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能随时得到毛主席接见的特权人士,在当时有三位,你知道是哪三位

2024-07-27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为确保毛主席等领导人的安全和工作环境,一套正规的保卫流程也随之建立起来。哪怕是亲生子女,也不见得就能随心所欲地见到毛主席,必须要先向中央办公厅申请,并获得主席本人的同意。不过,在规则之外同样也有「特殊情况」存在,有三个人不但不受规定的制约,毛主席还曾经说过「如果这个人有急事,一定把我叫醒」之类的话。

「朱毛」相连

第一位「特殊人士」是常常被尊称为「朱老总」的朱德元帅。

「朱」与「毛」这两个名字被联系在一起提及,是早在1928年井冈山会师之后就约定俗成的现实。

从这个时期开始,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就拥有了一个别名,叫做「朱毛红军」。它的人员来源主要有两个群体,一是毛主席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二是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

最初,这支队伍主要活动区域的湘、赣两省委首先提出这个称呼,后来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成为对井冈山红军第4军的专有称呼。此后陆续发展出来的红5军、红6军及红12军等等由朱毛统一指挥的部队,也都共用这个名称,一直发展到两人联合率领的红一军团及红一方面军。直到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后统一使用「中央红军」的称谓,这个名称才逐渐不再使用,但「朱毛」相连、合作无间的印象,无论在党史还是建军史中都早已深入人心。

国民党的赏格

国民党对两人领导的革命军队恨之入骨,他们开动宣传机器大肆放出「朱毛匪军」等等舆论,针对两人开出的悬赏价位也越来越高。

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军阀越是恨之入骨,各种信息轰炸反而间接让许多不知情的群众记住了「朱毛」这个称谓。他们一度被传播成一个姓「朱」名「毛」的人,带兵打仗非常厉害,甚至还有传言说他们能呼风唤雨、飞檐走壁,让前去「围剿」的军队闻风丧胆。

在蒋介石看来,「朱毛」越来越危险,因此悬赏的金额也越来越高。最初给出的赏格是五千元,一两年后就扶摇直上到了五万元、十万元,到1934年,这个数字已经层层加码、飙升到了二十五万元。蒋介石甚至还提出了「杀猪拔毛」口号,可见其忌惮之心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为了打击红军和支持群众的信念,国民党的报纸还时不时放出朱、毛已经逝世的消息。可笑的是每每报纸刊出这类消息不过多久,又会传来「朱毛」在哪里出没、打了胜仗的消息,让国民党一方大出洋相。

国外视角中的「朱毛」

一方面,国民党蒋介石对「朱毛」恨之入骨、急欲除之而后快,另一方面,在共产国际和其他一些外国人士看来,「朱毛」这支队伍乃至他们本人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苏共【真理报】将井冈山根据地发生的事件赞誉为「史诗般的英雄行动」,认为它们「十分引人注目」,而领导人「朱毛」,也因此成为苏联人民眼中中国革命的代表人物。

美国名记者斯诺将两人称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的「孪生天才」,并认为许多中国人实际上是将他们视为一体的。

至于这两个人自己,自井冈山之后的半个世纪以来,他们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合作步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朱老总曾说「朱离开了毛过不了冬」,毛主席则说自己是「朱(猪)身上的毛」。朱老总不仅可以随时见到主席,每次朱老总来访,主席无论多忙都会亲自出门来接,因为朱老总年龄大了,主席总是搀扶着朱老总走进房间。

多年战友周总理

第二位能够享有「特权」的人士是周总理。他和毛主席之间同样拥有四十多年并肩合作战斗的经历,彼此依存之下早已建立了绝对的信任。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大事纷至沓来,往往需要两人共同探讨作出决断。因此,周总理和主席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同时,周总理负责了大小行政事务的总揽管理,由他主导推进紧急事务的次数也是最多的。

主席的睡眠不太好,他一旦入睡了,身边工作人员一般不会允许有人或者事打扰他。但是周总理却是例外的那一个,主席曾亲自吩咐警卫员,无论他睡得多死,只要总理到了,必须马上把他叫醒。

在天安门广场树立起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代表建筑之一。这座碑的题名由毛主席手书,碑文的撰文出自主席、书法来自总理。毛的书法笔走龙蛇、气势恢宏,周的手书藏锋守锷、井然有序。许多人都将纪念碑上的题字视为某种象征,似乎也反照着他们多年来的政治合作也是这样严丝合缝、合作无间。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认为,不是由于有毛主席一个人,也得益于毛周二人的合作,才使他们赢得了中国。

性格迥异,合作无间

从遵义会议开始,周总理便团结在以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班子里,他们不仅是同志,更是知己。主席常常承担着决策者的角色,偏于理想主义;而身为执行者的总理,却更倾向于现实主义。其后的四十余年,他们一直维持着这种合作的格局。可以说,两人政治合作的时间之长、内容之多、成效之著、境界之妙,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他们的信任和协作如此牢固,首先当然是因为两个人有共同的政治信仰和抱负,其次,他们对彼此了解极深,既深知对方为人,也明白对方的性格特质。毛认为周「是个好人」,个人没有私心野心因此从不拉帮结派,能力方面极为精明能干,有极强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反过来,周视毛为「帅才」,认为他是理想的领军人物——能够迅速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而非在细节问题上多作纠缠。

两人之间的了解越深,由此而生的相互依赖就越是稳固。埃德加·斯诺曾将他们的关系总结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使两人的工作作风与日常为人都差异很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形成相辅相成的现实关系,他们既彼此信任,又相互依赖。

「谋事在毛,成事在周」

后世曾经流传一种说法,认为「谋事在毛,成事在周」,也就是说毛主席是决策者,而周总理是执行者。常规情况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自从遵义会议以后,两人之间分工协作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由毛负责统筹全局,重点放在战略设计上,而周主要负责的部分则是具体组织和推进执行。

甚至在很多时候,周总理还有意识地将执行工作更多地承担到自己肩上。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有人问总理:为什么不多做一些理论方面的工作呢?总理认为这个问法本身就很不考虑当下整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需要有人去管理的具体事务极为繁重。如果他自己承担起更多具体事务,就能够让毛主席能抽出更多精力,去考虑更为宏观的问题。

但实际上,所谓「谋事」和「成事」也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身为大国的总理,同样也经常需要进行宏观的战略思考。英国人詹姆士·麦克唐纳曾阐述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周总理发挥的作用主要集中于两个角色:一是政策敲定前的顾问,二是政策敲定后的推进执行。

美国【时代周刊】则认为,周总理的特长之一在于更擅长管理行政大小事务,一直都「与毛的任性而富于幻想的才能配合默契」。

国家主席的候选人

第三位「特殊人士」是刘少奇,进入新中国建设阶段后的八届七中全会上,他曾经被认为是最适合担当国家主席候选人的人选。

在那次会议的阐释报告中,曾经对当时的人事配备方案进行了相关阐释,以朱老总为代表的几位老同志,实际上都具备承担国家主席一职的能力和条件。但以朱老总自己为代表,都不约而同地把刘少奇放到了「更为适当」的候选位上。

因为他们认为:国家主席远远不仅具有礼仪、荣誉层面的意义,也意味着必须及时且妥善地处理大量纷繁实务,这就要求候选人不但必须拥有足够能力和资望,对年龄和精力也同样有所要求。

而刘少奇的优势恰好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此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他已经有过代行「日常工作」的经验,能力获得了广泛认同,这也是许多人都属意他成为候选人的一大因素。

三次「代理」

自1945年之后,毛主席曾有三次出现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中央工作的情况,都是由刘少奇负责代理。第一次发生在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为争取政治主动前往谈判,但也做好了「万一不幸」的最坏准备。

第二次发生在1949年,毛主席亲自率领代表团出访苏联。这是新中国建立之际一次极为重要的出国访问,光是在苏联盘桓的时间就至少持续了三个月。在这些日子里,国内日常事务必须要有人及时主持处理,代理者便是刘少奇。

第三次代理发生在1953年,毛主席住进了西湖边的国宾馆「闭关」,主持起草【宪法】初稿的工作。【宪法】被视为一国法制的基石,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为了确保拿出的初稿足够周密,讨论和撰稿工作足足用去了七十多天的时间,在这七十多天的时间里,刘少奇再一次成为主席职责的代行者。

这三次代理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条件和时代背景之下,但每一次代理的结果众所共见,前后十多年的累积也确保了他的威望能力得到认同。也是从那一年的国庆节开始,【人民日报】头版上刊出了毛主席和刘少奇两人标准像,并成为此后的惯例之一。

1960年下半年,正值苏联撤走援华专家和设备、两国关系相当紧张的关头,刘少奇率领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81国代表会议,并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3周年庆典。他凭借着自身非凡的政治驾驭能力,成功促成了两国关系的缓和。

年底刘少奇乘机归国、飞抵北京时,毛主席亲自到机场迎接,还替他打开了车门。从这个细节之中,也不难看出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信任和欣赏。

参考信息:

刘少奇政治生涯中的若干「最后一次」;2013年12月13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荐读 | 「朱毛红军」:毛泽东晚年感慨「没有朱,哪有毛」;解放军报;2017年12月03日

最佳拍档:毛泽东与周恩来相知互信 优势互补;金台资讯;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