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德国通史系列笔记:神陨时代-至暗时刻:三十年战争

2024-01-16历史

搬运、整理、笔记自丁建弘教授【德国通史】

法国人和俄国人占有陆地,

海洋是属于英国人的。

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德意志人的威力才无可争辩。

——海涅

目录:

耶稣会·天主教的复仇

诸侯逐鹿·宗教口号下的野心

战端再起·意外之敌

I捷克的起义

II丹麦的干涉

III瑞典的入侵

IV法兰西参战

V战后结算:1648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耶稣会·天主教的复仇

1555年的和平让天主教会颜面扫地,为了恢复影响力,他们决心也从内部进行改革,比如审判那些渎职的传教士,规定独身,取消赎罪券买卖,1545-1563连续举行的宗教会议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

教皇开始对一切刊物出版严加审查,原本教会还算支持的自然科学和宗教书籍都要经过审禁,此外,西班牙天主徒依纳爵·D·罗耀拉还创立了耶稣会——以不择手段、绝对服从而臭名昭著的军事化宗教组织,耶稣会士开办学校、医院,结交各国达官贵人,担任宫廷神甫或者是高级官吏,甚至以贿赂、威胁等手段争取诸侯皈依天主教会,影响力一时不容小觑。

但就算是军事训练后的耶稣会也对德意志无可奈何。

诸侯逐鹿·宗教口号下的野心

道理很简单,德意志诸侯本来就对宗教经理不感冒,隐藏在宗教外衣下的政治斗争才是他们关心的,只不过披着一层「反对异端」或者「争取新福音」的口号罢了。新教当中蕴藏的资本主义精神根本没有为新教国家或者邦国开辟条件,新教的城市和市民仍然是诸侯的附庸。

就在16世纪诸侯之乱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地理大发现又给了德意志这块腐肉加深了灾难,新航路开辟成功让贸易路线转移,商人从大西洋-好望角一线就可以完成东方国家-大西洋沿岸的贸易,这就让阿尔卑斯山大道一线的城市失去了贸易地位优势(反正德意志内部也因为邦国林立而关税重重),农民战争失败以后,北德和东德的农奴制还会恢复扩散的局面,城市贸易受阻,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很大不利影响,此时的德意志,可谓是四分五裂又经济落后。

但是诸侯们并不打算收手,尤其是新教诸侯,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又有扩张地盘的打算。

战端再起·意外之敌

就在这个节骨眼,哈布斯堡家族又下场了,这些人并不甘心失败,希望在17世纪恢复往日的权势,奥地利(德意志皇族)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试图建立一个控制德意志、意大利和尼德兰地区的超大霸权政体,而且还可以名正言顺借助于天主教会和耶稣会的力量,因此德意志皇帝开始认为,这个计划应该会顺利完成。

然而,一个意外的敌人出现了,这就是本来同属于天主教阵营的法国(黎塞留),考虑到一旦这个霸权形成成功,法国的安全会受到威胁,因此在黎塞留的建议下,法国选择支持德意志的新教诸侯,鼓动他们继续反对德意志皇帝。

英国为了削弱西班牙和尼德兰的势力,也加入到反对战争当中来;

丹麦国王为了保证自己在北海贸易的商路和领地(他本人也是神罗诸侯之一!)不被统一的哈布斯德意志收回,向德意志皇帝宣战;

瑞典也因为要保证波罗的海和北海霸权,反感哈布斯堡在北德稳固统治,同样向德意志皇帝宣战。

原本德意志存在的两种对立——诸侯和皇帝的对立,一下子就和欧洲整体的紧张局势纠缠在一起,随着1607天主教阵营的巴伐利亚公爵强占自由市多瑙福特,诸侯们在1608迅速分裂成新教和天主教两个联盟。

两个联盟内部其实并不一致,巴伐利亚公爵就和皇帝不合,新教里面最强势的萨克森选侯也没有加入新教联盟,就在双方严阵以待的时候,捷克布拉格的掷出窗外事件就成了战争的导火索。

I捷克的起义

捷克本来是神罗诸侯国之一·波西米亚王国,后来变成了哈布斯堡的世袭领地,1609时任皇帝·鲁道夫II曾经在捷克民族的要求压力下,签署了一条倾向于信教自由的大诏书,可是1617新皇帝却罔顾于此,公然制定一个耶稣会狂热的斯提利亚大公爵(费迪南)为捷克国王。

矛盾一触即发,新教代表开始自行开会,拒绝承认这新国王,费迪南则以镇压对答,1618年5月23日,一群愤怒的武装群众冲进宫殿,按照捷克的古老习惯,把国王的两名忠实的官吏从七丈多高的窗户口丢了下去(一伤足,一击昏,均未死),面对这种示威,奥地利打算征伐,捷克方面则决心起义。

但是,新教联盟并没有给予充足的财力军力支持,英法诸国也对这一局面袖手旁观,1620年两军在布拉格一带展开决战,结果是捷克起义失败,大诏书被撕毁,天主教被规定为国教,西班牙军队在普法尔茨大肆劫掠,路德宗和加尔文宗被驱逐,捷克沦为哈布斯奥地利的行省。

II丹麦的干涉

皇帝把普法尔茨选侯的领地夺回,把部分土地赐给巴伐利亚公爵,然后,他信心满满地向西北德出手了,他的盟友西班牙也希望得到荷兰的利益,西北的新教徒感受到了威胁,持有德意志领地的丹麦王国也开始有了动作。

在1624年,一支约莫6万人的雇佣兵(受到荷兰和英国金钱、武装援助)进入北德,德意志城市和德意志皇帝开始展开针对彼此的行动。

这个时候,所谓的天主教同盟也开始拒绝对皇帝支援了——他们畏惧皇权进一步增长,而天主教的法国主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黎塞留)开始暗中制造天主联盟的分裂。于是这支实际上实力并不很强的丹麦雇佣军登场后,居然在北德意志打败了皇帝的军队,还畅通无阻地行军了一段时间。

面对这种尴尬的情况,一个叫做阿尔布莱希特·v·华伦斯坦的军人向皇帝献策:建立一支不受巴伐利亚掣肘的独立军队,他已经募集了一支3万人的战争军团,不需要额外经费,但需要一个名义/名号就可以出战了,于是,此人成为了军队司令。

华伦斯坦何许人也?他实际上是一个德意志化的捷克天主教军事贵族,曾经镇压过捷克起义又在皇帝军中服役的他,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纯粹的德意志人。此人能力优秀,也野心勃勃,看准了这是一个腾飞的机会,战争中他从人民那里掠夺财富,并且以丰厚的军饷招募雇佣军再加以严格的训练,成为一支极具侵略性的劲旅——不过我们应该提一嘴,为了维持这支军队,华伦斯坦毫不介意士兵抢掠占领地的粮食和财富,每每攻破一地,他的军队就像蝗虫过境一般……

丹麦人的部队面对华伦斯坦开始屡屡受挫了,原本打算冷眼旁观的天主教联盟此时又开始担心胜利果实被华伦斯坦和皇帝独占,开始出兵一起作战。

在1626,丹麦和新教的军队被击溃,勃兰登、梅克伦堡、石勒苏益格被华伦斯坦军势拿下,整个萨克森纳入皇帝手中,双方最后在北德展开会战,丹麦国王只能求和,放弃了不莱梅等地的宗主权,皇帝趁此把势力一直延伸到波罗的海一带。

而那位华伦斯坦,受到弗里德兰公爵的封赏,成为了皇家水陆军统帅,这个时候,他的政治抱负才逐渐露出水面,他不打算让宗教争执持续下去,认为诸侯一日不除,国一日无宁日,因此,他希望统一德国并且打造强力的舰队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让德意志成为商业强国,可以说,华伦斯坦的计划是一个目标明确而又宏伟的计划。

所以事情就是这么魔幻,在德意志上烧杀抢掠的家伙,居然能提出一个统一的德意志这种符合当时德意志民族利益的计划。

诸侯们非常仇恨华伦斯坦,皇帝每天都能收到一百多封弹劾华伦斯坦的奏章,诸侯们公然威胁皇帝:如果华伦斯坦在任,那么他的儿子就休想再被选举为下一任德意志皇帝。

于是乎,1630年华伦斯坦就被免职,那支强劲而又危险的军队也被勒令解散了。

但这个时候,瑞典也下场了,他们从北部侵入德意志,战争进入第三阶段。

III瑞典的入侵

北欧的瑞典当时也算是封建强国,16世纪末期,国王靠着自由农(富农)的支持完成了宗教改革,消除了贵族对王权的掣肘,国力开始强盛,统治着大北方的瑞典向来把控制波罗的海(其中也包括俄国航线)作为自己的霸权关键。

为了「和华伦斯坦一决雌雄」,年轻的古斯塔夫II一直在积极准备军队,和欧洲当时常见的雇佣军不一样,瑞典的军队多为征兵制而来的自由农民,并且经过了严格的训练。

瑞典用兵的原则是:「不在本土用武」,1630年,瑞典1.3万军队从奥德河登陆后向中部挺近,勃兰登选侯、萨克森选侯等新教诸侯纷纷响应,因为这些人都在归还教产的敕令中吃了亏。

1631年,法国和瑞典结盟,支付给古斯塔夫II每年40万塔勒(德国银币的一种)以支持战争,同年9月,瑞典新军采用的新战术重创皇帝的主力,此后瑞典国王进入南德畅通无阻,次年,纽伦堡沦陷,慕尼黑临危,瑞典夺去了南德和西德的大量土地,并作为瑞典的封地分给德意志的新教诸侯们。

皇帝不得已,只能再次向华伦斯坦求助,五十多岁的老将再次挂帅。

1632年,华伦斯坦用高价募集了一支雇佣兵团,算上皇帝的军队一共4万人,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德意志中部并冲向萨克森,瑞典军不得不撤回支援。

11月16日,吕岑之战,双方展开决战在城市附近列队,瑞典人高呼着「上帝和我们同在」,华伦斯坦军则高呼「为了圣母玛利亚」,相互冲杀一直鏖战到天黑,这是一场夸张的大战,但耗资巨大且军纪难以保证的雇佣兵团……实在不是常年脱产训练的常备军的敌人,华伦斯坦使用了各种办法,也无法抵挡住对方的攻势,只能暂时撤下。

可是,瑞典的国王古斯塔夫II却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死去,毫无疑问,这对瑞典方面来说也是一次惨胜,士气被瓦解的瑞典军开始思考退路,紧接着,狡猾的新教诸侯们也趁此摆脱了瑞典方面的控制开始独立行动,这之后,瑞典军队在诺德林根被华伦斯坦打败,他们只能尽快向北撤退(也许是急着回国),就这样,来自瑞典方面的危机也解除了。

华伦斯坦这一下子成了风云人物,他兵权在握,踌躇满志,再次向皇帝提出了中央集权的计划,试图和瑞典、萨克森方面讲和,但是此时他已经功高盖主,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都把他视为最大的威胁,甚至自己部下的一些将军也被收买、离间,忽然之间他成为了「叛国者」,并被皇帝买通的军官刺杀,一代枭雄就这样草草死去。

1635年,皇帝和萨克森、勃兰登堡方面签署合约,答应北德的新教诸侯,可以不归还教廷地产,作为回报,新教诸侯则必须承认皇帝的统治,看上去一切纷乱就在皇帝和诸侯的虚情假意当中落幕了……然而,真的吗?

IV法兰西参战

很遗憾,德意志的灾难并没有结束。

在三十年战争初期,法国的实际掌权者黎塞留正在和国内的大贵族还有新教徒斗争,但对德意志的局势实际上知晓得一清二楚,因此很多时候都在暗中支持或怂恿别国参战。在1630年后,国内的反对势力基本被镇压下去,德意志的双方也已经疲惫不堪,这位大人便站了出来,发誓要让法国成为欧洲的霸主。

西班牙哈布斯的势力没能在对法的军事行动中得利,法军立刻调兵东向进入德国领土,在1635-1648年这段时间,德意志遭受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破坏和洗劫。

1646,瑞典、法国的军队一齐涌进巴伐利亚和奥地利地区,以西班牙为首的天主教联盟无力再战,皇帝只能选择求和,本来事情还要更糟,但英国的克伦威尔革命让法国和瑞典人不得不回国撤军,即使如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也对神圣罗马帝国狠狠留下了一笔剥削:

梅斯、图尔、凡尔登、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带被法国拔走(阿尔萨斯-洛林后来成为德法争议之地),瑞典得到了整个西波美拉尼亚,抢走了威悉河口,还因此成为了神罗的诸侯,此外,还需要向他们支付高达500万杜卡登(德意志金币)的巨额赔款。

皇帝的权势可以说一落千丈:荷兰在战后独立,瑞士也脱离控制,至于信教自由,反而不再是什么问题了,国内诸侯们几乎全都成为了独立的势力,帝国内部的选侯、中小诸侯和帝国城市,全都拥有了完整的主权,对内领地具有君主权力,对外则可以制定同盟条约……皇帝彻底失去了对帝国的控制,只要法国或者其他国家愿意,德意志的事务可以随时被干涉。

至于宗教事务,重要的是在教产如何安排:只要是在捷克起义被镇压的1624之前就已经还俗,那么诸侯就可以保留,至于普法尔茨等地,是按1619(捷克起义的一年)为标准——这就是说,关于宗教事务,完全回到了三十年战争之前的状态,各邦自行管理信教问题,异教徒还是得迁居,否则仍然会遭到破坏。

这场战争算是确立了欧陆各国的国界,并且名义上遵从大小国家平等且信教自由的原则;教皇-皇帝的统治模式被彻底切断,欧洲国际关系进入近代;至于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势彻底被法兰西王国取代,神罗皇帝沦为一个奥地利诸侯,而西班牙则失去了一等强国的地位,甚至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不如瑞典王国的影响力。

德意志的宗教改革结束了,德意志仍然没有完成民族化或者真正的信仰平等,资本主义被困锁在大大小小的诸侯领地里无法发育,乡村之地十室九空,除了德语圣经的推广和少数中农趁着乱世向富农蜕变,农民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从历史阶段来看,德意志的民族运动和宗教运动的结果简直是虎头蛇尾,从大地图上来看,整个德语区堪称是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这块「发臭的烂泥」究竟会走向何方?

附:

丁建弘教授注评:「路德宗教改革最早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说法,恐怕是并不贴切的(根据可能是恩格斯1982【S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当中的论述),是一种「革命的拔高」。

这个时代的主要任务,实际上是民族国家化和皇权的强化,但资产阶级明显没有有意识地反对封建制度,更不用说路德本人就是躲在诸侯的庇护之下进行动作的,城市市民虽然有所活动,但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势力,因此严格地说,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算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统一运动的发端」。

不过,路德也不能因此就算是叛徒或者诸侯的走狗,闵采尔也不因此就是改革领袖和民族英雄,他们的功绩在于,前者作为德意志全民族代表反抗天主教会(尤其是创立了民族语言这件大事),后者则作为下层(城乡)人民代表反抗剥削(封建属性剥削),虽然两人有过对立且存在温和、激进的区别,但二人的历史使命是同样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