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四野两支王牌部队为争番号寸步不让,周恩来一番话,完美解决争端

2024-04-03历史

前言: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视荣誉为生命。

番号是一支部队的荣誉称号,是部队所有官兵用生命守护的东西!

当两支王牌部队为了争夺番号,寸步不让,闹得不可开交之,这无疑是一个让任何人都棘手的难题。

周恩来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他是怎么解决的呢?

01、王牌130师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志愿军发起了秋季战术反击作战。

为支援朝鲜战场,中央军委决定,将原第四野战军第44军130师以及原第四野战军第45军直属队、第134师、135师,合编为一个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先来看两支王牌部队的光辉履历。

首先是第44军第130师。

第44军130师前身是抗战时期晋察冀第3纵队。

1942年5月1日,日寇对我冀中军民发动了空前残酷、空前野蛮的「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史称「五一大扫荡」。

晋中司令员吕正操、政委程子华率部陆续转入外线,后吕正操率6个团撤到晋绥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吕正操带领冀中子弟兵进军东北,与冀热辽军区扩编为辽宁保安第1旅(后相继改称辽西军区保安第1旅、辽吉军区保安第1旅),旅长马仁兴。

1945年9月—11月,新四军第3师、陕甘宁边区教导第1旅、保1旅等部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野战军,开辟辽北、吉西解放区,建立人民政权,并参加四平保卫战和开鲁、通辽、茂林等战斗。

1947年2月—3月,上述地方武装合编为辽吉军区保安第2旅和西满军区独立师。

4月,保安第1、第2旅和西满军区独立师依次改称西满军区独立第1、第2、第3师。

5月中旬~6月初,3个独立师在夏季攻势中,先后攻克玻璃山、双山、榆树台等地。

6月中下旬参加四平攻坚战,独立第1师师长马仁兴牺牲。

8月,这三个独立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由邓华任司令员,陶铸任政治委员,吴富善任副政治委员,高体乾任参谋长,袁升平任政治部主任。

3个独立师依次改称第19、第20、第21师,徐绍华任第19师师长,邓东哲为第19师政委。

第7纵队编成后,立即投入到了秋、冬季攻势作战,在冬季攻势中会同兄弟部队攻克四平。

1948年1月,第7纵队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7纵队。

第7纵队在辽沈战役中,先参加攻克锦州的作战,后于黑山、大虎山地区参加围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的作战。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

邓华任军长,吴富善任政委,曾克林任副军长,谭甫仁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高体乾任参谋长。

1949年5月,平津战役结束后,第19师改第130师,随第44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建制。

随后第44军一路南下,一直打到了广州。

第130师战斗积极性高,执行命令坚决,不怕伤亡,攻防兼备,攻坚力顽强,尤其擅长大城市的攻防爆破作战,是城市攻坚战的尖刀部队,是第44军的第一主力师,也是第四野战军主力师之一。

02、主力45军

第45军也是四野王牌部队,历史非常悠久。

45军最早的前身是红军时期成立的的中央警卫团,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瑞金团!

长征前夕,瑞金团改为红3师。

1933年10月28日,红3师与红14师等部队组成红一方面军第9军团,由奴隶将军罗炳辉任军团长,蔡树藩任政委,张翼任参谋长,李湘舲任政治部主任,军团共1万余人。

二渡赤水时,「瑞金团」团长高翔率部奇袭娄山关,解放遵义城,威名远播。

1935年7月21日,长征到达四川懋功后,红9军团改称红32军。

抗战时期,红32军编为八路军120 师359旅718团,后编为陕甘宁边区警备第1旅,长期担任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

1945年10月11月,警备第1旅(欠第3团)、教导第2旅第1团和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第31团等部进至辽宁省锦州、朝阳等地区。

1946年,部队合编为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3旅(旅长黄鹄显,政委陈仁麒) 、第16旅(旅长谢镗忠、政委曹德连)和第27旅(后改称独立第18旅,旅长丁盛,政委韦祖珍)。

1947年8月,3个独立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

黄永胜任司令员,刘道生任政委,邱会作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黄鹄显任参谋长。

独立第13、第16、第18旅依次改称第22、第23、第24师。

22师师长吴烈,政委陈仁麒;

23师师长张德发,政委曹德连;

24师师长丁盛,政委韦祖珍。

第8纵队组建不久,以弱胜强,参加东北1947年秋、冬季攻势作战,辽西三战三捷,打出了第8纵队的威风。

1948年1月,第8纵队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8纵队,归东北野战军建制。

辽沈战役中,第8纵队与兄弟部队一起攻克锦州,后进至大虎山、台安之间,堵截国民党军「西进兵团」南逃,为野战军主力全歼该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隶属东北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

黄永胜任军长,邱会作任政委,张天云任副军长,黄鹄显任参谋长,段德彰任政治部主任。

下辖第22、第23、第24师及新调入的独立第4师依次改称第133、第134、第135、第158师。

第133师师长吴烈,政委谢明;

第134师师长钟明彪,政委谢家祥;

第135师,师长丁盛,政委韦祖珍;

第158师,师长李道之,政委王晓生。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第45军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战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立下汗马功劳。

第45军成为第四野战军主力王牌军。

仅以45军成军之后的各指挥官而论,45军出了黄永胜、陈伯钧2位开国上将;

刘道生、邱会作、张天云、陈仁麒4位开国中将;

段苏权、吴烈、曹德连、谢家祥、丁盛、韦祖珍、李勃、黄鹄显、鲍启祥、刘汉、张晓冰、孔瑞云、雷震、段德彰、谢明、钟明彪、李道之17位开国少将,总计23位开国将军。

03、争番号

这次两支王牌部队合编成支军队可谓是强强联合。

可是随即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部队合编后该用哪个番号呢?

44军当仁不让,首先表态说,第130师可是红军主力团,历史悠久,战绩彪炳,应该用44军番号。

44军这么一说,45军可就不干了!

我们45军孤胆作战,屡创奇迹,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凭什么不能用我们的番号?

44军说,我们番号在前,应该用我们的。

45军又不干了,番号在前有什么了不起的,又不是38军,牛什么牛? 这次合编,我们带来一个军部,两个师,明显我们人多,应该用45军番号。

两个军就这样一直吵,谁也不服谁,都把自己的资历和战绩拿出来比拼,一比,都差不多,这可怎么办?

军区首长拿这两个王牌部队也没办法,只能上报中央军委。

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是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他接到汇报后,叫44军军长张才千、政委谭甫仁和45军代军长丁盛、代政委谢明来北京开会,商量番号问题。

虽说都是四野的战友,不过该争的还得争。

几人一见面,马上慷慨陈词,大声说着自己的理由,吵得急了,虎目一瞪,杀气逼人。

看他们这阵势,还真有大打出手的打算。

这时,周恩来笑了,道: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都希望自己番号保留嘛,无可厚非,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两个军的番号都可以保留。

四人一听,有点蒙圈,难道一个部队还能有两个番号?各叫各的也不像话啊。

这时,周恩来又道:

我看可以这样,44军选 你们一个4,45军选你们一个5,组成54军,这不是两个军的番号都保留了嘛,皆大欢喜。

周恩来这话一出,大家都服了,这办法好。

于是,大家一致同意,新组成的军队就叫第54军。

此时,或许连周恩来也没有想到,这个新组建的54军日后会成长一支怎样的铁血王牌部队!

04、腰斩七军

番号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该任命军队指挥官了,由谁来担任54军军长呢?

军委再三考虑,决定任命丁盛为军长,谢明为政委。

丁盛是解放军著名的勇将、战将、闯将、悍将、猛将!

1930年,17岁的丁盛就参加红军,年纪不大,资历却很深。

他有个外号叫丁大胆,军号一响,一马当先,勇不可当,这世上就没有他不敢打的仗!

提起四野的丁大胆,军中上下无人不服,无人不敬。

各上级首长对这个丁大胆是又爱又恨,有时候就连林彪都拿他没办法。

丁盛最负盛名的战役当属衡宝战役。

1949年9月至10月,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对湖南衡阳、宝庆(今邵阳)地区国民党军白崇禧部发动进攻作战。

从9月13日开始,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分西、中、东三路发起战役:

西路从常德出发占领芷江等城镇;

东路向广东攻击进至粤北,对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形成大的钳形包围;

中路以主力对湖南衡阳、宝庆地区国民党军展开正面攻击,迫使敌军主力撤向广西境内。

10月2日,时任第45军135师师长丁盛率部向衡宝公路南插。

10月5日凌晨,丁盛直接插到了沙坪、灵官殿地区,犹如一把尖刀,直插白崇禧的心脏。

当四野指挥部得知消息后,大吃一惊,丁盛这小子跑这么快,不是陷入重围了吗?

当时林彪窝了一肚子火,恨不得抽丁盛一顿。

四野参谋长萧克只能摇头苦笑道:

这个丁大胆,简直就是孙悟空,钻进牛魔王的肚皮里去了。

听到这个玩笑话,林彪怎么也笑不起来,他当场越过第12兵团、第45军两级指挥部,一个电话打到了135师师部,让他们随时准备撤回来,突围。

因为四野指挥部已经得知消息,白崇禧正调集5个师,准备把135师吞下去。

更致命的是,135师突进太前,没有后续部队,只能以一个师打破敌人重重包围。

这个时候,丁大胆又胆大包天了一回,他根据敌情,向全师下达一个命令——全师向前猛打猛冲!

而后,他给四野指挥部回电——

我们前后都是敌人,部队正全力往前闯!

最后,丁盛直接下令,全师3个团向不同方向冲击,没有主攻,全都是主攻,没有目标,眼前的敌人都是目标。

丁盛这一冲,不仅出乎四野指挥部意料,更把白崇禧冲得晕头转向,乱作一团。

敌军各部都被已经疯狂突击的135师给吓破了胆,茫然不知所措。

10月9日,135师冲到了官家嘴一带,直接把桂系第7军截成数段。

白崇禧有小诸葛之誉,可他真算不到丁大胆这个孙猴子竟然如此胆大包天。

白崇禧完全蒙了,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四野抓住这个机会,于10月10日全线发起进攻。

在战斗中,135师突破中心歼灭了号称「钢七军」的桂系精锐第7军军部和172师师部及2个团共计5531人,生擒第7军副军长凌云上、参谋长邓达芝等高级将领。

此次战役解放军共歼灭李宗仁、白崇禧精锐部队4.7万余人,解放了湘西、湘南大部地区,为华南、西南的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役结束后,所有人都被丁盛给惊呆了,这小子真有种。

而四野指挥部并没有责怪丁盛,反而马上发嘉奖令,表彰全师。

最终135师405团荣获「猛虎扑羊群」锦旗,该团1营荣获「勇猛顽强」锦旗。

而二野司令员刘伯承得知战报后,连连称赞,称其为——腰斩七军!

于是,丁盛腰斩七军的事迹在军中广为流传!

由这样一个猛将担任54军首任军长,大家都很服气!

05、扬名域外

195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在广东惠阳正式成立,隶属中南军区建制。

丁盛任首任军长,谢明任政治委员。

原第44军第130师改编为第54军第130师,蒋润观任师长,姚国民任政委;

原第45军第134师改编为第54军第134师,张晓冰任师长,蓝文兆任政委;

原第45军第135师改编为第54军第135师,任思忠任师长,韦统泰、陈德志任副师长。

1953年1月21日,经过两个月的抗美援朝动员教育和出征准备,第54军北上,参加抗美援朝。

2月上旬,第130师进驻朝鲜铁山半岛,担负抗敌登陆作战之任务;

军部和第134、第135师进驻辽东半岛,担负守卫海防和作战训练任务。

5月2日,军部率第134、第135师入朝,5月中旬各部先后进至平壤附近地区,接替第39军防务,担负西海岸抗敌登陆及平壤地区反空降作战任务。

6月下旬,奉命开赴金城前线,配属第20兵团参加夏季反击战役。

其实夏季反击战从5月就已经开始了,54军抵达前线的时候正处于著名的金城战役的第三阶段。

当时第20兵团司令员杨勇给丁盛的任务是打掉南朝鲜的精锐部队「首都师」。

这一仗54军歼灭敌人1.4万人。

54军初登战场,首战告捷!

在抗美援朝战场,54军参战时间并不长,可是却给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涌现了「二级战斗英雄」麻俊坤、王占山,还有15名国际功臣,14个国际功臣连。

1962年10月,丁盛率部参加对印反击战,54军面对的敌人印军主力陆军第4师第7旅。

印第4师第7旅,是印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1823年。

二战时期,第7旅隶属英军名将蒙哥马利元帅麾下,和其他部队一起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

可以说,第4师第7旅是印军王牌。

结果,一战之下54军取得瓦弄大捷,歼敌1200多人,生擒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

这一战,54军把印军打得怀疑人生,据传印军军演的假想敌番号至今仍是「54」,足见54军给敌人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54军的威风!

1979年,54军参加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54军第162师(即135师),在师长李九龙(开国中校,1994年晋升上将)的率领下,162师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机动频繁、连续作战,势如破竹,五战五捷。

战后162师被中央军委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成为对越反击战中唯一一个被记三等功的师级单位。

54军真正做到了扬威域外,天下闻名!

06、铁军传说

1985年,第54军改编为第54集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重装的三个快速反应集团军之一。

在这次改编中,第43军127师调入第54集团军建制。

127师的前身就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解放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没有之一。

因此,第54集团军被誉为是铁军中的铁军!是一支为抵抗外敌,扬我国威而组建的王牌部队!

2017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全军进行整编,由18个集团军调整组建为13个集团军,第54集团军番号撤销。

可是,54军的传说依旧在全军流传,54军的军歌依旧响彻苍穹!

结尾附上54军军歌:

英雄的部队,钢铁的力量,我们是共产党缔造的武装。

井冈山哺育,长征路成长,抗日战场敌胆丧,从东北到海南,历经千百仗,历经千百仗。

我们是无敌的铁拳头,一往无前争顽强。

英雄的部队,钢铁的力量,我们是共产党指挥的武装。

抗美援朝,平叛甘青藏,反击印军凯歌唱,打蒋特,战越寇,平暴志如钢,平暴志如钢。

党的铁军忠于党,继往开来威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