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344旅只认徐海东?两位元帅指挥都非常谨慎,主席随即派黄克诚!

2024-07-29历史

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红军在1937年被重新编组为国民革命军,红一方面军变成了115师。115师下属的343旅和344旅,前者基于红一军团的第2和第4师,后者则由著名的红15军团重组,包括687团和688团,这两个团原属于红25军。

1937年12月,八路军总部决定增编344旅,增设一个团。旅长徐海东接到命令,决定以陕北的红26军作为基础,抽调两个营作为核心,补充新兵力,组建新的团。

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授权,这支由红26军重组的部队被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的689团。

成立后不久,344旅的情况引起了林师长和聂荣臻副师长的注意,他们电报延安请求更换徐海东旅长。尽管电报未详述原因,其含义颇为深刻。

一、有着杰出功勋的25军与特殊的344旅

344旅的前身红15军团有着显赫的历史,主要由战斗力强大的红25军组成,后者并非中央红军的一部分,而是隶属于四方面军的鄂豫皖苏区。1932年红四方面军长征之后,徐海东、吴焕先、沈泽民率领红25军和红28军在该区域继续作战。

鄂豫皖苏区的主力已经长征,留下的红25军、28军主要是孤儿和烈士后代,年龄普遍只有16岁左右。

面对危急的敌情,红25军与28军合并为红25军,并开始了一次艰难的长征。出发时红25军不足3000人,士兵年轻,被国民党军称为「童子军」。然而在徐海东的指挥下,这群年轻士兵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一路取得连胜,从鄂豫皖苏区打到陕北。他们战胜了多支国民党军队,如东北军、陕军等。

1934年9月15日,红25军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师。红25军是最后一支开始长征的红军,也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他们的长征被称为「小长征」。

到达陕北后,徐海东发现红25军不仅人数未减反增,装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击败了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如果没有徐海东的领导,陕北红军难以站稳脚跟,中国革命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在徐海东的影响下,红25军涌现出众多杰出将领。新中国成立后,该部队贡献了97位开国将领,包括1位大将、2位上将、6位中将和88位少将。其中包括著名的韩先楚上将和刘震上将。

不久后,毛泽东率领的7000人的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徐海东及时提供了5000大洋支援,并坚决服从毛泽东的领导。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支持体现了徐海东的党性和对中央的忠诚。

由于344旅和徐海东的特殊历史背景,即使是林师长和聂荣臻副师长也对他们的指挥持谨慎态度。

从级别来看,林师长曾是红一军团的军团长,而徐海东是红十五军团的军团长,两人级别相当。让徐海东担任旅长确实有些屈才,但由于蒋介石的限制,红军只被允许设立三个师。如果有第四个师,徐海东可能是副师长的有力竞争者。

因此,林师长和聂副师长的提议并非是排斥徐海东,而是出于指挥的便利。徐海东的才能和地位应得到更好的体现。

但是,毛泽东最终没有同意他们的建议,决定由徐海东继续担任344旅旅长。这是因为主席对344旅有更大的计划。

二、毛泽东对344旅有特殊的期望

首先,344旅虽然源自一个较小的山头,但这个山头极具特殊性。红25军战斗力强、凝聚力高,但对外有些排他。

当红25军决定长征时,中央派程子华作为特派员前往传达中央的指令。为显示对中央的服从,徐海东主动提议程子华担任军长,自己则担任副军长,吴焕先担任政治委员。

但在红25军的长征过程中,程子华的影响力并不如徐海东。尽管程子华在军事能力上不逊色于徐海东,但红25军的官兵更崇拜徐海东和政委吴焕先。

这表明红25军是一支难以渗透的团体,其领导难度极大。后来,原红三军团的黄克诚担任344旅政委时,也曾面临不被接受的问题。

由于徐海东在344旅中的威望极高,且吴焕先政委早已牺牲,很难找到比徐海东更合适的人选来指挥344旅。

其次,毛泽东与徐海东关系密切,深知徐海东的性格和能力。徐海东一生不追求官职,只热衷于战斗。

徐海东自述:「我这个人打仗上瘾,走路上瘾,喝酒上瘾,但就是不迷恋当官。」徐海东对参加战斗充满热情,如果不打仗就感到不适。他曾表示:「参战就是我的良医。」

鉴于徐海东的战功,担任旅长确实是小用大才。但对徐海东个人而言,他并不介意,只要能打败日本侵略者,不论是师长还是旅长。因此,不存在徐海东指挥无法施展的情况。在平型关大捷中,徐海东对林、聂的指挥服从且执行得非常完美。

最后,中央对344旅实际上有更大的计划。

这是因为344旅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旅,每一个士兵都是经历了长征的种子战士,具有坚定的党性、良好的训练和出色的战斗能力。只要条件适宜,一个士兵就能发展成百上千新兵。

因此,尽管344旅表面上属于115师,但在适当的时机,它一定会与主力部队分开,转战其他地区,开辟新的根据地。到那时,具备独立领导能力的徐海东将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也就是说,徐海东的角色不仅仅是林、聂的下属,更是作为一方领袖存在的。

为此,中央还专门为徐海东配备了一位出色的副手——黄克诚。

黄克诚是红三军团的代表,以直言不讳和敢于提出建议而著名,是一个兼具军事和政治才能的杰出人物。显然,这是为了准备344旅未来的发展而做的安排。

黄克诚具有极强的党性,以关心士兵著称,主席之所以派他到344旅,显然也是为了纠正该旅的本位主义倾向。

因此,当344旅最终独立成军时,林、聂对于「镇不住」徐海东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果不其然,到了1938年,十八集团军总部将344旅直接归属于军部,派往晋东南与129师协作开辟新的根据地。

然而,命运常常出人意料,在长征期间,徐海东经历了多次激烈的战斗,多次受伤。到了抗日战争期间,这位昔日的「徐老虎」已经力不从心,严重患肺病。到了1938年,徐海东连续多次吐血,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

恰逢林司令也因意外受伤。如果徐海东健康,115师的代理职务肯定由他担任,而不会是其他人。徐海东病倒后,344旅连续遭遇挫折。而且在南下途中,687团的团长张绍东和参谋长兰国清发生叛变,引发了严重的「张兰事件」。

此事件发生后,朱德紧急赶至344旅进行整顿。朱德发现徐海东病情严重,已无法胜任指挥职务,于是命令他立即前往延安治疗。徐海东离开后,旅长的职务出现空缺。

最初,344旅的成员普遍认为应由红25军的老战士——687团的副团长田守尧接替徐海东,朱德也同意了这一提议。然而,考虑到344旅存在的本位主义问题,毛泽东最终决定由杨得志担任344旅的代理旅长。

三、344旅发展出四个纵队

在杨得志和黄克诚的共同努力下,344旅渡过了「老军长」病休的阵痛期,逐渐走上正轨。正直无私、能力出众的黄克诚逐渐得到了344旅全体成员的认可。

1940年2月,八路军总部成立第二纵队,左权兼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杨得志任副司令员。344旅整体编入第二纵队,韩先楚担任代理旅长,康志强担任政治委员。到了4月,刘震接任344旅旅长职务。

5月,根据刘少奇的建议,军委命令黄克诚率领第二纵队主力344旅和新编第二旅共五个团、12000人及教导营500余人,分两个梯队从冀鲁豫南下至华中。6月,这支部队到达豫皖苏边区与陈毅、粟裕的部队会合,开始筹备建设苏北抗日根据地。

在南进途中,344旅的三个团经历了一系列的分合重组。

首先在7月,黄克诚的第二纵队与新四军彭雪枫的第六支队(欠第四总队)会合,合并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第344旅改称为第四旅,其下辖的三个团改为第七、第八、第九团。

7月下旬,第四旅(344旅的688团和689团)留在第四纵队,归彭雪枫指挥。而黄克诚率领新的第二旅(第五团、第六团)和第九团抵达皖东北地区,奉命与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担任司令员兼政委,主力部队继续向苏北推进,一部分驻守皖东北。

皖南事变之后,黄克诚的第五纵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下辖三个旅,其中第八旅由原344旅发展而来。

与此同时,彭雪枫指挥的第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的第四师,其中的四旅(原344旅的一部分)重新编号为十旅,包括原344旅的688团和689团,分别改编为28团和29团。

1941年9月,上级决策将具有红军基础的部队集结在一起,进行了三师九旅与四师十旅的调换。由此,原344旅的核心力量重新组合至新四军的第三师,形成了八旅和十旅,恢复了红十五军团的旧日结构。

抗日战争结束后,新四军的第三师已扩充至3.7万人,包括7旅、8旅和10旅以及一个独立旅,下辖三个独立团。

朱德和刘少奇下达了向东北进军的命令,第三师随即奉命出关进入东北。在东北,第7旅与山东的7师组成东野六纵,而8旅和10旅,即原344旅,改编为东野二纵。东野二纵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第39军,成为一支超级王牌部队。东野六纵也同样表现出色,后来成为第43军,是解放海南岛的英雄部队。与此同时,华野十一纵和华野十二纵队也与新四军的第三师有着深厚的联系。

如果说344旅以徐海东为灵魂和旗帜,那么真正将这支部队发扬光大的,则非黄克诚莫属。在徐海东病休之后,黄克诚不仅完美地填补了他的空缺,还扩展了344旅的基础,发展出四个纵队。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没有哪一支部队能像344旅那样威风凛凛。

1955年,徐海东和黄克诚都被授予大将军衔,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直至今日,红25军、344旅和39军的精神仍然在人民军队中流淌。#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