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看了毛主席和蒋介石的存款,终于知道国民党为啥最终失败了

2024-01-25历史

看了毛主席和蒋介石的存款,终于知道国民党为啥最终失败了

1948年12月1日,上海外滩熙熙攘攘,一群挑夫在军警的保护下将货物搬上「海星号」货轮。第二天,英国【字林西报】刊登了一则惊人的新闻:中国国库的黄金竟然被挑夫运走……

确实,在人民解放军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同时,蒋介石下令撤退到台湾。

「海星号」当天带走了260万两黄金和400万银元,随后陆续又运走了大量黄金、银元、珠宝、古董等无数财宝。

人们不禁思考:国民党政府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为何会被当初陷入贫困的共产党打得如此狼狈呢?

实际上,对比一下两方领导人的个人财产就能有所了解。

富甲一方 1935年,蔡元培在上海进行了一次关于国民党高层财产的调查。随后,他在1月1日的日记中记录道:

「国府高层的财产大多是秘密。根据可调查范围内的数据,有关人员在上海的财产估计如下:蒋介石的房产和土地价值130万元,总不动产价值大约1000万元。宋美龄的不动产和动产总价值大约3500万元……」

按照这个估算,蒋介石夫妇在上海就有4630万元的财产。

此外,根据当时中国银行和中国中央银行总裁张嘉璈的档案记录,发现了日本特务机关对国民政府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的秘密调查:

1939年10月,蒋介石的总资产为6639万,宋美龄的为3094万,宋子文为5230万,孔祥熙为5214万。

根据当时的汇率计算,蒋介石夫妇在上海外国银行共有存款1186万美元,而宋子文和孔祥熙则分别为637万美元和635万美元。

这份档案如今被收藏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为日军侵华档案的一部分,因此其真实性相对可信。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日军相继占领南昌、庐山、汕头,对重庆进行轰炸,以及在进攻长沙。全国各地都在为抵抗日本的入侵而奋起抗战,而蒋介石夫妇的外国账户却存有1186万美元。

蒋介石的这笔1186万美元到底代表了什么呢?

根据【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的资料,1933年南京的物价为大米每斤0.04元,牛肉每斤0.3元。考虑到宋夫人偏好西餐,每餐标配四菜一汤、水果沙拉、牛排蔬菜等「健康食品」。

将美元换算成大洋,蒋介石夫妇可用这笔外国银行存款购买244332.5万斤大米和3244.4万斤牛肉。这份数量足够支撑两人数十辈子的食量,而不禁让人思考,这么多粮食和肉食是否能为在饥饿中挣扎的中国百姓提供救济,以及是否能为前线作战的战士们提供更多的力量。

当然,蒋介石身为国家首脑,地位显赫,无法用一般人的标准来评估他们的财富。我们可以从国家的层面来审视。

据史料显示,1939年中国银行国内存款总额为605900万元,相当于75737万美元;政府预算收入为74000万元,相当于9250万美元,外汇储备为200000万元,相当于25000万美元。

蒋宋夫妇的存款占据全国存款总额的1.6%,财政预算收入的13%,外汇储备的4.7%……

在当时中国拥有「四万万同胞」的情况下,蒋宋夫妇在仅仅上海的外国银行存款就相当于6400000人的收入。

确实是「大人物」!确实是「富可敌国」!

蒋宋夫妇的财富来源何在呢?

依据张嘉璈的报告,蒋介石夫妇以及「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国际银行如汇丰、荷兰、花旗、大通、麦加利、友邦等地均拥有庞大的财富。

除了蒋介石夫妇外,「四大家族」私人存款占全国存款总额的3.9%,占政府预算收入的3.2%,占外汇储备的12%,这确实名副其实。

此外,档案中还有其他政府高官如何应钦、阎锡山、孙科、陈济棠等的存款同样数额可观。

尽管这只是可查阅到的一部分银行数据,却清晰地反映了一个规律:在国民政府中,官职越高,财富越丰厚。

那么,究竟是如何使他们积累起如此巨额的财富呢?是因为国民党政府慷慨给予官员高额薪资吗?

1933年9月,南京民国政府颁布了【暂行文官官等官俸表】,详细规定了各级公务人员的工资标准。蒋介石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属于「特任一级」,每月工资为800元大洋,此外,每天出差还有18块大洋的补助。而宋美龄并非国家公务人员,因此没有工资。

然而,以蒋宋夫妇在外国银行的9733万元存款来计算,仅凭蒋介石的工资估算,每年的收入也只有1万元。

当然,也要考虑到「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的原则,作为大人物的他们可能在国民政府中兼任多职,同时可能还从事实业和企业经营。

即便是像荣氏兄弟这样的实业大家族,其资产规模也难以与官宦之家相媲美,其中的套路应该是众所周知的。

自古以来,有谚语说「升官发财」,担任官职就意味着可能迅速积累财富,尤其是像蒋委员长这样可以随时领取政府「特别经费」的特殊条件。

四大家族作为蒋家的亲朋好友,自然也难以置身事外,怎么能不分一杯羹呢?

在国家元首的带头下,国民政府内外自然效仿,谚语中所说的「朝廷有人」,但同样也需要「向上交钱」,有给的就有收的,若没有给的,便得自己去寻找财源。

作为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主席的薪资是多少呢?在台湾国民党党史资料馆中,有一份1924年的毛主席薪资单,上面注明为「120块大洋」。这当时仅相当于一位助教老师的薪酬水平。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残余势力和投机资本家兴风作浪,物价一日三涨。在中央强力打击不法分子、实施市场调控的背景下,成功粉碎国民党的四次金融战,稳定了市场物价。

那时,毛主席的薪资为一级工资610元,大米每斤0.14元,牛肉每斤0.72元。换言之,他可以购买4357斤大米,847斤牛肉。

根据【中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年未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以工农业生产总值来衡量,1949年达到466亿元,1950年升至575亿元。

综合考虑,毛主席的薪资占国家总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点难以准确计算,总之是微乎其微。

随着我国经济一度陷入低谷,毛主席询问身边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我的工资是不是一级工资?我不需要那么多钱。」于是,他的收入从国家一级工资降为三级工资,实际工资为408.48元,一直领取至去世。

然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吴连登介绍,毛泽东几乎每个月都花光了工资,有时甚至入不敷出。

「每月党费固定支出10元;房屋家具租金84元;两个孩子学费每人15元,后期涨至每人30元;毛主席的妻子在北京有个姐姐,每月寄生活费30元;冬天取暖费30多元;吃饭每月100元,即使从供应科领回一棵菜,也得付费;每月烟费近100元;茶叶费30元左右。」

计算下来这些支出已经超过了他的工资,而且还经常需要支付一些招待民主人士、亲朋故旧的费用。因此,毛主席很少请客,即便在工作加班时也只能请客吃炸酱面这样的简单食物,因为他实在没有多余的钱。

有人说,作为领导人,怎么还需要花钱吃住呢?的确,领导人也需要花费吃住的费用,包括在食堂用餐费用和租住房屋的租金。共产党的领导人自律严谨,不占用群众的任何资源,也不占用国家的一分一毫。

毛主席曾说:「如果我在生活上不检点,随便吃、用、拿了国家和人民的东西,那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村长们就都可以这样做了,这个国家就没办法治理。」他不仅说了这句话,也身体力行。

他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磨得透亮的浴袍、打着补丁的裤子、断了头的皮带和磨破皮的拖鞋,这些都是这位国家领导人的常见物品。

在70年代初期,毛主席改为抽北京卷烟厂生产的一种雪茄。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对烟的依赖非常大,有时一边看书一边连续吸烟,这使得他经常咳嗽。出于健康考虑,医生建议他减少或停止吸烟。

然而,戒烟对于几十年的老烟民来说并非易事。

一开始,毛主席感到很不适应,常常用手夹着烟放在鼻子上闻,一会儿放下,再拿起来闻。直到吴连登频繁提醒「省点钱」,他才笑了笑,把烟缸和火柴都收了起来。最终,他以惊人的毅力成功地戒掉了吸烟的习惯。

毛主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稿费,他没有动用【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语录】等书籍的稿费,将124多万元的稿费全部交给中央特别财务进行管理,主要用于党外民主人士的一些特殊开支。

毛主席以身作则,影响了新中国领导人的工资水平。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国家级领导人的工资都维持在404.8元;邓颖超为342.7元;王光美为120元;宋美龄的姐姐宋庆龄虽然每月工资为579.5元,但还有额外的300元活动经费。

在国共两党领导人的收入对比中,一方富可敌国,而另一方则秉持清廉治国的原则。人民最终的选择才是最公正的答案。

1975年,蒋介石去世,为其子蒋经国留下高达3600万美元的遗产,以及那个不切实际的梦。

相比之下,1976年,毛主席去世,留给子女的遗产中没有一亩地,没有一间房。除了几百本书籍和500元的积蓄,还有一笔无法估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全世界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