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在红军最危急的时刻,朱毛两人发生分歧,周恩来如何化解风波?

2024-01-27历史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与毛主席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井冈山会师,而后根据湘南特委的决定,两部合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即红四军,自此朱德、毛主席两人便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朱德与毛主席两人关系十分亲密,也正是在他们的配合之下,朱毛红军才会历经无数次战火洗礼,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在最初合作的时候,他们也曾出现过巨大分歧,虽然都是投身革命,却仍旧有很多观点不同。 那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朱毛两人发生分歧的呢?最后又是谁化解了这个风波?

井冈山成功会师后,朱毛红军诞生,自此党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页被顺势揭开,就像是我们都知晓的那样,革命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而军人出身的朱德与书生出身的毛主席,自然从一开始就存在很大的观点分歧。

他们两人最大的分歧以及矛盾就出现在红四军的指挥权上。红四军最高的权利机构是前敌委员会,毛主席担任的是前委书记,可是前委领导下的军事委员会又是以朱德为书记,那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朱德与毛主席两人对某一个观点产生分歧,前委是否可以指挥军队?

虽然说党中央明确了毛主席在党内的主要领导地位,但是就军队的具体领导问题,党中央却一直并没有做说明。在武装革命初期,权利的大小究其本质还是由背后的实力所决定的,不管是战斗人数,还是作战规模,由朱德所领导的南昌起义都要比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更强大一些,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毛主席尽管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但是要论实力,朱德还是明显要更强悍一些。

旧军阀队伍出身的朱德,抛弃所有的功名利禄,就是为了寻求革命的真理,为此不惜从万里之外寻找党组织,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所以他不可能会有私心。一直以来,他不仅对党忠诚,也十分拥护党对军队的领导,只是在某些方面,有一些自己的执着。

实际上朱德希望党领导军队,但是不指挥军队,换句话讲,党可以在战略上对军队下达命令,但是不应该全面干涉军队。他一直提倡各级军队,在保证服从统一指挥和命令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保持一定独立性和机动性。

井冈山会师后,朱毛红军不仅仅是在军事指挥上存在分歧,就连日常生活也变得十分艰辛。朱德上井冈山的时候,不止是带了2400人的正规军,同时还带了8000左右的湘南农军,这里面不仅有老人还有女人,甚至还有小孩儿,而这众多的人口,也给资源匮乏的井冈山带来了更多负担。

本身井冈山就是高寒地区,耕地面积少,经济落后,这一下突然涌入这么多人,大家的穿衣吃饭都开始出现问题,三个月不到,由于生活实在太过艰难,湘南农军组成的29团就提出想要返回老家去,而后招呼不打转身就走。

朱德见劝说无用亲率28团在后面追赶,成功和第29团会和后专门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在会议上100多名干部中有80名以上提议向湘南进军,综合众人的意见后,朱德就给毛泽东写信,言明了这一情况,而后亲率大部队向湘南驶进。

在郴州时,朱德的军队取得了第一个胜利,可是后来声势搞得太大,就遭到了国民党范石生部下的猛烈袭击,29团被打得一哄而散,除去萧克带的一个连没有跑,其他的人都不知道哪里去了,而28团这边也遭受了巨大损失,朱德、陈毅眼见形势愈发不利,就带着残余部队准备返回井冈山,史称「八月失败」。

毛主席闻此消息急忙率部下前来接应,同一时间国民党又对守山的部队发起了进攻,得亏有朱云卿和何挺颖的英明指挥,红军打了一场十分漂亮的黄洋界保卫战,从而成功击退了敌人的进犯。本来国民党对井冈山并没有十分重视,但经过这一战,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队都开始准备对井冈山发起「攻击」,甚至提前封锁了周边道路,而这也就使得井冈山的居民生活开始变得更加困难。

1928年底,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平江起义中的红五军,与井冈山的红四军成功会师,不管是朱德、还是毛主席对于彭德怀等人的到来都感到十分欣喜,毕竟他所带的部队可是精锐,而这也为井冈山添加了一份力量。彭德怀刚上山不久,

国民党军队就开始对井冈山进行大规模的围剿,企图一举歼灭红军革命根据地。

1929年1月4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会议,讨论应敌之策,经过再三研究,红五军正式并入红四军,与此同时,彭德怀担任红四军副军长兼33团团长,滕代远被任命为红四军副党代表兼第33团党代表。然而就在这个红军最为危急的时刻,朱德、毛主席两人却发生了重大分歧,就应对敌人的五路大军问题,他们想法始终保持不一。

朱德一再坚持应该打到外线去,突破重围,调动敌军,待时机成熟以后再恢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然而毛主席却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主张应该依据井冈山的地形优势,而后克服困难和敌人展开游击作战。朱毛两人各自都有一批支持者,双方各执己见,而作为刚上山不久的彭德怀,因为不太适合发表意见,所以只能静观其变。

不管通过怎样的讨论,始终得不出一个最新结果,也就是这样,朱德只好提出最新方案,将红四军一分为二,一部以红四军31团为主,交给毛主席以及彭德怀指挥,留守井冈山,一部则以红四军28团以及29团为主,交由自己以及陈毅,而后向粤闽赣边界突围,争取创建新的根据地。这一意见得到了多数人的同意,毛主席眼见这一情况已经无法更改,只得再次提出新的方案,要求和朱德一起下山,而彭德怀、袁文才则负责留守井冈山。

朱德、毛主席率红四军主力下山到达大余后,立刻就受到了国民党李文彬军队的进攻,因为在这里没有群众支撑,事先并未搜集情报,所以朱毛红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此时的李文彬则命手下一举攻破了林彪亲率的红28团警戒阵地,残忍地杀害了我军一个团党代表和两个营长。

为摆脱追兵,红四军日夜兼程,然而因为沿途没有群众支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三千多人目标实在太大,不好隐蔽,于是有些干部提出可以分兵活动,朱德随即提出将红四军改编为两个纵队,由毛主席和他各率一个分头行动。然而很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此举再次遭到了毛主席的反对,毛主席认为分散行动,更容易让敌军一一击破。

自出发以来,朱毛红军几乎每天都要讨论战情,安排部队行动,也因此前委与军委的矛盾变得愈发的大,因为党指挥的效率愈发低下,为改变这一困境,毛主席提出停办军委,将其改为政治部,并由他本人担任政治部主任。如此一来,军权、政权都集结在了毛主席一人手中,朱德等人提出的分兵意见,就被暂时压了下来,但其实在大家内心深处,依旧有着很多不满情绪,好像随时就要爆发。

同年2月10日,红四军取得了大柏地战役的胜利,成功歼灭敌军两个团,也因此开始摆脱被动局面。可是尽管将士们士气受到了很大鼓舞,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对毛主席的一人集权并不满意,恰好这一时间红四军接到中央来信,建议红四军将队伍分散到农村中去,保存实力,发展群众,这也让红四军中一部分想打游击战的人有了充足的理由,随即再次提出分散兵力的想法,这一时间军队矛盾是愈演愈烈。

5月中旬,党中央委派刘安恭前来红四军担任临时军委书记,因为他是中央派来的干部,军事理论又十分丰富,所以没多久就在红四军中得到了一大批人的支持。再加上他老家是四川的,算下来和朱德、陈毅都是老乡,也因此他的到来让身为湖南人的毛主席看起来有点像被孤立了似的,就这样红四军内部的矛盾不断增大,众人都被折腾的疲惫不堪。6月22日,红四军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民主选举的方式,最终评选出陈毅为前委书记,而毛主席则只是前委委员。

为什么毛主席会落选,因为红军中有不少军队都是来自旧军队,他们更喜欢军队长官的直接领导,不赞成党代表有太大权力,毛主席的理念刚好与他们相悖,所以就遭到了与会者的大多反对。而且这一次参加会议的代表很多都是中下层干部亦或将士,主席因为雄才大略,在上层干部中极有威望,但是所有干部一起参加,那就不占优势了。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就以养病为由暂时离开了红四军,到闽西开始做地方指导工作。

8月中旬,周恩来得知朱毛分歧后,对此十分重视,在党中央的政治局会议上说:「这是长久以来的意见不同冲突,因他们工作都很努力,故未有大的爆发。」随后在8月底,陈毅前来党中央汇报工作时,周恩来还告诉他应将毛主席一同请来,统一思想,加强红四军的凝聚力,维护朱毛二人的领导地位。

周恩来会做出这样的判断,还是因为他对于朱、毛两人都太过了解,朱德指挥作战多年,有极其丰富的经验,红军根本离不开他的指挥,而毛主席入党多年,在政治工作方面又很多经验,有他在红四军,能确保党更好领导这支革命队伍。

经由充分讨论,对农村武装斗争,周恩来以及陈毅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根据中央会议精神和周恩来的讲话,陈毅起草了一封信,经周恩来审定,作为了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由陈毅带回了红四军。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九月来信」。

信中周恩来明确地表示了对毛主席的支持,否定了红四军中存在的分兵意见,还指示前委应该纠正朱毛二位同志的错误,恢复他们在群众中的信仰,尽一切可能化解了朱毛二人存在的分歧。 后来红四军经历了东江失利,朱德也开始认识到毛主席走后,红四军缺少了政治核心,而只有军事支撑,缺少党对军队的领导,红四军并不会有光明的前途。

10月下旬,陈毅带着「九月来信」回到红四军,传达了中央精神,朱德经深刻思考,决定派人请毛主席回来主持前委工作,而后在12月红四军召开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毛主席再次当选为前委书记,重新回到了红四军的领导岗。

翻开历史的一页,朱毛分歧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中国的革命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辈们也一直在不断摸索,不断磨合,正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促使最终的革命取得胜利,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理应被我们歌颂、赞扬!