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
我国有四大古桥,它们分别是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县赵州桥(安济桥)、广东潮州广济桥(湘子桥)、福建泉州洛阳桥。我曾在洛阳工作4年有余,对「洛阳」二字有着强烈的敏感性。得知泉州有一座「洛阳桥」,我十分困惑,明明是「洛阳」桥,为什么却在泉州市?
泉州有一条江,名「洛阳江」,全长39公里,是泉州市的第二大河。洛阳江发源于泉州洛江区罗溪镇朴鼎山南麓,河水一路流向东南,在东海镇后渚港附近流入泉州湾。洛阳桥即架设在洛阳江临近入海口处。
中原有洛阳,曾为东汉、曹魏、西晋等朝都城。西晋元康元年(291年),由于晋武帝司马炎在继任者选择上失误,心智欠缺的太子司马衷登基,其皇后贾南风干乱朝政,导致西晋皇族诸王竞相争夺中央政权,从而引发内乱,史称「八王之乱」。趁西晋内乱之机,南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建立汉赵政权,并于永兴元年(304年)、永嘉三年(309年)两次进攻洛阳。永嘉5年(311年),刘渊之子刘聪再次派军攻晋,歼灭晋军主力,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10万余人,这一连串的战争被称为「永嘉之乱」。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痛苦、更给西晋带来灾难。5年之后,仅仅51年国祚的西晋走向灭亡。皇族南迁,于江南再建晋朝,史称「东晋」。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北人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些北方来客在南方各地落地生根,但他们心心念念家乡山水、风土人情,一直视自己为「客人」,久而久之,这些北方迁徙而来的百姓被称为「客家人」。很多洛阳一带的百姓来到泉州,洛阳是他们的家乡、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甚至是他们的图腾,这些落户泉州的「客家人」为了满足思乡之情,将泉州这条不长的河水命名为「洛阳江」,作为对家乡的怀念。
洛阳江临近泉州湾时突然变宽,使得两岸人员往来十分困难,早时,这里有一个渡口,名「万安渡」。渡口地处洛阳江入海口,风急潮大,「涉海而济,往来畏其险」、「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无算」。宋仁宗庆历年间,当地在洛阳渡口处建了一座浮桥,以方便两岸人员往来通行。浮桥是在江中堆上几个石墩,上面架设木板,不但十分简陋,而且常常被潮水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当地名流积极推进建设石桥事宜,但始终未能获得朝廷批准和拨款。北宋至和2年(1055年),蔡襄首任泉州太守,后改知福州,嘉祐三年(1058年),蔡襄再任泉州太守。到任后,他看到洛阳江两岸被江水阻隔,遂决定集资建桥,并带头捐出160亩良田,此举获得当地百姓欢迎,大家纷纷捐款。在蔡襄的主持推动下,嘉祐4年(公元1059年),石桥建成,延续渡口之称,名「万安桥」。因为石桥架设在洛阳江上,人们俗称其为「洛阳桥」。其后,俗称变为正式桥名,「万安桥」却逐渐被人遗忘。洛阳桥耗时约7年,耗资1400万缗(缗是宋朝的货币单位,俗称「贯」,1缗为1000文钱,也有说1缗是770文,约等于1两白银)。洛阳桥建成之后,蔡襄撰写【万安桥记】,称其为「渡实去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
洛阳桥是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石桥,有「海内第一桥 」之称。查阅多篇资料,石桥桥长、桥宽、桥孔数量以及桥墩数量等相关数据各不相同,或者说石桥自建成至今近千年的时间里因为数度维修重建而发生很大变化。权且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网站对洛阳桥现状的介绍为准,「洛阳桥桥体为东北——西南走向,现存全长约731米,桥宽约 4.5米,主体桥段为47孔,有45座石墩,依托桥中部一自然小岛(中洲)而建。所有石墩朝向洛阳江上游的西侧均附有船形分水尖,而仅有南段3个石墩设东侧分水尖。石桥梁板系巨型条石,桥面左右翼以望柱、扶栏。洛阳桥身、中洲及桥南北各设有一些附属构筑物或建筑物。桥身两侧设置宋以来各形制石塔7座,护桥石将军4尊。中洲上有中亭和西川甘雨碑亭。」 洛阳桥实际是由两座桥构成,两桥相汇于中洲岛,这也是「主体桥段为47孔,有45座石墩」的原因,有些资料说洛阳桥为46孔梁,有些则认为有46座桥墩,这是因为忽略了中洲岛的缘故。7座石塔中包括1座须弥座藏式佛塔、3座密檐式塔、1座宝箧印经塔,1座经幢式塔、以及1座重建的圆锥形镇风塔。有些塔上刻有佛像、经文等,雕刻十分精美。严格地说,整座洛阳桥的宽度并不唯一,大桥两端较宽,约7米,中段偏窄,约宽4.5米,整桥呈现一个杠铃形状,可能这也是有些资料认为洛阳桥宽7米的缘故。
洛阳桥建成后曾经多次进行维修或重建,其中几次维修还为石桥「拔高」。明宣德年间,洛阳桥长期受江水和潮水冲刷后下沉,很多护栏望柱等构件被冲进海中,时泉州知府冯桢命人重修洛阳桥,桥身增高3尺。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入闽后对洛阳桥进行改建,桥墩用混凝土增高2米。1993年春,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勘察古桥,其后当地对洛阳桥全面修复,彻底清除水泥、钢梁等现代桥梁构件,重新加装新的护栏望柱,恢复古桥旧貌。
【泉州湾与周边地带交通图】
泉州湾周边地形
泉州湾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建造时首创多项造桥技术,其中比较典型是筏型基础、浮运架梁和养蛎固基。洛阳桥下全是泥沙,地基松散,无法承重。建桥前首先在桥梁位置抛下大量石块,加固桥下基础。洛阳桥受潮水影响很大,涨潮时潮水对石桥形成冲击,而落潮时的水流对石桥的冲击力更大,具有更大的破坏力。洛阳桥桥墩全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迎水流方向做成尖头,也就是「筏型基础」,以分散水势,减轻江水和落潮对桥墩的冲击力,增强石桥的整体稳定性。后来重修石桥时,在桥墩上加装腰铁用来牵引石块,提高牢固程度。造桥的石梁很大很重,在生产力落后的宋朝,将这些巨石运到建桥现场并安装到位十分困难,为此建桥人发明「浮运架梁」法,就是将桥梁条石放在船只上,涨潮时将条石运到架桥处,利用简易起重设备将条石调整到大桥上方,落潮时船只随潮水下降,条石降到桥墩上。石桥建成后,为了固牢桥基,官府要求在桥下养殖牡蛎,牡蛎生长时会附着在礁石或其他固定物体上,大量的牡蛎附着会增强被附着物的牢固性,利用牡蛎的这一习性,洛阳桥下养殖牡蛎,用以坚固桥墩。为此,当地官府严令洛阳桥下禁止捕捞牡蛎。多项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洛阳桥成为一项奇迹,不但是「海内第一桥」,并且领先于世界。1345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建成维琪奥桥,比洛阳桥晚286年。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南端两座佛塔
洛阳桥密檐式塔
洛阳桥宝箧印经塔
洛阳桥经幢式塔
洛阳桥镇风塔
洛阳桥石将军
中洲岛上有一个「中亭」,既然叫「中亭」,想必应该是一座亭状建筑。洛阳桥建成之前,这里就是万安渡所在,为了船家和来往人员暂时歇息和遮风避雨,就在渡口处建造一亭。现在这里是一座古朴的三开间闽南传统红砖房屋建筑,没有查到这栋建筑建于何时,也不知作何用处,但从它所处的位置来看,大概该是一座小庙。如今,建筑内被辟为「海内第一桥展示馆」,展示内容包括洛阳桥的历史和作用,洛阳桥首创的「筏型基础」、「浮运架梁」、「养蛎固基」三大建桥技术,洛阳桥的保护和传承等内容。重修石桥时从江中打捞出水的护栏望柱等部分桥梁构件、清道光年间郡守沈汝瀚为洛阳桥所题「海内第一桥」石匾以及其它一些匾额碑刻等实物也放在馆内展示。宋代以后郡改府,郡守改称「知府」或「太守」,但有时也有「郡守」之称。蔡襄祠内另有一方沈汝瀚撰写的「重修万安桥记」碑,落款即为「泉州府事延平府知府慈江沈汝瀚海如氏记并书」。有野史记载,「原延平知府、调署泉州知府沈汝瀚,则因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道光20年)中丢失城池落职。」查阅有关资料,清朝道光年间泉州历任知府没有沈汝瀚其人。从「重修万安桥记」落款来看,沈汝瀚似应为延平府知府,同时在泉州负责府事。
洛阳桥建成后,后人在中洲岛上留下大量碑刻,这些碑刻大多是称颂洛阳桥、或记述重修洛阳桥的内容。万历36年(1608年),泉州发生地震,洛阳桥倒塌,时为泉州太守的姜志礼主持重修洛阳桥。1年多后修复完工,姜志礼为此撰写【重修万安桥记】并立碑,石碑为两方,是中洲岛上最大的两方石碑。当地缙绅相约前来庆功,姜志礼与众人畅饮,兴奋之余写下【芳流万古】石匾一方,此石匾现存蔡襄祠内。此外,岛上还有一方「晋邑令尹邓公爱民父母」碑,这是一方为地方官歌功颂德的石碑。这些碑刻中最著名的当属「三绝碑」。所谓「三绝」,是指碑文、书法、刻工精绝上乘、足以流芳后世。我国多地都有「三绝碑」,如四川成都【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湖南永州柳子庙【苏轼荔子碑】、河南郑州【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碑】、陕西高陵【李晟墓碑】等,福建泉州【万安桥记碑】亦为其一。【万安桥记碑】由主持建造洛阳桥的泉州太守蔡襄亲自撰文并手书,文字精炼、书法苍劲、刻工精致,文、字、工俱佳,不愧「三绝」,极具书法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为较好地保护这一文物,「三绝碑」挪移到蔡襄祠内蔡襄坐像前存放。可惜的是「三绝碑」已经残缺,现存石碑上半部分是真迹,下半部分遗失。1965年,后人补做下半块石碑,新老石碑石质相同。新石碑仿效蔡襄的书法,两块石碑字体相似,但感觉新碑上的字体缺少了一点灵性。
蔡襄是北宋名宦,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福建莆田人。蔡襄曾在朝廷和地方为官,在朝廷时先后担任谏官、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学士、三司使(主管财政事务),端明殿学士等职,在地方曾知福州、泉州、开封等,并且两度出任泉州太守。蔡襄去世后累赠少师,谥号「忠惠」。蔡襄擅长书法,其字端庄严谨,大度恢宏,神韵气质俱佳,对宋代书法具有一定的影响。后人将蔡襄列入「宋四家」之一。「宋四家」原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但因蔡京是一个大贪官,口碑极差,故后来被从「宋四家」中清理出去,而将蔡襄请了进来。蔡襄的书法碑刻、墨迹作品均有流传,最负盛名的就是洛阳桥边的【万安桥记】碑刻。蔡襄还善于制茶,他改造原有制茶工艺,提倡制作「小龙团」茶,并著书【茶录】。蔡襄在泉州期间主持修建洛阳桥,深得民意。百姓感念蔡襄的功德,在洛阳桥南街建蔡襄祠。
【万安桥】石刻
姜志礼撰【重修万安桥记】
中洲岛碑刻
中洲岛碑刻
中洲岛碑刻
中洲岛碑刻
中洲岛碑刻
中洲岛碑刻
中洲岛碑刻
原洛阳桥望柱
原洛阳桥石狮倚柱
沈汝瀚书【海内第一桥】石匾
姜志礼书【芳流万古】石匾
石匾、石像
蔡襄撰并书「三绝碑」
蔡襄祠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三进殿堂式建筑。祠堂门庭有两方巨大石碑,其一为清朝军门提督张云翼撰写的【重修蔡忠惠公祠碑记】及感怀蔡忠惠公的七言古长诗,分别镌刻在石碑两面。另一方是清朝蔡致远所作【舆庆堂】记及【张公又南去思歌】,亦刻在另一石碑两面。蔡志远是康熙21年进士,镇海卫(治所位于今漳州市龙海区隆教乡镇海村,「明朝四大卫」之一,顺治年间裁撤)人,曾任井陉县令、吏部文选司主事、员外郎中等职,写本文时没有查到其与泉州的关系以及两部作品的有关资料。现两座石碑均建碑亭加以保护。祠堂第一进是大门,门楣上有一块「宋郡守端明殿学士忠惠蔡公祠」长匾,大门两边有一副对联,「驾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正殿有一尊蔡襄坐像,四周柱上另有两副对联,「晓虹跨江一千尺;乐事全归众人心」、「四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万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院内还有多方不同朝代的碑刻。我国古代的官制是「异地为官」,蔡襄多年在家乡做「父母官」,足可见其为官清廉公正,深得皇帝信任。蔡襄去世后葬在家乡。1997年,蔡襄后裔重建「蔡襄陵园」并建一个书法碑廊。书法碑廊共有134块碑文,镌刻蔡襄等「宋四家」书法12600字,为福建省现有规模最大碑林。
蔡襄祠大门
蔡襄祠
蔡襄祠
蔡襄祠
蔡襄祠前庭碑刻
蔡襄撰并书【万安桥记】
蔡襄撰并书【万安桥记】(复制)
沈汝瀚撰并书【重修万安桥记】
蔡襄祠内碑刻
蔡襄祠内碑刻
蔡襄祠内碑刻
蔡襄祠内碑刻
洛阳桥上有一块界碑,它不像其他界碑一样立在两地分界线中间,而是平铺在桥面上,界碑上有「晋惠交界」四个大字,这是一块新置界碑。福建解放后,省内设立福州、厦门2市及晋江、建阳、南平等8个专区,其中晋江专区下辖晋江、惠安等县,晋江县和惠安县在泉州湾附近以洛阳江为界,界碑就设在洛阳桥中间位置。因此,这块界碑是一块现代划界标志,不是古桥原有构件。1998年,惠安县洛阳镇为纪念蔡襄建设洛阳桥这一历史贡献,在桥北立一尊蔡襄石雕像,雕像高12米,雄伟威严,俯瞰洛阳桥。如今,雕像和洛阳桥一同成为泉州一景。洛阳桥北还有一座昭惠庙,这是民间祭祀海神通远王的祠庙。修建洛阳桥时,这里曾作为建桥指挥部。如果时间宽裕,可以参观一下昭惠庙。
中州岛上还有一座「西川甘雨碑亭」,亭内有「西川甘雨」碑,明嘉靖年间,泉州大旱,时泉州知府方克(号西川)亲往中洲岛祈雨,大雨从天而降,旱灾得以解除。当地百姓感念方克功德,为其立碑建亭,并雕石像供奉。现在的「西川甘雨碑亭」为新中国成立后重建,方克雕像则移至蔡襄祠内保存。
当地流传很多洛阳桥的故事。传说一天有一位怀孕女子随其蔡姓丈夫乘船过江,渡船行至江中,突然有两只妖怪浮出水面兴风作浪,一时间风高浪急、非常危险。危急之中只听到天上传来一声大喝,「蔡大人在船上,不得无礼!」 两只妖怪听到喊声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钻入江底,瞬间江面风平浪静。乘客相互询问谁是「蔡大人」,船上竟没有一个官员,只有一个怀孕妇女的丈夫姓蔡。怀孕妇女听到此话,认定自己将要出生的孩子一定不是一个平凡人物,遂暗暗地对天许愿,「如果我生下一个男孩,而且将来又能当官,就一定让他在洛阳桥上建设一座大桥。」怀孕妇女果真生下一个男孩,夫妇俩给孩子起名叫「蔡襄」。蔡襄长大后,蔡夫人给他讲述洛阳江上的落难和许愿,教导他努力读书,将来做个好官,在我许愿的地方建一座大桥。传说很美好,但好像对蔡襄的思想境界有所弱化,权且一说、权且一听。
2021年7月25日,洛阳桥等22处遗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泉州多桥,有记载唐朝及五代时期泉州建桥5座,宋元时期建桥175座,历史上有名可考的桥梁达600余座。迄今全部保存或保存部分遗址的桥梁除了洛阳桥外,还有安平桥(五里桥)、石笋桥、苏埭桥、顺济桥、风屿盘光桥、獭窟屿桥、东洋桥、玉澜桥、海岸长桥、镇安桥、普利大通桥、下辇桥、吟啸桥、结砖福利桥、陈翁桥等。其中安平桥、顺济桥建成后,形成连接城区和港口的沿海大通道,为泉州成为进出口大港提供了先决条件。洛阳桥则是这些桥梁中的杰出代表。
离开蔡襄祠,穿过桥南街走向公路边。街道两边既有新楼、也有老厝,既感到一丝寂静、也有些许的温馨。那是小楼别墅的寂静、深宅古厝的温馨。看到一栋小院外墙上有句诗,「江水东流,海波倒灌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写得很美,使人心动、使人感悟,更使人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这是福建籍著名现代诗人余光中的诗作,回到家中,找到他的【洛阳桥】,仔细阅读品味,就好像坐在他的身边,听他轻轻地娓娓道来。
「晋惠交界」界碑
蔡襄雕像
「西川甘雨」碑及亭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附注:【洛阳桥】 作者:余光中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
从桥头的古榕步向北岸
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
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
当初年轻的父亲或许
也带过我,六岁的稚气
温厚的大手牵着小手
从南岸走向石桥的那头
或许母亲更年轻,曾经
和父亲一同将我牵牢
一左一右,带我在中间
三个人走过了洛阳桥
想必蔡公,造桥人自己
当年曾领先走过此桥
多感动啊,泉州人随后
逍遥地越过洛江滔滔
越过洛江无情的滔滔
弘一的芒鞋,俞大猷的马靴
惠安女绣花鞋的软步
都踏过普渡的洛阳桥
潮起潮落,年去年来
匆匆过桥,一代又一代
有的,急急于赶路,有的
在扶栏与望柱间徘徊
最后是我,晚归的诗翁
一千零六十步,叠叠重重
想叠上母亲、父亲的脚印
叠上泉州人千年的跫音
但桥上的七亭九塔,桥下
的石墩,墩上累累的牡蛎
怎认得我呢,一个浪子
少小离家,回首已耄耆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四月
东西塔依旧矗立不倒
江水东流,海波倒灌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