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戊戌法失败,谭嗣同为什么不逃,封疆大使的老爹又为何不施救

2024-04-03历史

1898年9月21日,一直在颐和园养病的慈禧太后终于忍无可忍,突然返回紫禁城,囚禁了光绪皇帝。

9月25日,慈禧太后气愤不已,从荣禄口中得知,维新派竟然怂恿袁世凯围花园杀了她。一声令下,以谭嗣同为首的1898六君子纷纷被捕。他们甚至没有被审问。三天后,他们被带到菜市口斩首。

看来谭嗣同的去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疑问。一方面,他明明可以像梁启超、康有为一样逃走,那他为什么不逃走呢?另一方面,他显然有一个父亲,谭继洵,曾经是湖广总督,现在是湖广总督。他为什么不来救人呢?

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谭嗣同。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后,他为何成为「头号罪犯」?

谭嗣同其实是一个很固执的人。我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他,因为他总是充满着迷人的矛盾。

他出生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官宦家庭。其父为官前,曾受益于科举制度,但他却极度排斥科举。他本人是一个非常激进、激动、愤怒的人,但他也潜心研究禅宗,成为佛教界的一颗彗星;他写了一本书【仁学】,但他把科学和宗教、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混合在一起。整部作品是一个分裂的矛盾体;他宣扬资本主义,并提到「越节俭,越节俭」。」但同时又害怕别人的闲言碎语,鼓励妻子要节俭……

谭嗣同其实挺倒霉的,他曾在湖南政治学校任教,与梁启超一起训练直到1898年8月末,谭嗣同在翰林学士徐知敬的推荐下,才被光绪帝召至京师,9月5日,他与林旭一起,刘光地、杨锐等人,被光绪帝任命为四品将军张敬,直到谭嗣同被捕入狱,只服刑了20天,可以说,在整个维新派中,谭嗣同是最激进,也相当顽固。在这种扭曲的状态下,1898年的维新运动失败了,因为慈禧太后囚禁了光绪帝。距离谭嗣同被捕还剩四天,足够他逃脱了。为什么没有‘他逃了吗?

正如谭嗣同临刑前所说:

「各国的改革都是由流血引起的。今天的中国,还没有听说有人因改革而失血。这就是这个国家不繁荣的原因。如果你有一个继承人,请培养你自己的继承人。从同一个开始。」

II、

其实谭嗣同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各国改革取得成功后,回顾整个过程,是血淋淋的。相反,因为有人流血,那么改革就一定会成功。谭嗣同学佛,必须懂得因果关系。

不然就变成战斗了。哎呀,当年刘邦打仗不都是失败吗?这次我们赢不了了。必须像刘邦彭城之战那样打败它,才能开始下一场垓下之战。

那谭嗣同为什么不想逃呢?

首先,谭嗣同没有逃走的原因之一其实来自于光绪皇帝:

在光绪皇帝入狱之前,谭嗣同就已经在与袁世凯接触,商讨「围花园、围花园」的方案。杀死女王。」。可以说,光绪皇帝被囚禁,甚至慈禧太后突然勃然大怒,想要杀掉维新派,这与谭嗣同对形势的误判有很大关系。

这场灾难都是因他而发生的。他心里对皇帝是忠心耿耿的,自然不能就这样离开。当时担任他的侍卫和侍卫的人,就是大盗王五。他是杨角风故里沧州人。谭嗣同策划刀王五救光绪帝。

当事态极其严重的时候,他还对王舞说道:

「皇上还在狱中,我这个大臣怎么能逃脱呢?这是犯天法的,我绝对不能这么做!」」

后来谭嗣同被捕后,王五试图营救他,贿赂狱卒、联系武林人士,但这个秘密营救计划却被谭嗣同坚决拒绝。

三,

第二,谭嗣同不肯逃跑也是尽你的孝心:

中国古代有一种罪名,叫连累九部落。只有那些犯有「叛国罪」、「叛国罪」、「弑君罪」的人才属于这一类犯罪。而谭嗣同就是策划刺杀慈禧太后的人。其犯有上述三罪。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他到底是不是连累九家族,完全取决于慈禧太后的意愿。

当时,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已经老了,即将退役回国。如果他受到牵连,整个家族都会面临危险。这是自称纯洁孝顺的谭嗣同做不到的。

如果他不逃的话,一个人承担责任,另一个人承担责任。他甚至模仿他父亲的笔迹伪造了一封信,表明他已经与父亲断绝了父子关系。他想,这样慈禧太后也许就能睁开眼睛,不再追究别人的责任了。这是他第一次拒绝逃跑。有两个原因。

第三,现实已经无法支持他的逃脱:

谭嗣同从小身体就不好。他七岁时,母亲因大哥结婚而回老家一年。离开北京前,他劝谭嗣同「戒烟」。不要像我。」

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真的很悲伤:

「上车送行之前,我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我无法忍住」」

今年,谭嗣同因为想念妈妈而生下了孩子,身患数次重病,被形容日渐消瘦,但他仍咬牙不肯承认自己想念妈妈。

后来,他十二岁的时候,姐姐和母亲相继死于瘟疫,留下他在荒野里自生自灭,在地狱门口待了三年几天前他终于救了他的命。因此,他「复活」了,从此他就非常虚弱了。

四.

因此,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后,谭嗣同也心力交瘁。他的身体已经透支,再也无法承受逃跑的冲动。

说到底,像谭嗣同这样性格偏执的人,都是非常顽固的,宁愿被杀,也不愿过不光彩的生活。为了自己的理想,如果改革失败,他们宁愿死。

所以谭嗣同在行刑前写了一首诗:

「我(我)剑侧笑天,留我肝胆。」

梁启超和康有为可以逃脱,全世界一家人,但我谭嗣同却没有办法逃脱,好伤心。

那么,谭嗣同被捕的这几天,他的父亲湖广省省长谭继洵为何不去营救呢?

首先,谭嗣同在短短几天内就被抓获并杀害。就算谭继洵想救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找不到合适的办法。

而慈禧太后决心要杀掉谭嗣同。就算放了其他几个人,她也绝对不会放过他,因为他是刺杀慈禧太后的幕后黑手,已经无法挽救了。

再说一遍,谭继洵只是湖广总督,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和影响力。他在省内或许有发言权,但在朝廷高官中,他却一点发言权都没有。

而且他很容易妥协。在湖广期间,遭到张之洞的镇压。他担任湖广巡抚两年,实力有限,就让给了张之洞。当他担任巡抚时,甚至不同意张之洞的政见,最终与张之洞妥协。

五、

其实谭继洵在1898年并不是没有找到解救六君子的方法,但即使张之洞出面,也救不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作为张之洞的部下,谭继洵自然是通过张之洞向朝廷表达了自己救人的意见。事实上,张之洞确实向慈禧太后求情。

张之洞是慈禧太后的最爱。他为他的得意弟子、1898年六君子之一的杨锐求情。但尽管他求饶,慈禧太后仍拒绝并斩首杨锐。

谭嗣同的「罪孽」比杨锐大得多,他的靠山也没有杨锐强大。连杨锐都救不了他,何况是谭嗣同。

所以,谭继洵应该想办法救人,但他插不上话,所以他不能谈论救人。

当然,更可能的情况是事情已经结束了,谭继洵知道没有办法救他,所以不救他:

这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他属于哪支球队的问题。这个时候,谭继洵普兵就得为谭家着想,不能多,更不能求饶,被牵连。要知道谭继洵的崛起主要是得益于左宗棠。左宗棠是他的靠山。现在他的靠山没了,如果他再受到牵连,谁来保护谭家?

其次,谭继洵是官场老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慈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办法免除他的罪名。比如1898年六君子之一的林旭,就是荣禄的心腹。就连慈禧太后最倚重的荣禄也沉默了,不敢说话。

最终,谭继洵应该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明智地保护自己。他像一尊泥佛一样渡过了河。他怎么还能救儿子?

6。

有人说谭继洵不救儿子谭嗣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政治观点不同?

这有点恶意和投机性。谭继洵虽然是顽固分子,强调「三纲五恒」,但他甚至与洋务派张之洞在政治上也存在分歧:

「当时张之洞名气很大,四圣都在等着呢」一口气」,包拯刚来湖北的时候。有时,当事情不如他所愿时,他会独自无私地战斗。虽然他没有不高兴,但他也没有什么问题。久而久之,两人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其他共同推动所有新政策的人不会与谭继洵合作。「

我的顶头上司就是这样,当然,他和儿子谭嗣同的政治观点不同,他太激进了。

但是,不要忽视父子关系,这是父子关系。」这是写在DNA里的,无法夺走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的政治观点可能不同,但亲情是牢不可破的。在别人面前,谭继洵可能会说「这个叛逆的儿子该死」,但在背后

谭嗣同遇害后,谭继洵还写了挽联表达对儿子的哀思,打破了父子不和的传闻:

「谣言满天飞」世间,不过是诅咒而已」;昭雪不朽,永远不为人所知。」

而谭嗣同的死则更加悲惨。心怀怨恨的慈禧太后居然派出了「将军剑」。所谓「将军剑」,是一把钝剑,而不是钝剑。与其说谭嗣同被砍头,不如说他的头被锯了二十多次……

临死前,谭嗣同喊道:

「如果你有心」就杀人贼,却无能为力。如果你能救自己,你就死得其所。

那么,谭嗣同的死有意义吗?

举几个人物吧:

谭嗣同有一个学生叫蔡锷,蔡锷有一个下属叫朱德;谭嗣同还有一个学生叫黄兴,曾领导武昌起义;谭嗣同的另一个学生叫杨昌吉,杨昌吉也有一个学生,他的名字叫毛泽东...

我们说的不是【走向共和】,而是这个厚重的历史和有血有肉的人物。第57期到此结束。下一期将会更加精彩。喜欢的话就请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