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傅友德:两获免死铁券的开国功臣,却被朱元璋下令带儿子首级来见

2024-07-21历史

朱元璋麾下的诸将中,傅友德是一个常被忽略的人,开国征战时,有徐达和常遇春的光芒掩盖着他,朱元璋清算功臣时,傅友德又被归为蓝玉同党,下场凄惨。然而光论勇猛的话,傅友德在诸位将领中,恐怕也只逊于常遇春。

傅友德的一生颇为励志,他和朱元璋出身一样贫寒,祖上世代为农。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傅友德这样的农民只剩下两条路,饿死或者造反求一线生机。傅友德比朱元璋起义要早,元至正十年(1350年),刘福通迎接韩林儿起兵反元,傅友德当即便投靠了红巾军。

傅友德没有郭子兴赏识他,农民出身的他没有任何背景,在军中是一名大头兵,几番战斗下来,战友没剩几个了。傅友德所在的红巾军本来是要进军关中,但被元军击败,被迫进入蜀地。不久后,徐寿辉部将明玉珍率军占据重庆,攻下成都,统治了整个蜀地。傅友德先是投靠了明玉珍,但不得重用,转而投靠了陈友谅。陈友谅没有很看重来投奔的傅友德,但看他长的孔武有力,还是给了他一个小官职,让他协助丁普郎驻守小孤山。

傅友德农民出身,但也懂得礼义廉耻,陈友谅杀害徐寿辉自称汉帝后,傅友德对他十分不满。所以朱元璋收复安庆进军小孤山时,傅友德和丁普郎都果断率众投奔了朱元璋。为了表示爱才之心,朱元璋决定亲自受降,傅友德大为感动的说道:「我遇到真正的明主了!」

朱元璋看人的眼光的确不一般,明玉珍、陈友谅等人都不看重傅友德,他却一眼看出不寻常,立即将他提拔为将领,并跟随猛将常遇春征战。常遇春悍勇天下无人出其右,但傅友德也不遑多让,鄱阳湖一战,正是他为前锋。这一战关乎陈友谅集团和朱元璋集团的生死,傅友德在明知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仍敢为先锋,并率众击败了陈友谅的前锋。激烈的战斗让傅友德多处受伤,血染满了全身,但他愈战愈勇,像一尊杀神。自此,世人皆知朱元璋不仅有常遇春,还有傅友德。

鄱阳湖水战后,朱元璋发兵攻打武昌。由于武昌城坚固,诸位将领都不愿前进,傅友德再为先锋,他率领数百人组成的敢死队攻城,敌人被他们视死如归的勇气所惧,傅友德一鼓作气登上城楼。守军一箭射中傅友德面颊,傅友德拔掉箭头,浴血奋战,不久后肋下再中一箭,仍不为所动,最终拿下了高冠山。

灭亡陈友谅以后,傅友德先随朱元璋攻下淮东,大破张士诚的兵马,缴获敌人上千艘战舰,然后又随大将军徐达挥师北上。最能体现傅友德勇悍的,还属洪武五年的北伐。这一战傅友德只率五千骑兵攻打西凉,但数万元军却无法阻挡。傅友德身先士卒,率军七战七捷,斩敌数万,打的元军守将望风而逃,一看他就只敢献城投降。元岐王朵儿率残部逃走,傅友德率军千里奔袭,一直追到瓜州,再次击败当地的元军。

这一次北伐,朱元璋派出三路大军,坐镇中路的还是大将军徐达,然而三路大军只有傅友德取得大胜,创造了七战七捷的传奇。

明朝建国初年的北伐,基本上都有傅友德的参与,且每战必为先锋,杀敌甚众。朱元璋称赞说:「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并加封为太子太师。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征讨云贵。元梁王部署十余万精兵对抗傅友德,结局可想而知,傅友德取得大胜,打的元梁王被迫投河自杀。之后,傅友德只用了百余天就将云贵彻底平定。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论功行赏,晋封傅友德为颍国公,授予免死和世袭铁券,而这已经是傅友德第二次获得免死铁券了。两获丹书铁券,可见傅友德功劳之大。然而,傅友德没想到的是,两份免死铁券都没能救他的命。

关于傅友德的结局,一直是一个迷。【明史】太祖本纪里记载:「(洪武)二十七年冬十一月乙丑,颍国公傅友德坐事诛。」这里的坐事,指的自然就是蓝玉案。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担心年幼的朱允炆压制不住蓝玉、傅友德等人,因此将他们全部除掉,为朱允炆铺路。傅友德就这样成了牺牲品,被朱元璋于一个寒冬赐死。

不过,关于傅友德的死还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蓝玉被诛杀后,傅友德十分惧怕朱元璋,定远侯王弼担心有一天屠刀砍向自己,所以和傅友德密谋联合。朱元璋知道了以后,决定对傅家动手。冬宴上,傅友德只喝酒不吃蔬菜,让朱元璋十分反感,他突然杀气逼人,责问担任亲兵的傅让行为无礼。傅友德连忙请罪,朱元璋却让傅友德带儿子的首级来见。不久后,傅友德提着两个儿子的首级走到朱元璋面前,他拿出袖中的匕首,对朱元璋怒骂:「不过欲吾父子头耳。」言罢,自刎而死。

这个说法来自于【石匮书】等民间书籍,真实性无法保证。但是,傅友德的不甘和愤怒是可以想象到的,就算朱元璋只是一纸诏书将他赐死,但这位为明朝流血的功臣悍将,最终沦落到这个结局,也是凄凉至极。

参考资料:

【明史】

【石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