后不足3万人」。当然,这个数字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说约3万余人,有的认为是不足3万人,或者更详细的25,000人。

那么,长征后到达陕北的红军主力,究竟有多少人呢?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长征路上的红军队伍其实并不只有我们最熟悉的三大方面军,其实在三大方面军长征之时,也有一支红军队伍踏上了长征之路,他就是孤军长征的红25军。

而且,最早到达陕北的红军也不是红一方面军,而是徐海东、吴焕先、程子华等人率领的红25军。

早在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后不久,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就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踏上长征路程。在经历10个多月的长征之后, 1935年9月, 红25军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西北军红26军、红27军会师。

而且,当时的红25军还创造了红军长征史上的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这支孤军在完成艰苦卓绝的长征后兵力不降反增,从出发前的不足3000人,到达陕北之后增至4000余人。

因此,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兵力约4000余人。到达陕北之后,红25军与陕北地区的红26军、红27军合编为红军第15军团。徐海东担任军团长,程子华为政治委员,陕北红军的创始人之一刘志丹则担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红25军率先到达陕北之后不久,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也在离开红四方面军之后到达陕北,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时间是1935年10月。

作为长征时期国民党围剿的最大目标,中央红军也成为损失最为惨重的长征队伍。1934年10月,8.6万余人兵力的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踏上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重兵围剿和路线方针等诸多问题,红军在长征初期损失极为严重。湘江之战更是直接让中央红军的损失过半。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只剩下3万余人,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边缘。

幸运的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红军最危急的时刻,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之后,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率领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一举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其后,中央红军更是翻雪山过草地,经历25,000里艰苦卓绝的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而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兵力则为较为公认的7000余人。

因此,1935年10月,在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苏区之后,陕甘苏区的红军队伍总数分别为:

红一方面军,也就是被改称为陕甘支队的中央红军7000余人,先一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红25军4000余人,陕北红军26军、27军约3000余人。

因此,三方红军加起来约14,000余人,这其中,经历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约为1万人。

那么,红二方面军的情况如何呢?

相比长征路程最远、战斗最为艰苦的红一方面军,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方面军情况要好上许多。红二方面军不但长征时间较短,而且由于并非国民党围剿的主力,损失也相对较少。

由红二、红六两个军团组成的红二方面军,自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出发之时,红二方面军两个军团总兵力约17,000余人。

而经历万里长征,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红二方面军兵力还剩下1400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未能跟随毛主席北上的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被张国焘改编为32军,编入了红二方面军的序列。

此后,红二方面军虽然在北上陕甘的长征之中有较大的损失,但是,在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之时,红二方面军依然保留了11,000余人的兵力。

那么,在红军长征时期兵力最为雄厚的红4方面军,究竟有多少人到达陕北呢?

红四方面军长征的时间是1935年5月,离开川陕苏区出发长征时,加上机关、学校、工厂职工等非战斗人员,红四方面军的总兵力高达8万人。

而在长征之后,即便是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多次转战川康边与国民党军队鏖战,到达陕北之后,红四方面军的兵力依然是最为雄厚的。

根据1936年10月15日朱德等人给中央军委的电报显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之后,红四方面军的5个军仍拥有3万人的兵力。如果再加上红四方面军直属队、红军大学、党校机关4600多人,红四方面军的总兵力已经突破3.5万人。

因此,经历过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红一方面军约7000余人,红二方面军11,000余人,红四方面军35000余人,再加上红25军的4000人,经过长征的红军高达57000余人。

这些人也成为红军最珍贵的革命火种,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当时红四方面军的三个军:红30军、红9军和红5军以及红四方面军部21800余人组成西路军,西渡黄河开始西征,最终在西北诸马的围攻之下几乎全军覆没。

所以,如果去掉牺牲的2万多红四方面军西路军将士,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四方面军只有1.3万余人。

这样算下来,红一方面军7000人,红二方面军1.1万人,红四方面军1.3万人,经历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红军兵力约为3万人。而「3万人」的数据,也正是许多资料中显示的红军三大方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数量。

当然,由于红25军和红一方面军早在1935年就到达陕北,而到达陕北之后,为了打破国民党的围剿,同时扩充兵力和根据地,红一方面军和红25军在陕北接连打了多场大规模战役。

例如直罗镇战役、红军东征和西征等等,这些战役虽然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由于长征后的红军始终作为主力,他们不可避免地遭受了不小的伤亡。而这些经历长征的红军将士是不可能增多的,因此,长征后的红军战士自然越打越少。

所以,红一方面军和红25军虽然在到达陕北之后兵力有了巨大的扩充,但是,由于不断地征战和牺牲,这些部队中经历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指战员反而越来越少。经历多次战斗减员后,到三大方面军主力会师之后,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已经不足3万。

这大概就是毛主席在提及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数量时,所说的「红军不足3万」的原因。

那么,这些人加上红25军和陕北红军,在陕北的红军部队究竟有多少兵力呢?

正如上文所说,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之后,毛主席从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毛主席率领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陕北红军开始东征西讨,不但大大扩大了红军根据地,同时也极大地扩充了兵力。

例如,1936年2月,毛主席将位于陕甘地区的红军队伍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开始东渡黄河东征。

东征之前,红军总兵力约14,000余人,而在东征期间,红军多次击败阎锡山晋绥军,与此同时,还在富庶的山西四处转战,募集物资,动员群众参加红军。

所以,东征结束之后,红军兵力不降反增,当时,仅动员参加红军的群众就高达5000多人,再加上晋绥军俘虏参加红军的人数,红军东征期间扩红约七八千人,红军的兵力也因此突破2万。

而在其后的西征及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经营期间,红军的队伍又有了进一步的壮大。尤其是西安事变后,陕北局势基本稳定下来,红军也再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

难得的和平环境,让红军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时机。当时为了扩红,红军不但在根据地内号召青壮年参军入伍,甚至还多次派人到国统区内招兵。这使得红军队伍的数量有了进一步提升。

而且,当时在陕北的红军部队,除了三大方面军主力之外,还有许多陕北红军部队。例如 27军、28军、29军、30军及地方部队 独立第1师、独立第2师、74师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各自拥有数千人的兵力。

再加上1936年10月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因此,在被改编为八路军之前,位于陕北的红军队伍总兵力约7~8万人。

这个数字,也在叶剑英元帅文章中得到肯定,叶剑英元帅在【中共抗战一般情况的介绍】一文中曾经指出:八路军的前身是中国红军,1935年至1936年在陕北会合,实际有官兵8万人。

而且,红军的真实数字,从八路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谈判中,也可以看得出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国共第2次合作,因此,从1937年2月中旬开始,国民党和共产党开始关于联合抗日的谈判,这其中,就有将工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的谈判内容。

当时,中国共产党最先提出的方案是:红军组成1路军,辖有4个军、12个师、36个旅的编制。按照红军最先提出的要求,这样改编之后,我军部队将高达12万。

对于这个数字,蒋介石当然不认可,国民党代表随即提出红军编为两个师8个团15,000人的要求。这一说法也被理所当然地驳回。

而负责谈判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则不失时机地适当让步,提出由原来的4个军12个师改为4个师12个旅24个团,这样算下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人数约7万余人。

最先提出的4个军12个师的要求,意味着共产党军队最起码需要12万人,这显然超出了当时在陕北的红军总人数,所以,最先的提法其实是打着富余的,本身就给之后的谈判妥协留出空间。

因此,在做出适当让步后提出的4个师7万人的方案,其实正是八路军的底牌,7万余人,也显然最接近当时红军在陕北的数量。

当然,最终由于蒋介石的一再坚持和全国抗战形势的逼迫,共产党为了抗战大局,还是退步了,国共两党因此迅速就红军改编一事达成协议:

红军三大方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辖有三个丙种师,每个师辖有两个旅,每个旅辖有两个团,全军总兵力约4.5万人。

国民政府给的编制只有4.5万人,那么,其余的3万多红军将士应该怎么办呢?当时,中共中央采取了变通的方式。

最先的计划是将红军地方部队改编为保安队和民团,但是,由于国民党没有同意,因此,八路军开始在内部变通。

例如,原本按照国民政府的要求,每个师只有4个团,八路军开始在每个师增设了一个团,从而增加兵力,例如,115师增设了独立团,120师和129师都增设了教导团,一下子增了几千人的兵力。

同时,在各师的直属部队中也开始做起了文章,例如,原本国民党师部直辖的辎重营、骑兵营、炮兵营等部队,只有几个连几百个人的规模。

而八路军的这些特种兵营几乎都是团的架子。例如,120师特务营就是原本的陕北红军独立第一师,兵力与一个团无异。

就这样,靠着打埋伏等变通手段,原本按编制上4.5万人的八路军,实际上人数在6万以上,而其他万余红军部队则多数留在陕甘宁边区,负责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警卫工作。

从此之后,由最精锐的红军主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东渡黄河,踏上了抗日战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他们与红军南方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一起成为中国抗战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