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大国雄主:明成祖朱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4-04-15历史

影视形象

下西洋船队,有官兵27800余名,来自首都南京周边地区的卫所,以及沿海地区的水师。令人费解的是,有相当多的将士来自大明的锦衣卫——锦衣卫又称天子亲军,是朝廷最特殊的军队,也是搜集军政情报的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可以逮捕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的任何人,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锦衣卫的出现,让大明船队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历史规律往往归于总结,历史事件则往往源于偶然。大明王朝第一次皇权交接一波三折,在这场非秩序竞争中,官场哀鸿遍野,也产生了一代雄主朱棣。

任何一种竞争都很难经受道德的评判,但竞争永远都是个好东西。

朱棣(1360-1424),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明初著名的相士袁忠彻是这样描述的:「王乃龙生凤相,身长六尺,面大腰圆,能步开三尺。」

朱棣是个中等身材的胖子,跟马和的长相颇为相似,这也可能是朱棣对马和刮目相看、心生好感的原因。但朱棣要比马和矮一头,出生时又有先天不足,左脚内倾,走起路来步子一大一小,有点「唐老鸭」的艺术风格。

儿子都是自己的好,皇帝也不例外,明太祖朱元璋对哪个儿子都不亏待。洪武三年(1370),十岁的朱棣受封燕王。洪武九年(1376),朱棣按照父皇的旨意,到老家凤阳「插队落户」三年多,朱棣「民间细事,无不究知」,在乡亲之间赢得了口碑,也使自己得到了磨砺。

生理上的这点缺陷,丝毫不影响朱棣成为出色的统帅。朱棣的老丈人,是名将徐达。朱元璋的江山,差不多有一半是徐达打下来的。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货真价实的军事家。老丈人教女婿,徐达毫无保留,朱棣拥有卓越的统帅才能。

洪武十三年(1380),二十岁的朱棣到藩地独当一面。朱棣虽说年轻,却政绩频出:他多次受命参与了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招降了蒙古乃儿不花,生擒了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出色的功绩,朱棣为朱元璋日加器重。

但是,朱元璋再器重,朱棣也不能成为接班人,因为他不是长子,太子只能是朱标。

洪武二十五年(1393),太子朱标病故。朱家的江山要千秋万代,皇帝之位应该传给何人?一生不守规矩的朱元璋,这件事他必须遵守规矩。嫡长子制的大位传承规则固定了千年,皇族与社会一并纳于秩序之下,最终为的就是帝王世代相传,而不为他人觊觎。但朱标的长子也已夭折,次子朱允炆不过年方十五,弱小的肩膀能否扛得起天下的重任?朱元璋犹豫了,觉得有必要作一次冒险,动动规则,将帝位传给儿子。

但传给哪个儿子呢?按理应该是次子朱樉,但朱樉的品性有些问题。三子朱㭎,显得太斯文,刚性不足。最满意的是四子朱棣,德才兼备,又有威望!

朱元璋将这个想法数次暗示群臣,希望他们主动提出,但谁都不愿开口。朱元璋忍不住了,明确提出让朱棣接班,还是没有人明确表态。大臣们担心,明太祖反复无常,倘若匆忙表态,哪天「他说的」变成了「你说的」,那风险就大了。

最后,朱元璋信任的老臣刘三吾出来说话,他提醒朱元璋:立了燕王,排在前面的秦王、晋王怎么办?

皇帝家里的事摆不平,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但事情的变化,还有朱元璋、刘三吾都无法预料的变数。

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zhì)说:「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成祖文皇帝就是朱棣,姚少师就是姚广孝。朱棣帝王之路的死局,姚广孝执意要将其变成活棋。

姚广孝(1335-1418),字斯道,法名道衍(yǎn),长洲人。

姚广孝熟(shú)读佛、道、儒、兵之书,将严重冲突的各种理论融为一炉,是比战国时苏秦更狠的角色。但姚广孝不像苏秦那样四处谋差,而是出家当了和尚。明太祖为藩王统一配备僧人,姚广孝便随侍燕王朱棣。

明成祖画像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初十,朱元璋病逝。闰五月十六, 朱元璋下葬,朱允炆即皇帝位。在即位的第一个月里,朱允炆做了三件大事:办了爷爷的丧事,办了自己的喜事,办了叔叔的倒霉事——最先倒霉的,是朱允炆的叔叔周王朱橚(sù),朱橚被自己的儿子朱有爋(xūn)举报,朱允炆便将周王朱橚逮捕。

这就叫「削藩」,就是皇帝收回藩王的主要权力。

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弟。建文帝的削藩,选择实力最弱的周王朱橚动手。藩王对皇权的威胁是一种客观存在,朱允炆在准备接班时就曾问过近臣黄子澄: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黄子澄的回答是:不听话的,当然是打啊!

皇帝与藩王,是不在一个「重量级」上的拳击手,斗狠有着明显的优势。

黄子澄与齐泰,是朱允炆智囊团中的两个核心人物,但理论与实践上都欠火候。在明初谈削藩,面临着非常棘手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难题。

明太祖的思路,是要做大做强各个藩王,「一家人」共同出力辅佐帝王,并将这一「理论」写入【皇明祖训】,令后世子孙一字不得更改。朱允炆一上台就反其道而行之,如何实现这一「理论」上的突破?即便有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还有一个实践层面上的具体问题。

但建文帝朱允炆选择的是迅雷不及掩耳:以私印钞票之名,灭了湘王朱柏;以生活作风问题,灭了代王朱桂;以后人至今都搞不清的问题,废了齐王朱榑(fú);还有更奇的,没有找到问题,但根据逻辑推理,岷王朱楩(pián)也应该有问题,所以也废掉。按照建文帝的说法,这几个藩王都是「自取灭亡」,不拿爷爷的「祖训」当回事。

周王、湘王、代王、齐王、岷王相继获罪,燕王朱棣就无法镇定了。但是,姚广孝却开心起来,认为这是朱棣实现宏图大志的天赐良机。

什么宏图大志?说白了就是三个字:当皇帝!

朱棣心底没谱,说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

姚广孝回答: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朝廷没有闲着,朱棣已点燃了雄心。当带着诏书的官兵包围燕王府时,朱棣果断起兵。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以遵「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之名,誓师出征。

八月和十二月,朱棣给朝廷发去两封公函,也给全体官民发出文告,义正辞严地指责皇帝受齐泰、黄子澄等宵小之臣的诱惑,迫害诸皇子,祸害国家。根据【皇明祖训】,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作出担当,惩戒「奸臣」。

【皇明祖训】的原文是:「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现在的问题是,「天子密诏」明明是捕获燕王朱棣,燕王朱棣如何「统领镇兵讨平之」呢?这只能说,是各人对原著的解读有争议,朝廷与燕王,双方谁都不占全理。

都有自己的理由,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样的军事较量,最终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