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山东纵队地位颇高,为何建国后,其创始人黎玉职务却断崖式下降?

2024-04-15历史

1936年4月,一个年轻人骑上了一辆兄弟送给他的破旧自行车,踏上了前往山东的旅程。

从河北到山东,路途十分遥远,而且一路上都是关卡和土匪。但这个年轻人似乎没有丝毫畏惧,他只是目视前方,眼中泛光......

伴随着单车的车铃声,他经过了武安、清丰、内黄、大名、淮县, 沿途走过了数不清的小路,也不知道躲过多少土匪的抢劫,但最终还是顺利抵达目的地山东济南。

刚来的时候,眼前是一片萧瑟,就连他办公的地点也只有一片坟场。

但当他再次离开山东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上千万人口被解放,成为了解放军最富庶的根据地。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支援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但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个年轻人来的时候空空如也,走的时候也是一身轻松。甚至在重要的资料记载中都没有他的名字。

那么这个年轻人究竟是谁呢?

此人名叫黎玉,1906年出生于山西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和绝大多数革命先烈不同,他家里比较有钱,不仅上了私塾小学,而且还在17岁的时候,顺利考入县立中学。

但常言道,乱世必出英雄,在那个连一些受局限的地主都坚定抗日的年代里,政府却软弱无能,坐看河山沦陷。

因此,年轻的黎玉很早就产生进步意识,并且参加了著名的五卅运动游行示威。也正是在那场运动中,他接触到了共产党,于1926年9月成为其中的一员

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也是那个大时代的缩影,热血的青年和年轻的政党走到了一起,这个黑暗的时代终于迎来了不一样的故事。

在加入共产党后,黎玉很快成为了革命的弄潮儿,他先是担任中共北平市车夫工委书记,随后又因表现突出,被提拔为天津市委书记、唐山市委书记,以及河北省委巡视员兼直南特委书记。

不过,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那个年代,党员牺牲率极高,在汪精卫和蒋介石的反党行动中,有大批优秀共产党员被杀。

很明显,黎玉自然也不能逃脱,在412政变后,黎玉就遭到了特务分子告密,被逮捕抓进了太原第一监狱。

看着大批战友死去,黎玉的内心无比悲痛,但他却并没有像那些叛徒一样,选择跪地求饶,而是勇敢的对敌人谁「不」。

在监狱里面,他组织成立了一个党支部,领导监狱里的难友一起向敌人进行斗争。由于敌人无法奈何他们,1928年黎玉最终被转送到自新院,后来将他释放。

有了一次牢狱之灾后,黎玉的父亲十分担心儿子,于是逼迫他回家做生意。黎玉在家庭和革命间艰难抉择,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革命。

首先他拒绝去做生意,而是坚持读书,随后又考入了北平法政学院。

就在父亲以为他终于安分的时候,黎玉借着读书的机会再次找到了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向心力,重新回归了党的怀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黎玉如同鲁迅笔下的勇士一般,越挫越勇。

1930年8月1日,黎玉率领北平市杨车夫参加反军阀示威游行,并且带着众人高呼,庆祝红军攻占长沙。结果遭到了数百名军警的镇压,黎玉第2次被捕入狱。

不过幸运的是,当时战场一片混乱,军阀阎锡山也是无心多顾,黎玉很快被组织救了出来。

但这还没完,1932年,黎玉在石家庄第3次被逮捕。

不过有些戏剧性的是,这次被逮捕的原因居然是敌人怀疑他走私毒品,结果一查发现他的口袋里面都是手抄宣传品,敌人也算是误打误撞。

但宣传我党的思想在当时比贩卖毒品的罪过更重,因此敌人对他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这一段可以参考电视剧里面国民党的逼供,黎玉被折磨的遍体鳞伤。

但他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所以被连续打了好几天以后,敌人依旧无可奈何,只能将其继续收监。直到1933年,黎玉的朋友托关系从东北军中要人,黎玉这才重见天日。

有过这三次被逮捕的经历,黎玉不仅向人们证明了他的革命意志,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斗争性。很快,他就得到了组织的重用,被河北省委派往唐山矿区发动群众。

要知道,当时我党很多领导人都是年轻人,而那些矿工师傅饱受歧视,所以他们不太认同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那么该如何让他们信服呢?

黎玉给出了一份答案,他来到了当地担任唐山市委书记,然后二话不说,深入群众亲自去当装卸工。

当时矿工们还说: 你个白面书生,干什么不好,非要来受这份罪,你干得了吗? 黎玉却坚定的告诉他们: 我和你们一样,为了挣口饭吃。

根据资料记载,黎玉从早拼到晚,一天下来满手血泡泡被磨破了,疼的钻心,工作的时候,他不停的发冷汗,连衣服都汗湿了,他手里的工具把手也被血给染红了。

但黎玉却还是坚持了下来,很快从原先的白面书生变成了煤黑子。

正是靠着这样深入群众,正是靠着这样的毅力,矿工们都开始信服这位年轻书生,并且在他的带领下不断组织罢工运动。

个人以为这一段,以及毛主席亲自深入群众工作,都值得现代年轻人和大学生借鉴,并非只有知乎者也和脱不下的长衫以及对生不逢时的抱怨。

看看革命先烈们的行为,脱下衣服深入群众,去第一线了解实情。

正是在这样的革命意识下,黎玉在当地获得极高的威望,他所组织的矿工大罢工运动持续了整整50多天,有3万多工人参与。

其声势之浩大,其影响之深刻,就连毛主席都高度称赞: 这是有配合苏维埃反帝斗争的意义的。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黎玉注定了不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他有着当领导人的基础,他是和毛主席一类的人,他的未来一定会光耀中国。

不过,在接下来的历史发展中,黎玉很快表现出了一些「弱点」。

例如1934年5月,当时全国执行左倾路线,组织要求地方干部不分敌我力量悬殊,进行不成熟的武装斗争,结果给党的力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面对这一现象,黎玉表示出了坚决的抵制,因此他受到了中共河北省委的批评和撤职处分。

面对上级的指责,黎玉本应该据理力争,但他的性格却出奇的好,他甘愿接受处罚,而且不向组织申辩,只是默默的继续干实事。

例如他到河北地区领导了几次群众分粮斗争,在损失惨重之后积极的发展党组织进行恢复。

应该说这样的性格是很容易吃亏的,当然我党有相当多的领导人都有这样的性格,毕竟也只有这样一群有理想的人,才能组建这样一个伟大的党。

但是,不论是毛主席还是黎玉都因为这样的性格遭遇了重大挫折,而黎玉尤其是如此。

当然,在当时问题还不明显,经过毛主席等人的正确斗争,左倾路线很快回归了毛主席思想的正确路线。

而且伴随着刘少奇担任北方局书记,黎玉的错误批评得到了纠正,并再一次因为危机时的表现得到重用。恰巧在1935年秋天,中央接到了山东省委遭到毁灭打击的报告,中央决定重组山东省委。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黎玉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大转折,他被任命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负责重建山东党组织。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1936年4月,黎玉一个人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踏上了他命中注定的目的地——山东,这个在解放战争中最富庶的根据地。

但正如前文所说,刚到山东的时候,这里局势非常紧张,首先是到处抓人的特务,其次就是一片萧索的环境。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黎玉找到了赵建民和林浩,三人召开了重建中共山东省委的第1次会议。

然而让人感慨的是,这次会议的地点却是在一块长满松柏的坟地里进行,由此可见当时局面之困顿。不过不知是不是巧合,坟地和松柏,似乎正暗示着什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刚开始的时候局面非常的艰难,虽然黎玉展现出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但他们还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例如省委印刷机关屡遭破坏,当然还有更严重的,当时第一次参与会议的组织部部长赵建民被逮捕。

都不用多说,我们就能直观感受到当年局面的艰难。

不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黎玉积极联络各方,在上任不过几个月的时间里面,相继成立了鲁西北,鲁东和鲁北特委。仅只一个市,就快速的发展了150多名党员。

随着党组织的逐步建立,黎玉开始谋划更多的内容,早些年我们就是因为不重视枪杆子,所以在陈独秀时期遭遇的重大挫折。

因此,黎玉1938年1月1日,黎玉组织发动了徂徕山起义,并且在这次起义中宣布,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4支队成立。

这是山东我党武装力量建立的大开端,起义部队原先只有100多人,但仅仅几天时间就将部队扩张到了400多人。

靠着这些力量,第4支队开始和日军交锋。

例如1月26日,第4支队在四岭村伏击了日军,狠狠的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2月18日,第4支队又伏击了日军,轰炸的日军运输车队,打死了一名日军大佐。

虽然歼敌人数不多,但这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山东人民抗日的热情,更多的人敢来投奔游击队,很快部队在4个月的时间内发展到了5000余人。

趁着这个势头,黎玉全力发动党组织和人民,先后建立了抗日游击队第五、第三、第八支队以及泰西人民抗敌自卫团,抗日武装力量一度发展到数万人之多。

这在当时简直是一个奇迹。

1938年4月,毛主席亲自接见了黎玉,并且在随后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大力表彰和介绍黎玉,号召大家都向他学习。

随后,延安派出了大批高级干部跟随黎玉前往山东,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当年12月27日,后来影响极大的八路军山东纵队正式宣布成立,黎玉担任政委。

在随后的整军中,山东纵队拥有2.45万人,这标志着山东抗日武装力量从分散走向正规。

而且相比较于全国十几万的8路军部队而言,山东纵队的历史地位尤其重要,这也更加凸显了黎玉的才干之难得。

根据史料记载,在后来的整军过程中,山东纵队发展到了5万多人,而且还同时为新四军和八路军补充兵员,例如为新四军补充5000多人,为8路军115师先后补充了3万多人。

新四军是后来粟裕手上的擎天柱,而115师则是林彪手里的破天锤,这两个人又是解放战争中的主角,这段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这还没完,除了军事方面的发展以外,黎玉在行政方面也非常突出。

1940年,山东各界代表选举出了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这是我党在山东最早的政权性质的省级机构 黎玉被推选为首席组长,也就是委员会的负责人。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黎玉带领大家不断的开辟根据地,不断的打土豪分田地,因此,抗日民主政权不仅占领了山东2/3以上的县份,而且还统辖了1900多万人口。

在此基础上,黎玉还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税制改革,实行了早期的累进税制,既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也加强了财政建设。也正因如此,山东成为了解放军最扎实的后方。

更值得说道的是,在做出这么多的贡献后,黎玉还与后来名动天下的元帅们进行多次合作,是他们最佳的助手。

例如1939年6月, 徐向前和朱瑞来到山东,在黎玉的配合下,组建了八路军第一纵队。

1943年3月,为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中央成立了新的山东军区, 其中罗荣桓担任司令员兼政委,而黎玉成为了副政委。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我党又成立了中共华东局以及华东军区。

在这个新的构架内,由饶漱石担任书记,陈毅和黎玉担任副书记 。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如果条件足够允许,那是可以触摸一下大将门槛的。

当然,黎玉的职务还不仅止于此,他还是陈毅的最佳助手,先后担任新四军副政委,兼山东军区副政委以及山东野战军副政委。虽然都是副职,可他辅助的是陈毅这位军中名宿。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在后来的中共七大召开时,黎玉原本也是榜上有名的,关于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参考后来的著名领导人薄一波前辈。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前文会提到黎玉赤手空拳的来,却又截然一身的走呢?原因很简单,黎玉的性格「害了」他,一些斗争害了他。

正如前文所说,华东局书记是饶漱石,他的影响力还在陈毅之上,当年甚至通过黄花塘事件,挤走了陈毅。

就是这么一位功勋卓著影响极大的人,却在1947年和黎玉关于土地改革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并且把他的改革路线打成为富农党,将之全部推翻重来。

不仅如此,原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也来到了山东,他也对黎玉的行为表示不满。在这两位重要领导人的影响下,黎玉背上了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和地方主义,以及拒绝华东局领导等10多项罪名。

这算是无理背锅了,要是像许世友等人,肯定会据理力争。

但是,黎玉却表示了沉默,因为当时正在进行那场惊天动地的淮海战役,战神粟裕正在秀翻全场,为了整体的利益,黎玉接受了所有的一切,但这个罪名和阴影却伴随了他的下半生。

正因为这一突发事故,黎玉没能参加中共七大,而是跟着华东局南下,离开了他战斗了13年之久的山东,我们很难想象黎玉离开时是什么心情。

也许有对山东富裕的欣喜,也有对落寞离去的无奈吧......

但更不幸的是,这件事情的影响一直没有结束。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本来担任上海市委秘书长和市委委员,但因为受到之前风波的影响,1952年,他的职务被撤销,紧接着又被发配到上海市委劳动工资处担任处长。

这无疑是对这位老党员的重大打击,但就在众人为他抱不平时,他却只是淡定的说: 即使是当马夫,我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也不会动摇。

后来由于他的性格太直,又在动荡时期遭遇动荡分子的的迫害,一直到1986年中央才为其恢复名誉。但在这75天后,黎玉也带着微笑离开了,一如当初他孤身一人前往山东,他的眼中充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